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节度-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先锋已经到对岸的渡口了,绳索捆好了,还弄了两条船过来!”船离岸边还有两丈多远,船上的梁军选锋便已经跳下水中,快步向岸上行来。王彦章笑道:“好,快把东西和援兵弄上船,乘着天色未明,把那些吴狗堵在床上,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时,一阵微弱的声响对江对面传了过来,王彦章脸色突变:“莫非是枪响?不,肯定不是!”他大声催促道:“快,快!不能耽搁片刻了!”在主将的催促下,梁军几乎是以飞快的速度登上了那两条船只,重新向对岸划去。

  当粱船重新靠近渡口的时候,天边已经透出一层薄薄的亮光来,借着微弱的晨光,船上的梁兵可以看到渡口处一片平静,系在那两棵大柳树上的粗索还是在老位置,唯一和刚才不同的是留在渡口驻守的同伴们都不见了,无论是人,还是马,就好像有一个魔法师将他们一下子变没了一般。

  “停止划桨!”前面那条船上的军官举起了右手,此时他离岸边大约还有七八丈,眼前诡秘的情景给他带来了一种不祥的猜想,他犹豫了片刻,自己是否应该掉头离开这里返回对岸,正当他在军律的惩罚和眼前的危险间犹豫的时候,岸边的树丛一阵剧烈的晃动,船上的梁兵们惊恐的睁大了眼睛。在树丛中站起七八个吴兵来,他们其中的一个手里正拿着一根一端点着了的短矛,正将点着的那端向一旁伸去,仿佛要点燃什么东西一般。

  “双倍霰弹,发射!”随着尖利的号令声,树丛中火光一闪,旋即便被白烟笼罩了。近百粒大小不一的铅丸扫过船只的甲板,将所有的一切打碎。不少中弹的梁兵还来不及发出惨叫,便失去了生命,更多的人落入水中,大量失血的他们很快就会在寒冷的江水中失去体温,大量失血而亡。第二条船只上的梁兵几乎被眼前的情景给惊呆了,他们几乎忘了逃走和反击,直到岸上吴兵响亮的装弹号令声惊醒了他们。

  “快掉头!”梁兵们疯狂的开始倒划桨,但是火绳枪的齐射彻底打破了他们的希望,虽然从效果上远远不及方才的那次霰弹,但足以打破梁兵的勇气了。随着一阵求饶声,岸上的吴兵停止了射击,接受了梁兵的投降——他们也需要从俘虏的口中获得对岸敌军的情报。

  “什么?粱将王彦章便在对岸,至少有五千人?”大庙中,吴军守将吴璋的脸色大变,作为吴军的中层将领,他自然是知道王铁枪的大名,这样一员梁军名将出现在对岸本身就能说明很多东西了。他皱了皱眉头,让手下将俘虏待下去,挥手招来一名心腹手下,对其低声道:“你马上挑六名干练的手下,都带双马,立即出发,分两条路赶往襄城,将这里的事情禀告总管。知道了吗?”

  “喏!”那心腹躬身拜了一拜,答道:“属下明白,六人双马,分两条路走,无论如何也要尽快将梁军渡河之事传到总管那里!”

  “好,现在就走!”吴璋猛的一击掌。看着心腹离去的身影,他看了看外面已经渐渐发白的天色,暗忖道:“这里我能做的就是尽量为援兵的到来争取时间了!”

  天意 第724章 大战4

  第724章 大战4

  王彦章站在河岸,对岸传来阵阵不祥的枪炮声,显然梁军夜袭夺取渡口的企图已经失败了。他回头看了看正在江岸边随着江水起伏的近百木筏,沉声道:“准备强渡!”

  天色已经大亮,江面上数十条梁军木筏载沉载浮,正向渡口处行来。他没有在渡口部署守兵,原因很简单,渡口一片开阔,没有任何屏障,一旦梁军冲上岸来,便会陷入白刃战,无法发挥吴军的火器优势。吴璋将手中的主要兵力都部署在了以废庙为中心的防御阵地上,包括所仅有的四门短炮,剩下的一门长炮部署在山顶在寨子中,从那里长炮就足以轰击渡口了。吴兵拆除了部分废弃房屋,用这些材料堵塞了那些废弃房屋之间的空隙,形成了一道壁垒,房屋的窗户就成为了天然的射孔,而火炮则部署在房顶等地势较高的位置,火药桶都已经打开,弹丸和药包也已经装入炮膛,一切就绪,就等待着战斗的打响。

