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清-第5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战前朱佑明的庄丁也有一些拿起了武器备战,反击开始后朱家的家丁跟在庄家的人后面一起开出去,在步枪的掩护下把还趴在战场上的绿营包围起来。被包围的绿营没有进行任何抵抗,按照庄家家丁的要求扔下武器,双手抱头蹲在一起。屡战屡胜的庄家护院士气大振,庄廷钺带着二百人去追击溃逃的绿营了,而庄允城琢磨了一下,就下令把看上去还活着的南城守备和其他重伤员带进院内——庄家大院里还有几个郎中,不过两次战斗庄家的护院还没有负伤的,这些清军是他们处理的第一批伤员。
    中午时分,庄廷钺又押回来小二百俘虏,四百余清军被捆起来关进庄家的一个院子里。征求过明军专业人士的意见后,庄允城决定让他们负责去挖壕沟,修筑明军设计的立体防御工事。并向梁直等军官保证,如果他们老老实实的,那么庄允城和朱佑明就绝不会为难归安县老乡——大家世世代代都是乡亲,终归会给他们留条活路的。而且庄允城还对即将成为苦力的绿营官兵保证道,如果又有清军来进攻的话,等抓到了新俘虏,现在表现最好的苦力就会被晋升为监工。
    这番大战又缴获了甲胄数百套,本来庄允城就不怎么缺铠甲,于是分了一大半给刚入伙的朱佑明。尽管朱员外不懂战阵,但这两仗打下来,他也看明白庄允城的杀手锏是什么了,就软磨硬泡要讨二十条步枪走——朱佑明打算先回去防守他的庄子几天,以争取时间把人员和财产搬运到庄家来。
    但盔甲、弓箭要多少有多少,强弩这种抢手货也好商量,就是步枪庄允城说什么也不同意转让,最后只很勉强地同意借给朱佑明二十个接受过射击训练的持枪庄丁。听庄允城说步枪还需要接受至少一个月的训练后,朱佑明又跑到郑尧君这里核实,并问他是否还有步枪卖。
    “这两天就会有一批新的步枪送到。”郑尧君告诉朱佑明,几天前杭州那边传来消息,新的一批步枪正在运来,而且成都安乐思的商行已经扩大生产的命令,估计从下个月开始,每月至少有五十条步枪运到安庆,如果步枪抢手的话,商行肯定还会进一步追加生产。一百几十两银子一把,步枪的利润实在太可观了,不算前些投入的话,成本还不到二十两。
    经不住朱佑明的软磨硬泡,庄允城同意那二十把步枪由朱家掏银子买下,以后再有步枪送到两家要一人一半。虽然步枪不便宜,不过朱佑明宅子地下也埋着不少装银子的窖缸,如果没有这种利器那银子再多也没命花。而且朱佑明还当场挑选了四十个机灵、忠诚的庄丁,从今天开始就参加射击训练——本来朱佑明还想和庄允城买几十个训练好的家丁,但庄允城无论如何都不肯卖。
    
    太阳落山前,归安县收到了绿营惨败的消息,上千清军回来了不到二百个。
    逃回去的人中不少人亲眼目睹将军被击落下马,经过此战,归安县的精锐被一扫而空,派去镇压庄允城的五百绿营营兵阵亡近百,被俘近三百,天黑前返回县城的只有三十几个,一个军官都没有,这些硕果仅存的披甲兵的盔甲也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得知一营绿营兵全军覆灭后,被派来负责此事的李焕目瞪口呆,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杭州来的命令很明确,先把首犯庄允城全家送去杭州城外的清军军营,然后向全浙江通报此事,然后再按照名单逐个抓人。
    让士人在恐惧中饱受煎熬,每天都心惊肉跳地担忧有官差上门,才能达到最大的震慑效果,也能让浙江的士人都乖乖地掏钱买平安。杭州的算盘打得很好,李焕也知道自己责任重大,抓捕庄允城是打响明史案的第一炮,总督衙门把这个任务交给湖州是给他们立功赎罪的最后机会——李焕并不知道在邓名的前世,抓捕了庄允城后知府和他还是因为失察罪被定了一个绞刑。
    确定不是在做梦后,李焕急得满头都是汗水,如果这事办砸了,他知道总督大人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事到如今也只有请知府大人出兵镇压了。”李焕不是不知道府城管辖的绿营的重要姓,由参将统帅的两、三营绿营是一府安全的保证,如果这支绿营不坐镇府城,那万一发生民变或是其他什么动乱,知府就会失去在第一时间应变的能力。
    不过庄家表现得太神勇了,居然一个照面就把归安县的绿营都击溃了,逃回来的人称也就是半个时辰绿营就顶不住了,面对这样的悍匪如果让湖州府只出动一营兵未免有点托大。就是湖州三营都来也未必能立刻解决据守宅院的反贼庄允城——湖州绿营在杭州之战中也损失了不少官兵,三营的战斗力也就相当战前的一营半半个时辰解决归安县的绿营,还有余力衔尾追击抓俘虏,现在府兵的战斗力也不过如此吧?
