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命 作者:之釉(起点vip2012-08-13完结)-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玉玺,没有传位诏书,你名不正言不顺,就不怕坐上那个位置后以讨伐为名征战不休,人人得而诛之?”
李侹面色黑沉,仔细打量众人。此时天气已经炎热起来,大家穿着单薄,应该没有带在身上。
“你是不是还在等待救援啊?东宫以翌之为首的近百护卫已经被巡查的城内守军分别拿下,关押在宫外,郭子仪手中无兵且不说,他自顾不暇,你就死心吧。”
太子李适心中一凉:难怪翌之没看见翌之他们。
李豫听了此话也是心中惶恐,却不愿意在李侹面前输阵:
“别说大话。谁笑在最后,才是胜利者。我承认今日的局面是我的疑心一手造成的,郭家受了屈辱,我却还怀疑郭家,实在不是为君之道。否则,你哪里能钻这样的空子?”
“这只是你看见的表面现象。皇子争位,宫妃争宠,始终是有机可趁的。”
独孤贵妃想起知莲的话:
“你们是不是也抓了七郎?”
李侹笑了笑:“虽然现在还没有抓到,贵妃娘娘如果实在想念七郎,我们就勉为其难尽力帮你抓住吧。”
独孤贵妃恨恨地瞪着他,心中却松了一口气。
“暂时放过你们,我得去迎了我的大军。他们有从龙之功,将来就是我的亲卫了。”
李豫叹气:“不该让你去做了陇右节度,给你你发展壮大的机会。各节度拥兵自重,将来李唐危矣。”
又有护卫进来催促,李侹吩咐看守好,方不甘地离开。
长安城西和城东二十里外,的确有军队蜿蜒而来。
李侹派出的人回报了情况,李侹立即吩咐打出了自己的旗号,披上了金黄的飞龙袍,令军士嚷嚷:
“当今天子无道,泾王应天命而生,还郭家公道,还百姓富足。”
听令受其统领的五万神策军,一时恍然,原来有人想改天换地啊。可军令如山,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做。
李侹洋洋自得:“你们可以犹豫,我不会怪你们。可你们要明白,这城中无兵可用,而我有十五万军士已屯兵城外,李豫大势已去。你们从龙有功,我必然加官进爵,封赏于你们。”
神策军动心了 ,却仍然没有动。李侹继续诱惑:
“郭家侍奉三代君王,李豫却害怕郭子仪功高震主,闲置郭子仪,又派人盗挖郭家祖坟,你们认为这样的君主值得你们效命吗?”。
神策军一时激愤,有人嚷嚷起来:
“不愿意。我们听泾王殿下的。”
一人应,众人应,一时十分壮观。
兵勇来报:“军队已在三里外。”
李侹满意地点头:“动作真快。等他们到了,我们再进宫,把宫里的事处理好。走,上春明门城墙,迎接义军。”
一身金黄的李侹意气风发,带着几万神策军和护卫上了春明门,吩咐他做陇右节度使的时候的贴心副使:
“西边有劳贺延副使迎上一迎。”
夕阳洒在城墙上,一片金灿灿的,映得李侹一张脸如同黄金铸就。
看一队军士接近城门,城上守军呼喊:
“来者何人?”
李侹笑微微地看着,他知道这些人必然会说是来助泾王的义军,可是因为身份,他是不能首先开口的。
“我乃汾阳王郭子仪,得太子令,前来勤王。你等速速开了城门,立功受降,不再追究。”
几句话一下把李侹脸上的笑打得干干净净:
“快放箭,射杀贼人。那不是郭子仪,不要受骗。”
早有几十守军就着城头张望,看着那个魁伟的身影:
“没错,真的是汾阳王。”
一时大家嚷嚷:“汾阳王到了,快开城门。”
李侹挥刀斩杀了身前叫得欢快的守军:
“再不听令者,杀无赦射箭,他郭子仪只有几千人,杀掉他就是立大功,赏正五品,不,四品官位。”
没人听令,郭子仪在军队的威望不是一般的高。能吓退蛮子,也能震慑自己的国人。
神策军再次激愤:“不能伤害郭元帅。”
部分神策军动了起来,与李侹的两千亲卫起了冲突,对杀起来。
突然城边又杀来五百人,却是李迥带了独孤家的亲兵,向城门而来,身后还跟着近千突厥骑兵,骑兵队伍里赫然还有一名女将。
这场仗没有一点悬念,两边还没怎么动手,李侹就被神策军制服了。
李迥开了城门,迎了郭子仪进城。李侹冷冷地笑道:“援军马上就到了,近二十万呢,你们想想怎么打吧。”
郭子仪笑着捋着胡须:“没想到,泾王如此出息,居然步步为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遗憾呐,你找的援军,已经被拦截回去了。”
“不可能。你手上没有可用的兵,他们不会听你的。”
“先前夏绥节度使、山南西道节度使、泾原节度使、朔方节度使、魏博节度使派了人来帮忙,淮西节度使王仲不放心,送了急件问我,我觉得有阴谋,让他们派军驻守在离长安十里处半个月,若无事撤了便是,没想到正好拦截了你请的帮手。真是不好意思。”
泾王眼前一黑,软倒在地。
郭子仪大手一挥:“进宫,找到圣上,清除宫内逆贼。”(
                  第262章三喜(求鼓励!)
