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杯具时代-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钮钴禄氏在教养晴格格的时候,却着实是没有尽心尽力的,这一点,慈宁宫上下都看的清楚。桂嬷嬷在雍正帝身边几十年,种种风雨都经历过了,心机手段都是顶尖的,这钮钴禄氏什么心肠,早就被她摸得一清二楚。
  
  钮钴禄氏出身低微,从来就是她在别人面前伏低做小,这当了太后,便喜欢让那些身份高贵的贵女们对着她伏低做小,一副要把以前的账都讨回来似地样子。当年她捧着羽瑶,不就是因为羽瑶出身乌拉那拉家,跟孝敬宪皇后出身同族,又作为她儿媳妇,要在她面前毕恭毕敬的服侍着,让以前在孝敬宪皇后面前各种低微的钮钴禄氏心中满足万分。等羽瑶升任皇后,又掌了宫权,钮钴禄氏见压制不住羽瑶了,便找借口疏远了她。
  
  现在她养着晴儿,却没半点祖母养孙女的样子,好好的一个和硕格格,让钮钴禄氏快养成大宫女了!固然,吃穿用度上,钮钴禄氏没克扣晴儿半点,愉亲王在外面的产业,虽然是钮钴禄氏在代管着的,可每个月的分红,也没少给晴儿一分——钮钴禄氏贵为太后,还看不上个孤女的嫁妆银子。
  
  可这日常的教养上,钮钴禄氏却是丝毫不教导晴儿半点东西的。晴格格入宫的时候已经十一岁了,正是该学规矩学管家学手段的时候,可晴儿身边竟是个教导嬷嬷都没有配给的。
  
  钮钴禄氏更是不说要教给晴儿这些,只把晴儿拘到身边,说是让她承欢膝下,可每日干的就是个端茶倒水说话打趣的活。
  
  晴儿也是个冰雪聪明的,她一个人入宫,举目无亲,只有太后一个靠山,也只有哄着这位老人了。时间久了,晴儿看出来了钮钴禄氏的意图,便顺着她的意思给太后端茶递水的伺候。时间长了,竟成了伺候太后全部的饮食起居了。钮钴禄氏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要晴儿一手操办。说是锻炼晴儿了,可她关于管家立账的本事一样没学到,就练了怎么给太后梳发添水布菜了!
  
  晴儿心中纵有疙瘩,可自己的前途捏在太后手里,不得不做出天真柔婉懂事孝顺的样子来侍奉着钮钴禄氏,期望她能给自己指一门好亲事,自己这辈子就算熬出来了。可眼见自己都十五了,别的女孩子这个年纪都该嫁人了,连才十一岁的和嘉公主,她的母妃纯贵妃都忙着在为她选额驸,怎么太后就是不提自己的婚事?她下了狠心,求到桂嬷嬷头上,期望桂嬷嬷能帮她旁敲侧击一句,结果桂嬷嬷问了,钮钴禄氏便笑着说:“晴儿这孩子,如此贴心,哀家可舍不得她早嫁了,还要再留几年,就嫁近一点吧,可别嫁到蒙古去了,让哀家整天见不到。”
  
  这话一说,连桂嬷嬷都忍不住心生不满。再留几年?晴格格已经过十五岁了,再过几年十七八岁的时候,跟晴格格同龄的大姓子弟们都已经娶了正妻,最不济也早定了婚约了!钮钴禄氏你又不准她嫁到蒙古去,是想让个和硕格格当侧室吗?这毕竟是我大清正经的和硕格格,愉亲王妃亲生的嫡出女儿,怎么能让你这样糟蹋!就算你现在不想让她出嫁,相看个合适的让他们定下婚约后,在晚几年出嫁,不就行了?何至于拴着晴格格不让她嫁人呢?
  
  桂嬷嬷把这件事情报给了胤禛,得了一句“便宜行事”的批语。于是桂嬷嬷果断活动起来,先不着痕迹的帮了晴儿几次,慢慢拉近关系;又在晴儿面前感叹太后近些年来有些事情做的不妥,自己身为先帝的侍女,竟也受到百般挑剔。几次推心置腹的话,说的晴儿眼泪汪汪,也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诉说了对钮钴禄氏把持自己婚事的不满。
  
  桂嬷嬷便做出心疼的样子,告诉晴儿只要她愿意,便找人来教导她管家理账调理奴才等本事,让她出嫁后能在夫家立足。晴儿对桂嬷嬷说了那么多,就是想让她拉自己一把的,闻言大喜。忙应承下来。桂嬷嬷便挑了三个早就被她收买好了的嬷嬷,私下里教导晴儿各种本领,并顺便给晴儿洗脑。
  
