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章 入京
    四人组从蓟州一路西行,过通州,在张家湾附近,看到几万人拉卸漕粮入仓储时,张惟功又开了一次眼界。
    但抵达通州,也意味着京城就在眼前,意味着最后翻牌的时间就快到了。
    惟功左思右想,恐怕京城这一关是龙潭虎穴,仅从一点点的信息来看,此番入京肯定不是大老爷自家父亲的意思,而是人家别有用心的做法。
    他有心私逃,但两个小厮得到杨达吩咐,轮班守着他,半夜时他借口起身小解,或是春哥儿,或是秋哥,反正会有一个紧紧跟随,这两人是张府的家生子奴才,在府中和武师学过武,一手好弹弓就是在国公府习得,张惟功自忖自己才七岁不到,虽然努力锻炼,上山下山如履平地,身体素质不差,但在这两个已经入得武学之门,得窥堂奥的伴当面前,还是小心藏拙好些。
    逃是没机会了,只能捏着鼻子继续前行,入国公府后,见步行步罢了!
    六月初六日的清晨,一行人抵达京城外的东便门外,预备从此处入城。
    看着北京那巍峨高耸,一眼看不到边的城墙,张惟功也暂且放下心事,整个心灵,沉浸在一种奇妙的气氛之中。
    当时的北京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修筑较早,外城是嘉靖年间添筑而成,两城相加有十几个城门,周长六十余里,是当时天下最雄伟最广阔最为浩大的城防工程。
    在这座城池面前,他感觉到人力的伟大,华夏先民的智慧和勤劳这话不算是无聊的空话,心中充溢起一种自豪之感。
    东便门是外城的城门,入城之前,便是有无数的百姓和行商等候从城门进入。
    无数的百姓,或是推着小车,或是挑担,或是牵着骡马或是骆驼,载运着各种物品,送往这天下第一的大城之中。
    由城门进入之后,放眼看去,街道笔直纵横,房舍连成一片,大道宽约五六十步,黄土垫道,灰尘土泥极多,道路两边皆是民居房舍,每隔一段路程之后,会有几处招牌幌子出现,那是做生意的商家。
    城中树木较少,沟渠也是明沟,与蓟州一样,充满垃圾和恶臭。
    与城外感受到的辉煌相比,城中的情形,就令张惟功有些失望了。
    进入外城之后,秋哥儿得了杨达命令,骑着骡子匆忙前行,看来是先到府中报信去了。
    张惟功也有点紧张,但仍然想不到办法,他在心中埋怨自己,为什么这般无用。
    行不多时,又来到内城城墙之下,与外城相比,内城城墙修筑的更加用心,城门大开,有一群穿着盘领青衣,头戴吏巾的吏员正拿着各式工具,称量货物,计算价值,商人们则是排队缴纳税金,领取凭证之后,这才可以带着自己的伙计和货物入城。
    这里就是赫赫有名的崇文门税关,外城进入内城的必经之所,来往行商极多,感觉上十分热闹繁富,比起一进东便时,强出不少。
    因为排队的人众多,城外两侧有不少茶棚子,等候的人们在茶棚下喝茶闲聊,等候验看货物后入城。
    这种地方,自是鱼龙混杂,张惟功看到茶棚内外,有不少形迹可疑之辈,有一些是挺胸凸肚的大汉,头戴勇巾,一副好勇斗狠的模样,还有一些油头滑脑贼眉鼠眼之辈,形迹鬼祟,一看就知道不是善类。
    这等人,大约都是后世光棍无赖,城中流氓之类,但人数之多,也是叫张惟功开了眼界。
    只在崇文门外,大约就有数千人之多,细细看下,居然有超过正经商人之势。
    “这还是天子脚下首善之都么!”
    时近正午,城门内外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今日是六月初六天祝节,按京城风俗,各家要担几缸子清水用来腌制黄瓜等各色蔬菜,茶棚这里有一眼好井,一群未成年的类似乞索儿的少年将井水团团围住,不论是姑娘媳妇,或是粗壮汉子,只要来担水的便是拦住乞钱,不给钱便缠住不放,这一伙游手无赖年纪都不大,不少都剃着光头,与张惟功装扮一样。
    原来大明风俗,童子不分男女,未成年时不留发,最多留两髻抓角,谓之“总角”,或是干脆图省事,理个光头便是,要待十三四岁之后,渐渐留发,待在成年加冠之时,就是满头长发了。
    看到张惟功看向自己这边,有几个少年便恶狠狠瞪眼回来。
    这些市井少年,无赖游手,眼神凶狠之极,狠性十足,张惟功多次在山中射猎,见过野狼,现在看来,这群少年的眼神,竟是和群狼无异。
    他自然不知道,万历年间北京的游手无赖还算少的,到崇祯年间名臣刘宗周曾经说京城无赖一眼看过去就好几万人,有人则说不下十万,崇祯二年皇太极头一次带清兵破边墙入关,京营兵马稀少,崇祯皇帝慌乱之间招募京城中的游手无赖上城头助守,有一个大流氓头子还被授给游击将军一职!
