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侠影情踪-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身体顺势向后一倒;两腿用力一蹬地;“咕嗵”一声;来了个“向后行船”;蹿出去两米来远;正好钻进了八仙桌子的下面。刘宝玉和吴锦雄、屈宝祥、刘来有等人看了;都出乎意料地大吃一惊;随即鼓掌连连叫好。刘宝玉道:    “龙大哥;你真了不起呀;怎么一出手竟这么快;就象是早就练熟了的一般!”    “喔——哦!这没什么!说来还得感谢你刘教练编排的套路;我似在哪里见过;所以;才能沾手就来。”    说着;从桌子低下钻了出来。刘宝玉道:    “哈哈;言之没错;你试说说看;这几招从哪里拆来的?”    “上次国庆节去水上公园演出;傅友山曾带着他老少弟子六十多人围了一个大圈子;观众围了足有三圈;我站在高台阶上看时;正见傅老爷子的儿子傅福泉与人对练空手夺刀;一开篇便是这几招:那持刀者先是冲傅福泉一刀刺去将对方逼退;当连砍几刀过后;傅福泉一个波浪子返身逃去;当持刀者追上来时;傅福泉回身一个大扁踹尤其脆声;竟将持刀者蹬了个后滚翻;煞是漂亮。我看后记在心里;预备插在对练套路里;故此熟悉。”    刘宝玉鼓掌笑道:    “龙大哥;你真是有心人;处处不忘了学习;我也是从那里摘了来;获为已用。其实;他这还是原来邢连科的老套路;一点儿没变。”    吴锦雄道:    “既然如此;你俩还不趁热打铁;多来两遍;等配合得默契了;咱下午就安排实拍;岂不是好?”    崔金城说好;于是哥儿俩就在屋里蹿上跳下又练了二十多遍。正练得上劲;就听罗导挤进门边夸道:    “哦!咋咋;还得说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多漂亮的身法呀!竟玩的轻松自如;好好!咱下午就开始实拍;宝玉;你看可以吗?”    刘宝玉道:    “我看没太大问题了;就这么定吧!”回身便对他二人说道:    “龙大哥;小虎;歇会儿吧!——咱先撤!”    于是;刘宝玉与吴锦雄、崔金城、屈宝祥、杨国玉、刘来有等人走到偏院大槐树下;坐在凳子上乘凉;刘宝玉道:    “咱们必须还得坚持天天练功制度;虽说在坐的都是老练了;但俗话说的好:‘好把子不如赖戏子’;武术这东西不能撂;久炼久熟;何况我们今天干的是武打替身?你别看他们主角一上场就受伤了;对他来讲;这不是他的专业;所以没人笑话;而对于我们就不行了;因为我们在摄制组是专干这个的;只要一出情况一挂彩;就有人撇嘴。我说这话的意思;是指我们这些人的基本功绝不能撂下;还有你那拿手的玩艺儿;甭管是猴拳也好;醉拳也罢;也得接长不短的抖落抖落——下面谁先来?”    杨国玉道:    “我两天没怎么动唤了;我先打一趟形艺;诸位看着点儿。”    说着;甩掉了褂子;一个箭步蹿到了院子中央;练了起来。这时;刘宝玉对龙泉松介绍道:    “他叫杨国玉;是市委车队的头;从小酷爱武术;曾从师于‘定兴三杰’(指李彩亭、李跃亭、李海亭)之一的李跃亭;最喜形艺十三枪;使得一手好蜡杆子。”    龙泉松点头;这时杨国玉练完走下场子;崔金城二话没说;上前半蹲在地上;摆了个开门架式;“啪啪啪”地打了一路华拳;龙泉松问道:    “刘教练;这可是华拳吗?打的好俊!”    “哈哈;小虎就是凭这趟华拳;在体院拿了个第一名;也算是门惠丰教授的高徒了!”    继崔金城之后;屈宝祥、刘来有等人也各练了一番拳脚;轮到龙泉松要练了;刘宝玉站起来道:    “龙大哥让我先来吧;你累了;多歇会儿;留点儿劲准备下午实拍。”    说着;挺身站在场中;静悄悄地使了个含胸拔背;接着步法变换;跳前纵后;两臂象车轮般摇将起来;耳轮中只听“劈里啪啦”一阵击响;竟如燃放鞭炮一样;只见他往返折叠;起伏升降;前打犀牛望月;后跃豹虎归山;上劈摘星揽月;斜挂照镜梳桩;看得大家俱都目瞪口呆;却忘记了鼓掌。直待他收了式;方才如梦初醒;在大槐树下响起了一片掌声。掌声过后;龙泉松忽然问道:    “刘教练;你身为天津市武术教练委员会的主任;相当于宋时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位置;想必对天津建卫以来这300来年武术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吧!别的人要说讲不太清楚;还能理解;要说你闹不清楚就不太可能了;你是学这个的专业呀!