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明-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冷场了一小会儿之后,终于有个清朗的声音答了话,惟功原本没指望有人回答,听到声音,扭头去看,但见一张布满大胡子的国字脸,正在向自己微微笑着。
    “好的很。”惟功大喜,面露欢颜,笑道:“这一路上,终于有人可以指点我了。”
    孙承宗也是欢喜,他现在挂在侍从室的参随处,还没有具体的差事,他是个闲不住的人,这阵子就跑在总务处里头打杂,参随处的人分两块,一部份是正经的辽阳镇的参谋,另一部份是延请来的夫子师爷,由宋尧愈领着,孙承宗这个正经的有功名的人跑去打杂,那些夫子们也瞧他不过眼,这阵子孙大胡子算是两边不讨好,他是新手,总务的人嫌他烦,参随的人又嫌他掉价,这一次看来总算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了。
    在家时,孙承宗可不是那种只读书不管世务的人,经济之道也颇为留意,而且高阳孙家虽然是小康之家,却并不是豪绅大富的巨族,所以耕作之道,读书子弟亦须留意学习,孙承宗在游历边关和在京师学习一段时间后,在家耕读十余年,对稼穑之事,算是通达了。
    当下边谈边说,将路途两边的田地收获情形向惟功解说清楚。
    辽阳地属辽中的平原区域,这一块地方,沃野千里,平原多而山地少,但土质和关内的并无太大差异,若是往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两侧,松花江两侧,辽河的分水岭地区去,不仅水网纵横,而且土地的地质是难得的黑土区域,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整个世界上也不过就只此三块,黑土的肥力惊人,适合麦子,大豆等各类植物生长,可惜的是,这些地方现在多半不在大明的掌握之中,而是在边墙之外。
    眼前的土地,其实地力也很不错,主要是辽东平原地方也是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并不算大,象北直隶地方,良田被占的差不多,普通的百姓只有三亩五亩地,或是江南一带,有两亩水田也算好过的中等人家了。
    地多却不高产,不仅是旱田低产,就连不少靠近水边的水田也并不高产,整个辽东的出产,也就高于西北,宣大,远远不能和北直河南山东的民田相比,更不必提和湖广江南这样的高产地区去背经了。
    至于个中原则,当然也是十分复杂,好在孙承宗下过功夫,说起来毫无滞碍。
    “辽东的情形,和内地是绝然不同。”孙承宗对这些事情,侃侃而谈,确实展现出了不俗的一面,连惟功也是感慨,历史名人能成就其一生功业,最少在青年时期已经做出了与常人绝然不同的努力了。
    “屯田军人,是官给农具,耕牛,不得擅离,每军给田五十亩,租十五石,以指挥,千、百户为田官。都指挥为总督,岁夏秋二征,以资官军俸粮这是洪武五年的事。再下来,是洪武三十五年时,规定每军田一分,亦就是五十亩,然后起科纳正粮十二石,余粮十二石。”
    惟功打断孙大胡子,问道:“什么是正粮,什么是余粮?”
    “正粮就是收储卫仓,听本军支用,相当于每月一石的旗军口粮。余粮十二石上交,用做本卫官兵俸粮。”
    惟功皱眉算了算,道:“好重的负担!”