  晴儿在几个嬷嬷的教导下,开始觉得自己手头必须有钱有权,才能在夫家好好的过下去。她便想到了由太后代管的嫁妆产业,想早点把它们收过来,也好练练手,便壮了胆子去求钮钴禄氏,却被拒绝了。
  
  本来晴儿是想出宫亲眼见一下自己的产业,最好能跟个个管事们隔着帘子说上几句,彰显一下自己这个主人的存在,这一点对满洲贵女们来说十分正常。可谁知太后听闻后,不准许晴儿出宫,也不准许晴儿见各家管事,说晴儿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不能如此随便的。账本她倒愿意给晴儿看,却丝毫不教给晴儿该怎么算账。晴儿捧着账本千恩万谢的离开了,心里头为此存了个疙瘩。
  
  不久以后,晴儿陪着太后去碧云寺上香,在那个下雪的晚上遇见了福尔康,两人聊了很长时间。晴儿已经十六了,正是少女芳心荡漾的时候,见了这么个平头正脸的男人,登时被迷得七荤八素的。等她捧着红彤彤的脸回到自己的屋里时,正看见桂嬷嬷站在里面冷冷的瞪着她。
  
  “格格是个聪慧的,不用老奴多言。单请格格好好想想,今儿那个福侍卫是什么身份的?怎么会出现在那里?”桂嬷嬷说完一甩袖子走了,在门口又说了句:“还请格格看着太后明日的反应。”说完,丢下脸色已经煞白了的晴儿离开。
  
  第二天,太后丝毫没有怪罪晴儿昨日跟个侍卫在外面说话,反而一副要把晴儿跟福尔康凑对的样子。晴儿一脸娇羞的低着头,心里冷的发颤。那个福尔康是包衣奴才啊!
  
  自此晴儿完全跟钮钴禄氏离了心。桂嬷嬷这才告诉晴儿,自己背后也是有主子的,若你能好好的打听太后的心思,快速汇报过来,我家主子日后定送你一场泼天富贵。
  
  晴儿就这样成了胤禛的眼线,并在桂嬷嬷的各种洗脑下对她背后的那个主子忠心耿耿。在钮钴禄氏妄想自称老佛爷的时候,也是她第一时间把这件事儿透漏出去,并执行了把太后劝说上五台山的任务。
  
  后来晴儿在知道了永瑄几个的真实身份的时候,更是想方设法延缓太后回宫的速度,好让康熙顺利登基。胤禛便趁着太后离宫的这个空子把全宫上下来了个大清洗,按插上了自己的人手,在宫变的时候才能控制的丝毫不乱。所以,算起来晴儿也是立了大功的。
  
  胤禛说的嘴皮子发干,拽着康熙的手腕就把他手中的茶送进了自己的嘴里,心里暗自庆幸,还好自己也因为八卦,早早的把桂嬷嬷找来问清了晴儿的一切,不然说起来自己对手下的得力干将一问三不知的,多没面子!康熙爷瞪着手中被喝干了的茶,把茶杯往旁边一放,捋起袖子就要上去跟小四对掐。
  
  正在兄妹几个又开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每日一掐活动的时候,外面传来秦平儿的高声通报:“晴格格求见!”
  
  几人的动作一下子僵住了,赶忙爬起来收拾被他们弄得乱糟糟的炕和刚才四仰八叉窝着的时候弄皱了的衣襟。等晴儿进来的时候,只见到几位老祖宗在炕上一溜排开的正襟危坐,各个面孔严肃,似在讨论什么重要问题,吓的晴儿立刻低头行礼。
  
  如果晴儿有透视眼的话她就会发现,那几个人并坐在一起是为了挡住背后的炕上堆在一起的茶杯瓜子瓜子皮点心盒子等物件。
  
  可惜晴儿并不敢放肆的看着上面,她今天来是想要一个恩典的,这才特意打听了十四阿哥永瑧跟嘉瑞皇帝在一起的时候过来的。晴儿表示,她想嫁到蒙古去和亲,并说了一大堆誓约忠诚,保护大清,为国捐躯,牵制蒙古,做一个四有大清格格的话。
  
  可怜的康熙爷默默的张了几次嘴又闭上了,面对这样一个激昂澎湃想要为为国奉献为君分忧的格格,嘉瑞皇帝觉得自己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这个晴格格把他原本该说的激励远嫁公主的话都说完了!
  
  等晴儿说完,康熙只有无力点头的份了。他原本就一直考虑着怎么忽悠晴格格出嫁蒙古还让她给大玉儿努力干活,结果不用他动嘴,这晴格格自己就来了!还各种热血各种奋斗各种忠君爱国的表示她会努力!几人默默的看向正从身后摸出茶杯悠哉喝茶的胤禛,四个人都觉得身上一冷,迅速利用臀部跟手臂往旁边平移了几米。
  
  小四儿这忽悠人的手段太可怕了!这辈子绝对不跟他做生意!被他卖了还帮他数钱呢!
  
