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中国方面提出的这个要求,驻菲美军的撤离基本可以忽略,核心意思就是要求日本到时候完完整整地交出美军俘虏和美国侨民。
  这一条件是苛刻了点儿,但如果能够平息中国董的不满,日本人也准备答应了。毕竟是日本率先破坏了中国的承诺。
  军火采购更不是问题,日本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海了去,不差这一批。
  而且日本现在也是需要大量武器弹药的。可以预测,这一需求,只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多。暂时用不了许多的话,也可以先行预订——军火生产也是需要时间的。这样的话,单纯是增加了提前预计的问题。
  实在不行,可以直接订购大批新式飞机,这是什么时候都需要的。
  惟有关于台湾和北库页岛问题,是个大麻烦。的确,拥有荷属东印度群岛以后,两地提供物资原料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
  以石油为例子,荷属东印度每年产量已经增加到七百多万吨,不仅能完全满足日本自己的需要,还可以对外出口几十万吨。两地不到三十万吨的石油产量,对日本没什么决定意义。
  台湾所处的位置,是很关键——那是对中国而言。中国有了台湾,就有了重要的安全通道,可以把南海和北海连成一片,使中国海域联成一体。对日本来讲,有了台湾,可以保护东南亚…日本的航道。但也就这么多了。
  实际上,这毫无意义。
  如果中国对日本宣战,日本面对中美两国的夹击,必败无疑。有没有台湾,都是一样一样一样滴!否则,中国掌握了台湾,也就是给日本带来些许不便而已。
  说白了,台湾几是个“鸡肋”,再富饶,再重要,也比不上中国的意义重大。但是,台湾是日本扩张的起点,也是日本扩张的第一个高潮,纪念意义很大滴!很多日本人都怀有台湾情节,从上一次“天皇的决断”,就可以看出台湾在日本人心中的意义。
  然而,中国人的台湾情节也很重的。在历次重要的中日谈判中,台湾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被提出来,近年来已经影响到了中日关系。可以说,中方提出台湾与北库页岛问题,是意料之中,跟是情理之中的事。
  如果断然拒绝,中国方面一怒之下,是有八九会通过武器禁运议案的。真是绝对不得,更答应不得——如此之大的一个黑锅,近卫是绝对不会自己背的。
  照例,日本首相近卫召开了内阁会议,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日内阁成员得知消息以后,屋里就“嗡”的一下,像飞起了一屋子的苍蝇,这事再有心理准备,知道中国多半会提出来,也接受不了。
  东条英机气愤已极地一拍桌子,大喝道:“这是讹诈!这是趁火打劫!”
  此话说出了在座所有内阁成员们的心声,却没有人附和东条。东京守备部队在“二二六”兵变后,就已换成海军陆战队了——陆军的地位可以想象。
  再说,谁不知道中国是趁火打劫,现在关键是怎么办,没有与美国开战的时候,日本自会断然拒绝。上一会就是如此,现在嚒,谁敢呀?
  中国都不用对日本宣战,只要对日本实行武器禁运,日本的底气就不足了,多半连东南亚都保不齐。如果中国更进一步,对日实行贸易禁运,日本就得一败涂地。
  内阁会议史无前例的沉闷,天大一个黑锅摆在众人面前,谁也不想开口。众所周知,中国是趁火打劫的高手。日本的形势如此不利,怎么看,结果也不会乐观的。日内阁成员都深明法律,知道自己“有权保持沉默”,一个个鼻观口口观心,好似入了定——这一招就是有名的“非暴力不合作”。
  在日本,政治家是一份危险的职业。如果丢掉台湾,不仅前途暗淡,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的。像日置益签署了一个《青岛条约》,多少年都不敢回国。最后在“二二六”也难逃一刀之灾,险些一命呜呼。
  别人可以装聋作哑,外长丰田却逃不掉。在近卫的询问下,丰田吭呲半天,憋出了一个字——“拖!”
