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4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马上到月底了,请书友们把手里的月票投给阿龙吧。

第三十二节大势一
    谭人凤与宋教仁急匆匆赶到武昌,已经是八月下旬了。
    从日本回到上海,已经感受到了巨变的气氛。消息是进一步确实了,蒙山军三路同时发动,湖南、山东以及关外都打的热火朝天了。各种流言满天飞,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报道着大战的消息,但都是传言,没有什么肯定的战况,至少在山东,清军占了绝对的上风。
    这是从未经历过的巨变,不管生死拼死的双方谁最后获胜,对于同盟会都是前所未有的良机。谭、宋两人一致认为,留在上海毫无作为,除非甘愿接受陶成章的领导。要想干一番大事,必须尽快到武昌去!
    他们自认在长江中游,同盟会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俩人搭了一艘日本江轮,逆流而上赶往武昌。船过江宁,看见了挂着龙旗的满清海军正在逆流运兵,甲板上站满了军队,甚至还有战马。
    谭人凤对宋教仁说,“看来第九镇调武昌了。”
    宋教仁点点头,面色严峻。他现在算是认识到革命需要枪杆子了。如果能够早一些认识到这点,或者大力做江南新军的工作,或者下决心自建一军,现在的情况要好的多。但是,建军需要钱,从哪儿来钱呢?孙先生总是说有办法,这两年他东奔西走,越来越少拿到钱了
    这个一手掀起滔天巨浪的龙谦,怎么就积蓄了如此大的力量?望着浑浊的江流,宋教仁心潮起伏。
    “钝初莫要泄气。”谭人凤低声说。“无论是文学社还是共进会,说起来都是我同盟会一脉。刘公、孙武他们在武昌新军中颇有基础,若是能借机起事,夺下三镇,未必没有与龙谦分庭抗礼的资本”
    “第九镇西调了”宋教仁叹了口气,“不是听说第八镇已经南下长沙了吗?”。言外之意,谭人凤的主意怕是没有实现的可能。
    “事在人为。此时再不奋起,将来更没有我们说话的余地了。”
    “看来你还是看好龙谦啊”
    “山东打了好久了,每日都说大捷,却不说德州拿下了没有。如果袁世凯的大兵连个德州都拿不下。还有什么可说的!”
    “蒙山军。蒙山军”想到近年来与蒙山军的恩怨,宋教仁更觉心下茫然。
    “假如我们手里有一支兵马该多好啊!”宋教仁长叹一口气。
    他俩是8月22日抵达武昌的,上岸就听到一连串令他们瞠目结舌的消息:奉天事变,蒙山军关外大军兵不刃血占领奉天。第二十镇瓦解;荫昌在山东武定境内战败自杀。袁世凯进攻德州的部队已经开始撤军了;第八镇长沙起义。载涛、张彪逃回武昌,蒙山军放火烧城,百姓死伤逾万
    短短几天。局势竟变化至此!
    谭、宋俩人面面相觑,彼此脸上掩饰不住震惊!
    毫无疑问,满清完了!但我们怎么办?俩人彼此可以看懂对方的意思。
    “先找到刘公再说。”谭人凤拽了把宋教仁,匆匆离开了人潮涌动的码头。
    当晚,谭、宋二人在俄租界找到了共进会总理刘公。很快,刘公找来了会内负责军事工作的孙武。
    刘、孙二人都是同盟会员,对谭、宋的到来很是高兴,但随即气沮起来,当然是因为第八镇回龙塘起义,导致共进会“损失”惨重。
    “张彪诸人已回武昌,逃回来的军队不足五千人。虽说徐绍桢部已至武昌,但完蛋了,他们已经守不住武昌了。”孙武简洁明了地介绍了两湖局势,话语之间至为萧索。
    “不必泄气。不是黎元洪部队里还有我们大批的同志吗?昔日赵声在第九镇任职时大力发展革命同志,至少可以肯定,第九镇不会给鞑子朝廷卖死命的!”宋教仁安慰孙武。
    “问题已不是满清了”孙武叹气。
    很明显,同盟会目前的主要矛盾已不是与满清了!当北方局势巨变,北洋军惨败于山东及关外两个战场,同盟会的敌人已经成了高歌猛进的蒙山军!
    “仲文(刘公字),此番我等回来,为得是抓住最后的机会大干一场!”宋教仁对刘公说,“先不说第九镇了,他们毕竟是客军,黎宋卿的部队能不能拉出来?如果黎元洪混成协能够起义,加上第八镇逃回武昌的官兵,我们手里就有一支不俗的力量了,拿下武昌城,与龙谦谈判!”
