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陌路商途-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债务方面已经包括了,如果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不太长的话,等过些日子我打算把一些债务打包出售,也许可以挽回些。”

    周利文摇摇头,大卫这个想法虽然不错,可是他并不知道次贷危机的威力。实际上,现在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虽然已经过去,可它的持续性和影响并非那么容易消除的。直到2014年的时候,全球经济都没完全复苏,平常银行业经常使用的债务打包出售方法至少在暂时是行不通的,这些债务很可能就砸在自己手里了。

    1亿1500万美元的损失,如果再加上其他产业在这场次贷危机中的损失,周利文的全部损失大致在3亿美元不到。这个数字虽然庞大,可对于周利文的全部产业市值来说已经是微乎其微了。当然,这些损失并不包括他在股价上的损失,如果要计算股值损失的话,那么这个数字就起码得增加几十倍。

    “债务打包的事以后再说吧,你是这方面的行家,如果有合适的买家直接出手就行,不用再向我汇报。”周利文想了想如此回答道。

    “我明白了。”大卫点点头表示同意,他其实也清楚在现在这个情况下基本没有银行或者金融机构会主动接受债务打包业务的。其实这一次次贷危机,差一点儿把大卫的心脏病都给吓出来,他从业以来还是头一回碰上这么严重的金融危机。要知道当年大萧条的时候他的父亲还年轻,虽然听说过那次大萧条的可怕,可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作为银行家,尤其是家族银行的传人,大卫的家族当年挺过了大萧条时期,可这一次如果不是银行被周利文所收购,而且在重组后,又在周利文的强烈要求下减少了次贷业务,甚至在半年多前就完全结束了和房利美、房地美的合作,也许美国一号国家银行就和其它一些中小银行一样在这场次贷危机中灰飞烟灭了。

    一想到这事,大卫就不寒而栗,尤其是当他得知房地美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自杀的消息后,大卫甚至拿出心脏病药吞服了几颗。面对现在坐在自己面前,这个比他儿子还年轻的富豪和老板,大卫心里是由衷感激,甚至还觉得周利文简直是一个奇才,也许他还是上帝的私生子,要不然怎么会提前判断出这点,从而使得美国一号国家银行在这次危机中仅仅只是稍受损失,而没有被完全牵连进去呢?

    “说说今后的安排吧。”周利文揉揉太阳穴,这些天他一直没休息好,太多的事都要他最终决断,每天六小时的睡眠已经成了奢望,就像现在,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身心疲惫不堪,可暂时他依旧要继续挺下去。

    大卫大致向周利文讲了讲他和银行高层,包括几个股东商量的对应措施,其举措无非是缩紧银根,减少风险投资,增加对实业方面的贷款比例等等。等大卫讲完后,周利文默默考虑着,许久没有说话。

    “您是不是觉得过于保守了?如果您有好的建议话,我们可以商议下。”见到周利文沉思许久都不开口,大卫有些忍不住地问了一句。

    “不不,亲爱的大卫,其实这些举措还是不错的,虽然保守,但稳扎稳打,我想任何一个银行家,包括美联储的主席们都挑不出一点问题。”周利文摆摆手说道,大卫听周利文这么说松了一口,要知道双方的年龄差距不小,作为年轻人,在外人看来周利文当然是激进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在短短时间内就一手创建出这么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来。而大卫不同,几十年的银行业生涯,再加上他的年龄和目前复杂的情况,大卫选择稳扎稳打是最妥当的对应策略,他担心自己过于求稳而让周利文有所不满,可结果周利文反而肯定了他的举措。

    “谢谢,如果您没意见的话,接下来银行就按照这个步骤进行。当然,假如一年后经济好转,我们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新的调整。”

    周利文点点头:“可以,这个我批准了。”正当大卫笑了笑时,周利文突然又说道:“不过大卫,我想另外提个建议。”

    大卫一愣,很快就道:“您请说。”

    “这回次贷危机对于整个金融业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也许过不了多少日子,就会有大批的银行业,包括金融机构破产,这一点你不会否定吧?”

