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八国联军侵华结束后,帝国主义打开中国国门,划分势力范围的目的已经达到。中国虽然不是被某一国独占,但是更惨,基本上被列强瓜分殆尽,成为多国联合殖民地。在国内,人民革命的呼声,推翻清朝统治的呼声空前高涨,真是猛一回头烽火起。

    著名的民主革命家陈天华,写了两本小册子《猛回头》、《警世钟》,号召人民参加革命。非 凡他用极其通俗是懂、浅白的语言告诉大家,中国已经成为列强的联合殖民地。

    19岁的四川青年邹容写出《革命军》,国学大师章炳麟为书作序,这一老一少的奇怪组合,确实在人的意料之外,是革命运动在人民之中发生着不可思议化学反应的体现。

    《革命军》的内容包括了对清朝统计广泛的指控,用最富煽动性的语言号召民众进行革命,邹容的小册子倾注了对国内现状的不满,充满了对法国和美国的革命、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以及对华盛顿和马志尼等领袖人物及卢梭等思想家的钦敬。这小孩给中国的未来开了一张处方:模拟美国,革命独立。邹容激烈的言辞和章炳麟的序,触怒了清朝当局。经过几个月紧张努力,好不容易清廷找到了二人活动的地方。当巡捕在某地正欲逮捕他们之时,章炳麟挺身而出:“余人俱不在,要拿章炳麟,就是我!”邹容趁乱从后门逃走。章炳麟一生坎坷,是坚定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的豪杰。章炳麟被判了三年监禁,邹容两年。

    佛爷不许闹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仍然坚持君主立宪的改良道路,章炳麟针锋相对,驳康有为的论调。他指出,革命是除旧布新的良药,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辛亥革命爆发的根源还是中国的民族危机,告别是1904年的日俄战争,日本打败了俄国,侵略势力扩张到了我国东北,日、俄帝国主义间的战争,可战场却在中国,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已经无法承受这样的情形,对于清廷的不满已经如弦上之箭。

    戊戌变法时,好多人对朝廷还抱有希望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对皇帝还有依赖。清朝政府采用一些小修小补的办法,将国内的不满引向帝国主义,并在形式上通过一些内政改革,缓解矛盾,在列强对华投资的刺激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列强侵略中国的程度加深,必然会造成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然而,发展会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限制和阻碍。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开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首先要拯救千疮百孔的中国。革命派深感朝廷的无力,中国大地处处如救头燃,需要一次摧枯拉朽似的推倒重建。

    2秋风秋雨闹起义

    结党做同盟

    一直以来,屈辱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灵魂深处,对于保持“中学”和传统文化,的步调是一致的,顶多在学习西方什么问题上产生分歧。没有多少人产生推翻清政府的想法。学习西方的目的是为了保卫中国文化,这种观念淳朴且根深蒂固,所有的分歧都可以在这里得到统一,这是中国士大夫的终极追求。

    19世纪晚期,中国留学生人数增多,足以引起政府的注意,足以在一切中国革命中人间构成人数最多、呼声最高和行动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行者,发出了革命的呼喊。孙中山建立起一个组织,以推翻清廷,建立民国为己任。这在腐朽的中国打开了一个缺口。

    1905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兴中会、华中会、光复会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中国人在甲午战争之后,对日本不是恨而是敬佩,尤其是当时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同盟会就成立在日本。孙中山很早就羡慕西方和日本,羡慕它们政府的力量和效率,它们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以及洋溢在它们社会之中的干劲和活动意识。20世纪初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有8000多人,三分之二在日本,一来是道近,生活费比较便宜,生活习惯相似;二来,认识到学欧美不如学日本直接了当,我们跟欧美国情不同,但与日本国情相似,遭遇处境也差不多,日本一下子就能成功,所以咱学它,当时国内有相当数量的有志青年去日本探索救国之道。中日两国完全撕破脸皮,血海深仇的局面是从“二十一条”日本要灭亡中国开始。中国一看,同种同文的日本人比大鼻子蓝眼睛外藩还要狠,这才跟它正式闹掰。日本种种欲置中国于死地的做法是其政治家的短视。

    推“三民主义”

    在日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也就是今天在台湾的中国国民党的直系祖先。同盟会成立后,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总理不是政府的职务,是国民党对最高领袖的尊称。等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国民党的最高领袖改称总裁,然后等蒋介石去世后,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以后国民党的最高领袖改称主席。所以国民党一说先总理肯定就是孙中山,总裁肯定就是蒋中正。主席就多了,从蒋经国到李登辉、连战、吴伯雄、马英九。

    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民报》为机关刊物,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国民政府的时候中国的国歌头几句就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民族主义,鞑虏只满清,就是要推翻清朝统治,虽然没有明确反帝,但推翻清朝的统治,自然也就打击了帝国主义。非÷凡⌒奉¨獻′“驱除胡屡,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也是16个字。孙中山把前八个字照搬,后两句给改了,水平就高了。

    “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就是要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推翻了满清之后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共和国。绝不能让帝制在中国大地上再次出现,要建立一个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叫中华民国。

    “平权地权”是民生主义。中国最多的老百姓是农民,民生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农民生计问题,让他们有土地可种。所以三民主义主张核定地价,涨价归公。

    比如,给地主的土地定价,1亩地10块大洋,100亩地就是1000块大洋,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房地产增值,土地值钱了,一亩地涨到了100块大洋,你卖100亩地应该是10000块,但是自己只能得1000块,9000块归国家。国家拿了钱买地,然后分给农民。国家认为这个东西很好,不用花钱,地主能够保本,农民能够分到土地,是三全其美的事。

