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爆发后,在波罗的海舰队任海军军官的高尔察克,屡立战功。1916年,高尔察克晋升为海军中将并出任黑海舰队司令,在任时同样战功卓著。1917年,高尔察克宣誓效忠临时政府。1918年在俄国的临时政府中,高尔察克被任命为军事部长。1919年夏,高尔察克被宣布为俄国最高执政官。1919年8月,高尔察克指挥大军,由东向西全面进攻。战争之初,大获全胜,列宁在《真理报》上,号召“一切为了东线”、“必须用全力粉碎高尔察克”。
  高尔察克是个优秀的学者,会四门外语,其中就有汉语。我不会对此有任何好感的,考虑到中国的衰落和俄罗斯的贪婪,要说高尔察克是出于善意,我是很难相信的。然,余程万并不是我,他显然没有考虑那么些。流利的京片子,让余程万备感亲切,这也使得两人的相处极为融洽。
  两个文人谈书,两个屠夫谈杀猪,那两个军人在一起,谈论的也就可想而知了。高尔察克和余程万很快就找到了话题——刚刚结束的欧战,在讨论中,双方都表现出对欧战的熟悉和极高的军事素质。在狭小空间里,惺惺相惜的余程万与高尔察克,迅速熟悉起来。作为西伯利亚中国驻军最高指挥官的余程万,对我在此的策略和企图,还是很清楚的。所以,在许多无关紧要的地方,余程万都做了详细的说明。高尔察克从中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对中国的现状,有了个初步了解。
  虽然,余程万讲述的,都是公开的信息,却依然给高尔察克相当大的帮助。国与国之间,惟有利益。高尔察克不需要什么秘密消息——如果有会更好,从公开的消息中,才能够全面完整的了解中国,并为他的判断提供依据。
  比如,国防军在统一时的辉煌战绩;统一后,整编军队,因为数量众多,不得不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军;裁减的军队,以中国董带出来的老部队为主等等。高尔察克就可以从中得知,国防军大体的总兵力、战斗力。并从某些细节上,了解到中国董的地位十分稳固。
  比如说,国防军的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象汽车是太平汽车厂的产品——这不是新消息,“甲壳虫”不就是那里的出品。不过,汽车在中国的普遍使用,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他没有用车队作标准,余程万告诉过他,西伯利亚驻军的装备增加改进了部分装备。而且,毕竟是西伯利亚驻军的司令部所在。所以,车队一千多人,就使用二百多辆载重卡车,不足为奇。
  再比如说,中国南方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很快。安庆政府被迫为公职人员加薪。像军队已经加薪两次了。国防军的待遇很好,通常会高于政府工作人员,但低于教职人员。高尔察克听到这,不由得苦涩的笑了。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目的,暗自记住,中国政府的财政状况良好,很重视军队和教育。此外,中国南方粮食连年丰收,安庆政府进行了大量的采购,建立了储备粮库,以稳定粮食价格……高尔察克暗想,中国有大量储备粮……
  在所有这些谈话中,给高尔察克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安庆政府成功实施的“土地村有”改革。当然,这让高尔察克想起了“斯托雷平改革”。不过,两者目的相同,手段差别很大,在深度和广度上更是相差悬殊。虽然都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社会改革上,一成功一失败。前者有利的团结了人心,中国董以此成为中国的最高执政;而后者遭到了激烈的反对,斯托雷平遇刺身亡。这样影响深远的改革,对俄罗斯现实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示范作用。所以,高尔察克孜孜不倦、仔仔细细、盘根问底地整整‘审问’了余程万一天。直到确定余程万确实不了解更多情况,又答应回去寻找更多的资料给他,才放过余程万。
