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香 作者:蔷薇柠檬(起点高推vip12.09.04完结)-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刚踏入官场就被无情打击,夏涵没有颓靡。一夕之间青云直上,他也并未得意。

    宠辱不惊,不为外物所动,是夏涵固有的特色。展眉发现自己越来越欣赏夏涵这一点,也越来越坚定了他内心中的某些念头。

    “对了,我前日去看过牧世子。恰好凌姑娘和万侍卫都在。”

    夏涵像是不经意地提起这件事。

    他和牧若飞,勉强可以算师兄弟。两人间从小多有来往,交情算是不错的。但是由于性情太过迥异,所以也算不上有多深厚的感情。

    一个喜静,一个喜动,确实也难说得到一块儿去。

    “嗯,少远哥的针灸之术,对世子疗伤应该是有些好处的。我那妹子也懂得些偏方,游王妃就请她也帮着看看。”

    展眉眼中闪过一丝无奈,被夏涵看在眼里,心头轻轻一动。似乎,小凌并不太乐见妹子和牧家多来往?

    以前可没发现小凌有这想法。

    或许……

    (下午再有一更,晚上也还有一更。时间不定,但肯定是有。大家要记得来看哦。)

第三百零七章:漂亮的翻身仗
西南战争终于赶在腊月到来前结束了

    随着西南平定,大批的军队也开始陆陆续续班师回朝。平静了一段时间的京城又开始热闹起来,每天都有大批的军队进城。

    为了巩固战果,也不可能把大军都撤回来,起码还得留一半的人在当地镇守过冬。然而毕竟大局已定,兴耀帝和满朝文武心头都宽泛不少。谁都不想这个仗没完没了地打下去啊,要花的人力物力太多!

    战争,从来就是最耗国力的一件事。就算是西南一隅的这场短时战争,也足足消耗掉了国库一小半的库存。

    户部从尚书到主事们都愁白了头发,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个新年对付过去呢(

    但现在忙起来的也不止户部一家了。仗一打完,需要处理的各种事务多如牛毛,每个衙门的文牍都堆积如山。在过年前,大家就等着天天加班吧。

    当然,谁忙也忙不过皇上。

    作为一个勤政的新君,兴耀帝对于政务是相当紧张在意的。一月之中,他就没几天在二更前安歇的日子——意思就是,他几乎没时间宠幸他那些如花似玉或者说“如狼似虎”的妃嫔们。

    他也不是不在意自己子嗣单薄的问题,然而确实没有把心思放在后宫里。哪有那么多时间?

    不过,这一年里,除了那位命薄的李美人,还是有两位妃嫔有幸产下了龙嗣。另外还有三位妃嫔怀了身孕,只是产期在明年。遗憾的是,这两个新生儿都是公主。

    兴耀帝的儿子,还是只有大皇子与二皇子、三皇子。

    这三个儿子,也不知道他更偏疼哪个一些。原先大家都觉得,皇上挺宠爱大皇子的。但是自从皇贵妃被禁足数月、大皇子被迫出宫另居,就没人会这么想了。

    看来,皇上还是更看重嫡子啊。

    于是这些日子来,陶皇后在后宫的威望空前高涨。她自然趁着这段日子大肆在宫中安插自己的亲信人手,绝不会傻傻地放过这个机会。忍了于氏十几年。总算等来了转机,陶皇后能不高兴吗?

    所以就算皇帝依然很少到她的宫中留宿,陶皇后也混不在意。她也是三十多的人了,自觉“年老色衰”,本来底板也不好……没什么资格和那些小狐狸精们争宠。就随皇上喜欢爱翻谁的牌子就翻谁的牌子吧。

    不管皇上要宠幸谁,她都乐呵呵地盖上皇后金印,很大方地恭送皇上去和妹妹们欢聚。

    她只要抓紧了儿子。赶紧把二皇子送上太子宝座就行!

    然而皇上似乎暂时还是没有立太子的打算,真是让人心急啊!

    兴耀帝确实还顾不上这些。

    本来西南反叛就已是扰乱了朝廷的正常办公,加上一个中秋宫乱,下半年的朝政不是一般的麻烦混乱。他忙得都快没时间睡觉了!

