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节度-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温摇了摇头:“罢了,这帮人行动如此迅速,还披甲持兵,只怕不是好相与的人物,我们这里也不过有十余人,便是追上去也讨不得好,也罢,你们便在四周好生查看一下,他们行事匆忙,应该会留下些痕迹。”

  那士卒领命转身而去,不过片刻功夫,便听到有人喊道:“在道旁发现一具马尸,马腿上还有军马的印记!”

  徐温的脸色顿时大变,淮南军中本就极为缺马,骑兵丢失战马便是重罪,能够骑马的不是中高级的军官便是信使,方才听说只有一人被围攻,军官都有随身护卫,莫非是带有紧要消息的信使被杀了不成?想到这里,徐温的声音中多了几分焦躁:“快给我找,一定要给我找到足以证明死者身份的物件。”

  徐温突然好似想起了什么,盯着身旁那葛衣汉子的眼睛问道:“你不过是寻常百姓如何认得出山文铠的?”

  那汉子见方才还态度温和的徐温突然变了模样,颤巍巍的答道:“这十几年来,小的天天见到大军打过来打过去,也长了不少见识,所以才。”

  那汉子正说话间,突然不远处的邗沟岸边发出一声惊呼,徐温吃了一惊,赶紧快步赶了过去。待赶到河堤之上,在火光闪动下,一个人浑身湿淋淋的趴在地上,显然是方才被军士从水中拖上来的,只见其右肩上被一根折断的矛头贯穿,背上一只弩矢深深没入,只怕已经透入肺部了。

  徐温赶紧俯下身去,将那个人翻转过来,想要看看是否还有气息,却只见那人脸上刀疤纵横,在火光下好不吓人。伸手在鼻下一探,居然若有若无还有几分气息,赶紧一面剥去那人身上的湿衣服一面对身旁军士下令道:“你们快脱两件干衣服来,给他换上,不然再过半刻,便一点活气也没有了。”

  一旁的军士们赶紧脱下衣服,一人说道:“这人可真是条硬汉子,受了这么重的伤,可还能躲在水中,双手死死抓住岸边的一块岩石,不被水流冲下去,人都昏死过去了,也不放手,真不知道他怎生做得到的。”

  徐温这才注意到那人双手已是血肉模糊,想必便是刚才在水中被岩石磨破的,心中不禁恻然。待用衣服包好那人后,便吩咐手下砍些树枝,做一个担架,将其抬回去治疗。

  吕方今日从朱瑾府上回来,这几日他天天都去请教骑战之术,获益匪浅。听说成及被放回杭州后,钱缪也同意了与淮南军休战和议的事情,方才临别前,他又向朱瑾重提了湖州长城县的事情,朱瑾表示已经向杨行密提过,待钱缪议和使臣来时,杨行密便会提及,应该问题不大。这些日子,吕方诸事顺利,又是少有的闲暇,心情不由得十分舒畅,待回到馆驿,却只见陈允满脸沮丧,拱手站在自己面前,心下不禁一咯噔:“莫非是刺杀陆翔的事情出了岔子?”心情顿时恶劣起来了。

  吕方回到自己屋内,陈允也尾随跟了进来,只有王佛儿侍立在一旁。陈允看了王佛儿一眼,一咬牙,上前敛衽行礼道:“属下办事不力,还请主公治罪。”

  吕方摇头苦笑道:“你不把事情原委说明白,叫我如何治罪?再说,你这事情是见不得人的,我治你的罪,又当如何将那罪名说出来呢?”

  陈允听了更是惭愧无地,于是将事情原委细细禀明,说完后便站在一旁,肃立不语。

  吕方坐在哪里想了一会儿,低声问道:“若是常人,受了这等重伤,十成只怕死了九成,只是这陆翔不可以常人视之,此次没能杀了他,想要再动手,可就难了。”

  陈允一声不吭,只是低头站在一旁,吕方转身对王佛儿问道:“佛儿,你以为该如何是好呢?”

  王佛儿不假思索道:“在下以为使君乃一州刺史,古人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如今在广陵城中危机潜伏,还是早些归去的好。至于陆翔的生死,这等细微的事情,自然有陈先生解决,主公不必分心。”

  吕方击掌笑道:“佛儿果然是言不虚发,发必有中。你说的是,这广陵城中水混的很,像我们这种小鱼,还是早点归去的好,只是我们应该回去哪里呢?”

