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5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纽。那条铁路是罗马尼亚到黑海海岸唯一的铁路线。但马肯森的部队遭到了俄罗联军的顽强阻击,前进被阻止。而法金汉指挥的兵力并不强大的第9集团军却利用罗军兵力分散的缺陷,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法在9月上旬将兵力占据优势的罗马尼亚第1集团军打的大败,显示了法金汉将军出色的野战指挥能力。布加勒斯特受到了威胁,罗军第2集团军从前线撤回布防首都。但罗军在撤退时受到了奥军第一集团军的追击,部队陷入了失控的状态。而德国空军又展开了对布加勒斯特的空中打击,由于罗马尼亚既无飞机又无高射炮,德国空军对布加勒斯特的轰炸没有受到丝毫的阻拦,一所重要的兵工厂被炸毁,库存的900万发枪弹付之一炬。布加勒斯特陷入恐慌,居民纷纷逃离城市,局势呈现出末日来临的惨状。
    现在罗马尼亚成为俄国人的负担了。俄军统帅部及西南方面军在研究局势后认为如果布加勒斯特陷落,罗马尼亚将向同盟国投降。
    必须阻止这个不幸的事件发生。如果德国占领罗马尼亚,其军队及资源将被德国所利用,俄国南部战线的局势将严重恶化。所以必须展开救援行动,前线统帅勃鲁西洛夫在盘点自己的兵力后,无奈地作出了使用中国远征军的决定。其时,远征军第1集团军只有两个军(第9和第5军)抵达前线,按照之前达成的协议,中**队要在全军抵达前线后进行适应性训练(至少三个星期)后方能投入战斗。但因7月攻势中西南方面军蒙受巨大伤亡,且各个集团军都与奥军对峙着,勃鲁西洛夫的预备兵力实在是捉襟见肘了,只能求助于已经抵达前线的叶延冰将军。经过慎重考虑,叶延冰上将做出了提前参战的决定,命令熊勋中将按照勃鲁西洛夫司令官的要求,率领第9及第5军第14师前往西线迎击法金汉的第9集团军,确保布加勒斯特不落入德军之手。(未完待续)

第二节初战一
    后勤科的车队在9点30分方离开了小镇。而作战部队及配属团主力的工兵部队在天明时分已经出发了。一些孩子和老人站立在街道旁看着这支来自中国的军队。他们的目光总是投向了汽车,在那里指指点点。汽车蒙着帆布,但一半的汽车驾驶楼顶棚上架着轻机枪。
    团里的弹药、粮食和药品都装上了车,车队可以捎上后勤科一半的的人员,但还有一半人需要步行。押送车队的是警卫排和临时配属的补充连,这个连队是5个排的大编制,人数超过了200人。为了使远征军及时补充兵力,总参谋部为远征军配备了大量的补充部队。
    坐在打头汽车驾驶楼的孟恩范注视着居民们,几乎看不到一个青壮年,看到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孩童。他在黑龙江屯垦多年,见惯了俄国人,对于白脸膛红脸膛的俄国人(其实是乌克兰人)并不奇怪,但下士司机小林就有些沉不住气,总是评点着站在街头的女人们,当他发现一个身穿紫色褶裙的少女有着惊人的美丽,禁不住叫喊起来,“中校快看,那个穿裙子的女孩多好看,美瞧人家的皮肤,像是牛奶做的”
    车子已经拐过了街角,小林还从后视镜里张望着,似乎还能看到那个身材高挑的俄国少女。
    孟恩范苦笑。如果小林身边坐着的是他们的上尉科长。他绝对不敢这样放肆。国防军越来越等级森严,士兵见了军官像老鼠见了猫。特别是第9军的规矩尤其大。再者,国防军军纪中对于调戏女人的处罚极严。出国前反复强调不得骚扰妇女,部队增加了宪兵的数额,严厉监督军纪的执行。小林在自己这个中校军官面前如此随意,只能说明自己根本就没有被73团的士兵当回事。
    “可惜没有时间了,不然我可以给你介绍,将来回国是你带她回去。”说话的是配属给后勤处的向导是一个邋遢的俄军上士,军服脏兮兮的。好像从战争爆发就没有洗过了,头发及身上散发出一股股的酸臭味。
    “真的吗?她愿意做中国媳妇?”