    原先李焕估计庄允城大概呢个动员起三、四百庄丁,其中一小半是比较精锐的护院、家丁,剩下的大概是撑场面的丁壮,而朱佑明的动员力大概有庄家的六成左右,不过朱佑明肯定不会把主要力量派去保卫庄允城的宅子,所以庄家那边基本就是他自己的实力。
    这个判断明显不对!在给知府的报告里,李焕称庄允城散尽家产,聚集数千山贼作乱,朱佑明也参与其中,现在两人麾下乱党已经上万,五百绿营加上同样数目的县勇拼死镇压,不幸被兵力超过他们二十倍的贼人击溃,恳请知府速发大军,最好再从临县抽调精锐县兵助战,以求把匪人一举围歼。
    写着、写着,李焕都觉得就是这么回事,如果不是庄允城秘密集结了十倍于绿营的山贼和壮丁,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地解决了全县的披甲。
    李焕写急报的同时,县令下令紧急动员,征募壮丁上墙守城,城内的各路大侠都被授予了千总、把总的官职,让他们带着弟子彻夜巡逻。县城里谣言四起,都说大财主庄允城、朱佑明都被逼反了,全歼本城官兵,正统帅着数千佃户来攻打县城了。


第四十一节 失控(上)
    湖州知府谭希闵看到李焕的报告后,气得鼻子都歪了,当场就在衙门里大发雷霆,拍着桌面叫道:“一个县的兵马居然被一个庄主歼灭了!这么多的废物怎么都聚在一起了?”
    明史案并不是在谭西闵任上发生的,这半年的耽搁按理也怪不到他头上,不过杭州的上司威胁说如果他不能把事情利索地办好,那他也有失察之罪。谭希闵很清楚这是杭州在告诫自己不要徇私枉法,这个案子是通了天的,没有人能将其按下来,地方官谁不想活了就继续去拿庄家的银子吧。
    既然知道朝廷要彻查此事,那谭希闵自然不敢考虑收受贿赂包庇庄家,早在吩咐李焕去拿人的时候,就告诉他连湖州都不用回,直接把人犯押解去杭州,以免让自己沾上是非——这两年来,湖州知府衙门里拿过庄家银子的官吏很多,谭希闵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撇清自己,万一庄允城被押解回湖州后死在狱中,那谭希闵就算是惹祸上身了。
    没想到事情变成这样,谭希闵越说越气,甚至一度怀疑是县令想要包庇庄允城。
    “这要是让总督知道了,肯定以为我是想包庇庄家,夸大困难,让总督知难而退。”细细思量一番后,谭希闵觉得归安县没有这个胆量。而且李焕也需要戴罪立功,他就是把庄允城杀了,都比诈称被击败的可能姓大:“就是一群蠢货。这个庄允城老贼也是狗胆包天,居然敢拒捕。”
    谭希闵把幕僚和属官召集来商议出兵一事。乍一听知府要出动府军时,幕僚们都大吃一惊,纷纷询问哪里出乱事了。
    “本官要派两营兵去拿庄允城。”谭希闵板着脸说道。
    幕僚们听完后一起发愣,有个脑筋不太好的家伙一时转不过弯来,居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惊醒了其余的人,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知府大人在讲笑话啊。虽然不知道谭希闵为什么会有这个兴致,但上官讲笑话大家岂敢不笑,顿时衙门里欢声大作。只有把报告送到谭希闵桌前的那个属官没跟着起哄,忧心忡忡地看着面皮紫黑的湖州知府。
    “有什么好笑的!”谭希闵重重一拍桌面:“军队什么时候能出动?该给多少钱粮和犒赏?”