李炯带了独孤家的亲卫,跟随郭子仪部向皇宫而去。
这时,郭子仪部的尾上掉着的一员小将冲过来,拦住李迥的马,李迥皱眉,恼怒地正要呵斥,不成想,看见了一张笑嘻嘻的脸。
“钏儿,你也来了?这么危险,你又没有对敌经验。”
钏儿撅嘴:“郭家乃武将之家,我怎能安心呆在后方?祖父也同意的。”
郭家长辈都没意见,你一个小女婿能咋地?
看钏儿狡黠的笑,李迥无奈:
“那你先回府,一会儿我就回来了。”
“不行。我们乃勤王之师,莫意气用事。”
突厥骑兵里的女将冲了过来:
“娘子。”
钏儿吃惊:“轻歌,你怎么在突厥骑兵里面?城里怎么又这么多突厥人?”
轻歌把马匹靠近钏儿:“娘子,此事正要向您回禀。”
看李迥跟随郭子仪走远,两人在突厥骑兵的护卫下缓缓而行:
“汗王知道您担忧,特地带兵过来,想跟您见上一面,而后陛见。可是没想到郭家遇见那样的事,汗王母亲又病重,汗王留下骑兵怕您能用得上,就先回去了。说把事情安排好,还会过来。另外,还留下了大批向圣上表达归附之意的礼物,有礼单。”
“这样啊?那现在就是个好机会,待肃清宫内逆贼,再上表汗王之诚意,更有说服力。”
“一切听娘子的。”
“带兵的是谁?”
“是哈鲁,您见过的。”
“好,咱尽快赶进宫里。”
宫内侍卫还没有回过神来,就被控制住了。钏儿连呼不过瘾。祖父的威名太盛,让逆贼不战而降啊
话说东宫各位却是小小地受了惊吓,以为大势已去,正想着宁死不受其辱,没想到,郭子仪带了李迥、郭钏跪在了他们面前。
“臣救驾来迟,请圣上恕罪。”
李豫愧疚地扶起郭子仪,又向郭子仪施了一礼:
“爱卿辛苦是朕糊涂,见疑于卿,否则哪里会有这样的大难?李唐江山全赖爱卿啊。”
郭子仪没想到李豫会给自己施礼,吓了一跳,赶紧拽住,自己跪到了地上:
“圣上,臣惶恐。”
和政笑道:“皇兄,你们这行礼还礼,可能到明天早晨也完不了。可是我们却是累了。”
独孤贵妃一把拉住李迥:
“听太子说你们一起进的宫,知莲也说你去过拾翠殿,后来去了哪儿?吓死我了。”
李迥拍拍贵妃,又看了看一脸好奇的太子和升平:
“我从拾翠殿出来,到了延英殿,却不得其门而入。后来有侍卫过来,说奉命出门传话。我看他有出入的令牌,便悄悄跟上他,打晕了他,换上他的衣服,带着令牌出了宫。他们本就是乌合之众,除了这几个宫殿,其他地方并不严谨。”
独孤贵妃拍拍胸口:“还好,有惊无险。真是一点都不能大意。这次泾王人手不足,又有顾虑,否则,就是万劫不复了。阿弥陀佛。”
李迥看自己母妃以前如同桃花般红润的脸,而今却如梨花一般,知道她心有余悸:
“母妃,都过去了,您安心。”
又示意钏儿过来扶着母妃:
“让钏儿先扶您过去歇息,我送姑姑回去,太子哥哥送父皇歇息。”
太子李适白他一眼:“你还安排上了。怪了,怎么一直没看见翌之他们?他们也没这么容易被杀掉啊。”
正说着,却见郭家军一副将在门外回禀:
“在一便殿发现被捆绑的二十来人,重伤,昏迷,抬到了东宫门外。”
李豫一愣:“快请太医。我们出去看看。”
太子走得最快,一看,果然是翌之等人。
他使劲摇着:“翌之,醒醒。”
叫了小半天,翌之方缓缓苏醒:
“殿下。”
“不是叫你们出去打探消息么,怎么会被人全拿了?”
