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渌水依荷起微澜-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视一眼,皆是点头轻笑起来:“倘若真能以沙地供养人口,岂止是好事一件,而是我朝之大幸!想必那位严阁老再是位高权重,门生遍及朝野,终是动不得卢家次子咯!”
  一旁王夫人也是连连颔首:“虽说我朝未曾短缺农耕之地,但沙漠日益肆虐、侵吞向内终令人担忧之事。不提此法能恢复西北大草场数百年前的风貌,至少也得截住狂砂入侵之势,也是当地百姓之福!”
  主意已定,自然寻了同在户部的卢家老爷详谈此中细节。待听闻尹大人口中所提这位,极有可能是自家次子,当即便惊得卢侍郎愣神半响!怎么能够,近几日众人交口称赞的那位治沙异士,竟然是自家避祸在外的次子。
  一路急赶回府,不等下人端了茶水来用,便已是抬手拉过了这旁的老妻,直奔内室而去,图留下一脸茫然的丫鬟二人。好歹也是太太王氏身边的老人,自是识趣的很,双双放下手中的物件,齐齐退出正屋之外,小心闭上了门扇,分作两旁垂目而立。
  好在此刻正逢仲秋之际,内院的下人们也都各自忙碌着,任谁都不曾留意旁人如何行事,再加之卢府历来的规矩,更不会有哪多事之人探头来瞧。
  而此时内室之中,闻听老爷一番言语后,也是同样大吃一惊的太太王氏既是欣喜非常,又不免是感叹连连。好歹也是户部侍郎家的二爷,且这位又是自幼体弱之人,怎不去到南方温润之地,反倒寻了那么一片不毛之地暂避,怎不令她这生身之母心疼不已!
  “且莫太过伤心,既然有此大好消息传来,我儿便可安然回京!”
  “倘若来年能存活过半,不对,应该能有三成的树苗发芽已是难得一见,只怕我儿就是大功一件,更何况那礼部的齐侍郎又是何许人也,万不会信口胡言,想必也是早有详实情形在手,若非如此又怎么敢报达天听!”


☆、第二百六十四章 急求证

  在老爷这番言语劝说之下,这旁的太太王氏方才稳了稳心神接言一句:“只是不曾得到确实消息,终是由不得让人心悬半空,或许此刻寻人前去问明实情,那严阁老只怕也未必能将这两桩联系一处?”
  细细思量片刻,不禁缓缓颔首:“就连自家府内都未曾知晓,他夫妻二人竟然早已有了此等妙法在手,若不是当初与那尹府的夫人相谈营建园林之事,只怕更是无人得知其中细节,这般说来倒是无碍!”
  显然,尹府那位夫人也是昨日闻听此桩,才与前次那桩巧合之事联系一处。若非这位任谁都不能想到,自家次子还在沙地种植上有此妙法,指不定当初被迫避祸他处时,已是有了确实的打算,继而才直奔西北那方去。
  仅此一项,倒是与当初为何选了西北荒芜之境,有三分近似。只是卢临渊夫妻俩,还曾考虑到南方叶氏娘家所在,自是不能前往,以免被自家这桩累及一二。方才商议后,选了人烟稀少的西北之地,既能避过人群,又便于混乱紧随其后之人的视线。想来此等官宦子弟怎能如同常人一般,去到那等荒凉地界安定下来。
  只是随后发生的转变,就连他们夫妻俩也未曾料到,当看到不远处的漫漫黄沙后,自然有了片刻的迟疑。却在静心回忆时,想起了解决之道,还记得前世就有能人在短短十余年间,改变了沙漠中一成不变的戈壁景象。
  此时所用工具虽不能与之相比,却也不是全无可能。再想及山庄之事尚不能实言相告,不如借此奇迹将二房的财力之源,陆续袒露一二也不失为绝妙之法。更是因为此世有明文所提,但凡开垦五年以上的土地,便可归入主人名下。
  如此一来。越发是兴趣十足。毕竟在此偏僻之境,一来无人问津自是少有人争;二来懂得这门技艺之人,怕是除了自家也无一人敢轻易尝试,好歹叶氏前世之中还曾听闻过真实案例,更是信心十足。
  想来,也惟有一条不曾想到,那就是此刻卢府老夫妻正反复确定之事,倘若真有此妙法在手,任他严阁老再是权势庞大,也断断不敢再度出手暗害与他们一家。
