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裙钗记-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血肉战场,西北军冲一排倒一排,战马嘶鸣,人声悲嚎,后面的人踩着自己人的尸体去堵辽国铁骑的刀口。
    皇上瞪红了双眼,那个女人站立的助战台被一队辽兵冲垮,她带着千人骑兵,像一条火舌冲进了敌人的军中,义无反顾的向城门扑来。
    干涸的地面被血液染成泥浆,十丈之距,皇上已经能清晰的看见那个女人的身影,可是这个十丈之间,隔着千军万马,皇上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个女人的坐骑,被十几只长矛贯穿了身体架起。
    她的那匹马,还是她从腰鼓深山驯服出来的那匹黄骠马,在半空中一声悲鸣,前蹄踩住两个辽兵的头颅,身体一个前翻,把它的主人往前甩出去,然后它自己被钉死在地上。
    皇上一直知道的,他欠那个女人良多,他也早早下定决心了,从皇孙皇子太子,到皇上,只等他打赢了这场战,建立了远追太|祖太宗的武功,到时候他成为了真正一言九鼎的君主,他会排除万难,废掉皇后,废掉太子,把她和儿子从西北接回来。
    他要从承天门把她迎进皇宫,让她成为天下最高贵,最有权力的女人,以此补偿她这十年,他犯下的过错。
    可是她从马上飞跃出去,陷在了敌人的包围里,血染了她一脸一身,鲜血汇成细线一缕缕的往下滴落,根本看不出她绝美的容颜,绝世的风华。
    她是从须弥山下来的阿修罗,为了他沐浴在血海。
    皇上知道,他坏了她的修行,一辈子都补偿不了了。
    赵翊歆说得那句话没有错,她从来没有启动过对权力的野心。
    皇上把天下捧到她的面前,她也不要。
    那个女人,从来没有因为权力算计他,只是为了躲避他,一次次的算计他,为了躲避他,名誉不要了,性命不要了,躲到了阎王殿里。
    怡人的凉风在景山上穿梭,空洞而冷寂,想起她的时候多么痛苦,不想起她的时候,天大地大又是那么寂寞!
    皇上被这一阵阵痛苦和寂寞压弯了腰,席地坐在半道山。
    谢阔一人从舒啸台上走下来,看见皇上是这个样子,连忙趴在地上,小心的道:“皇上?”
    皇上没有反应,谢阔等了一会儿,又试探的出声:“皇上?”
    这回皇上终于有了反应,声音低哑道:“送她们回宫……”说到一半,又转折道:“都送她们出宫吧。”
    她们,是指那四十八位秀女。皇上缓缓的起身,自己抖干净了衣裳离开了景山。
    那个女人是没有算计他,相反是他一次又一次的算计了她,连她身后的子孙都不放过的算计了一遍,他好不容易要过来的孙子!
    “哎!”谢阔因为惊讶连应答声都变了调儿,自选秀开始,还没有哪次不留下一个全部又送走了,但皇上既然这么说了,谢阔也不会反驳,只会按照皇上的命令办差,不过把她们送出宫之前,还是要把她们先送回宫放几天,等安排好了,才能把她们送出去。
    谢阔赶紧爬起来,又往山上跑收拾那一个烂摊子去了。
    夏语澹蒙头蒙脸也不知道睡了多久,这是她这些年练成的本事,一口气过不去她又无能为力的时候,夏语澹就会让自己沉沉的睡去,一觉醒来,没有你世界照旧转,所以有你一个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小白乖巧的被夏语澹当被子抱着,一看见夏语澹睁开了眼睛,就挣脱了夏语澹的怀抱,在狭窄的榻上转圈圈。
    看到小白这个行为,睡得全身闷疼的夏语澹立刻清醒了,马上让出一条道来把小白推下去,小白摇着尾巴快速的跑了出去,它是要去放水,看样子是憋了有一会儿憋坏了。
    夏语澹看着被小白穿过而晃起的珠帘莫名的笑了。
    其实你看,什么事儿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生活依然充满乐趣,这也就够了!
    帘外守着的宫人看见小白跑出来,连忙端了衣物,梳洗之物鱼贯而入,比起夏语澹睡前的沉默,这些人的脚步明显轻快了些。不过夏语澹没有留意这个,默默的梳洗着,问一边的依翠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依翠脆声答道:“酉时初刻!”