趁今天人来得整齐;能不能给我们大家概括地说说;也让我等窥以全豹;长长见识?”    “喔!好在前些日子在成立振华武术馆之后;那日本友好城市神户;以吉广光正为团长的太极拳同好会访华研修团来津访问;刚好由我与武协副主席邓洪藻负责接待的;之前就作了点儿准备;——那就简单地给你们说说?”    吴锦雄道:    “那太好了;真是机会难得呀!”    刘宝玉遂不假思索地说道:    “天津建卫以来;年头要比北京历史短得多;但它由于水陆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加上民风朴实;任侠好义有习武风尚;各地武术名师纷纷来津献技传艺;天津卫也就成为江湖游侠、镖师、武林高手荟萃的盛地。不同风格的拳种、套路传入津门得以发展和完善;逐渐地形成了体系。特别是;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爆发了义和团反帝运动,团民日夜练拳习武;一代武林宗师李存义、王绛云等随义和团到天津后;广泛传授团民拳技;虽然义和团运动最终被清朝统治者勾结帝国主义所镇压而失败;但究竟对武术的发展;还是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龙泉松道:    “对!那时义和团开始称义和拳;它的前身是梅花拳;首领有曹福田、张德成、刘呈祥;还有红灯照的林黑娘等人。”    刘宝玉继续说道:    “从那时起;天津卫建有不同规模的武术馆、社计128个。比如:形意拳家;河北省深县人“单刀李”(李存义)1912年发起成立的中华武士会;1923年成立;以钱仲玖为主席的天津武术学会;同年成立以武希臣会长的天津进德武术研究会;1924年成立以张占魁为部长的天津道德武术研究会;1928成立以马良为馆长的天津市国术馆;1931年成立以高凯庭任社长的无极国术社;以及李瑞东创办的天津武德会;张哲创办的通臂拳术社;谷凤鸣创办的风云国术社;周树林创办的修武国术社;以至志良国术研究社、道德武术社、思诚里武术馆、青年国术社、国术健康社、英武国术社、海京国术社等等;前后共有教练员800多人;学员;——那就不用说啦;不计其数!”    杨国玉道:    “嚯!有这么多?”    “天津;其实就是个武术大学;你想啊?只义和团在血战大沽口、抢占老龙头、攻打紫竹林、保卫八里台、廊坊镇大捷;以及娘娘庙、纪庄子、海光寺、挂甲寺、老西开等几个战役;参与的团众就达几十万人;当时天津城处处是战场;义和团杀声震天;使八国联军闻风丧胆;天津武术是何等的威风?”    刘宝玉又接着说道:    “不仅如此;天津除了出了个众所周知的大侠霍元甲之外;还出了个与霍元甲同乡并齐名的大师韩慕侠。韩慕侠是武林大师张占奎的弟子;1916年在天津开武馆时,当时周恩来正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为了强身健体,周恩来就亲自上门拜韩慕侠为师学拳练武。后来;韩慕侠应聘任黄埔军校首席国术教官。抗日战争期间;他又担任了宋哲元二十九军大刀队的武术教官。电影《武林志》里描述的东方旭;实际上就是写的他。”    屈宝祥道:    “除他俩以外;别人呐?以后呐?还有刘教练你呐?”    刘宝玉笑道:    “我?——哈;我算什么?怎值得一提?”###三十一。下海坛花村
    三十一。下海坛花村    刘宝玉见大家都在楞神,便接着说道:    “要说解放后;还得说自人家张文广教授;邀请了各武术门派的拳师郝家俊、张璧如、樊瑞丰、黄歧山、周树林、张哲、宁士俊、高凯庭、李恩贵、韩义祥、张国祥、邓洪藻、刘万福等人;在新华路体育场开办了‘天津市武术界学习班’;集体创编了‘保卫拳’和‘迎新剑’。1953年又在天津第二人民体育场举行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赛后还组织了赴京表演团;天津三怪(李恩贵、任俊锋、刘宝树)和李文贞、孙世广、谢宝春、邓洪藻等人;在怀仁堂为毛主席及中央领导人作了汇报演出。”    龙泉松插话道:    “记得;还拍了电影;出了小人书呐!”    “就在那次会上;李恩贵和任俊锋创编了‘醉汉擒鸭’;刘宝树与任俊锋创编了‘醉汉擒猴’。此后;傅友山创编了64式太极剑;他们的这些套路;与李文贞的‘太极十三剑’及孙世广的‘龙凤双剑’;都享誉国内外。”    