    五十亩田,一共交二十四石,一石一百二十斤,近三千斤的田赋,如果是搁后世,也就是二亩地的出产,但在大明辽东,平均每亩也就一石到两石的亩产,军人要将自己当牛做马耕作出来的出产,最少一半交上去。
    还不止如此,军人还要免费上交屯草,还有制作军器的任务,遇到班操之时还要自己备装备去京师班操上值,有时遇到修城墙,修帝陵大工,一去半年一年不得回。
    这样的负担实在太重,自宣德之后,逐年递减,但每次递减过后,反而负担更重了。
    说到这里,孙承宗也不免摇头:“这里头最要紧的就是一宗,赔纳屯粮。不论荒年灾年,不论土地好坏,一律要按规定征纳粮食,所以自成化之后,屯法日坏,指挥到千户等各级武官大肆侵占屯田,同时又拒不纳粮,而将原应所纳屯粮,分摊到自己名下的军户头上,屯军迫于屯粮,被迫四处逃亡,于是屯法日坏。这还是宣大蓟镇一带的情形,我们辽东军户不准逃亡,管理很严,而屯法也早就败坏,所以军户十分贫苦,尤其是以屯田军人为重。”
    辽阳城中的军户是驻防为主,所以虽然困苦,倒也还过的去,屯田军人就是纯粹种田的倒霉蛋,种田不说,各种劳役还不轻,比如万历九年他们不仅要上交屯粮,还得替自己的百户和千户上交,再替指挥使上交,多重劳役之后,还规定他再上交两千斤屯草,然后再交一具铠甲,五支枪头,隔年再叫他做五柄弓箭,不合格者就会被严罚。
    “是故,辽东都司之下的军户,劳役太重,无力深耕细作,产量自然上不去了。而且,肥料不足,水利不修,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天时不重要。”周晋材黑着脸道:“要紧的还是**。”
    “对喽,就是**。”
    此时已经往东南奔出十余里地方,放眼看去已经绝少民居,只有隔着数里开外,会有一座规模不大的村庄出现在眼前,多半是茅草覆顶,夯土为墙,所见的军户都是衣衫褴褛,鸳鸯战袄都当家常衣服穿,十年也不换一件新的,自然就是破烂不堪,根本不能遮体了。
    还有一些年迈女人,头顶抓髻,发丝散乱,面色黑黄,身体臃肿不堪,身上一袭布裙,穿的条条缕缕,看到大队骑兵经过时,目光茫然散乱,就算衣不遮体也不以为意。
    当看到大队穿着红袍的武官经过时,那些军户全身战栗着跪在地上,很多人虽然是三四十岁的壮年,看起来就象是五六十岁的风烛残年一般。
    长年累月的辛苦劳作,侵蚀了他们的健康,用生命之烛早早熄灭的代价苦撑下来的,便是下一代继续当牛作马。
    这个时代,哪怕是湖广闽浙一带最普通的农民,过的也是比这些军户又强的多了。
    惟功心中,一片酸涩,甚至是苦涩之极!
    这些辽民,支应军队,捍卫边疆,日子过的如牛马一般,几十年后,女真兴起,杀他们的父母,妻子,儿女,将存粮不足五斗的所有辽民家庭都一扫而空,五百五十万的汉人,在女真人入关后只剩下五十万人,广袤的东北大地,只剩下一群苟活着的人形人物而已。
    辽民,太苦了。
    “来人!”
    当惟功看到有一群幼童也学着大人,跪在田垄边上时,他忍不住停住了马。
    张用诚和周晋材等随行人员,也都是红了眼眶。
    他们就是一群无衣无食的幼童成长起来的,所幸少年时遇着惟功,一生际遇得以改变。不过,人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出身,一看到这些孩童,自是想起了童年。
    侍从室的人赶紧奔上来,惟功看了看,问道:“谁带了散碎银子或是铜钱?”
    一个总务的人赶紧将身上的银袋递了过来,惟功瞧了一眼,里头有大大小小的银角子,加起来总有十几二十两。
    旁边的人也在掏摸银子,惟功摇头,沉声道:“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给也给不过来,这里给这些也尽够了。”

第414章 一敬
    众人省得,给的太多了这些军户也消受不了,是给他们招事。
    要紧的还是将辽阳镇的屯田体系给建立起来,不然的话,困苦的还是困苦,难道惟功能一路撒银子到金州不成?
    “谢总爷的赏,总爷公候万代!”
    当惟功下马,亲手将银子交给那些孩童之后,小孩子们还好,那些成年的军户,不分男女都是拼命叩谢着,他们撞着头,砰砰有声,砸起不少灰尘来。
    惟功也不以为忤,可能有一些人到高位之后,无视生民之困苦,他却不是那样的人。
    哪怕是上马之后很久,他也想着沿途见到的那些困苦的军户,想着他们的衣着,住着的房舍,那些面黄肌瘦,小老鼠一般的孩童们。
    现在是夏天,野菜多,吃食无忧,每到冬季,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冻饿而死。
    “用诚,回辽阳后,就重新梳理军政体系,成立屯田处,招兵,屯田,这两件事一定要抓贤时间做起来!”