    “当然有这个可能。”大卫点头表示认同:“说实话,假如当初不是您的支持,我们及时退出次贷业务的话,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继续谈论这些话题。这场次贷引起的金融危机实在是太严重了,不用说过些日子,以我现在得到的消息,全美已经有近百家小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处在了崩溃的边缘,直接破产清算的也已有了十几家。”

    “真是个悲剧。”周利文感叹了一句,大卫同样沉重地长叹一声。作为银行家,同行虽然是竞争对手,可当看见这么多同行被这场危机给卷进去,从而彻底失败的结局,这是任何一个银行家都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兔死狐悲,也许就是这个心态吧,面对这个现实,个人的力量是如此眇小,就连强大的美国举政府之力也无法阻挡危机的发生,那么一个银行家再有能力又能如何呢?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作塞翁失马。”周利文幽幽地说道。

    见大卫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周利文特意给他解释了一下这个典故,当大卫听完周利文的话后顿时恍然大悟,有些明白周利文的意思了。

    “您的意思是说,这次的次贷危机不仅是难关,同样也是一个机遇?也许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银行业进行扩张?”

    “没错!”周利文很是赞赏地点点头,大卫虽然年龄大,可经验丰富,一点就透。

    大卫皱眉想了想,环抱着的左手搭在右手圈里,戴着婚戒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手臂。过了会儿,他道:“这似乎是个不错的想法,我们在场危机中受到的损失很小,以银行的资金准备完全可以适当地收购一些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借这个机会进行扩张。不过我有一个疑问,这需要的资金可不是一笔小数,不知道您能给予多少支持?要知道,我可不希望无序的收购影响到美国一号国家银行的自身。”

    “这你放心。”周利文本以为大卫会反对,谁想到他是担心资金问题。对于资金,周利文还是有一些的,虽然在这次危机中他的损失不小,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拿出几十亿美元对周利文而言只不过是有些压力而已。

    更重要的是,这的确是一次美国一号国家银行,包括沪海银行和投行向外扩张的良好机会,更是美国一号国家银行和这些机构,乃至周利文本人对金融业精英的一次“大采购”。随着周利文的商业帝国越发庞大,他就越发感觉到人才的不足,而美国最精英的人才不在企业,也不在政界,而是在金融界。随着次贷危机的发生,大批顶尖的精英人才失去了原本的工作和地位,这难道不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么?

    (近来票好少,求票求票!)

第432章 逆水行舟

    次贷危机的影响到十月份依旧没有过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所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一些在第一次危机中倒下的公司、机构、企业暂且不提,因为他们已经死在了第一波。可那些暂时渡过去的公司并不是说没有后顾之忧,只不过摇摇欲坠还未倒下罢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即将要发生的庞氏案件和轰动一时的雷曼兄弟倒闭事件。

    如果周利文的记忆没错,这两件大事将在几个月后,也就是2008年分别发生。这两件事从某种意义来看可以说是次贷危机的延续,给予已经糟糕之极的经济再一次雪上加霜,使得之后的全球经济进入长期而根本就望不到头的萧条。

    周利文现在就开始准备,同样是为了即将到来的这两件大事做好前期工作。这个计划是长远的,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效果。可一旦当雷曼兄弟倒下后,金融界必然会出现填补空缺的机会,而到那时候,就是周利文的机会。

    在周利文和大卫商量着如何实施的同时,远在芬兰的诺基亚总部,公司总裁奥利拉脸色铁青地看和摆在他面前的两份文件。

    第一份文件是这一季度的销售报表,这份报表上的数据看得奥利拉心惊肉跳,可以说自从诺基亚崛起后,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难看的数据。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计算,诺基亚这季度的亏损已经达到了令他无法承受的地步。