刘来友道:    “那末;在年轻人里;就得属你刘教练了!”    “不!我不行!”刘宝玉摇了摇头笑道:    “我告诉你们个最新消息;心会掌传人马金荣的高徒张鸿俊;最近在全国武警散打比赛中奋力夺冠;竟为我市争了个第一名——这你们最为清楚;查拳比试是‘拳打两不知’的玩艺儿;况且武警散打比赛全都是棒小伙子拼命;藏龙卧虎啊!呵呵;高手碰高手;没两下子怎能拿冠军?那才是比真功夫呐!”    几个人听了;全都感叹不已。说笑了一会儿。罗导走来;让众位先回招待会吃饭;饭后就抓紧时间化装换装;赶在天黑前进入实拍。    龙泉松只用两天时间;轻松地将地主韩伯轩的武戏全都拍摄完毕。罗导看了也都挺满意;关于后期怎样去制作;那是别人的事了;因他一直担心厂里出事;怕佟玉凤遇事为难;就三翻五次地汆掇刘教练与罗导请假回墨竹。    罗导知道龙泉松在厂里担当着领导职务;也不好意思对他多留;便叮嘱司机一定将他安全送到家。遂与制片主任刘耀华、配音梁鲁明及武打组刘宝玉、吴锦雄、崔金城、屈宝祥、杨国玉、刘来有等人直送出胜坊镇外方回。    龙泉松回厂以后;见佟玉凤把二分厂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心甚宽慰;遂也把《燕子李三传奇》剧组请他去替身解难的事情讲与她听;俩人的感情更加亲密;凡事;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    一晃又过了两年;刘总经理借扩大企业集团化经营规模为名;欲将龙泉松调往临金县的股份制乡镇企业任总经理,他听到此信以后;便与佟玉凤相商:    “玉凤;我知总厂那个刘总经理小肚鸡肠;前几年我曾向他递交辞呈;欲去深圳发展;他说什么都不肯让我去;自从与他发生争执之后;他竟视我如仇敌;想千方设百计地要将我请出这红星塑料厂;现在;他已给公司打了报告说;党委全体同意将龙泉松调往临金县的股份制社队企业任总经理;此事你怎么看?”    佟玉凤想了想说道:    “他这人心路确实不正;若是红星厂继续照他这样走下去的话;我看厂子破产倒闭是早晚的事;与其跟着他受这份洋罪;倒不如早早地离他而去;咱们凭自己的本事打拼一片天下;然后再自由自在地活在自己的地盘上;也不枉了咱们这些年在行业内所下的一番辛苦。”    “那你呢?”    “至于我;我早想好了;我就象是过了门的童养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上天入地我都愿随你去;直到我随了你家的姓;成了你的人”    龙泉松明白她的意思;于是一接到公司的调令以后;他就毫不犹豫地带着佟玉凤;乘车前往扬三目与吕家桥两镇交界的坛花村;走马上任而去.    说起这坛花村;在临金县及左近的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先进村。坛花村之所以出名;并不是因为这个村出产什么稀罕土特产;也不是因为它风景特殊地秀丽;或是什么游览圣地;只因它前几年比别的村先一步兴办起了社队企业;村里的副业都搞得特别红火;最近又给社员盖起了一排排新砖瓦房;就好象是一个小小的共产社会;所以才引起社会和周围村庄人们的关注。    坛花村这个地方;细细考证起来;早在明朝永乐二年就有了文字上的记载。当时有孔、贾、路、邱四大姓氏迁徙至圆鱼湖之南建屋定居;其中多有喜好种养坛花者;所以人们就给它起了个非常雅致的名字;叫坛花村。    坛花村本分为位于村东北的“小村”与位于村西南的“大村”;后经明清两代逐步发展;人口云集、姓氏杂处;两村合并为一村;其间只以贯穿于全村的一条斜路土道相连;因村中地势低洼缺水;村民则于原“大村”处开了一口6丈见方的甜水井;供全村村民饮用。由于旱蝗洪患之灾连年不断;村民为祈求平安;于村西建有一座玉皇庙供奉天帝;每年逢正月初九玉皇诞辰之日赶有庙会;香火一直都很旺盛。解放后;因该村连年受灾;虽曾历任宋、王、张等几任书记;也都费过九牛二虎之力;怎奈村里土质盐碱;民力微薄;农业又以高梁玉米为主;产量总也难得上去;人们在十年间倒有七年吃不饱肚子;社员们平日多以吃糠咽菜勉强维持生计;所以这村以前是附近出了名的贫困村。    年过一年;轮到这第四届村支部改选;二小队的会计智玉房接信刚从城里带着部分搞工程的社员回来;便被全村党员选为村支部的新书记。自那一天起;新书记智玉房就象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