    大家这才意识到知府大人原来是当真要这么干,一个幕僚反应过来,立刻跳起来劝东家收回成命。
    “就是那个写了本反书的庄允城?大人让归安县派一队衙役拿了他便是。”这个幕僚一边说一边心里还在奇怪:“几天前大人不是和我们商议过这件事吗?给归安县的公文还是小人起草的啊。”
    “你当本官是白痴吗?四天前的事也会不记得?”谭希闵骂道:“衙役被庄允城打垮了”
    “这厮好狗胆,居然造反了!”幕僚们顿时一片哗然,没等谭希闵说完,在场的人纷纷叫道:“归安县为何不派绿营镇压?”
    “派了,驻防绿营也被庄允城打垮了。现在连朱佑明也反了!”谭希闵没好气地说道。
    衙门里沉寂了片刻,这次没有人敢笑,但所有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谭希闵挥挥手,把李焕的报告交给幕僚和属官们传阅。幕僚们揉揉眼睛,把报告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后,不得不承认确实需要府城出动军队去镇压两位财主的抵抗了。
    可府城的军队不是能轻易动用的,首先出兵就需要向省城报告原因和目的,要是把真实的理由报上去,省城的上司估计会先不相信,然后勃然大怒,那么今年湖州的考绩也就别想要了。不过瞒是隐瞒不过去的,三营绿营兵出动的动静太大,而且还需要从府库里拿出开拔的银两、预备战后的犒赏,出征期间还需要发双份的粮秣——杭州肯定会被惊动。
    “大人,为了两个庄主出动大兵这这总督大人能同意吗?开拔、消耗、犒赏肯定无法入账,这都是亏空啊。”一个幕僚焦急地说道。
    “你当本官不知道吗?”谭希闵反问道:“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幕僚们面面相觑,谭希闵见状更是生气:“难道要本官自己掏腰包补这份亏空吗?养你们何用?”
    “大人息怒。”终于有个幕僚站出来,提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只能让归安县填补这个亏空。不过三营兵实在太多了,去一个营好了,一个庄主,还不是手到擒来?”
    “真是蠢货,要是能手到擒来,还用得着来本官这里搬救兵吗?”这个幕僚说的倒是一个办法,无论如何今年的考绩都肯定是差了,谭希闵无论如何也不肯承担这份财政损失:“发文给归安县,这次出兵的费用都算他们的,府里可以先给垫上,差额按月计息,秋收后务必还上。”
    “三营兵的花销太大,恐怕今年还不上。”有几个幕僚愁容满面。
    但也有赞同谭希闵的人:“庄家已经打垮了县兵,还是多派点兵去吧,至少两营。要是为了省钱少派兵去,可能会打得很艰苦,多死了人,不是还要多出抚恤吗?”
    一说到伤亡问题,刚才反对的人就不吱声了。地方财政从来不富裕,每岁的结余都非常有限,上司的例钱、幕僚的月钱也都要从这里面出,一切都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前年杭州之战,参战的湖州绿营损失了大批官兵和装备,六个月后才勉强补齐人员的差额,直到现在装备还没有完全恢复——抚恤和补充所需的开销,让湖州去年一年都过得紧巴巴的,十曰一艹也都找各种借口变成了一月一艹。
    如果这次再损失上百个绿营官兵,仅仅是抚恤金,就能让大伙儿今年都别过年了——不要指望归安县能把这些开销都承担起来,别说今年,就是明年县里也还不清府里的垫付,除非不顾激起民变的横征暴敛。
    “出动三营兵,一千五百披甲,动作要快。三天内解决问题,然后赶快回来。打了这仗也算是以战代练了,后半年的艹练想些理由都停了吧。”停艹可能会引起士兵的不满,所以还是要给点赏赐安抚,不过湖州府实在是要坚持不住了:“动作虽然要快,但伤亡也要尽量避免,一定要控制在二十个人以内,十个以内就更好了。只是两个庄主,应该没问题吧?”
    大家都觉得没问题。庄允城虽然非常有钱,但在场的幕僚都清楚,满打满算庄允城也就能动员四百个壮丁。看到府城派去一千多披甲(空饷不可避免,实际上湖州府的一千五百个名额并不满员,披甲兵的数目差不多有一千二百人),就算庄允城想顽抗到底,他的庄丁多半也会胆战心惊地投降了。哪怕剩下三十个顽固分子,损失几个披甲也就把他们拿下了——直到现在,幕僚们还是想不通为何归安县的驻军居然会连一个庄主都打不过。肯定是归安县吃空饷吃得太狠了,平曰正常的艹练也都停了。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