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节度-第5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正是此物!”李嗣源将那玉玺拿到李从珂的面前,指着上面的一角道:“前汉末年,王莽篡位,此玺由其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派其北阳侯王舜进宫索玺,孝元太后怒斥之,以玺投地,才缺了这一块。你看,这里缺了个角,后来用黄金补上的,便是当年孝元太后摔坏的地方!”果然正如李嗣源所言,玉玺的左上角有一小块色泽和质地都与一旁的玉质不同,乃是用黄金镶嵌而成的。

  “义父!”李从珂将李嗣源拉到一旁,低声道:“孩儿听说当年武皇去世之时,以三矢交付先王,其一复刘仁恭之忘恩,其二便是惩朱温之篡国;其三乃是罚耶律阿保机之背义。若不能复此大仇,复三矢于家庙之中,便不为李氏子孙,不知是否有此事?”

  “是有此事,那又如何?先王创业未半则中道崩殂,我无论为人臣还是为人子都应该将余事做完呀!”李嗣源有些莫名其妙的答道。

  李从珂扯来一名手下,低声吩咐了两句,那手下脸上立刻满是兴奋,跳上战马就往宫城内去了。李从珂转过身来,答道:“依我沙陀旧习,从子虽非骨肉至亲,但与亲子并无大异,当年武皇去世,晋阳城中莫衷一是,多有异心之人,若非义父全力支持先王,先王也没有那么容易登上晋王之位。现在义父攻陷汴京,斩杀粱酋,以矢复于家庙,武皇在泉下有知,也必当瞑目,义父您才是真正的李氏子孙,才最有资格登大宝之位!”

  李嗣源听了李从珂这一番话,不由得大惊失色,赶忙叱呵道:“一派胡言!若非义父简拔,某今日也不过是一塞上牧羊儿,沙陀乃贵种,又得前朝赐姓,非分之想,切莫有之!”

  “义父,神器本无主,有德有能者居之。若说家世,蜀中之王建,淮上之吕方、凤翔之李茂贞,哪一个是高门出身的?若是义父您不是天命在身,为何这汴京城不战而下?朱友贞悬梁自尽?这传国玉玺自己没长腿,却出现在您面前?”

  两人正争执间,先前那骑已经回来了,手中多了一块黄布,看那破破烂烂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从哪来扯过来的。李从珂眼疾手快,一步抢过玉玺,又将接过黄布,强行披在李嗣源身上,高高举起玉玺,对身后的众沙陀骑士大声喊道:“吾辈披甲挽弓,临阵厮杀,历经万死,主上年幼处深宫之中,如何知晓我等功劳。太尉久经戎行,深知我等辛苦,又有吉兆在此,不如便立太尉为天子吧!”

  众骑士都是李嗣源的心腹,跟随他征战多年,早就看不上那个整日躲在晋阳享乐的幼主了,巴不得李嗣源当上皇帝,自己也能跟着升官发财,此刻看到玉玺,纷纷齐声喊道:“太尉做天子,太尉做天子!”

  李嗣源见状大急,一面取夺玉玺,一面喊道:“小儿辈欲灭族乎?”

  李从珂也不和李嗣源争夺玉玺,大声道:“义父,天予不受,反受其咎,您立下这般大功,就算一心想当忠臣,只怕晋阳那小儿也容不下您了!您看看将士们,难道现在还有退路吗?”

  李嗣源闻言目光转向正对他大声欢呼的晋军将士们,每个人的目光都流露出贪婪和狂热的光芒,他立刻明白了李从珂方才所说的正确,如果现在拒绝属下推举自己称帝,不待晋阳的张承业和幽州的周德威来对付自己,这些现在还对着自己高呼“万岁”的将士们就会立刻砍掉自己的脑袋,拿来作为向晋王李继岌作为洗脱罪名的凭证。正如李从珂所言的,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他日若失计,吾当食汝之肉!”李嗣源一面对众将士挥舞着手臂,一面低声骂道,显然他已经面对现实,接受了义子的自作主张。

  李从珂笑道“义父他日为九五之尊,食膏粱甘肥尚且不及,孩儿皮肉腥骚,哪里入得陛下尊口!”

  李嗣源冷哼了一声,他也知道这时并非和李从珂计较的时候,他低咳了一声,对众将士大声道:“汝辈随我李家已经数代,立功弥多,今日破敌巢穴,吾自当重重酬谢于汝等,汴京城中土地、人口为我所有,金银玉帛尽数赏与尔等!”