  仔细考虑后,高尔察克并不认为,“土地村有”适合俄罗斯。在斯托雷平改革前,俄罗斯基本就是村社农奴制,而今也有很大程度如此。所以,俄罗斯的改革,需要面对的问题在于,农民的人身自由和土地问题。不过,中国在改革中,政策的公平性、税收的减免、对普通农民的贷款扶持,以及技术支持,都是值得借鉴的。以政策的公平性而言,该政策既保障了地主利益不会受到严重影响,减少了执行的阻力;又通过贷款和技术支持,确保农民能够通过生产,获得足够的利益;政策公开,财务透明和自由退社等措施,也保护了农民利益,不会受到非法侵占……
  四天后,车队悄悄地抵达了伊尔库次克。在其一手组建的俄罗斯临时政府军中,高尔察克拥有崇高的威望和相当多的支持者。在第一西伯利亚军军长A ·佩佩里亚耶夫中将,及莫尔恰诺夫将军等人的支持下,高尔察克迅速掌握了军队,宣布对伊尔库次克实行军事管制,轻而易举的控制了俄罗斯临时政府的局势。自然,平静的表面下,是汹涌的暗潮——那就看高尔察克今后的表现了,起码,俄罗斯临时政府现在不会垮台了。
  国防军车队在伊尔库次克停留了一天,就继续起程了。车队卸下了众多的搭载者,带着高尔察克的全权代表,俄罗斯临时政府的首相B ·H ·佩佩利亚耶夫等十七人,前往国防军在西伯利亚的控制区赤塔。
  佩佩利亚耶夫一家人,是俄罗斯临时政府坚定的支持者,为数不少的佩佩利亚耶夫为俄临工作,甚至直接加入白军,与红军作战。同样,佩佩利亚耶夫一家人,也是高尔察克坚定不移的支持者。
  在告别的时候,高尔察克表现的情真意切,他用力拥抱了余程万,并交换了配枪。高尔察克对不能亲自拜访董总理,表示了深切的遗憾——高其实就对我有几分好奇而已。不过就目前而言,伊尔库次克暗流涌动。军事上的失败,极大的影响了高尔察克的权威性。俄临的主要组织者,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组织“政治中心”,对其的支持正在动摇。此时此刻,如果高尔察克离开伊尔库次克,局势再次失去控制,甚至高尔察克被免职,都不希奇。所以,余程万对此表示了理解。并建议高尔察克,尽可能的延长军事管制时间,抓紧时间整编军队,集中所有人力物力,以抵御红军的进攻,云云。
  ……
  尽管国防军从日军手中,接管赤塔以后,修建了营房,改善了道路,并平整土地,修了飞机场,可以供国防军现有的各种飞机起落。俄罗斯临时政府的首相B ·H ·佩佩利亚耶夫等人,仍然决定乘坐火车前往安庆。就像高尔察克叮嘱的那样,“时间虽然紧迫,但对中国的了解更为重要,你要尽可能的从细节中,了解中国是否像余程万描述的一样……”
  1920年4月11日,我收到余程万亲自发来的电报,“高尔察克的全权代表,俄罗斯临时政府的首相B ·H ·佩佩利亚耶夫,将于七日后,抵达安庆”。
  【看书要砸票,做人才厚道】  ?
  第64章'1'
  4月12日,我照例举行了内阁会议,讨论决定近期重要事宜。
  那天,我刚好处理完公文,富余一点时间,便提前到官邸内的会议室等候。
  最先抵达的是张骞,这老先生竟穿了身宽袍大袖的士子青衫。我不由得笑问道:“季老,您这是演的拿一出儿啊?”
  张骞微微一笑,说:“崇文,你穿得,我穿不得?”
  到底是状元出身,嘴皮子好使,一句话就把我给挡回来了。
  我在各种典礼、庆典等隆重场合,尽可能地穿汉服,多少也造成了一阵小流行。新潮人士偶尔会穿之招摇过市,有些空闲的老派人物也喜欢那份宽松。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汉服仍是节日里,才穿着汉服满街走。毕竟在工作的时候,穿汉服,不是很方便。张骞这么穿,明显是有问题。我上上下下打量张骞,毫不掩饰我的好奇。
  张骞一时兴起,穿了这身衣服出来,出门就有点后悔了,但时间已经来不及换衣服,便只得硬挺着来了,现在真是追悔莫及。张季老不甘心束手待毙,正想施展转移话题大法,就听身后有人说道:“难道崇文兄,还不知道季老正……”
  随着那幸灾乐祸的声音,唐绍仪从张骞身后转了出来,用手比划了一个手势。顾维钧正在美国访问,所以,身为次长的唐绍仪代替他来开会。
  我这才想起来,宽袍大袖的青衫士子服,穿起来是风度翩翩,挽上个发髻,很适合骗小姑娘的——我不怀好意的看看张骞头顶,可不正是。前不久,听说张骞与门下女弟子……
  这种事情,男人没有不羡慕的——我不光是羡慕,我嫉妒死了。然,我无论如何也不会表现出来,让张骞得意,得想想办法打击他一下。
  于是,我便抚掌笑道:“难怪季老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原来是命犯桃花呀!佩服,佩服!”我伸出大拇指,赞叹说:“真是老当益壮!”