    但是自从夏涵担任中书舍人。到了兴耀帝身边工作后,兴耀帝忽然间发现自己的工作轻松了不少。

    中书舍人这个官职。是一个浮动性很大的职位,性质十分难辨。他可以很显耀,也可以很酱油。

    在唐宋时,中书舍人乃是国之重臣,掌起草诏令,参预机密,权势极重,甚至专断朝政。

    有许多的名臣,都曾经担任中书舍人之职。

    但大梁朝的中书舍人,却并没有唐宋那种待遇。本朝中书舍人来自两方面:一则。由正经的进士来担任,从各科部调任或者分配。二则,就是“圣宠”。自甲科、监生、生儒、布衣能书者,俱可为之——说白了就是。只要是个读书人,皇帝喜欢了你,你就能来皇帝身边上班。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捐官”。世家子弟稍微像样一点的,没别的事干了,家里的大人就到处走动给他弄个“中书舍人”的帽子戴在头上。不过这种情况,家里面子不大肯定办不成,名额也很少。

    并且,大梁的中书舍人,人数很多,同样的官职有时却做着完全不同的工作,地位高低也有很大的区别。

    有的中书舍人专门负责做简单的文案工作,比如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等。还有的是翻译敕书,并外国文书、揭帖,兵部纪功、勘合底簿(异世社)。至于地位高点的,是负责一些机密的文书,例如制敕、诏书、诰命、册表、宝文、玉牒、讲章、碑额、题奏、揭帖,以及各王府敕符底簿。

    可有一种中书舍人,职责很不明确,他的责任就是给皇帝当小秘书。小到替皇帝整理奏折,大到密室中出谋划策,都是有可能的。

    紫宸殿的中书舍人夏涵夏檀青,就是皇帝的近身之臣。

    所以他的调任才会让许多人震惊。如果是当别的殿房里的中书舍人,人们还不会这么惊讶。

    可见,皇上真是有心要栽培夏涵呢!

    这却是兴耀帝个人的“特殊需要”……呃,不是说他喜好男色。而是他迫切的需要一个,和京城众多势力,尤其是于阁老一系没什么牵扯、官场经历又比较单纯的人,来自己身边工作。

    哪个领导都喜欢用背景单纯的秘书,古今皆如此。

    如果这个夏涵不堪造就,那也没关系,再换一个好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找不到吗?

    但连兴耀帝也没想到,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夏涵调到紫宸殿来,却结结实实收获了不小的惊喜。

    夏涵很能干。不是一般的能干,是非常非常的能干。

    他似乎天生就有一种处理繁复文牍工作的能力。

    一堆堆经过内阁成员们筛选的奏折再送到皇帝的案头来,皇帝又不是超人,不可能每本奏折都细看,只能挑重点的先看。就算是重点的奏折,也只能看其中的关键部分,不然就等着累死吧。

    一份奏折少则上千多则上万字,前后又要照惯例掺杂进不少歌功颂德拍马屁的文字,一口气看完那确实够呛(活在大明)。

    因此夏涵这些“秘书”的工作,就是要替皇上抓重点,减轻皇上的工作强度和工作负担。但是抓重点这种事,不是谁都能干好的。

    夏涵就干得很好。他不但能飞快地整理好奏折,把最重要的事务先送到皇帝面前,而且汇报得极有条理。同样的时间,别人能整理十份奏折就不错了,他能整理出二三十份,每一份奏折的内容却都能吃得很透。

    更让兴耀帝吃惊的,是有时候他拿臣下们在奏折上呈报的事务来考考夏涵,夏涵都能回答得像模像样。在很多政务上,都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还能给兴耀帝出出小主意。

    兴耀帝对于自己挖掘到了一名能臣的苗子,感到很是欣慰。闲暇之余,便问夏涵打哪来的这些见识。

    这可不是只会写工工整整的八股文、在科举里考个好名次就能做到的。能写好文章的好诗词的才子,未必就能摸清政务的门道。

    这种例子不要太多,比如天纵英才的大诗人李白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夏涵自然要谦逊一番,随后说,自己在翰林院修了大半年的史书,几乎把翰林院藏书库里的书本看了一遍。

    论古今而知兴亡。许多史书,其实就是后一代的人对于前代政治经验的总结,有着许多珍贵的关于治世的真知灼见。

    在翰林院坐冷板凳的日子,夏涵一点也没闲着。这一段时日,他苦读、深思、潜心研究,就是要为自己将来的从政打下厚实的基础。

    他从来都相信,自己不会被埋没一辈子。总有一天,他会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只是他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但既然天赐良机,他自然是不会错过。