    “啊。你们中国人就是太老实了。一点也不像男子汉。打仗死的人太多啦,会有很多美丽的乌克兰姑娘嫁不到丈夫的。如果是哥萨克,早就将女孩带走啦。哦,他们看不起乌克兰人。总叫他们霍霍儿”
    俄国上士从坐进驾驶楼就快活万分,对驾驶室那些按钮摇杆兴趣十足。直到孟恩范塞给他一包配发军官的长城牌香烟,上士才算安生下来,代之以一根接一根的猛吸。他没有火柴,对孟恩范给他的火柴爱不释手,干脆装进了自己的衣兜。
    “你的烟卷不错,很不错。”上士的汉语说的很别扭,但可以听得懂。孟恩范好奇地问了这个叫伊万诺夫的俄国兵,汉语是从哪里学的?上士回答说他是赤塔人。曾在哈尔滨当过铁路工人。战争爆发后他被征入伍,去年中毒气负了伤,因为会汉语。被调出来充当了远征军翻译兼向导。
    “上士,你熟悉罗马尼亚?”
    “不,不熟悉。”
    “那你还向导个屁!”司机小林骂了一句。
    “哈哈,只要跟着前面的车就不会错。”上士一点也不生气。
    话题转到了俄军,孟恩范非常关心俄军的现状,远征军不会和罗马尼亚成为战友。但却要长时间和俄国人合作。出国前的短训班上政治部军官曾讲到俄军士气很低,部队中充斥着各种混乱的思想。还有大批社会民主党人在活动,这些接受了德国人卡尔思想体系的人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导致了俄军前线部队的军心动摇。
    “社会民主党?我没有见过。和平是好事,难道不是吗?但那要德国人愿意才行。如果战争结束,我愿意继续到哈尔滨赚钱,中国饭实在是好吃极了。”
    “你觉得德国人愿意和平吗?”
    “啊,谁知道呢?德国人都是些魔鬼。”
    “他们很厉害?”
    “不,不,我们可以打败他们。如果我们有你们的汽车和机关枪的话。说真的,我没想到你们的机关枪这么多。”
    “打仗不能靠武器。懂吗?”孟恩范想起政治部关于俄国人性格的描述,他们是天生的战士,乐观、豁达、吃苦耐劳。三百年来,还没有一个外族可以征服他们。纵横欧洲所向无敌的拿破仑都被俄国干掉了。
    “不,不,没有武器就打不了仗。”
    “啊,你们对我们有什么看法?我指的是我们的远征军来帮你们打仗。”
    “我们当然欢迎你们。可惜你们来的人不算多。如果你们能来100万就好了,我们可以一直打到柏林去。”
    第9军及临时配属9军的14师进入了罗马尼亚国境。25师是前卫师,而73团则是前卫团。部队沿着苏恰瓦——罗曼——福克沙尼大路向布加勒斯特方向前进,他们的任务是抢在德国人之前占领布加勒斯特。
    这里是喀尔巴阡山脉,道路状况极为糟糕,很多地段不能通行车辆,需要工兵临时处理。熊勋中将特别强调了道路情况,跟随73团出发的除了25师工兵营之外,还有军部直辖工兵团的一个摩托化舟桥营。这个营的装备代表了国防军工程兵部队的最高水平,在水流缓慢、河宽不过三百米的河道,该营可以在四个小时内假设一座可以通行总载重5吨以下卡车的舟桥,河宽在一千米之内的架桥速度是十个小时。
    部队在开往前线的过程中,该营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这个技术水平绝对处于世界一流的舟桥营,9军部队无法及时投送战场。
    没有桥梁,大炮将无法通行。没有桥梁。部队的后勤物资将无法跟进。自蒙山军建军便格外重视后勤建设的思想和投入在欧洲战场取得了丰厚的回报。跟随73团团部前进的俄军上尉罗蒙诺夫万万没想到华军部队拥有如此先进的架桥装备和技术,在巴克乌附近抢渡因洪水冲垮桥梁的河流时,罗蒙诺夫上尉目睹着一艘艘制作精良的舟桥从卡车上拖下来拖入河中,工兵们熟练地用钢销连接在一起,上面铺设了特制的钢板,再将钢板也用钢销组合起来,一座平坦的可以通行重型火炮的桥梁便假设妥当。连连惊呼了不起。加上对73团近距离的观察,彻底颠覆了自己对华军的认知。
    一个工业基础远不及俄国的国家能搞出如此先进的装备确实令罗蒙诺夫惊异。但这却不算奇迹。当有了正确的方向指引。总能搞出一些领先于工业化国家的东西来。但很快就会被人家超越。华源集团设计出了轻机枪,但德国人在其基础上改进的产品性能便超过了山东的产品。孟恩范见过德国人的机关枪,更为精致耐用,特别是容易发热报废的枪管。使用寿命比军工总署制造的枪管优秀的多。这就是工业基础不同带来的差异,这个距离的缩短需要时间。所以,对于罗蒙诺夫的惊叹,赵欣上校并没有多少自豪。
    但罗蒙诺夫上尉承认,这是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最大的特点是年轻,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看上去都精神饱满,充满活力。他们拥有绝对超越俄军的装备,罗蒙诺夫上尉仔细统计了一个连队的机枪,竟然拥有九挺轻机关枪和四挺风冷式重机枪!除此之外。该连还拥有四门小口径迫击炮!