    宋教仁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刘公去看孙武,孙武想了想,“如果要打二十一协的主意,那就必须联合文学社的人。”
    “闻听黎元洪有黎菩萨之名,他会不会站过来?”宋教仁追问。
    “难说。”孙武摇摇头,他们这些人根本与新军高层没有交集,彼此的地位差太远了。
    “时间紧迫,我们得抓紧行动。不然南方压过来,一切都晚了。”留了一把大胡子的谭人凤道,“原先你们两派之间存在什么不和,现在都不要提了!大家辛苦这么多年,为的什么?不把武汉三镇控制在手,南面那位是不会理会我们的!尽管他在广州对记者说的蛮好听!钝初的意见我完全同意,第八镇在长沙溃散,二十一协一定兵无斗志,将帅彷徨,此正是举事良机也。这样,我们分一下工,我来联络两湖会党,钝初与二位联络新军。你们看这么做行不行?”
    刘公问,“你们从日本来,孙先生是什么意思?”
    “别提他了!黄克强只是一味迁就,事情就坏在他们手里了!”谭人凤愤愤不平道,“我个人看来,中山本中国特出人物也。惜乎自负虽大而局量实小。立志虽坚而手段实劣。观其谋举事也,始终限于广州一隅,而未尝终筹全局。其用人也,仅胡汉民、汪精卫、黄克强三人。这如何能行?本月10号在日本商议国内局势,明知广东已为龙谦所有,彼仍存谋取广东之念,岂不可笑?龙谦之前如何做不必说了,现在他的军队成为推翻满清的主力军,如何还抱了昔日成见不放?大家商议不决,他竟要另组一党重新干起。局势发展如此迅捷。哪里有时间等他?我等已经商定,就在两湖干,两湖人做两湖事,谁的脸色都不看。”说完。谭人凤用力拍着桌子。显得很激动。
    刘公和孙武愕然。同盟会分裂的消息他们显然并未听说。而谭人凤谭胡子对孙文的评价也有些过了。
    “确实不能再等了。先干起来再说。这些年我们就是说的多做的少,只在国外嚷嚷有什么用?就这样定了!”宋教仁坚定地说,“我可以去见黎元洪。我料他不敢将我怎么样!”
    刘公孙武是赞同举事的,现在确实不是争论党内是非的时候,等蒙山军攻取武昌,一切的机会都丧失了。
    “那,我们先找蒋翊武,看他怎么办。蒋翊武在二十一协有些实力。”孙武道。
    “好吧,我们就分头干吧。”
    于是,以谭、宋为首的中部总会利用蒙山军几个战场连续获胜的形势,抓紧策划起武装起义来。
    长沙,8月21日,蒙山军总司令部。突然生病的龙谦强撑病体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司徒均、封国柱、姜义柳、曹敏忠等人参加了会议,新设的副官处处长欧阳中担负记录。
    “现在大局基本定了,鉴于第九镇西调武昌的情报已经证实,东南已经虚空,不必要派兵去了。我们就在武昌彻底解决清廷的最后一点力量吧。七旅正在南下,兵力是足够了。但还是要小心,再小心,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出岔子。我看国柱你有些轻敌,这个情绪可要不得。听说第一师彻夜狂欢,好几个团长喝得酩酊大醉?这个不行,要严肃处理。”龙谦脸色潮红,声音嘶哑。
    他这个病来的蹊跷突然,前日还好好的,昨晚就开始发烧,紧急叫了齐尚明来,初步判断是疟疾,但症状又不十分的吻合。十几年来,大家从未见过龙谦生病,所以,不免对主帅的身体有些担心。
    司徒均对龙谦的冷静十分的钦佩,觉得这才是一军主帅应有的头脑和气度。
    林家桥及锦州大捷的消息再次激动了南方军将帅们,现在已经没有人怀疑蒙山军将主宰天下了!所以,消息传来,南方军一片欢腾,驻守长沙的第一师军官们开怀畅饮,彻夜狂欢。
    “司令,处理我就可以了吧?下面就别处分了,”封国柱看着龙谦有些潮红的面色,赧颜道,“大家高兴嘛,熬了这么多年,终于盼到了今天。另外,司令身体不好,今天是不是就到这儿,没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我们就不要打扰司令歇息了。”说完拿眼去看总参谋长司徒均,知道能劝住龙谦的只有此人。