  吕方说话的时候,面朝着王佛儿,仿佛陈允不存在一般,陈允也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入定了,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听不见一般。王佛儿看了陈允一眼,肃容答道:“自然是回湖州,主公莫非忘了自己的官职不成?”

  “不错。”吕方笑道:“佛儿,你明日随我一同去拜访润州安使君,离开广陵前,我有些事情要办完。”说到这里,吕方站起身来,拍着王佛儿的肩膀道:“佛儿,和你说话真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很多很复杂的事情在你那儿,总会变得很简单。”

  王佛儿笑道:“属下愚钝,不如主公机变,只不过秉直道而行罢了。”

  吕方听到王佛儿的回答,不禁大笑道:“好一个秉直道而行,佛儿你当真是当世奇男子,我能得到你这等属下,当真是我的福气。”说到这里,吕方自顾笑着走出屋去,屋中下王佛儿和陈允二人。

  陈允上前两步,躬身拜倒道:“王将军胸怀宽广,非在下能及。”

  王佛儿伸手扶住陈允道:“主公欲成大事,麾下岂能无人,那事我也思量过了,先生所为并非一己私利,王某也孟浪了些,安仁义向我示好,我却未曾与主母说明,也是有错在先。”两人说到这里,相视一笑,先前之间的一些芥蒂,也消磨了许多。

  次日清晨,吕方便带了王佛儿,一同前去拜访安仁义。那安仁义见吕方的时候,神情间却是有几分尴尬,显然是想起了收买王佛儿不成的事情。

  吕方也不客套,开门见山的说:“吕某今日来,所为只有一事相求,还望安兄应允。”

  安仁义听了一愣,脸色顿时有些犹疑,思量了片刻,方才一咬牙答道:“任之请说,只要愚兄办得到,自然应允。”

  吕方听了,起身拜了一拜,笑道:“所为的不是其他,我在湖州那边已经安定下来了,便要将妻小搬过去,佛儿也要同去,还有些田产店铺变卖,婢女奴仆,想要一同带走,还请安兄应允。”

  安仁义听了一愣,答道:“这是当然的,不过此时是你的家事,又何必相求与我?”

  吕方笑道:“只是佛儿走后,莫邪都中许多士卒都在丹阳定居,田宅也在其中,那时县中官员换了,还请安兄看在小弟面子上,照顾则个。”

  安仁义听了又惊又喜,他当年收买王佛儿也不只是为了王佛儿一人,大半是为了留在丹阳的莫邪右都的三千精兵,此时听吕方的意思,竟是要将那些士卒都留在丹阳,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起身问道:“听贤弟的意思,莫非不将莫邪右都的将士带走?”

  吕方笑道:“不错,那些将士刚刚安定下来,有了田宅妻小,我又如何忍心强行将其带走,若有人愿意随我一同去湖州也就罢了,否则我也不强迫,再说湖州那边土地大半都是豪强所有,也没有那么多多余的空闲田宅安置他们。”

  功高震主 第215章 回乡

  第215章  回乡

  安仁义听到这里,脸上已是堆满了笑容,口中只是说着:“贤弟这般行事,让愚兄好生钦佩。”

  吕方却拱手答道:“安兄如何这般说,若非当年大哥收容与我,将我与降兵安置在丹阳,吕某岂有今日。今日所为不过报大恩于万一罢了。”说到这里,吕方转身对身旁的王佛儿叱道:“你这厮好生不懂事,安使君降阶交好与汝,你却那般不识抬举,险些伤了我们兄弟间的情谊,还不快向我大哥谢罪。”

  王佛儿赶紧站起身来,敛衽谢罪,安仁义脸色微红,伸手制止王佛儿下拜,道:“罢了罢了,也是我酒后孟浪了,佛儿忠心侍主,何罪之有。”

  王佛儿却还是躬身拜了三拜,方才回到吕方身后侍立,吕方肃容道:“小弟当年南下之时,麾下数千士卒,可囊中羞涩,无立锥之地,兄长让出丹阳与我,吕某方能有今日境地,所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安兄也。杨王外放我为那湖州刺史,事情原委兄长也是清楚地,并非赏功酬劳,现在我虽名为刺史,可手中不过一县之地,强敌便在身侧,手下将士们枕戈而眠,披甲而耕,哪里又及得上在丹阳时。杨王所为无非是顾忌兄长雄武,剪除羽翼,免得祸生腹心罢了。我出发之前,将吏家属,辎重细软皆留在丹阳,乃是信重兄长,以为若有万一,妻小也有所托,实无贪恋实利,不肯交还的意思。今日所为,也是为了防止小人细言,离间和兄长的情谊的缘故。“

