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节度-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儿,顾全武便和一队亲兵赶到了明州军的营外,只见营内帐篷等器具都依旧留在营中,可士兵早已不在。顾全武走入营内,只见帐篷中四处散落着布帛和钱币,甚至还有金银器皿等贵重物品,显然这些都是明州军士卒将领的恩赏或者劫掠来的战利品,这些用是生命换来的东西此刻如同垃圾一般四处逶迤着。

  “好一个赵引弓,够狠得,只怕那黄晟有难了。”顾全武此刻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大概原委,口中喃喃的骂道。

  “黄晟,那不是明州刺史,莫不是这赵引弓回明州去了,可钱使君不是已经修书让明州刺史借这三千兵和我等一起西还了吗?”顾君恩此刻还是一头雾水,不由得疑惑的询问起顾全武来。

  “哼,只怕那赵引弓回明州就是找黄晟的麻烦去了。”顾全武恨恨的解释给儿子听,此时,两人已经走到赵引弓的帅帐,只见一堆堆的财物放在帐中,帐篷当中的几案上放着一封帛书,封面上写着“镇海军顾帅亲启。”

  顾全武把信拿在手里,随手拆开,粗粗看了一遍,便递给一旁的儿子顾君恩道:“你也看看吧。”

  顾君恩接过,一行粗豪的字迹映入眼帘,正式赵引弓的笔迹:“某本欲统士卒与仆射(顾全武当时有同仆射的加衔)一同西还破贼,然州中奸贼倒行逆施,将士人心散乱。今领士卒还明州,待清除使君(指明州黄晟)身边奸佞,再引兵至仆射麾下,惶恐之极,顿首再拜。”

  顾君恩看到这里,已经气得满脸通红,将手中那封帛书掷在地上骂道:“这狗贼竟敢临阵脱逃。”便转身向帐外冲去。

  “你去作甚?”顾全武问道。

  “带本部兵马去,父帅请稍候,孩儿定要将那赵引弓的首级带回来。”

  “回来吧,就算你追上了那赵引弓,明州军军心思归,也不能为我所用,还不如让他们回去,日后也好相见。”

  “父帅,那狗贼无视军中号令,裹挟部下独自遁走,如果不受惩罚,今后若是他人犯了军法,何人还会心服呀?”顾君恩愤怒的喊道。

  “赵引弓无视军中号令是有,若说裹挟部下那就未必了,你看着营中满是布帛钱财,全都是士卒死战后得来的战利品,若是士卒不情愿回军,又如何能将这些丢弃殆尽呢?明州军连这些贵重物品都丢弃干净,其军心思归,就算我们追上了也未必阻遏的他们。反正董昌龟缩在内城中,剩下的兵力也足够了,就不要再生变数了。”顾全武指着营中满地丢弃的财物对儿子说道,他这个儿子勇武彪悍,得士卒爱戴,但如论体察人心就差得远了,所以顾全武不厌其烦的细心解释给他听。

  顾君恩在理智上已经接受了父亲的观点,可感情上还是无法忍受赵引弓背信弃义的行为,气呼呼的对父亲说:“这赵引弓如此反复无常,就算他回去夺取了明州,钱使君也不应该替其上奏朝廷,求取刺史之位。”

  “还是太年轻了呀。”顾全武心里一阵哀叹,顾君恩是个很出色的儿子,勇武、忠实。但如果作为一个执掌一军的将领,他还是太善良了,在这样一个乱世,做为自己的儿子这是远远不够的。

  想到这里,顾全武挥手让身边的亲兵离开帐篷,只留下自己和顾君恩父子二人,盯着儿子的眼睛低声说:“恰恰相反,如果赵引弓夺取了明州,那钱使君就应该第一个为其上奏朝廷,为其索要刺史之位。镇海军有了淮南杨行密这样可怕的敌人已经足够了,我们不能把赵引弓赶到敌人的阵营里去,杨行密有使相的头衔,他会很开心的为赵引弓上奏朝廷,求取官位的。”

  说到这里,顾全武看到儿子满脸愤懑,明显还有些不服气,厉声继续教训道:“如果只是冲锋陷阵,你现在是足够了,可你是我顾全武的儿子,只是这样就不够了。你要记住,如果你不能消灭敌人,那最好还是和敌人和好的好。”说完后,顾全武便独自离开帐篷,留下顾君恩在帐篷中苦苦思索。