  毕竟此事早已得了当今圣上的认同。即便是他二朝老臣,只怕也要三思而后行,方才使得。既然定下对策。晚间又与长子详细商议好了明面之上的旁敲侧击,为次子此后回京面圣铺好道路,还需不少必要的举措,只是万事放缓,莫要让人看出端倪来才好。
  这头父子俩才商议好了铺垫一事。两日后以出京采买年节用度之名迂回向甘霖而去的二管事,已然轻装上路了。本就是为探确实消息而去,又恐严阁老那方的尾随而来,自要有所防备才好。
  也不知真是时过境迁,还是此刻早已失了兴趣,一路之上再无尾随之人出现。越是如此。前头缓缓而行的二管事便越不敢松懈一二。好歹也是府里的老人,谁都不是那省油的灯,即便安宁如常也足足等待了一旬时日。才调转了方向直奔那方而去。
  当赶到这名为甘霖的小镇之后,二管事惊讶万分。此地虽定名甘霖,一眼望去却是久旱的不毛之境。再加之,已是深秋时节连稀疏栽种院落内外的树木,也都显露出一片死寂般地灰白之色。
  再打听到此地可有姓卢的人家时。更被街道旁摊主们的诧异眼色莫名惊到。略有迟疑后,还欲再问一遍刚才所提。却听得此间铺面的掌柜已是抬手直指了个方向:“出了镇子后,沿着最西边的小道一路走上半个时辰后,瞧见三棵大树并排在井台边,再转了往北一直走就能瞧见他们家的大院了。”
  这头话音才落,又听得另一边铺面里探出头来:“老丈也是听说了他们家能在沙地里栽树,特意来学的?”
  “如今已有人赶去他家拜师了不成?”谁知一旁的二管事不曾应答刚才一问,却被自己身后急步赶了过来的中年妇人,一口抢了先机连连发问起来:“哪怎么成,好歹也是咱们甘霖镇上的人家,断是不能叫外人先偷学了去!说来也是那日太爷来巡了后,才引得外人一个劲的往咱们这头来探听消息。”
  随后之言,二管事已无须再听,也可顺势猜到几分,必是因为礼部那位大人的一折上书,才有了众人的瞩目。忙使了个眼色给随行三人,于是这四人快马直接绕开了,此刻已在陆续聚集中的人群,沿着方才那掌柜的描述,寻了过去。
  果然如刚才镇中听闻,郊外种种荒凉景象更引人侧目,漫说此刻若叫府内老爷、太太见着了,必是心痛不已,就连他这个底下之人亦忍不住是暗暗吃惊!
  自家二爷原说也是被一路娇养着,怎能忍受得住在这般的凄苦境地安居下来,何况还是一并带了妻儿?更为令人震惊的是,此刻停下之处,居然能够远远眺望见一片茫茫戈壁所在,怎不让这从未得以亲眼所见此番景象之人,大为吃惊!
  饶是常常在各地办差的几人,此刻得见寻常难得一见的戈壁景象也都暗道一声‘何止荒凉,更是令人绝望至极!’,莫不是今日得以亲眼所见,定是无法想象面前惟有黄沙一片的景象,是如此地震撼人心!
  一阵北风袭来,只怕更是令人不寒而栗。想到之前种种猜想,更是不由自主的加快了速度。直到在一座八成新的大宅院门前,纷纷落下马来,才顿觉此时的景色差异在何处。
  河岸两旁皆有清理河道之人,不停忙碌;对岸上一片略显生机的胡杨树林,更是前所未见的景象,再看石桥周遭陆续有马车运送着各色建材,也是繁忙异常。
  只听得二管事一声高呼:“蔺老哥,许久未见可是别来无恙?”
  这才引得几人回头来瞧,果然是二房的老管事赫然面前立定,亦是露出吃紧之色道:“二管事你们这是如何得知的?”
  彼此拱了拱手,便直接引了几人往自家院内去,虽说此地无人知晓卢家的确实底细,然而此刻境况不明,自是不敢有丝毫大意,请进了院内才好避人耳目。
  此番本是领命而来,先到二爷跟前道明来意,才是当务之急!低声与并肩而行的蔺管事,说明了详情,只见他也是会意颔首。书房等候不过一刻余,此刻匆匆赶回的二爷已然疾步跨入屋内。原以为,身居这般地界,以自家二爷那等身子骨,便是不难想象定是憔悴不堪。
  不想,此刻面前之人虽说不上体态挺拔异常,却也好似换了个人一般,再不见往日的病气缠身,略略一看哪里还有久病之人的模样!