    眼前这些少年无赖,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杨达一行持有兵部勘合这个大杀器,不是行商,至城门处直接便进了城,其实杨达在沿途也买了不少皮货土物,装了满满一车,那一群税关关吏突然一起失明,只当未见,由着大车昂然直入。
    国公府的权势,到底不是一群税吏能直面!
    崇文门就是在城东,后世北京站所在地方,由城门直接向北方而行,先是沿着一条大街直走,到后世长安街路口时,张惟功还转头西看,巍峨的两层城楼清晰可见,进崇文门不久,便可以看到皇城城墙和东安门的城楼了。
    经由南熏坊,再到大时雍坊,再往北,便是达官贵人聚集最密集的小时雍坊了。
    不过英国公府并没有在小时雍坊内,而是在更北一些,紧贴皇城西墙,勋戚聚集更多的安富坊中。
    在这个坊中,惟功才看到一点与此前不同的东西,街道以青石板为路基,两边种植槐树,沿街住户都是五间七架的高门大户,府邸门前,摆放着仪戟等象征身份的仪仗物品,大门闭而不开,两侧小门才开着由人进出,门口或坐或立,都是戴着小帽身着青衣的门政奴仆们,挺胸凸肚,聚集在一起大声说笑着。
    杨达在这里如鱼得水,不停的和人打着招呼,够资格上来和他说话的也都是些头目管家模样的人物,看模样是打听杨达这一趟出京不少天是什么差事,杨达却语焉不详,不肯细说。
    大府里当差的眼力价是最高明的,一见杨达如此,大家知道不便再打听,便一个个散去了。
    如此一直向前,越过一个小小庵寺,再过一道桥,银锭桥英国公新园便是到了。
    秋哥儿和一群青衣奴仆已经等在侧门前,一见杨达等人过来,一群人便赶紧抢上来,请安问好不迭。
    “甭问我,太爷和大老爷,二老爷都在家吧?”
    “都在。”
    杨达到了这里,精明强干的模样越发明显了,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便是眉开眼笑,欢喜不胜道:“如此,我的差事可以交卸了。”
    “杨三爷你此番奔波千里,立下这般功劳,二老爷将来必定不会忘记的。”
    “呵呵,于老弟,慎言,慎言。”
    杨达是府中执事,不算二老爷私房人,说话的人有点不大慎重了。
    这些豪门奴仆个个眼高于顶,根本不将张惟功这个私生子看在眼里,杨达也一反路途上的常态,对张惟功不理不睬。
    如果真的是七岁不到的孩童,对这般世态炎凉一定接受不了,张惟功好歹是两世为人,这般情形倒没有什么,只是心中更是明白,此次入国公府,恐怕事情十分不妙。
    从侧门进去,一行人等没有从中堂大道走的资格,一路走夹墙小巷,路途十分幽深,时不时的可以看到侧开的小门,里头是一套套的院落,有的是前三后五边厢齐全的四合院,有的是奇巧精致的小花园,更有一个很大的演武场院落,张惟功扫了一眼,里头各式兵器和锻炼的器械十分齐全,有几个武师正在其中督促一群少年习武,吆喝喝骂声不绝于耳。
    英国公府是永乐年间的勋臣,永乐皇帝起兵靖难,几个大功臣中就以荣国公张玉和成国公朱能最为功大,张玉在靖难途中就战死了,其子张辅更是人中之杰,靖难之役立功无数,后来又平定安南,从征漠北,在英宗年间年近七十时死于土木之役,英国公府也由此奠定了国朝第一等勋臣的身份!
    光是这座占地过百亩的宅邸,寻常人家,安能如此!