  “拖”,是个好办法。古人云,“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又说,“大事化小,小事化无”,都是“拖”的妙处。
  但近卫却险些没把鼻子给气歪了,十分不满的“哼”了一声。
  “拖”也需要条件的。中国那里武器禁运议案,下周就要表决了,众议院完了,就是参议院,然后总统一签字就会生效的。满打满算也就一月半月的时间,日本哪里拖的起呀?!
  不管中方是怎么考虑的,议案一通过执行,到时候,日本的麻烦可就大了。
  近卫一气之下,挨个询问。
  ……
  然而,世界上有些问题,注定是无解的。近卫的逼问没有什么效果,就连海相米内也是“王顾左右而言它”——大家的意思很明确,身为首相,就要负担起自己的责任来。重大的问题要担当起来。
  直到近卫生无奈地宣布会议解散,台湾问题也没有任何进展。
  此后,近卫向裕仁请示时,裕仁的态度也非常暧昧。上一次的决定,被很多人认为是错误的,这次可要小心从事。裕仁没有明确指示,只是要求他一定要把问题处理好。
  “处理好!”说的容易……近卫的心情之郁闷不必多说。
  日本内阁的决策无果,但行动却很迅速。别的不管,先与中方展开谈判,拖延时间。台湾问题解决不了,可以先谈前两个问题。
  于是,中日谈判和日本政府的军火大采购,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采购不必多表,无非是飞机、大炮、坦克、舰艇什么的。日本人倒是秘密提出购买千里眼(雷达),却被中国拒绝了。
  日本在驻菲美军问题上,很快同意了中国的主张,表示愿意就这一问题与美方展开谈判。在中方答应保密以后,也同意在战斗结束后,把战俘和美国侨民,交给中国。
  保密主要是防止此事鼓舞美军的士气,使其拼命抵抗。
  在美国侨民方面,日本曾试图反对。因为美国已经把日本在美侨民,都关进了集中营。日本想用这来说事,但中国的态度很坚决,别的地方我不管,菲律宾,中国是保证过的。形势所迫,日本很是委屈求全。
  美国比我想象的还要现实,没有断然拒绝。而是提出了很苛刻的条件,赔款、撤军和停战等等,好像是美国胜利了一样。估计比日本还能胡绞蛮缠的,也就美国了。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日本拒绝了美国的要求,反而提出缴械等八大要求。
  一来二去,双方的条件都现实了许多。
  美国只保留了停战谈判的要求,日本也说,可以保留随身武器。但两方的谈判条件相去甚远,美国也缺乏诚意。秘密交涉很快就被终止了。
  美国提出这些要求,一来是拖延时间,能停战正好加强防御;二来是明白菲律宾守不住,希望能把当地驻军,撤退到澳大利亚,与澳军合兵一处。
  这些要求,都被日本拒绝了,美国也就无意交涉下去。至于日本提出的全面停战和谈的想法,美国考虑都没考虑,就一口回绝了不得。
  我提出这一要求,是为了向美国示好,也是表示中国的歉意——在菲律宾问题上,中国是保证过的。对于最后的结果,我倒没有什么期望。
  关于中国贩卖武器装备给日本,美国郑重其事地提出了抗议。
  这个问题很麻烦,董浩然考虑以后,决定董氏完成以往的军火交易后,不再接受日本新的武器订单——包括日本此次的订货,董氏也没有接受。这是一个姿态,董氏的主业在中国,但董氏是在美国起家发展起来的,美国部分占了近三分之一,也不可小视的。加之,董氏与美国的关系错综复杂,没必要为了挣点儿小钱,破坏了关系。
  我的长子董浩然是39年举家回国的。董氏的主业在中国,总要熟悉熟悉,再者说,太平洋局势紧张,他待在美国,也不方便。
  日本人的抵抗是艰苦卓绝的,他们使用了一切手段,阻挠武器禁运议案的通过。然形势比人强。在我强有力的暗地里支持下,8月下旬该议案顺利的在众议院通过。
  日本人还不肯低头,企图负隅顽抗,9月初参议院一审未通过。但我怎会罢休,不等日本人高兴,9月11日,《武器禁运法案》就在参议院通过了。该议案规定,从1941年11月1日开始,中国应严守中立,禁止一切武器运往两国,无论该武器是何时签约,这一法案为期六个月,到1942年5月31日结束。
  然后,视效果再讨论决定,是否将其定为永久性法案。
  这下子,日本可就慌了神。
  当天下午,近卫的越洋电话,就打到我这里。
  如果说近卫在电话里苦苦哀求,那是不现实的,但其言辞之恳切,可以用低声下气来形容。