  “万岁!”听到李嗣源的赏赐,众沙陀骑士发出一阵震天的欢呼声,比起方才黄袍加身时候的呼喊声,这时的欢呼声要更加热烈,也要更加真切的多了。这正是晚唐乃至五代时期通行于藩将和士卒们之间的规则,藩将只有用越来越多财富填满手下士卒无厌的胃口,才能保持住士卒的忠诚。既然士卒们将黄袍披在了李嗣源的身上,将他捧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那李嗣源就必须拿出足够的财物来回报这些士卒们,否则他很快就会被从宝座上踢下来,摔得粉碎。

  一阵阵粗野的欢呼声回荡在汴京城的上空,这是晋军在向自己的皇帝和荷包欢呼,连漫天的大雨也阻拦不住这声音。居民们躲在自己的家中,一阵阵的马蹄声和呼喊声从门外传了进来。每个人都将所有的或多或少的财物隐藏在自己以为安全的地方,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关在内室之中,而自己则瑟瑟发抖的看着大门,向祖先和神佛祈祷自己能够安然度过这场劫难。但是他们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粗野的晋军撞开房门,夺走自己能够拿走的每一件东西,任何一点抗拒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当财物不足以满足他们贪婪的胃口时,他们就用暴力来逼迫百姓交出隐藏的财物,无论那些臆想中的财物是否真的存在。抢*劫很快变成了杀掠和纵火,惨叫声和黑烟交织在一起,升上天际,远远望去,一股黑气直冲云霄,好似地狱之门在汴京打开了。

  天意 142情报

  魏州,校场

  “手持叉架前進叉架靠槍前進放下叉架,槍下肩”

  随着一声声有力的号令声,校场上数队身着黑衣的晋军士卒依照口令的指挥,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练习着使用火绳枪,看他们笨拙的动作,显然他们对于这种武器还使用的很不习惯

  校场旁的高台上,一名年轻将佐皱着眉头看着校场上正在操练的兵卒,一边向一旁的薛舍儿问道:“薛押衙这些射手还要操练多久才能上阵呀?”

  “回石将军的话”薛舍儿恭敬的对那年轻将佐答道:“这些兵卒都是各营中挑选而来的,听金鼓,识旗号,知进退都已经有了,火绳枪的操作使用须得两个月,再花上半个月和长矛队合练也就够了”这年轻将佐姓石名敬瑭,便是后世无数愤青切齿痛恨的那个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的儿皇帝,他此时虽然不过二十出头,但性格朴实稳重,寡言笑,喜兵,行事仿佛李、周贞明元年915,李存勖得魏州,梁将刘鄩急攻清平今山东清县,李存勖急往驰援,为刘鄩所围石敬瑭率十余骑突破粱军包围,救李存勖于危难之中李存勖拊其背而壮之,由此声威大振,在军中名噪一时他还数次解救李嗣源于危急之中,从而得到器重,逐渐成为李嗣源之心腹李嗣源遂把女儿永宁公主嫁给他,并让他统率“左射军”的亲兵此次李嗣源领大军渡河,便将魏州这根本之地交在他手上,可见对其的信重

  “嗯”石敬瑭点了点头,他眉头微皱,显然对薛舍儿的回答不甚满意:“想不到这火铳手成军竟然如此之慢”

  薛舍儿笑道:“石将军有所不知,这铳手成军便同盖楼一般,要挖地基,打桩子,一开始最难只要成了伍,只需将兵稍加训练,将其拨入队中,历练月余,便也勘驱使了”

  石敬瑭也是久经行伍的,一听便明白了薛舍儿的意思,满意的点了点头原来薛舍儿投入李嗣源麾下后,颇得其信重,让其专门负责操练火器,此次渡河伐粱,他的火器部队还没有成型,便留在魏州,必要时也可帮助守城此时校场上传来一声号角,原来是已近正午,士卒们解散队形,准备吃午饭了石敬瑭正准备下去看看士卒们的情况,校场入口却有数骑飞驰而来薛舍儿闻声望去,脸色不由得微变,那骑士身着红色外袍,背上的认旗被风刮得猎猎作响,竟然是晋军中最为紧急的金牌传骑

  转眼之间,那数骑已经到了台下,为首的骑士滚鞍下马,连滚带爬的冲上高台,跪在石敬瑭面前,嘶声道:“汴京有急信到”

  石敬瑭脸上闪过一丝激动,但旋即就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他伸手接过信,拆开一看,脸色不由得一变,冷声道:“你起来说话”便将那信使拉到一旁问话,薛舍儿也不敢靠过去,只能竭力将注意力集中到双耳上,依稀听到些诸如“破城、登基”之类的零碎话语正当薛舍儿竭力将这些零碎话语拼凑起来还原其原意的时候,石敬瑭已经问完了信使,快低声吩咐了几句,便转身向高台下走去,刚走了几步,便转过身来对薛舍儿大声道:“薛押衙,传令下去,让火器营停止吃饭,披甲持兵,准备应战”