    一路攒行,终抵后宅,在一座精舍面前停下脚步。
    十几个穿着青绿色马面裙,盘髻交领襦服的丫鬟侍立在院落内外,看到杨达一行,有一个中年管家婆将杨达几人引领进去。
    这里是后宅的中心,看来杨达这样的外宅管事也不常进来,东走西望,一脸的好奇之色。

第八章 入府
    精舍院落也是分两进,在第二进院门前,杨达也被拦住了。
    他向那管家婆赔笑道:“钱大娘,我要进去回话,不然太爷和两位老爷问起来,算怎么回事?”
    “太爷不问这些闲事,你得空见二老爷回说细节便是。”
    “既然这么着,小人告退。”
    杨达脸上有点儿讪讪的,但他是外宅的二管事,专门负责办外差,跟老爷和哥儿们出门,身份比正经的大管家差着好几层,就内宅这个管带人进出的管家婆子,他也开罪不起。
    当下赔着笑,叉手为礼,转身离开。
    临行之际,他突然在惟功耳边轻声道:“小心点,不要顶嘴,总不能拿哥儿你打死。”
    惟功没有出声,只轻轻点了点头。
    “太爷叫进去了。”
    进了二门,是有廊檐和三层石阶的正房,几个小丫鬟站在门帘前,见管家婆和惟功过来,便有一个长的十分俏丽的过来,先上下打量了惟功一回,才朗声传进。
    声响一起,丫鬟们便打起门帘,钱大娘在前,惟功在后亦步亦趋,进了堂房。
    暮春时节有点暑热了,进了这院子就好了许多,环水流绕,修竹从生,而屋子里是大块的金砖铺成的地面,进屋后更是凉气森然,屋子不大,但装饰布置的十分豪华,一盏屏风在正中,前端放着一把紫檀木打的太师椅,两侧全是多宝搁,放置的皆是各色古董,两边还有四把黄花梨的圈椅,墙上挂着宋明等朝的名人字画,边上的屋子似乎是睡觉的地方,有拔步大床,整体都是花梨木所制,脸盆架,衣架,大立柜,都是用名贵木材,把手等物,打造的也十分机巧,都是用金银材质,这等陈设,漫说惟功今世没有见过,便是连同上辈子的经验,也是头一回见到如此奢华的布置。
    惟功进来后,很快屋中响起一阵咳嗽声,接着一个戴着唐巾,穿着紫袍,手中柱着一根龙头拐的枯瘦老人,慢慢踱了出来。
    在他身后,是两个头戴纯阳巾,身上穿着紫袍的中年男子,都是三十余岁,但都风度翩翩,如果年轻十来岁,都是佳公子模样。
    世家出身的贵戚,果然不同于凡俗。
    三人出来之后,都是盯着惟功观看,半响过后,老者才转身,对着年长一些的中年男子道:“元功,你看你做的好事。此子眉眼与你俱像,你还抵赖得?可恶,十分可恶!”
    年轻一些的中年男子轻笑一声,也跟着道:“大哥这下无甚话可说了罢!”
    这三人,老者是当世的英国公张溶,两个男子是他的嫡长子张元功和嫡次子张元德,老国公嘉靖十五年袭爵,距今已经近五十年,长期当宗族之长和国公,脾气又臭又硬,看到惟功昂然而立,便是喝道:“孽障,还不跪下!”
    惟功心中已经明白,这老者是他这一世的亲爷爷,原本跪下也不妨,尊长在上,按礼节跪下也是应该,只是这老人如此口吻,他心中感觉反感,当下便道:“未知老丈身份,小子不敢乱跪!”
    一句话顶的张溶大怒,手中龙头仗扬起来,便要来打惟功。
    若是他手中这仗落实,小小孩童如何能受得,张元功连忙跪在惟功前面,俯首请罪道:“父亲大人,此子失教,一切均是孩儿的错,要打便打孩儿吧。”
    他是嫡长子,未来国公的继承人,没有大错,张溶也拿他无法,总不能真的打下去见大哥跪下,张元德似笑非笑,嘲讽道:“大哥何必做此态,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未婚而生子,与素梅那贱婢做下那等事,我张府名声何在?就算是对忻城伯府这样的世交,咱们又有何脸面。还好贱婢已经哎哟!”
    张元德说的正热闹,不提防惟功过来,在他腿侧狠狠一咬!
    按说惟功上山下山多次,身上有些劲力,还学了一些简单的山民拳法,北人尚武,特别是山海关到蓟镇一线,弓箭拳法,惟功已经学了一些,但他两世为人,心中最敬最爱的就是娘亲,被眼前这人大加侮辱,情急之下,唯有用口。
    “父亲,你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