    作为一家跨国公司,诺基亚拥有众多的员工,而且在世界各地的主要城市中还有着诺基亚的分公司、专卖店等等。以目前的销售额,别说是赚钱了,每天产生的亏损就是天文数字。面对这个情况,奥利拉所能做的选择并不多,其一当然是想办法把销售额拉上去,至少要恢复到以前70%的比例,这样才能继续维持。其二就是裁员,减少开支,关闭专卖店。

    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开源节流。可话说起来是容易,但真要干却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说开源吧,也就是增加销售额,以目前诺基亚的销售下滑速度能够止住就很不错了,再者随着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给整个市场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不仅是诺基亚,其它手机制造商,甚至包括Orz、苹果和三星这样的公司同样产生了销售下降的情况。如果说诺基亚在这种时候有迎风而上的能力,那么奥利拉也不会一直为了诺基亚面临的困局而困惑了。

    至于节流,那是最后没有办法的一步。裁员虽然简单,可它的影响力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是致命的。很少有企业能够通过裁员起死回生,就如曾经大名鼎鼎的施乐公司一般,当裁员开始,也就是这家公司走向最后死亡的开始。况且,诺基亚不是金融机构,也不是服务性行业,它是一家实体公司,所拥有的人材是公司极其宝贵的资源。裁员这个口子一开,诺基亚接下来会面临着什么?奥利拉心里非常清楚。

    “贾尔斯,你过来一下。”奥利拉拿起电话拨通了赵科林办公室的号码,极其简短的说了这么一句。几分钟后,赵科林就坐在了奥利拉面前。

    “我需要一个解释!”奥利拉伸指点了点那份销售报表,严肃地看着赵科林。

    赵科林的表情有些无奈,他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虽然我自己也很想给你一个解释,可是奥利拉,实在是对不起,现在的情况你也清楚,我已经尽力了。”

    “尽力了?这难道就是尽力了的结果?”奥利拉不客气地斥问道:“和上季相比,这季的数据几乎跌去了50%,之前你和怎么和我承诺的?别忘记我现在依旧还记得呢!”

    “没错,之前我的确是承诺过,可是奥利拉,如果你要把责任推在我的头上我是根本无法接受的!”赵科林不甘示弱地回答道:“次贷危机的影响你不会不清楚吧,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灾难,以强大的美国,再加上整个欧洲的力量都无法阻止,何况就连日本、中国这些国家都卷了进去。在这种情况下,你难道奢望我有能力改变这一切?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就不是我的,也许我得改个名字叫上帝才行。”

    说起这事,赵科林也是一肚子的怨气。本来他是打算利用销售手段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把市场下滑的糟糕局面稳定下来的,然后等待操作系统等技术方面的改进,然后再一举收复失地。

    可谁想到,次贷危机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猛。短短几天的时间全球就受到了巨大影响,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全世界的经济体系几乎遭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猛烈台风,受到了重创。在这种情况下,赵科林的本事再大也做不到这一点,他承认自己当初的确向奥利拉许诺过,可如果奥利拉抓着这个许诺要让他来承担全部责任,赵科林是绝对不干的。

    甚至,赵科林已经做好了准备,就在走进奥利拉的办公室前,赵科林就已经把一份写好的辞职信揣在了怀里。只要奥利拉不顾情面,说出一些过分的话来,那么他就会当场把辞呈丢在对方的脸上转身离去。

    看着毫无畏惧反盯着自己的赵科林,奥利拉脸上的表情极其复杂,过了好一会儿,让赵科林意外的是奥利拉并没有继续追究自己的责任,反而长叹了一声重重坐回了座椅。

    “这真是一场灾难贾尔斯,请原谅我刚才所说的那些,也请你体谅我的心情。”

    “没什么,我能够理解,我的朋友。”赵科林同样沮丧,摇头叹息道。

    “你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奥利拉问。

    赵科林苦笑了一声,现在应该怎么办?难道奥利拉不知道么?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道理,可这两条道路其中一条是死路,而另外一条却是看不到前途的曲折小道。考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