    夏语澹一想,快用晚膳了,第一反应就是想问赵翊歆在哪儿用晚膳,然后她赶快过去,忽然又想到,今天赵翊歆美女环绕,是不会和她用晚膳了,不由神色暗了暗。
    等到换好了衣服,夏语澹在试衣镜上看着自己的身影,通过镜面看见陈掌事和抱影走来,夏语澹这才看见她们脸上欢快的表情。
    夏语澹迟疑,问道:“舒啸台上留牌了几人?”
    抱影憋不住话,笑道:“娘娘一个也没有留牌,全部送回钟粹宫了。皇后娘娘使了萧姑姑来说,殿下没有看上一个人,皇上依了殿下的意思,也没有留下一个人!”
    因为这份惊喜太过突然和厚重,夏语澹直接愣住了,呆呆转身看着说话的声源,也就是看着抱影。
    抱影活泼的饶舌道:“陈姑姑从昨天开始就忙得脚不沾地,又是拟单子,又是拿钥匙领人开库房拿梯子搬东西,都白忙活了。”
    是了,陈掌事在准备那四十八个人的赏赐,尤其是嫔,婕妤,美人,才人这几等的赏赐,现在都没处送了。
    陈掌事少有的放下了她不苟言笑的面容,笑着道:“这样的活儿,奴婢白忙一百遍也是甘心的。”
    不管太孙后宫一个人也没进会让多少人失望,反正夏语澹身边这些人,冯扑,陈掌事,抱影,依翠,尺素等几百个夏语澹名下的奴婢,是高高兴兴的,太孙能只和太孙妃恩恩爱爱,就是她们这些跟着太孙妃的奴婢都与有荣焉!
    夏语澹还没有从惊喜中回过神来,呆板的问道:“殿下在何处!”
    陈掌事收了笑容,严肃道:“殿下在文华殿。”
    文华殿是历代储君读书的地方,在皇宫的外朝协和门以东,象征意义多过于读书意义,皇上和皇太孙在西苑长居,那边的文华殿只有大学士开经筵赵翊歆才会过去听一听。赵翊歆不喜欢听经筵,所以一月只在初二,十二,二十二,开三次,今天才十八号。
    夏语澹直愣的问道:“那皇上在哪里?”
    陈掌事道:“皇上在崇智殿,倒先下了圣谕,圣驾两天后要去汴京行宫。”
    太宗之前,汴京才是大梁的国都,原来的皇宫做了行宫,汴京对于皇朝来说也很重要的,毕竟皇陵都建在汴京那边。
    夏语澹有些明白,天子之家无家事,这件事情没完。
    虽然梁朝从开国以来一直明令,后宫不得干政,但是后宫的荣宠和前朝的荣宠总有着斩不断的千丝万缕联系,现在后宫中两代女主同出一门,就是皇上和皇太孙要罢手,朝臣也会奋起一争,所以这当口赵翊歆不见夏语澹,是为了减少夏语澹这边的注意力,有一点是一点的减少夏语澹这边的压力。
    这番心意,让夏语澹感动的快要哭了出来,不过在一群宫人面前,夏语澹尽量控制住了这种情绪。
    第一次,夏语澹调动出了厌恶的情绪,厌恶这个西苑和皇宫营造得那么大干什么,才住正经几个人,夏语澹是恨不得自己长了翅膀飞到赵翊歆身边去。不过夏语澹最后也只能坐在湖边,抱着小白思念赵翊歆而已。
    果然,第二天开始,朝中和地方上的臣子接二连三的上折子,张口就是祖宗规矩,从皇家子嗣现在凋零的现状起笔,恳请皇太孙为了江山万年计,广纳美女,充实后宫,繁衍子嗣。

☆、第一百九十二章 学者

在一片恳请皇太孙采选声中,也有一二声音是予以支持的,比如说钦天监正古大人。
    古家祖籍湖广衡州祁水一带,比起别的家族出了多少位进士,多少位举人,多少位秀才而自豪或又是,出了几个将才而名动九州。祁水古家矗立其中就显得特别了,古家世代致力杂学,古家子孙各有爱好,占卜,星算,行医,冶金等百工之事皆可为之。虽说在朝廷有一席之地的是政客,古大人似乎更像是披着政客外衣的学术研究者,用简单的一个字概括就是:轴!