    “大人放心,”张用诚很沉稳的道:“打算调张思根主管财务处,梳理财赋,现有六十万已经到了,足够支用到年底。”
    众人又准备翻身上马,张用诚看看惟功,欲言又止。
    现在屯田和招兵银子都够用,但底下军需局的火器处,兵仗处,都是花大钱的地方,铠甲,腰刀,长枪,还有预备要铸造的火炮等利器,随随便便都是大宗的银子要花出去。
    预算之下,实在很难腾挪。
    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好几个分店被截了,等于断了血脉,而且先例一起,很难说别的地方会不会出事。
    如果摊子铺了起来,后手不续,那可就是很糟糕的事情了。
    只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话却是不好说出口。
    倒是屯田处的主管,原本有些为难,现在看来,很合适的一个人就在眼前。
    “快马加鞭,今日到盖州!”
    辽阳到盖州二百里,说远不远,说近也是不近,不过以眼前这几百人的精锐骑兵,又是一人双马甚至三马,赶到盖州,自是不在话下。
    
    
    入幕时分,一个贩皮子的小型商队,从密云城的北边过来,打北门验看了路引等手续,然后带头的矮壮留短须的汉子给了守门的把总武官一个二两重的小银角子,这才顺顺利利的进了城。
    若是别的城门,给看守的队官几十文铜钱,商队也就能顺利进来,不过这里毕竟是密云,蓟辽总督所在地方,兵马众多,督标兵马,城守营等等为数众多,连门官都是个正经的把总武官,想进来,自然也要多花费一些。
    因为天已经快黑了,带队的张一敬看着天色,吩咐道:“赶紧找个骡马大店歇下,大家不准喝酒,不要误事。”
    “是的,头儿。”
    随他进城的都是军情局行动组的精锐,行动组一般是按地区划定活动范围,比如在广宁的就是广宁组,在辽阳的就是辽阳组,但那是普通的行动组,张一敬带的这组是从各组中选出来的最强的好手,不论是肉搏还是各种技艺都是顶尖的,这种行动组以甲乙丙丁命名,张一敬带着的是甲字组,光从这一点来说,这一次的任务在军情局就是可排列为第一。
    众人听了吩咐,就在城门处找了一个骡马大店,因陋就简,这店确实不怎样,前院后院离的很近,骡马混杂在一处养,那种骡马的骚味直冲鼻子,加上屎尿味,青草豆料的味道加在一起,着实**。
    好在这甲字组的人都是老手,虽然一共才八个人,实力却是不可轻侮。行李之中,暗藏着精铁打制的顺刀,还有短斧,狼牙棒等合手的短兵器,更有几柄精致的手弩,模样是小小巧巧的,射程也不远,但穿透力足够,二十步内,能穿铁甲,箭头开着血槽,一旦射中胸腹要害,很难拔箭,放血不止,就算不致命也得去半条命。
    最难得的,就是张一敬和另外一位老资格的组员身上藏着的短火铳了。
    这是赵士桢在京里试制的成品,寻常的合机铳有五尺长,这短火铳只有一尺半不到,能够藏在长袍里头,上药击发是和普通的火铳一样的流程,因为要预先算计时间,藏着燃烧的火绳,所以一般人用不来,并没有大规模的装备。
    惟功开玩笑说,如果赵士桢能制出自生火铳,军情局行动组的人应该每人都送一块匾额给赵士桢,有这东西,行动组的行动将会无往而不利。
    “红中,有扎眼的人没有?”
    张一敬的组员全部是用的马吊的名字,红中发财白皮,东南西北风都齐了,红中是个矮胖汉子,大脸小眼,酒糟鼻子,站在人群中一点不显眼。
    “俺们进城时有个吊靴鬼跟着,后来见俺们卸下来的全是些牛皮羊皮,不甚值钱,那厮摇头走了。”
    “大约是哪家牙行的经纪,一会红中继续在门前盯着,要是见他来了赶紧告诉我。”
    每个城市都会有牙行,牙税也就是地方税的一种,朝廷的国税是八大税关收的抽分税银,因为税率太低,一年收入简直不值一提,原本国税的大头还有盐税和茶税,因为滥赏太监盐引和茶引,也是每况愈下了,可以说,大明现在收入的重头就是田税,九成以上的收入是拿田税里来的,原本宋人的盐铁之利在大明严重缩水,茶酒之利根本谈不上,而占南宋收入大头的海外贸易,也就是隆庆万历这两朝才开始放松海禁,但收到的贸易税也是十分有限,对朝廷国用几乎没有任何的改变。
    地方的牙行就是地方税的收取者,牙税收上来是给地方官府用的,不过牙行与大商人勾结,加上官府,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