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渌水依荷起微澜-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再有人上门来问,就连原先那早于他家置办名下的卢家,也是从未有这般认真过。今日这又是自家遣了人来瞧,另外又稍带上一个跟着相看的,倒叫一路随行而来的老书办,不免暗暗嘀咕起来:“难不成这山谷里头,还真能种出银子来?”
  怕是不能够吧?转而又看了一眼,同坐车中的二管事,只见他一脸的轻松模样,怎么都不像自己可是傻了不成,真要有哪等好事他卢家还能拱手让人?必是费心掩人耳目,指不定想尽法子赶了最东头的那家出谷,才是要紧。哪能又好心指点了别家,抢夺好处的?
  想到要害之处,他也是不着痕迹的甩了甩有些发胀的头颅,暗自庆幸不曾说错话。真要是说丢了这档子好事,可是太不值当咯!别看这荒山头一座并不值多少银子,但这可都是额外的进项,要不是沈书办家开了铺面,这好处可还轮不上自己。
  若能说服那家多置办上几个,才叫真正的好运连连。如今一门心思只盼着,最好能将那深谷中的一片荒芜,全都卖了与他人,所以这随后的陪同差事,更是分外的殷切。
  终于在临分别之时,定下了山头两座后,倒是叫那旁的老书办暗喜了好一阵子。不说其中单收了姚家管事的二十两谢银,便让他心中感慨,这才卖出去两座无人问津的荒山头,就够自家置办下好几亩上等良田的!更何况太爷面前还能记上一功,才是自己继续留任的关键所在,到了自己这年岁还能多干上几年,本就是好事一桩。
  一路上,满脑子都在盘算,看来往后还得多翻翻县里的卷宗,仔细瞧瞧还有哪几处,可以售卖出去的,才是最为要紧。不过也不能一次全卖干净了,毕竟这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谁知道如今这位还能不能多留一任的?
  这头是边走边盘算正经事的老书办,而那边厢在四合镇上,寻了个干净的客栈住下的一行人,倒也不曾闲着,只是打听那处深谷山庄的事,的确不好办。
  原因无他,这镇上知道详情的人实在是少的可怜!本来无事出外的佃户就是不多,关键是庄里几乎已能自给自足,即便是自家不产的也都托了镇上的梁掌柜帮村着,统一采买回来。
  如此一来,既省了银子,又可避免太过招人眼。近些年来这庄上的日子是越发的好了,正如白日里卢、姚两家之人看到的那般,佃户们再无一家穿着补丁叠补丁的破旧衣衫。更有不少妇人们头上戴的银发簪,都不再似先前那般,以黄铜铸心外头鎏了一层银罢了,而是实打实的沉手货。
  不单庄上的佃户们如此,就是残存下来的几个邻近小村落中的农户,也因渌水山庄的日益繁盛而沾了光。仅他们山脚下那间半赊半卖的药堂,就使得村民们再无需外出求医,更别提镇上梁记杂货铺中的大马车,每月都准时来往山谷两回。载来的都是些日常所需,哪里还需自家辛苦去镇上挑了回家转的?


☆、第三百一十六章 回京复命

  这般一来,无论是渌水庄内的佃户,还是邻近各村落的农人,皆不需再赶着牛车,颠簸一路。本来四合镇子就有三十余里地,又因刻意卢临渊夫妻俩,又哪里敢将其修缮一新。
  避人耳目都避不过来,还敢自家先修通了便道,让人来去可得通畅不成?不在途中多载几片荆棘,有心防备着些,就算不错咯!所以至今也仅有山间各处的大小山道,被张家人修缮得格外平坦,那可是自家每日都要用到的所在,自是另当别论。
  而这唯一的‘出路’越是破败不堪,便越不能引人过多注意。正经说来,这些年间敢放心大胆,时常来往自如的外间之人,只怕也仅有四合杂货铺里的梁家父子们了。
  漫说旁的商户了,就连当年那陪同卢临渊一行,看田、选山的沈姓书办,也是乌有正经差事,断断不愿多走一回,那能将人颠散了架的土路便道。