  好说歹说,我总算答应试一试。但我警告近卫,议案交到了总统的手里,我也没有把握。如果总统坚持签署,或者已经签署了议案,那就谁也没有办法了。
  当晚,近卫在电话里,尽量的镇静自若,但听我说“成了”,还是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其紧张地心理表露殆尽。
  今卫紧张的不是武器禁运。六个月的武器禁运期并不长。日本暂时还是居于优势地位。就算这一法案的的通过执行了,短期内也不会影响战争的进程。
  法律和政治,都很讲究先例。在法律上,一个先例,往往会成为后来法官的判案依据。在政治上,也差不多,都会为后来者不断引用。一旦武器禁运成为法案,就会成为一个合理合理依据从而被不断引用。
  夸张地说,中国一直在美日之间保持中立立场的,略偏向于日本,武器禁运极有可能成为其偏向美国的一个转折点。
  实际上,单单是《武器禁运法案》六个月后成为永久性法案,就绝对不是日本能接受的。甚至于,中国进一步把武器禁运,扩展到贸易禁运,那日本就不战自败了。
  如果日本一败涂地,中国参与其中,痛打落水狗,对日本宣战,也不是什么希奇事——中国要保持地区平衡,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参战势在必然。
  政治这东西,当时看起来异想天开的事情,也都发生过的。
  近卫松了口气,可不是我想要的。
  我很直白的提醒他,即便总统同意不签署议案,国会三次通过后,也会自动成为法律的。而且,中日间关于台湾问题展开谈判的消息已经泄露,我是暂时给按住了。但这样的事,有一就有二,谁也不知道会在何时被披露出来。如果日本不能在短期内解决此事,后果不容乐观的。
  近卫连声说道:“是是是!”
  近卫撂下电话,擦了把汗,心想,‘民主有什么好的?言论自由,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若是中华帝国哪里能有这许多事……’
  顺便说一句,日本人认为,国家的发达与否,与制度无关。日本人经济战后的迅速恢复发展,更多的是源于普及教育、大批的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
  形势逼人,近卫不得不马上行动起来。第二天,元老、重臣和内阁成员就被召集到裕仁面前,举行御前会议,决定台湾和北库页问题的解决原则。
  过程不必详表,反对的占了大多数,还有极个别人叫嚣着战争——被无视了,近卫眼看不妙,坚决果断地承担起了责任——此事处理不好,板子总是要打到他身上的。如果因此导致战败,他的下场一样凄惨。
  近卫表情坚毅果决,举止从容不迫,谈话间隐隐有金石之声,谁也看不出他正后悔莫及——‘当初要对美宣战,就应该辞职的……’
  会议顺利通过决议,再努力争取争取,如果实在不行,也要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会议详细列出了:援助、低息贷款、驻军、新式武器、单方面最惠国等七条要求。
  对于会议决议,近卫哭笑不得,这可真是漫天要价了。
  【看书要砸票,做人才厚道】  ?
  第126章[全]
  ‘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倒槽!’
  唐绍仪站在回龙院前的门廊里,心里忽然冒出了这么句话,转眼他不由笑了,‘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挨得上吗?’
  唐绍仪身穿一身汉服,花白的头发挽了个发髻,用青玉簪子简单一扎,长袍迎风,大袖飘飘,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样子。人人看了都得称赞一声,“洒脱飘逸,风采不减当年!”
  不过,唐绍仪今天穿的衣服不是很合适。十月初南方的天气,还会热儿上一阵。连续几日的高温,气象台预报说,今天天气晴,气温依然如故。唐绍仪就有意穿的凉爽点儿,就选择了襌衣。襌衣,即无衬里的单层衣,是夏天穿的汉服。
  谁知道,这十月的天空,也象孩子的脸,大风卷起树叶、沙砾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