    了解了该连的编制后,三个步兵排九个步兵班,每班配备一挺轻机关枪。一个机炮排配备四挺重机枪和四门迫击炮。这样的火力绝不是俄军所具备的。他尚未发现73团每营都配备了无线电台,如果得知华军将俄军少有的无线电台配备到了营级会更加惊讶的。还会有更多的惊讶等着罗蒙诺夫去发现。
    俄军上尉兴奋不已,对同伴用俄语说,“谢天谢地,他们是我们这边的。”
    罗蒙诺夫上尉当然不知道,这样的装备只保证了少数几支部队。只有三个全训军才有。第9军的装备不能代表国防军的真实水平,为了保证远征军拥有更强的火力。在远征军组建后,总参特意从第1、6军那里调出了大批的装备配备给了除9军之外的其他军,那两个留在国内的王牌部队只能等待兵工总署的后续装备到达了。
    第一场战斗在73团进入罗马尼亚境内的第三天来临了。中午时分,后勤科的车队停在路上开饭,官兵们在特制的炊事车里领到一份野战口粮,三三两两地蹲在路边用餐。一架翅膀上涂着大大的黑十字的德国飞机突然冲出了云层,朝车队扑下来,装在机头的机关枪猛烈扫射车队,缺乏战斗经验的后勤科官兵慌乱地就地隐蔽,沈江东科长站在公路上挥舞着手枪大喊大叫,组织机枪火力还击。当十几挺机枪朝着天空倾吐火舌时,那架飞机已经消失了踪影。
    空袭造成了一死两伤。令沈江东上尉懊恼的是部队肯定暴露了。
    “或许主力早已遭到了袭击,”孟恩范安慰沈上尉。按照赵欣的安排,孟恩范算是沈江东的上司,“不要懊恼了,赶紧出发吧。今晚要搞些伪装措施才是。”
    “我们的空军不是来了吗?在哪里?”
    “别指望他们啦。听说罗马尼亚连一架飞机都没有,肯定没有机场。”孟恩范眯着眼眺望灰蒙蒙的天空。
    很快下起了雨。很好,至少德国人的飞机不会出现了。一直诅咒的雨水也有好处。下午的行军中,小林下士不再发牢骚了。
    但路上越来越多的难民增加了行军的困难。伊万上士在向难民询问后报告孟恩范,有可能布加勒斯特已经陷落了。
    “怎么会?”孟恩范惊奇道,“那里不是有你们整整一个集团军吗?”根据师部转来的情报,俄军第9集团军配合罗军掩护着多瑙河防线。
    “我怎么知道?”伊万摇摇头,“这些难民就是从布加勒斯特防向过来的。”
    黄昏时分,后勤科抵达一个普洛耶什蒂东北的一个城镇,73团团部就设在这里,此地距普洛耶什蒂已经不足20公里,距布加勒斯特也很近了。南方响起的枪炮声表明部队已经与敌人接上了火。
    孟恩范急急找到了团部。电台滴滴答答的声音和脚步匆匆的参谋们说明情况的紧张,隔着房门,孟恩范听到了赵欣湖南口音的大喊。
    常福民正好出来。
    “接火了?”
    “接火了。是奥军骑兵。”常福民握了下孟恩范伸过去的手,“你们没什么损失吧?”
    “遭遇一次空袭。牺牲一人。”
    “敌人不是我们要找的第9集团军,而是奥军第1集团军。上面要我们先敌抢占布加勒斯特,普洛耶什蒂是必经之路,还是个石油城,这倒好,敌人出现了,我得到前面看一看。”说着接过警卫员牵来的战马,利索地跳上了战马,带着两个卫士冲出了团部大院。
    战斗是在下午五时左右打响的。中午时分,越过镇子步行向西南前进的73团前卫营已经听到了前方飘来的沉闷炮声。赵欣上校急令前卫营查明情况,搞清楚布加勒斯特是否已经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