  吴璋略微估算了一下距离,确认梁兵的木筏已经进入了火炮的射程,对身后的牙兵做了一个开火的手势。随着指挥旗的摇动,火光依次从炮口喷射出来,浓厚的白烟笼罩了吴军的阵地。

  随着一声尖啸,一发铅弹划过木筏的上空,狠狠的砸入江面,溅起了三丈多高的水柱,铅弹落水带起的冲击力让临近的一只木筏剧烈的摇晃起来,上面的梁兵们惊惶的喊叫起来,拼命的抓住一切可以木筏上抓住的东西,以至于自己被散落的江水淋得浑身透湿都没有察觉道。

  “吴狗这炮也就听个响,吓吓人而已,打不中的。大伙儿在加把劲,快些划上岸,把他们全部剁成肉泥!”最前面那只木筏上,梁军校尉大声的喊叫着,激励着手下的士气。在军官的鼓动下,木筏上的梁兵们加快了划桨的频率,木筏前进的速度明显加快了。突然,空气中传来一阵尖锐的声响,就好像被什么高速运动的物体撕裂了一般,那名方才还在大声叫喊的梁军校尉所在的木筏突然变成了漫天的碎片,它被一发从长炮发射的八斤重的铅弹直接击中,挡在铅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无论是木材还是人体都被撕碎,漫天飞溅,这一情景是如此的恐怖,以至于发生了十余秒钟后,惊呼和惨叫声才从四周的梁军丛中爆发出来。

  这发铅弹的命中就好像一个信号,第二次齐射中又有一条木筏被击中,这些临时制成的木筏在火炮面前显得十分脆弱,哪怕只是被铅弹擦过,也会散列开来,上面的梁兵都有披甲准备登岸后便临阵厮杀,这些本来用来保护士卒的盔甲在水中却变成了可怕的索命无常,那些落水的梁兵就算没有被铅弹以及四溅的碎片所伤,沉重的盔甲也会把他们拖入水底溺水,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才在沉入水面前被同伴捞起,幸免于难。尽管如此,那些没有被炮弹击中的梁军依然奋力划着桨,向不远的渡口冲去,水面上毫无屏障,他们掉头逃跑的话,划桨划的再快也快不过吴军的炮弹,就算逃回去也逃不过严酷的军法,还不如拼死冲上岸,好歹也能脚踏实地,死也死的踏实。

  在梁兵疯狂的努力下,木筏和岸边的距离在飞快的缩短,待到还有六七丈距离的时候,不少梁兵便跳下木筏,在鼓声中稍一整理队形,便向那大庙冲去,这些选锋无一不是梁军中的精锐,此时一脚踏实地,士气便凭空涨了三分。虽然不过七八百人,但队形整齐,长枪如林,如墙而进,竟好似千军万马一般。

  看到梁兵登岸了,矮墙后的吴军火绳枪手们赶紧向其开火,但梁兵行列中虽然不断有人中弹倒下,但依然保持着队形前进,当距离缩短到只有四十步左右时,梁军也开始还击,箭矢和铅弹如雨点般落下,甚至还有点着的引火物被投掷过来,吴军搭建壁垒的材料很多本来就是从废街中拆下来的,很多都是干透了的易燃物,此时着了火,顿时便着了起来,一缕缕烟火从吴兵的防线上升起,甚至还有两个没有看管好的火药桶也被点着了,引起了几次小爆炸,眼看梁兵便要突入了。

  “换霰弹,放!”随着一声号令,已经停止了好一会儿的火炮又突然轰鸣了起来,一团夹杂着无数小铅弹的火光从炮口喷射出来,十几步开外的梁军阵中立刻传来一阵凄厉的惨叫声,被击中的人丢下武器,扑倒在地,身体垂死的抽搐着,平整的梁军阵线扭曲起来,出现了数个缺口。

  “反冲!”已经将手中的刀柄攥出了水的吴璋大吼了一声,猛的挥刀虚劈,紧张到了极点的他的右手小指已经被削去了一块皮肉却全然未觉,早已在废街内排成纵队的三队吴兵立即推倒一段胸墙,猛冲了出来,遭到突然打击的梁兵首尾不得相顾,被截成三段,终于崩溃了,纷纷渡口处逃去,途中不断有梁兵因为体力耗尽而失足跌到,被从尾随追击的吴兵轻易的杀死,砍下首级,披着黑色号坎的尸体七零八落的散落在汉水南岸。

  北岸,江风将一阵阵喊杀声传来,王彦章踮起脚尖,向对岸望去,不时回头看正在赶制木筏的手下,可是赶制而成的木筏却寥寥无几,毕竟周围可以用来制作木筏的材料都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可是四出去搜集渡河船只的游骑还没有一人回来,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对岸的喊杀声渐渐平息了,显然又一次强渡行动失败了,难道这次自己由上游渡河,夹击吴军的策略就这样失败了?想到这里,王彦章不禁颓丧的低下了头。

  “都督,外出搜集船只的胡羊儿校尉回来了,说有要事禀告!”