  实则这一切,不过都是卢临渊刻意为之的,当年为何咬咬牙将东面那一片,全都收了自家名下,还不是为了掩人耳目地开辟了一条隐秘的山道。沿着邻县边界蜿蜒而行,虽说用时必是不及走四合方向划算,却无人知晓其存在,而愈发显得稳妥三分。
  不说国中无战事,又因连年未与邻邦大动干戈,倒是不必如此谨慎过头。然而这渌水山庄的处境却有些微妙,一来对面遥遥相望的那两座相连的山头,正是卢家早先置办下的。即便庄上为防万一,索性再度将隔与其间的两座小山头。也一并拿下了,可到底还因有所顾忌不曾大兴土木。只选了一片合宜的所在设了座小茶园。
  就连茶农们,也都不留一家居于山间,为得就是杜绝万一之事发生。兄弟俩终究还没分府单立门户,多留一个心眼也是无可厚非。这般一来,与远在京城的兄长而言,也是半点则损都无。原本他卢临渊换取山头与田亩的银子。皆是夫妻两口子花心思挣来的,又不是拿了公中银子出来置办的。
  不过这事先瞒着府里的双亲,到底有些说不过,也正基于这条二房夫妻俩才选择了,近乎闲置山头的法子,只求对自家那片大茶园略有补充罢了。
  置于多添一份进项,倒是不以为然。而分管这桩的两个女管事也都深知,其中的缘故。所以这两座山上的产出。也多半留在庄内自家取用着。就算有外售于人的,也多半会直接唤梁掌柜来收了去。
  只是远在京城的卢府两父子,又哪里想到,每逢新茶上市之际由次子命人送来的好茶,就是出自这两座山头之上。而今自家用来养蜂的山头,正与那产茶的所在,相邻而座。
  更不会猜想到,那茶园的主人正是卢府嫡出。只不过。眼下知道此事的,也仅有寥寥数人罢了。而这些人中,能长久居于毅州的,只怕仅有梁掌柜与那沈书办了。再经历了这数年的改变后。而今就是那当初经手之人,也未必能看出当年的风貌来了。更何况卢家的二管事也已有多少个年头,不曾亲自深入这荒谷之中了。
  想来当初老爷置办下这片之时,他身为专管田庄之人,也曾跟着来过几回,但是到今日也足有十余个年头了。即便记性再好,只怕也已不再这般清晰了。
  再加之,连片山下原本叫伐薪人开出的那条小道,虽说卢临渊有意不做改动,到底还是略有加宽过不少。自然是为了便于梁掌柜家的大车,每次来往便利些,却也是不敢直接修成了碎石便道。
  正因如此,每逢雨天梁掌柜家的大车,便会倍加小心。当然也有改期前来之时,只是毅州到底不比南方各地,雨水丰沛非常,这改期之事终是有限。
  而今位居山谷入口处的卢家,既然已有了启用山林之念,想必往后这出谷的通道,也会随之修缮一二。虽不至于全面翻修一新,也少不得稍加改善的。
  “两位管事可容在下提醒一句,看那家主人的架势,连自家的药堂都建了,再外加一月两回都有人送进谷售卖的日常物件,你们两家也可稍带着,得些便利。”那人倒是个急性子,别说这办差的效率还真是没得挑,才不过两日功夫,原本以为尚有不足的姚家管事,就顺利拿到了契书。
  实在是错估了那份谢银的分量,也并非老书办的眼皮子浅,有这二十两银子就觉晕乎了。而是担心夜长梦多,早先也不知是沈姓书办的刻意为之,还是他自己的无限联想,终觉着那东头渌水山庄的主家之所以,许久不见其踪,必是觉着当初买得不值当,也就懒得回来瞧上一两回的。
  而那会儿经手的沈书办,放着一份好端端的县衙差事不做,居然开起了铺子,收起了租子,只做那甩手掌柜的事儿,到底是与那家当初的买卖有关,还真是因为自家吃穿不愁的缘故。他这外人可是不好说道一二,想着好似沈书办的离去,正与那家最后一次购山不差多少时日,又觉自己想岔了。
  正如自家大儿摇头念叨的那般,真要哄骗了那家主人,也就一锤子买卖罢了,哪能三番两次骗得同一家团团转的?越是疑问多多,对于此次的好事,便越觉得还是早办早了。
  到底不是什么上等良田,又在那偏得不能再偏的地界,还是及早办妥了,才能银货两讫,高枕无忧。于是乎,他这头是快马加鞭,而衙门的主官老爷,也是个不爱急事急办的爽利性子。既然有人愿意购入名下,自己接任之后又难遇这般的好事,自是暗中窃喜。