    兴耀帝对夏涵的表现很满意(荼糜)。夏涵到紫宸殿任职不久,就两次得到了皇帝赐饭——谁没吃过饭?赏赐的内容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份荣耀。

    没多久,皇上又不知从哪里听说夏涵善于调香,很大方地把内库里海外进宫的名贵香药赐了一些给他。

    这下,谁都知道夏涵“简在帝心”,极受圣宠了。

    并且,这也是一个讯号。皇上如此宠信一个曾与祝阁老“作对”的小年轻,代表了什么?

    面对汹涌而至的巴结奉承,夏涵没什么特殊的反应。送礼物来的,捡些不大值钱的收了,其余的还是退回去。老是到家里来拜访的,第一次还见见,之后也就用各种托词不大见客了。约他出席各种宴会的,能推就推,不能推也是到场坐坐就走。

    假若换了另一个人,夏涵这种做派只会让人觉得“傲慢跋扈”,你一个小年轻凭什么这么嚣张?

    可当夏涵真人站在大家的眼前,谁也没法将这样俊逸出尘的年轻人和“嚣张”联系起来。人们也只能说他“孤傲”,不好多怪罪于他。

    也是,当时祝阁老如此看重他,他也不给面子。大家这么一想,对夏涵的行为也就释然了。

    不管别人怎么看他,夏涵依旧不紧不慢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他想做的事,可不仅仅是在朝廷上翻身而已。

    还有更重要的事……

第三百零八章:药王进京

这两三个月里,舒绿除了协助哥哥搬家外,就是在忙着替牧若飞治疗脚伤了。

    本来她们要在秋天继续上闺塾,然而一场宫乱下来,什么都乱套了。后来因为种种缘故,还是决定不在家里长期设闺塾,一月里请三位嬷嬷来上几天课就好。

    毕竟尚红要备嫁,展眉也要娶妻,这些事情都够忙碌的。舒绿本来也不太想每天上学,特别是针线课……真是能免则免。然而她也不得不承认,正因为有了这几位严厉嬷嬷的教导,她才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名门淑女”。

    而她与哥哥之间的紧张气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和缓下来。正事上,她还是帮着哥哥,展眉也不会跟她客气。但平时那种说笑打闹互相逗趣的情形,却是没有了。

    本质上,他们都是很有主见的人。平生头一次出现分歧,如果是别的事情,或许他们都会选择退让一步,听对方的话就好。

    可是展眉不会退,舒绿不想退。

    她未必就非要嫁给牧若飞,可是哥哥的高压,反而激起了她的叛逆心理。无论她的心智如何成熟,在哥哥面前,她却永远是个小妹妹。

    既然是小妹妹,自然就爱耍脾气、阄别扭、乱撒娇。在舒绿看来,哥哥这是典型的封建**大家长作风。以前哥哥才不会这么凶·对她的感情问题很少干涉。如今却一反常态管得这么过分······唉,是哥哥变了,还是她变了?

    心情再抑郁,她还是要坚持给牧若飞疗伤。但言行上,却是注意了许多·不再肆无忌惮地对牧若飞大呼小叫·比以前还要守礼。

    展眉的话,始终对舒绿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游王妃和牧若飞虽然觉得舒绿的态度有些怪怪的,似乎突然间生分了不少,但却各自在心里给舒绿找到了“理由”。

    游王妃是觉得,舒绿毕竟是女儿家,面嫩。上回情急之下和牧若飞吵起来,过后不知有多害羞呢,现在刻意拘礼些也很平常。

    而牧若飞则想着,舒绿是认为自己不够争气·动辄胡闹很不像话,所以对他的态度就冷下来了。

    为此,牧若飞一再对自己说要把这孩子气的毛病再改改,更加积极的配合舒绿和万里以及太医们的治疗。

    万里自己的伤势也是刚刚痊愈而已,还在调养中呢。但对于牧若飞的腿伤,他同样也十分上心。

    看到舒绿送来的那几份人体结构图,万里除了震惊之外,没法做出其他的表情。

    舒绿怎么会有这几份图?

    这些图,乃是他们师门之中的秘密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