  转眼已是乾宁三年七月,两浙位处南方,夏粮已经早已成熟了,若是在昔日的太平年间,田地里应是一番繁忙景象,农夫们应该正在抓紧时间收割夏粮,种下秋粮。可从去年开始的钱缪讨伐董昌之战已经进入了紧要关头,被围入内城的董昌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可能是死去的从子董真的原因,他又重新的振作了起来,激励士卒,日夜亲自巡城。虽然由于兵力有限,不能再翻盘。但由于内城位处会稽山脉的山麓上,十分险固,而且地基都是岩石,无法挖掘地道,城内的守军都是董昌的死党,军资储备丰厚,顾全武虽然发起了多次猛攻,但一时也取之不下。

  两个月前从越州城下遁归的明州牙将赵引弓,回师后攻陷了明州,原刺史黄晟死于乱军之中。赵引弓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终于控制了明州全境。随后出现了一个十分诡异的局面,正在杀得你死我活的淮南和镇海军双方都同时向朝廷上书,举荐赵引弓为明州主官,区别的不过是淮南一方的价码高一些,是刺史,而镇海军的是明州留后。赵引弓也十分明智的选择了离自己更近的镇海军一方,接受了钱缪的上奏,成为了明州留后、知都兵马使。

  与此同时,一直摇摆在河东李克用和宣武朱温之间的魏博镇终于彻底的倒向了宣武朱温。乾宁三年六月,李克用引兵进攻魏博镇,宣武朱温调回正在进攻朱氏兄弟的葛从周救援魏博罗弘信,两军发生激战。葛从周智勇双全,乃汴军中的翘楚,他看到河东在骑兵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便预先在阵前挖掘了很多小洞,仅可容马蹄踏入。

  待到河东骑兵进攻时,许多骑兵因为马腿踏入洞中,折断了马腿,跌倒在地,连李克用的亲子铁林都指挥使落落也落马被擒。情急之下,李克用亲自引兵救援,结果连自己也马失前蹄,若不是李克用本人弓箭之技十分娴熟,射杀了抓捕他的汴将,李克用本人都差点为宣武军所获。

  爱子情深的李克用遣使与朱温修好,请求赎回爱子落落,结果沉勇多谋的朱温将落落交给了魏博罗弘信,一怒之下的罗弘信竟李克用的爱子落落斩杀,这下和河东镇结下了难解的冤仇,也把有唐一代,河北三镇之首的魏博镇牢牢的绑在了宣武朱温的战车上。

  魏博西面便是太行山脉,太行山脉的另外一侧便是李克用的地盘。魏州城南不远处便是黄河,闻名天下的白马津、黎阳都位处其境内。三国时关羽便是于此地斩杀颜良文丑的。后来曹操的根据地邺城也位处魏博境内。所以古人描述此地乃是河北根本,襟带河南。尤其是残唐五代时的北中国,其地势更为重要,由于五代中原王朝大部分都建都在开封,而且其主要对手都已经在长城之内,魏博镇便是他的最重要的北部屏障,无论是建都河东的沙陀铁骑,还是获取了幽云十六州之后的契丹人,一旦突破了魏博镇,渡过了黄河,便不再有险可守,铁骑一日一夜便可冲到开封城下。后唐灭后梁之役,契丹灭后晋皆是如此。

  但是由于魏博重要的地理位置,加上土地富庶,人民胡汉交织,剽悍善战,既可能成为首都的屏障,也有可能发生叛变,成为位处开封的中央政权的心腹之患,后来后唐庄宗之亡究其起因便是魏博兵变。当时的魏博虽然经过多年的内耗,实力已经无法和河东李克用和宣武朱温相抗衡,但其不但可以成为朱温地盘的屏障,使其不受李克用的入侵,而且其正好横恒在河东李克用和天平、泰宁二镇的朱氏兄弟之间。

  经过和朱温近十年的鏖战,朱氏兄弟早已民穷财尽,如果不是李克用的接济和援兵,早已被朱温所灭。如今李克用已经被魏博堵在了河东,朱氏兄弟的灭亡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便是先前派到天平镇朱瑾手下的近万河东铁骑,只怕此生也无法再返回河东故地了。原先被用来对付朱氏兄弟的徐州、宿州等诸州镇兵也转向淮南方向了,加上先前统领万人渡淮的许州刺史朱友恭,淮南西北两个方向的压力顿时大了起来。

  下江南 第134章 僵持

  第134章  僵持

  在皇天荡一战击破镇海军后,杨行密领兵直逼苏州,一连攻陷四周多处镇戍。终于乾宁三年六月底,镇海军苏州常熟镇将陆逞反叛,举苏州州城投降杨行密,钱缪手下大将,苏州刺史成及也被杨行密生擒。现在浙西的大片土地都为淮南军所占有,在杨行密本部和先前派来的偏师宣润军之间,只有一个要点还掌握在镇海军手中——嘉兴,那也是江南运河通往杭州的最后一个据点。