  几人想到这里,都默默的看向门口,向那个看见胤禛挖的坑还兴高采烈跳下去了的,并在胤禛往下填土的时候还主动把土往自己身上扒拉的晴儿行注目礼。这孩子,太不容易了!晴儿,愿你梦想成真,以及下辈子不要再遇到胤禛了!
  
  其实,永瑄他们都猜错了,有这般忽悠人功力的不是胤禛,是桂嬷嬷,胤禛不过下了个命令而已。在桂嬷嬷的洗脑和教导下,晴儿学了远超过一个内宅妇人该学的知识,她的心被桂嬷嬷惯野了。这个晴儿,原本就是有些叛逆天性的,从原著里面她一而再再而三的帮小燕子那群人就可以看出来。
  
  如今,这番心思又被桂嬷嬷发现了,就开始对她各种洗脑:你看看,你学着一身本事,要是嫁到了京城里面,就一个小小的内宅家庭束着,整日对着几个女人一个男人,哪里是你的用武之地?你再盘算盘算这京城满洲八旗,可有跟你同龄还没婚约又颇为优秀的年轻男子?你再看看,我们固伦和文公主嫁的,虽然远了点,可多风光!老奴偷偷告诉格格一句,和文公主嫁过去后,可是把持了整个漠西蒙古十八旗的全部政务,收拾的额俯服服帖帖,整个漠西蒙古都对我们公主感恩戴德尊敬不已!晴格格,不如好好为自己打算打算。
  
  一来二去,晴儿就这样被桂嬷嬷彻底的洗脑了,觉得自己嫁到了蒙古掌握了大权降服了额俯,才算是真正嫁的好了!要安抚蒙古,自己定是要被封公主的,干吗放着好好的公主不当,要嫁到京城里面当个没什么出彩的和硕格格呢?
  
  晴儿打定了主意,说干便干,在康熙登基还不到半年的时候,便冲了过来要恩旨了。然后,就要激情澎湃热血冲天的去蒙古实现自己的梦想。
  
  嘉瑞一年二月,嘉瑞帝下旨,封太皇太后身边的晴格格为和硕和襄公主,赐婚给内蒙科尔沁亲王垂札布,两个月后完婚。
  
  赐婚的旨意颁下后,康熙爷终于把闲事儿忙完了,开始忙各种正事儿了。


第八十三章 。。。

  康熙的顺利夺位,大清的改朝换代让整个大清上下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可作为事件中心人物之一的羽瑶却是该吃吃该喝喝,一点没受影响,活似那个夺位成功的不是自己儿子,自己还是那个三不管的皇后一样。
  
  如今升任大清双料皇太后的羽瑶日子仍然如同以往一样,她本就是个不爱多想不想动脑子的人,前朝变化后宫变迁,只要不牵扯到自己,羽瑶便不会多事。
  
  额,尽管这次巨变的确与自身有关,毕竟,干这事儿的可是羽瑶一手养大的儿子,可羽瑶被自家孩子们联手护着,竟是没有什么忧心事儿打扰到她半分。连羽瑶的便宜母亲进宫叩见时,都是只拿着家中的琐事趣闻说上几句,然后在胤禛冷眼注视下抹着汗退下了。
  
  宫外事儿烦扯不到羽瑶,宫内的事儿有胤禛和新任的皇后在,更是不用羽瑶操心。
  
  新任的皇后伊尔根觉罗氏那是对皇太后服服帖帖言听计从,她对自己这个婆婆是打心眼里羡慕。万事不操心,脏污不粘手,清清白白一世人,就算没得到皇帝的青眼宠爱,可这人生活得自在顺心,膝下更是有一连串能干能拼有本事的儿子女儿,什么事儿都不用操心,自有儿女代其劳,这日子过的真让人嫉妒啊!如今,自家爷在兄弟姐妹的帮助下,干脆利落的拿下了皇位,自己这婆婆便成了大清有史以来第一位双料皇太后,地位尊荣不可置疑,从今往后又有谁敢拂逆了她的意?这事儿任谁听闻了都会叹一声,福运天成!
  
  更何况,这皇太后身边还养着她最小的儿子呢!
  
  伊尔根觉罗氏对康熙最小的弟弟感觉是最复杂的,年仅七岁,智多近妖,手段狠辣,心思缜密,将整个皇宫控制的滴水不漏。连伊尔根觉罗氏都觉得,若是自己干了什么出格的事儿,比如说私下对皇太后不满什么的,根本不用小康来收拾自己,自家这个小叔子估计会第一时间给自己下绊子,更何况,现在自己的身家性命还在这十四阿哥手上握着呢。皇太后到底是怎么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