    “封师长说的是。我看可以发一个内部通报,对军官们进行一下教育,现在还不是狂欢的时候。但情有可原,处分就不要了吧?”司徒均轻声说。
    一向严苛的曹敏忠竟然也为封国柱说清,“是啊,大家听到山东军和北方军的大胜,情有可原。我同意参谋长的意见。”
    “失败来自于轻敌,为山九仞,最后一步才是最难的。而且,你们只是看到军事上的胜利”龙谦轻轻摇摇头,“好吧,总政发个通知,重申军纪,告诫大家不要过于乐观,前面的难题多着呢。”
    或许是因为山东战役的胜利放下了龙谦一直悬着的心,或许是连日的酷暑高温,从昨晚开始龙谦就感到身体不适,十分的难受。
    许思劝他休息,但龙谦还是抱病召集了现在这个军事会议。
    “好啦,回到正题吧。谈谈全军的部署和行动,司徒,你来讲吧。”
    “好的,先从南方军讲起。”司徒均将一张全国地图放在龙谦身边,“广西尚未彻底平定。着蓝心治第二师经略广西,组建第六旅,第一步先占领柳州,同时歼灭或者招降龙济光等部,然后西出云南,择机北出四川。这一路不必急,稳扎稳打,以战促变即可,政治大于军事。粗算西南尚有数万清军,但不成体系。军事上不会有大问题。蓝心治是否适合此任。请司令酌定。”
    “嗯,西南暂时交给蓝心治。但要仔细斟酌一个方略给他。至于人选,鲁山不是说蔡锷已在他手里吗?等有机会调他去做蓝心治的副手。”
    “广东不是问题了。随着全国战局的明朗化,广东残留的反对势力只能缩回脑袋。”司徒均笑笑。“在调出第七旅后。王副总司令手里的第八旅不是三个团。而是四个团,装备齐全,缺少的只是训练和实战。我的意思是以这四个团为基础重组第三师。作为我军进军东南的主力,这一路可以瞄向福建,也可以先入江西,具体怎么做,要结合情报再定。但总体上还是要以招降为主。目前情况下,王司令还是留在广州为好。”
    司徒均的意思是第七旅将不再归建了。别看蒙山军数路大胜,捷报频传,但作为总参谋长,谋划经略全国是深感兵力不足。司徒均计划以第七旅为底子再建一个新师,不过这一切要等拿下武昌再说了。
    “嗯,明远留在广州我放心。不过,他该埋怨我不给他机会了。”龙谦笑笑。
    “王司令大局观最强,他会明白司令的用意的。”司徒均笑笑,“第四旅归建第二师后,南方军北伐主力共五个旅,其中有以第八镇起义部队为主组建的第九旅,另加直属部队,兵力超过五万人。这一路的任务是占领武昌,歼灭第九镇及第二十一协,然后呢,或者顺江而下占领江宁,底定东南,或者北出武胜关,与山东、北方两军一起彻底歼灭北洋残部,直捣京师。我的意见还是先不管东南,彻底解决满清朝廷为好。”
    “这是对的,北方平定,东南不足虑,何况还有明远那一路呢。”龙谦点点头。
    “解决直隶有两个思路,一是等南方军主力北上再行动,二是不等,就以北方军为主,山东军配合,着手解决直隶问题。我倾向第二案,只依靠鲁山和宁时俊解决北方。山东军打赢了两场关键的战役,但他们怕是暂时无力北上了。袁世凯北洋三镇虽然在德州碰的头破血流,但直隶是他老窝,他恢复的会很快,仍是我军劲敌。所以,山东军经休整补充后,出德州,走石门、保定,从西路威胁京师,争取与鲁山会师京师。但主攻要靠鲁山的北方军。”
    龙谦盯着地图没有吭气。
    “还有一个方案,那就是先解决中原再图直隶。”司徒均指着地图说,“按照山东军所报,第七师在林家桥战役中损伤轻微,可以留第六师于山东。因为关外的胜利,北洋再谋山东已无可能。令吴念统第七师出曹州、归德向武胜关进军。河南有一个混成二十九协,逼迫其或战或降,然后切断芦汉铁路,从背面威胁武昌。进而与我南方军会师武昌。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这样做也很好。另外,张勋部在沂州碰了壁,已经退回徐州,鲁南暂时无虞。”
    “唔,确实不错。”龙谦连连点头,“这样又要山东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