    去年,古家也是反对赵翊歆娶夏语澹,理由是近亲结婚于后嗣有碍,这个有碍不是肯定,是概率大小的问题。古家内部族规,是不接受表兄妹成婚的。
    今年年初,对于皇上三十年政绩一片歌功颂德之中,就古家浇了一瓢冷水,说大梁国有九千四百九十二万三千四百三十七人,这个数字太庞大了。国土面积不会增加,过度的人口繁衍会拖累整个国家,到时候所谓的盛世只是海市蜃楼,实际上平均摊到每一个百姓头上,百姓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高。这个观点,夏语澹倒是表示理解的,这个和计划生育的理念很像,其实思维总是走在人类进程的前面,古家虽然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没有解决方法。
    因为没有行之有效的避孕措施。大户人家用的避子汤,小老百姓根本负担不起这块费用。鱼鳔羊肠那些东西吧,没一个男人愿意戴那些东西上场,就是女人也不愿意男人戴着,忒影响双方的感觉了,至于带环和结扎,医学还没有发达到那种境界,所以古家提出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这一回,古大人予以大力的支持,因为祁水古家是一夫一妻,无姬妾无通房,无庶出子无私生子这种家庭模式的倡导者。古家认为一个家庭想要真正的和睦,至少要做到四个无。
    古家一直想让皇室在这方面为千千万万个家庭做个表率,所以这一回古大人是撸起了袖子火力全开和那些怂恿皇太孙纳美的官员干架。而且对方拿子嗣当借口,古大人也以子嗣做理由。
    这前提还是赵翊歆的那句话,长子总要嫡出才好。
    朝堂上至少有一半人管他嫡出庶出,或许还有很多的人,根本不想太孙妃生下嫡子,可是在嫡长继承制的宗法制度下,这些心思根本不能宣之于口,明面上大家都是一致的,太孙妃为皇太孙生下第一个儿子,才是皆大欢喜,才是重点的重点。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个儿子还没有来呢,让皇太孙广纳美女大大的妨碍了嫡长子的到来。
    古大人从一个纯粹的学者思维出发,是完全没有羞耻心的,当堂就和一众官员普及了女性生理期的问题,还有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初涉情事,在那方面适当的节制更能加大女性怀孕的成功率,而且这也有利于皇太孙身体的健康。
    古大人是很严肃认真的,和一众同僚分享一下他们家族几十年,研究出来怎么优生优育的成果,可是听了古大人高谈阔论的一众同僚,直接变成了一张便秘的脸,摇头捶胸,大骂古大人在朝廷上大放污秽之语,而且还隐射皇太孙夫妇的私帷秘事,当众就有人参古大人大不敬之罪。
    时下医生归于中九流,较之能站立朝堂的官吏,地位是远远的在下面,何况古家盯着男女房事做研究,在礼教森严的当下,是为一些士大夫不齿的,所以好几个人当场把矛头对准了古大人。
    古大人是很有为研究献身的精神,为人办事又木楞,冒着大不敬的罪名,只是一味猛追众人问:理不理解他的观点?颇有舌战群儒的气概。
    不理解他还可以再解释的详细一点。
    可以打死也不理解吗?要是理解了古大人的观点,就要支持皇上散尽钟粹宫的秀女了!
    最后皇上没有治古大人的大不敬之罪,一道道上书皇太孙充盈后宫的奏章也像泥入大海一样,没个动静。
    皇上治国三十年,元兴二年定王通敌谋反案,元兴九年五省盐务案,元兴十一年贵州金矿案,元兴十六年献怀太子去世后对慈庆宫人的处置,其实皇上处置起人来绝不手软,每一次都杀得人心胆寒,但皇上还是攒下一个宽厚之名,盖因为在言论一道上,皇上放得很开。
    嘴上说说,奏章写写,皇上并不与之计较,可用则听,不可用,估计是没有听见。事情该什么办,自有愿意为皇上办事的,把事情办得妥妥的。
    五月二十日,皇宫南门一溜四十八辆宫车排开。
    皇上赏,每一位秀女白银千两,黄金二百两,丝帛两百匹,着宫车护送还家,命各州府妥善安排聘嫁。此外,皇后和太孙妃,又各自赏了每位秀女一套头面。
    带着朝露的清晨,不管那些秀女愿不愿意,在欢喜声中,也有痛哭的声音,四十八位秀女踏上了还家的宫车。
    笑着出去的,哭着出去的,夏语澹都可以理解。
    选秀虽然耗费了她们两三年的青春,可是他们原本就是小户人家的女儿,这两三年她们学到了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走到外面去,走路的身段都变了,正经的大家闺秀也没有她们现在的气度。临走还带了几千两的嫁妆,这笔钱也是她们原来的家庭拿不出来的。最受益的是最后一条,命各州府妥善安排聘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