  “哦!快领他上来!”王彦章赶忙收敛心情,表露出一幅成竹在胸的模样,作为一个统帅,个人的情绪随时都会影响到军心,尤其是眼下这个紧要关头。很快那胡羊儿便快步疾趋了上来,身旁还有一名青衣汉子。那胡羊儿对王彦章叉手行礼罢道:“都督,末将方才沿河北上,寻找渡河的船只,碰到此人,他自称是本地的一个团头,说有办法领大军渡河!”

  王彦章闻言,赶忙对那青衣汉子问道:“兀那汉子,快将你姓名报上,若当真能引大军渡河,本都督当不吝重赏!”

  那青衣汉子赶忙拜了一拜,恭声答道:“小人姓车名明,家父本是当地长老,前些日子吴贼进犯,守官四散,前些日子吴贼下令各乡将船只击中上缴,家父便让乡民交了十几条船上去,却将剩下的百余条隐藏在上游的一个湾子中,小心看管。今日得见王师,赶忙遣小人前来带路,大军若要渡河,便快随小人往上游去再行个二十里便是了!”

  王彦章听到这里,便好似绝处逢生一般,不由得向天默祷道:“今日得圣天子护佑,百姓相助,渡得河去,大破吴贼,弟子自当施舍钱财,修缮丛林,若有食言者,天地神明,当共弃之!”默祷到这里,王彦章对那车明道:“你且去带路,此番事成之后,某自当禀明天子,大加赏赐!”

  已经是午饭时分,南岸的吴军击破了那次梁军的进攻后,便加紧修缮壁垒,准备火器以迎击梁军接下来的强渡行动,但出乎吴璋意料的是,梁军并没有如他意料之中的那样连续发起猛攻,江面上空荡荡的,连一条渔船都没有,看上去诡异的很。感觉到不对劲的吴璋派出几条小船前去打探对岸的动静,报回来却是对岸的梁军正在收集木材,赶制木筏,做强渡的准备。感觉到一丝欣慰的吴璋心中虽然仍有几分怀疑,但他手中的兵力有限,此时梁国大军已经直逼江岸,得到这个风声之后,本来就很不稳的房、均两州的情况只会更加糟糕,自己去分兵巡防也是无济于事,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守住武当城渡口这个要点,等到襄州那边的援兵赶到再做主张!

  樊城,吴军大营。

  帐中吴军大将罗列,只见主帅吕润性端坐在当中,对身旁的那人沉声问道:“陈公此番从建邺来,却不知父王有何旨意,还望告知!”

  与吕润性说话那人身着绯袍,皮肤黝黑,,双目精光四溢,约莫四十多岁,正是男人一生中精力最为旺盛的年纪,正是吴军大将陈璋。只听其笑答道:“临行之前,大王在臣下面前只说了一句话:‘将从中御,兵无选锋者必败’。此番出兵之前,大王对经略荆襄之事未置一词,想必就是为了让殿下无有制肘,全力用兵破敌。”说到这里,陈璋站起身来,对吕润性深深做了一揖。肃容道:“殿下,陈某今日在这里也是麾下一将,只管随意驱策,某自当效犬马之劳!”

  天意 第725章 说客1

  第725章 说客1

  “父王扫国内之众,悉数与我,两国盛衰,决于一役,润性德能浅薄,岂敢专断,还望陈公在兵事上提点一二!”

  陈璋本就是不顾猜忌,敢于任事之人,当年武勇都之乱时,杭州为田覠与吕方联军包围,形势危急。钱缪悬以重赏选拔出战之人,诸将皆无人敢接命,唯有本为陈蔡之众的他敢于领兵出战,击破宣州军营垒,险些便解了杭州之围。如今他虽然已经年过四旬,但姜桂之性,到老愈辣,他见吕润性言辞恳切,并非作伪,便慨然笑道:“既然殿下不以老臣无能,屈尊下问,老臣便斗胆献芹了!”说罢陈璋来到悬挂的地图前:“兵法有云:‘战势不过奇正’,殿下此番围襄城,据高沟深垒而守,以逸待劳,便已经占了先手,在这‘正’上是不缺了。然梁乃中原大国,天子亲征,良将精卒荟萃,若无奇计如何能破之?”

  “此言甚是,只是如何出奇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