  惊叹之下,自是愕然低呼出声:“二爷您这是寻到世外高人不成?这般气色已与常人无异了!”
  早已料到此刻得见他停了特制汤药后的情形,不觉谈谈一笑:“正如二管事所言一般,此番出门在外却是得了一份奇缘,也可算是因祸得福一说。如今调养得与常人无异,已是万幸之事,委实不曾想到还因此得了那位高人的指引,在此黄沙满目之境安居下来。”
  他倒是反映奇快,何不借了由头,将这等全所未见之事推与那位来去无踪的高人身上,委实是最为合情合理的,毕竟说服蔺管事应了这桩,反倒容易非常。
  自己本就不是专爱炫耀之人,再加之山庄一事也需避人耳目,借用他人之手圆了这桩,才是上上之策。实则却是不知,自己的急智反倒弄巧成拙了,好在领命出京的二管事并不知其中的实情,只顾着小心寻出临行前,老爷的亲笔书信交到二爷手中,其余之事便只等二爷问及才作应答,便好。
  小住三日,不但将二爷在此的境况牢牢烙印脑海之中,更在蔺管事的详实介绍下,细细巡了一遍二爷名下的产业。
  真真了不得!这哪里还是沙漠之侧的荒凉凄苦之地,这旁是一众有条不紊的工匠们,认真忙着筑路修桥的差事;而另一旁沙地里早已是栽满了过千之数的沙柳与草籽,只等来年开春之时的到来;再回头望一眼河滩沙洲,更是忙碌非常!
  此刻早已在工匠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七七八八的牲畜棚子也能看出全貌了。只是那一片被半人高的篱笆围成一圈的空地上,正有不少佃户忙着开挖深坑,确实让人好奇不已!
  “蔺老哥,这也是二爷让人挖开的,却是作何之用?”
  点头示意一眼,略往外去才低声告知起来:“如今也算是咱们家的独门之法,只怕等几年后周遭农户瞧出成效来,才会暗自点头连声称好!”说着已是抬手比了比围栏一侧的牲畜棚子,接着前言:“如今这片地界想要养活牛羊,已是不能再如以往那般,随意放牧了。”
  “一来,地里的新苗才刚种下,来年春日里只怕才刚露头,哪里敢随意放牧在外,圈起了围栏就是为了放牧之用。只是我们家的放牧所在,却是低于地面之下的。”听闻此等怪异之法,这旁之人不禁愕然偏转头来,怔怔看向蔺管事。


☆、第二百六十五章 喜报到

  见过被圈在围栏中的牲口,却不曾听过还得修个低于地面之下的放牧所在,吃惊偏头望向过来也实属预料之内。只见这旁的蔺管事微笑接着言道:“实则与各家后院的猪圈有异曲同工之处,皆是为了来年肥田之用,二管事可曾留意那牲口棚子为何左右两旁,都设有一处这般的所在,正是便于垫上杂草等来日再用。”
  听到此处,一旁之人也已是会意而笑。自家本是家生子出身,在卢府虽不曾亲身伺弄过牲畜,也有听闻过些许,好歹也是晓得这特意挖低的放牧所在是何之用。
  只是用在蓄养牛羊一桩上,还是头回得见,本来这牛羊历来都是被随意放牧在草场之上,想这般圈养在棚舍内的已是鲜见,再用上同样的手法反倒有片刻的愣神,细听详实后便已明了要点何在。
  牛羊排出之物留在地里,再垫以干草、杂柴之类,将在深坑中累堆之肥,待来日返回田间地头以作蓄养之用。如此循环往复,既使得田中所产作物更为茁壮,反之又能给予自家圈养的牲畜粮草充足,还能避免草场之上残留过多的牛羊排出之物,扼制了草籽的生长。
  就此三点而论,圈养牛羊已可见好处多多,再与此处现状联系一起更是百利而无一害。唯有让草原尽快恢复原貌,才能使得此处常年干旱的窘况得以缓解一二。
  想到甘霖此名的由来,便足以看出本地百姓是多么盼望,也能似别处一般常年雨水丰沛,再不用受那西北一侧的风沙漫天之苦。想及此事,再听了蔺管事的解释,不住点头的二管事也已是笃定万分。
  谁说自家的二爷只懂仕途经济一桩,此等农户人家才明之理也被加以利用到极致。更可谓是无师自通!只因此时,再见一旁早已堆叠一旁的大块圆滚滚的石料,也在深坑四周被一一叠放垒砌而成,俨然就要用此物将这四周围作石墙一堵。
  “这又是?”
  见其所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