  本来也是再无旁事的两家管事,也在顺利拿到契书之后,便返程复命去了。此刻两家的管事倒是坐在一处,并不似来时那般各自坐车分了前后。一来,两人正好商议合力翻修出谷便道之事;二来,也是为了往后养蜂采蜜一桩,也算互相有个照应。
  两家原本就是亲戚,姚家管事临来时,也曾听得主家言及,全权负责此事的诸多提醒。再则,无论是卢府也好,还是姚家也罢,都已是今非昔比了,单是地处偏远的小小一个养蜂所在,终究还不能算作什么大事,不过刚好得了现成的法子,试着养上一些罢了。
  若是养好了,也算府里的一笔进项,真要是无功而返,也是损失有限。无非就搭上几个木头棚子与定制的蜂箱而已,至于那山间的养蜂人居所,今后也可另作他用的,倒也算不得浪费。
  “如今再添上那出谷便道一桩,满算也就几十两足矣,至于外面连通小镇的那条土路,我看还是不动为好。”这旁低头吃了口茶水才缓缓念叨一句的卢家二管事,到底也是常在外走动,万事看的透彻。
  那日听了老书办的提醒,便开始留意起谷内谷外的一切,不同寻常之处来。眼见那家的架势,就可断定并非普通富户,而是真正的高门子弟。单是一条碎石便道,便可配合着每处山头的所需,继而变化起道面的宽窄来,倒是令人耳目一新。
  旁人或许不曾多留这些,然而这整日在外行走的二管事,却不曾放过这一细节。当初那衙门的书办,提醒之时也只摇头叹了一声那家主人的小家子气,不过一条便道又何必那般斤斤计较,越往他家东头那端,就修得越宽,而越趋向西边的那头便修得越窄。
  然而,那书办却是忽略了一桩,更为重要的。就是那碎石道与各个上山之路相连处,便可看出端倪来了。别看他们几人不过才走入了一半许,就所经过的三座山头而言,通往山上的道路却是略有差别。
  此一细微的差别,也是他当日看过了那家药堂前的空地后,才偶然感悟的。返回之时,更是不留痕迹的加以了验证,还真叫自己猜对了那条宽窄不一的通路,为何修得这般的怪异。
  “全然不是因为那家主人的吝啬所致,而是配合着各条上山石道宽窄而来。”回禀完了山上此刻的情形,忙又将比邻那家几桩透着不同寻常之处的关键所在,也都一并告诉了仔细。
  听到姚家也是一口气拿下了两座山头,这旁的卢临岩也已有了异动,再听完了自家二管事的一番详细描述后,更对那比邻而居的山庄主人,很是好奇。
  不过正坐上的父亲尚未开口追问,自己也不好贸然打算了他的思路,想必此刻父亲也正在细究刚才听闻到的一切。就见正坐上卢侍郎也是缓缓点头:“看来启用那两座荒山养蜂,也算选对了地界,好歹往后无需担忧外人的窥视之心!”
  转而又看了一眼,对面束手而立的二管事:“你之前与姚家之人商定的不动外间通路,也是不错。既然那家独占东面那片,依然如此谨慎行事,我们不过驯养些蜜蜂,更是不该坏了别家的用心良苦。”
  抬手唤退了管事推出,这旁已是低低叹了一句:“当初实在不该推了东面那几座荒山的,如今看来倒是叫你们兄弟三人如何够分?”


☆、第三百一十七章 父子交底

  卢侍郎这边是轻轻一叹,听入卢临岩耳中却是感慨万分!本来这卢府的产业,也不过仅有几处临街的铺面罢了,而且足有八成余还都在老家毅州城中,仍凭地价较之几年前来,终究也是有限的很。
  然而如今却是大大的不同了,单是外城那一片每年的股份,就足够自家回乡,再同样置办上几间像样的门脸儿的,更别提这深谷山林了,就算全都包下也费不了许多银子。
  自己本是家中长子,又是正经嫡出的儿子,这府里的大宗家产自是由长房承袭。但今日听得父亲居然还想着乡间那几座破落山头,还有自己一份,怎不叫他感慨非常。
  京城之中那些产业,待父亲百年之后必将归于他这嫡长子的名下,已是毋庸置疑。然京郊那片良田,虽不曾言明一二,只怕也是留给兄弟几个,至于其中如何分配却还需老爷子酌情而定。至于那毅州故居的那些产业,漫说他久居京中已是有些看不上眼了,想必就连那庶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