  “疯了,这杨行密是疯了。”吕方在莫邪都的大帐内愤怒的骂着,自从他从安仁义老营中军议回来便是这般愤懑摸样,下面的龙十二刚开口问了两句,他便大骂起来。帐下的将领们噤若寒蝉,毕竟上首主将竟然这般辱骂一方节度,朝廷使相,最重要的是,杨行密还是他们的上司,若是让杨行密知道,只怕吕方的项上首级肯定不保。

  高奉天看了看众人的尴尬表情,暗想这般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上前两步问道:“将军,为何如此恼怒,可否说与我等听听?”

  吕方懊恼的摇了摇头,对身旁的王佛儿说:“佛儿,你也去参加军议了,你就把那些话说与下面诸将听听,对了,只留下各厢指挥使以上的,其余的先退下吧。”

  下首立刻便明白即将要说的十分紧要,于是身份较低的将佐们立刻从帐中离去,只留下龙十二、陈五、吕雄等几人,王佛儿检查过了帐外护卫情况后,低声复述起上午老营中军议是提到的杨行密的军事部署。

  原来杨行密攻下苏州,力擒成及后,立刻传下军令到安仁义营中,召集各军将佐下发军令。吕方在西陵那边提心吊胆的提防顾全武的回援,已经快两个月了,可奇怪的是连半个顾全武的援兵也没有看到。

  虽然后来他得知是董昌回光返照,在牙城中垂死挣扎,拖住了顾全武的脚步,可谁又知道顾全武会不会留下个几千人去继续围攻牙城,自己统领大军回援,给莫邪都一个冷不防呢。毕竟就靠牙城内那千余人,董昌如果缩在城中死守也就罢了,出城就是找死了,绝对拖不住城外的数万镇海军的。加上在一起的王茂章和吕方二人相处的极不相得,相互之间都看的不顺眼,吕方很怀疑一旦顾全武大军到来,王茂章会不会干脆来个“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拿自己当垫背的,跑到浙江对岸去精神支持自己了。所以这两个月以来,吕方的精神都要崩溃了,连白头发都多了好几根,听到安仁义那边军使说杨王有令,以为情况有改善,便兴冲冲的跑过去了。

  吕方到了安仁义营中,刚听到杨行密攻下苏州,形势一片大好,还以为下一步就是淮南本部和宣润州兵围攻嘉兴,接着包围杭州,一举消灭镇海军,吞并江南西道的大片土地。自己凭借着军功也能如同安仁义所说的混个一州刺史之类的官当当。谁知道后面杨行密竟说由于宣武朱温在西面和北面对淮南的压力增大,而且武昌节度使杜洪附和朱温,截取通往朝廷的南方各镇贡奉,并且引兵进逼黄州新近归附淮南的土豪吴讨,朱温的养子朱友恭也统领大军与之联合,前段时间淮南扩张过度的后遗症暴露出来了,杨行密不得不统领本部主力回到广陵坐镇。

  可是让吕方恼火之极的是,杨行密回到广陵,并没有在宣润二州兵和剩余的淮南本部军队中任命一人统一指挥,甚至在主力撤退,明显钱缪已经消灭了董昌主力,即将有镇海大军反扑的时候,不是先夺取嘉兴,把两部分淮南军连成一气,而是让安仁义带领润州兵去进攻婺州(现在浙江省金华市一带),吕方当时便在帐中表示反对,并且对安仁义苦苦劝谏说让其回信杨行密应首先攻取嘉兴,然后再进图杭州,在夺取杭越二州前,不要分散兵力去攻打浙东其他州府。可安仁义贪图婺州富庶,也不愿意出言违背杨行密的军令,没有接受吕方的意见。

  众将从没有看过吕方这般失态,都不敢出言劝谏,互相对视一番,纷纷使眼色让跟随吕方最久的吕雄出来说话。吕雄无奈,只得上前说道:“将军,杨王统兵西向,也许有他的意思呢?我等为人部下,只要听命行事也就是了,何必如此生气。“

  “杨行密还不就是看到杜洪,钟传等人地势重要,力量薄弱,可以吞并,而且吞并了那边就离中原更近一步罢了。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杜洪、钟传实力虽弱,但一旦淮南军进逼,便会迫使其抱团自卫,甚至倒向朱温,何况武昌乃江汉交流,天下枢纽,纵然夺取,如果兵力不足,也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