  吕方这一席话说完,安仁义已是满是通红,他想起前些日子听苏掌书所言,招诱吕方麾下壮士,收买王佛儿所为,而吕方却以怨报德,将留在丹阳的将士留给自己,不由得起身抓住吕方的手臂道:“安某昔日所为实是受了小人挑拨,昏了头脑,尚喜遇到佛儿这等板荡之臣,未曾坏了我等兄弟情谊。吾与任之虽非亲身骨肉,但好男儿意气相投,又何必须要一母同胎,将来某家若再有做了半点对不起任之的事情,自当不为人子。”说到最后,安仁义咬破手臂,依照胡人的风俗,指着伤口对天发誓起来。

  吕方赶紧撕破衣袖为安仁义包扎,一时间两人气氛融融,正在此时,屋外有亲兵通报,说吕方馆舍中有人来报信,有要紧事情请回到馆驿。

  吕方听了,在这广陵城中,多事之秋时,也不敢拖延,赶紧起身告辞,安仁义也不挽留,起身将其送出大门外。

  送走吕方后,安仁义回到屋中,在一旁等候已久的苏掌书见他心情不错的模样,试探着问道:“不知今日吕刺史来访所为何事,使君如此开心。”

  安仁义脸色却突然阴沉起来,指着苏掌书叱喝道:“任之将留在丹阳的莫邪右都转至我润州辖下,你这厮任性妄为,险些毁了我们兄弟情谊,若非看你这些年来做事还勤勉的很,今日便要取你的项上人头。回润州后,你便回家中闭门思过吧,莫要在我幕中来了。”

  苏掌书一下子被安仁义的怒骂给吓呆了,正要开口分辨,安仁义却一甩袖子,自顾进屋中去了,把他一个人撂在院中,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尴尬万分。

  吕方一路急如星火赶回住处,却只见吕之行满脸惶急在堂上来回走动,心中不禁咯噔一下,莫非是他在杨行密府上得了什么要紧消息,通报自己不成,正要屏退左右,却只见对方抢到自己面前,满脸都是悲戚之色,悲声道:“任之,父亲传信来说病势沉重,卧床不起,只怕,只怕已经不行了。”说到这里,吕之行一把抓住吕方手臂,竟失声痛苦起来。

  吕方听了这消息不禁一愣,也不禁悲从中来,自己自穿越以来,由一介庄客发展到如今一州刺史,吕家的族长吕深实在是有大恩与自己,力排众议支持自己在庄中重新分配土地的改革行动,不嫌自己身份低微,将长女吕淑娴许配给自己,可以说,若无此人,只怕吕方现在最多不过一个庄客头目,哪里有今日的风光。可他此时派人传信而来,只怕是有要事托付于自己,想到这里,吕方拍拍正在痛哭的吕之行,安慰道:“大兄,这是淑娴那里你可有派人通知,泰山信中可还有说些什么要紧事?”

  吕之行接到这个消息,父子连心,悲戚自然非吕方这等两世为人的所能比拟,这下被吕方一提醒才回过神来,答道:“父亲信里说了,丹阳姐姐那边他也派了信使前往,丹阳与广陵不过一江之隔,恐怕明日早上也到了。信你也看看吧,我现在神思迷乱,实在是做不得事情了,你心思细密,还是多打些主意吧。”说罢,吕之行从怀中取出一封帛书,递给吕方。

  吕方接过书信打开一看,果然是吕深的笔迹,大概意思是自己病重,已经离大限不远,能有子女如此,本已无憾,只是吕氏族中事务繁多,又位处淮上四战之地,不得不多做考虑,最后几句话是专门写给吕方的,说他虽非自己亲生,但在他心中便如自己儿子一般,请他务必要亲身前往一趟,如此云云。

  吕方合上书信,微微一想,已经大概明白了吕深的意思,昔日自己在淮上时,庄中兵农合一的体制,统兵作战,大半都是自己所为,加上吕家的深厚势力,压的其他六家抬不起头来,可后来自己去了丹阳,王俞有了徐城镇守使,屯田中郎将的官职,有了这个凭借,他招抚豪强,收容流民,这几年来在庄中将吕家压得抬不起头来,吕深在庄中也不过是倚仗自己的资格勉力支撑罢了,他本可以到丹阳或者广陵那里享清福,可他姜桂之性,到老愈辣,无论如何也不远抛下家业离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