  张骞面色一红,便恢复了正常,虽不开口,却自然流露出骄傲的表情。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能让十七八的大姑娘倾心,这骄傲理所当然。
  然而,我早就想好欲抑先扬了,自不会让他一直得意下去,便靠近一点儿,小声说道:“不过,季老身体要紧,不行千万不要硬挺呀!要不,我回头让人给您送点儿龟龄集,正宗‘广誉远’精制,大·补·元·阳,益·肾·固·本·啊!”
  说男人什么都好,千万别说不行,张骞作色怒视我,小声怒道:“什么不行,什么不行?!我身体好着呢!”然后,看看故意表示惶恐的我,笑着表示既然如此,龟龄集就收下了,并警告我,话可不要乱讲。
  唐绍仪看我们故弄玄虚,作声作色的,不由得笑了,我和张骞也一起大笑起来。
  ……
  不一会儿,内阁成员到齐,说笑结束,会议开始。
  首先发言的,是农林总长张骞。
  “农林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根据近期来自各地的报告,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出现大面积持续干旱。如果这一状况持续下去,必将酿成一场大旱。农林部需要资金,补贴上述地区打机井、修水利,以减轻旱情。这笔资金,大概在五百万左右。
  而且,农林部在上述地区,修建了储备粮库,准备调拨一批粮食备荒。同时,农林部准备将十万吨储备稻,脱壳成大米。这也需要内阁通过。”
  然后,张骞停了下来,等待其他阁员提问。我想了下,问了两个相关问题。
  “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进展如何?储备粮现在一共有多少?”
  张骞对前一个问题没有准备,变先回答后一个问题。
  “中国的储备粮,现在共有382万吨稻,41万吨谷,总共423万吨储备粮。其中一半是去年收购的。
  这两年,粮食亩产量虽然提高了,但总产量并没什么提高,去年基本持平,今年恐怕要下降了。粮棉争地的情况很严重,绵羊、奶牛等的养殖,更挣钱,也减少了粮食种植的面积。我建议,今年继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让粮食价格上涨些儿;同时,在北方推广良种,尤其是高产量的杂交水稻和玉米,以增加中国的粮食产量。
  ……
  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进展很大。根据枞阳农校的研究表明,在农业生产中,绝大部分的水,都流失浪费了,并没有对农作物产生效果。所以,只要能够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节水并不困难。目前初步有成效的有‘滴灌’和‘大棚’两种。
  不过,前者效果显著,能够节约80%的水,但建设成本太高;后者节水效果不好,却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
  ……
  大家对调拨钱粮,并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对旱情提了几个问题。在得到满意的回答后,便顺利通过了。
  “二,是移民。
  由于种种原因,蒙古地区只推广了先进的畜牧技术,普及良种——牧草、玉米,推行圈养、青储等措施,并为每名登记宣誓的蒙古公民,分发了20公顷的私人土地。
  ……
  目前蒙古土地的分发,基本完毕,情况还算稳定。
  由于东北地广人稀,所以没有在那里实施‘土地村有’。只是推广了良种、化肥、农药、农机及现代农牧业技术,同时效仿美国,在东三省、热河及察哈尔实施了《宅地法》,以开发东北,鼓励向东北移民……”
  《宅地法》规定:凡一家之长或年满21岁、从未参加叛乱之共和国公民,支援或教唆合众国的敌人者,在宣誓获得土地是为了垦殖目的,并缴纳5元费用后,应从1919年8月1日起,登记领取总数不超过150亩或以下尚未分配给私人的公有土地;登记人在宅地上居住并耕种满5年,就可获得土地执照而成为该项宅地的所有者。
  “……自去年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