    可地价是市场说了算,凭什么一亩地能,卖100我落10块,这个地我可以不卖,或者是我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让你黄了。比如我想卖房,我的房是单位的房该房,当初花了两万块钱买的,现在是70平当米,1平方米1万,我应该卖70万,结果单位说了,我有优先权,我给你五万,你不能卖给别人,那我出租,一个月2000块,多租几年不就回来了。只要是私有存在,农民土地问题就解决不了。

    孙中山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他接受了科学的训练,以欧美学说来充实自己的理论,使它系统化,具体化。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中说明实行三民主义的步骤分为军政、训政、宪政(军法、约法、宪法)三个时期。军政是破坏时期,注重民族革命;训政是渡过时期,建设自治,促进民权,注重政治革命;宪政建设之首在民生,注重社会革命,三种革命代替欧美社会演进的三种过程。

    革命敢死队

    跟资产阶级改良派一个劲给皇帝上书,要求变法不同,革命党人直接武装反抗,康有为所说的那些东西在今天一看似乎都很有道理,当时的中国为什么不能搞民族?康有为认为当时中国人文化程度低,如果照搬了西方民主那一套就打起来了。可印度文盲比中国多多了,从1947年独立到现在12次全国大选,没有一次乱套,民主与文化程度的关系并非如康有为说的那般简单对应。

    革命的理念

    跟资产阶级改良派一个劲给皇帝上书,要求变法不同,革命党人直接武装反抗,康有为所说的那些东西在今天一看似乎都很有道理,当时的中国为什么不能搞民主?康有为认为当时中国人文化程度低,如果照搬了西方民主那一套就打起来了。可印度文盲比中国多多了,从1947年独立到现在12次全国大选,没有一次乱套。民主与文化程度的关系并非如康有为说的那般简单对应。

    革命的理念已经在很多人心里生根,特别是在留学生中。各地大小起事不断。

    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的学生革命家昊禄贞,回国后在湖北的新军中服役,利用职务之便,他在陆军中安插了几位同志,在士兵中搞宣传鼓动工作。他和几位向往革命的朋友在湖北省个地方的学校举行集会,宣传革命,并散发激进的刊物和传单。他们组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组织,取名为科学补习所,冒充学术团体。他们收到消息,黄兴计划在1904年秋发动叛乱,就在湖北作了安排以配合黄兴在湖南的行动。这是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同时在湖南的六个城市起事,还希望能在湖北、四川、江西、南京和上海得到响应,起义的时间定在慈禧太后的70岁生日,即1904年11月16日,但清廷的耳目侦破了这一密谋,迅即予以扑灭。

    1906年12月,同盟会员刘道一发动了萍浏醴起义。刘道一,字炳生,号锄非。湖南衡山人,1884年出生,早年曾就读于湘潭美国教会学校,通宵英语,后随兄刘揆一参加革命。1904年加入华兴会,联络会党,准备起事。起事失败,流亡日本,与秋瑾等在东京组织十人团。次年加入同盟会,任书记、干事。1906年,刘道一领导发动“萍浏醴起义”,义军的主要活动范围在湖南省的萍乡、浏阳、醴陵等地区。此次起义的规模很小,只有几百人左右的规模,很快就被清军镇压了下去。1906年12月,起义失败,刘道一在长沙被捕。审讯的时候,刘怒斥说:“士可杀而不可辱,死者死尔。”12月31日,被清政府杀害在长沙浏阳门外,年仅22岁。与后来的武昌起义的影响力相比,刘道一所领导的“萍浏醴起义”简直不值一提,但是,正是千万次这种小规模的反清起义星星之火,形成了后来的燎原全国之势!当时的同盟会主要领导人孙中山和黄兴都很重视此次起义,对刘道一的英勇就义,感到惋惜和悲痛!纷纷写挽诗悼念刘道一。孙中山写的七律云: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看来,革命领袖孙中山除了极具政治韬略,文采也是极佳的。这首诗算得上是孙中山诗作之中的上品,可惜流传的并不广,也许是因为这只是一首挽诗的缘故!诗的一开头就气势不凡:“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有一种气吞山河之势,英雄壮志未酬之憾,紧接着的两句:“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对于顿失战友的惋惜之情,跃然纸上。最为点睛的是五六句:“塞上秋风悲战马,神舟落日泣哀鸿。”把挽诗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对仗之工整,寓意之深远,堪称挽诗中的绝句!最后两句更是写的异军突起,壮志凌云:“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以岳武穆的豪情自勉,“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耳”。孙中山誓要推翻腐朽的清朝,实现烈士的遗愿!

    女子胜似男

    刘道一之后,各地起义风起云涌,秋瑾、徐锡麒领导的浙皖起义,孙中山、黄兴的镇南关起义和广州黄花岗起义。秋瑾乃一介女流,30多岁东渡日本留学,参加革命。她手里随时拿着把肋插,就是日本武士剖腹用的短剑,时时提醒自己以死明志。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吗,让清政府惊恐不安,清政府请求日本政府,限制爱过生活的活动,秋瑾带领留日学生罢课,并组织敢死队去公使馆交涉。秋瑾回国前发表演说,有人散布妥协论调时,秋瑾从靴筒里拔出短刀,插在台上,以手指道: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