  薛舍儿赶忙应了一声,跑下高台发出号令,经过短暂的混乱,五百多火器营的军士已经准备停当,列队待命薛舍儿快步跑到石敬瑭身旁,沉声道:“火器营军士准备停当”

  石敬瑭坐在马上,目光扫过排列整齐的军士们,突然高声喊道:“全营将士,目标,监军府”

  “监军府?”薛舍儿一愣,晋军各部都有监军使臣,以确保各军对晋王的忠诚,李嗣源这里也不例外石敬瑭居然向那里进兵,难道李嗣源已经反了吗?可这样一来,他岂不是腹背受敌,他总不会背叛晋王,归降梁国了?薛舍儿跟在石敬瑭身后,脑海中却乱成了一锅粥

  “薛押衙”石敬瑭突然低声道:“大总管已经在汴京登基了”

  “什么?”薛舍儿闻言大吃了一惊,他是南方人氏,马术远不及石敬瑭这些沙陀将佐,险些从马背上跌了下来,幸好被石敬瑭扶了一把

  “不错怎的?大总管便不能当皇帝了?”

  “那倒不是,那倒不是”薛舍儿此时颇为尴尬,赶忙解释道:“大总管功高盖世,自然做得皇帝,只是这也实在太过突然了,让末将吃惊的很”

  “不要说你,便是我也吃惊的很”石敬瑭平日里古板的脸上突然露出一丝讽刺的笑容来,看上去颇为诡异:“汴京不战而下,朱友贞悬梁自尽,大总管黄袍加身,登基称帝,这一连串事情凑在一起,都不像是真的了”说到这里,石敬瑭抬头看天,仿佛在和某个不知名的存在说话:“这个世界,还真是不会无聊呀”

  监军府外,薛舍儿看着火器营的军士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在他的身后,一名士卒正身手敏捷的爬上旗杆,好将监军使臣怒目圆瞪的首级挂在上面,这个张承业的亲信言辞激烈的拒绝了石敬瑭的招降,并对李嗣源的谋篡行为痛斥了一番石敬瑭则干脆的砍掉了他的脑袋作为回应——既然不能招揽你,那么砍掉监军的脑袋来表明自己起事的决心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薛舍儿看了看左右,确定没有人注意到自己,便小心的走到一旁,跳上自己的战马,飞的向自己的住所奔去进得屋来,便快的取出白纸,在上面写道:“汴京已破,李嗣源已登基,魏晋已有嫌隙,舍儿字”写完毕之后,薛舍儿待到墨干了,将其卷好塞入一个特制的细竹管中,用蜡封好,走到后院,郑重其事的从鸽笼里取出一只信鸽来,将那竹管牢牢的绑在信鸽的腿上,猛的将那鸽子往天空一掷那只灰白色的信鸽猛的扑扇起翅膀,在院子上空盘旋了一周,向南方飞去

  薛舍儿看到鸽子飞远了,这才回到屋中,将笔墨蜂蜡等器物收拾完毕了,这才出来上马重回到监军府那里,确认无人发现自己离开过,这才松了口气

  楚州,三国时称临淮,西晋因之东晋时建为重镇义熙中,分广陵立山阳郡刘宋因之泰始中,侨立兖州治淮阴县齐曰北兖州,亦为重镇梁因之太清中,没于东魏,改置淮州,又分置淮阴郡隋开皇初,改置楚州其地正处于京杭大运河和淮河的交界上,延泗水北上则可直取青徐,而沿运河南下则可直取广陵,进入大江实乃南北对峙时的必争之地,吕吴建都于建邺,以江东淮南为其腹心之地,楚州若是有失,只恐大江两岸皆有烽火,是以在此地留有重兵守卫

  吕润性站在船首,一阵阵江风从岸边刮来,将他身后的大旗吹得猎猎作响,而他此时的心中,也好似身后的大旗一般,在风中激荡不久前在建邺城中的巨大变故给这个年轻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虽然从小吕方便将其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培养,让其在行伍中磨练,虽然吕润性只有二十出头,但在军事和民事上已经有相当的经验了但是在一切都是在吕方的安排下进行的,由于吕淑娴只有一个养子,实际上在吕吴太子这个位置上,吕润性是没有竞争对手的,也就是说虽然吕润性在很多方面都经历过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