“属下也不明白。我们很是小心,被发现后没战多久,全部被拿下。后来仔细想了想,临出门时,我们都喝过林良媛给的燕窝粥。”
太子手一紧:“贱人。”
钏儿对林良媛几字很是敏感:
“你是说,坠儿?”
翌之点头。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了良娣之位?”
太子不屑:“为了得到太子妃的位置。你和七弟在胭脂坡被追杀,也是她跟人联手做的。”
李豫倒是想起了林坠儿的话:
“韩王妃,那林坠儿说你在和平坊的时候,与现在的南突厥汗王有旧,还弄来不少粮食,怎么回事?近千突厥骑兵供你驱谴,你有什么解释?”
钏儿心下一慌,暗哂:解释个屁。不至于现在还想给自己扣上通敌之罪名吧?
“父皇,儿臣那时候才几岁,能做出什么了不得的事?不过是汗王怜我们帮了一把而已。”
“怜你们?听说那个坊的人基本都得到过帮助。”
钏儿汗下:早知道有人不服好,就不该这么好心。
“那是阿翁阿姆他们使尽全力省下来的,他们是善心人。只要自己有一口气在,断不会看着邻里饿死。”
“那些骑兵为什么会在这里帮你?”
钏儿真是想怒吼:为什么?自己还是刚知道呢。
“那是因为。。。。。。”
突然觉得头晕,一下不受控制地,晕倒在地。
李豫握拳:“你莫想用这样的方式躲避。好端端的会晕?”
话还没说完,身后的和政公主和独孤贵妃也软倒在地,一时间,场面混乱。
钏儿醒来时,已经换好衣衫躺在韩王府自己的床上了。
看李迥靠在床边看书,钏儿轻咳了一声:
“什么时辰了?我怎么回府了?”
李迥笑了,满面喜气:“回来几个时辰了。太医说你是焦虑过度,太过伤神。好好歇息两天就没事了。”
钏儿疑惑:“看你一脸喜气,可不象关心我的样子哦。我伤神你很高兴?”
“胡说。钏儿,你要做娘了。太医说有一个半月的身子了。”
钏儿脸一红:做娘?天呐,十五岁的小娘啊。
心里又觉得软软的:在这里,自己终于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亲人了。真的扎根了。
如意端了一碗粥并两样小菜:
“娘子,这是一直温着的,小菜是奴婢听说您醒了吩咐厨房现做的。太医说现在不必硬吃,把脾胃调养过来 ,再补不迟。奴婢恭喜娘子。”
钏儿嗫嚅道:“我还没准备好呢。”
李迥诡异一笑:“父皇以为你装晕逃避问题,没想到姑姑和母妃也晕了。”
钏儿睁大了眼:“不会,她们也。。。。。。”
李迥哈哈大笑:“姑姑有两月的身孕,母妃有一个多月的身孕。我很快要有弟弟或者妹妹了。我希望是妹妹。”
“自私,怕弟弟跟你争宠?”
“当然不是。因为母妃一直希望生个妹妹。母妃生我的时候伤了身子,现在能有身孕,父皇高兴疯了。”
钏儿咽下如意喂的粥:“哈哈,我要去告状,你竟然说父皇是疯的。”
“你不相信就算了。父皇马上要添孙子,要添侄子,要添儿女,而且还是在这样的劫难之后遇上这样的大喜事。对了,祖父可厉害了,你被诊出有了身孕,祖父脸色大变,父皇差点又要赔礼。谁叫他疑心你,你也是郭家子孙啊。”
“嗯,父皇这个毛病得改。堂堂君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都不明白?我好象没什么反应,改天我们去看看母妃,看看皇姑。”
“好。你最是心地软善。”
“别,别夸我,那是骂我呢。心地软善有啥好?那林坠儿就是个例子。”
“太子哥哥处置了她,不过许她家领回尸体。听说她继母把出了点钱,让其他人去领了埋葬,林家没有出面。”
看钏儿愣怔,李迥疑惑:
“你心疼她?”
“没有,他做恶,还差点害死我,我又没有病,还心疼她?不过想起小时候,她也算聪明可人。有些心机,却并不过分。也许,当初我不该帮她,她也一样好过。”
“行了,她不值得你挂念。来,吃粥。”
接过如意手里的碗,亲自喂了起来。
李豫陪着独孤贵妃,贵妃正在喝汤,一脸笑:
“你说也真是怪了,怎么这么巧,我们仨都有了喜事?这还真应了一句话,大难不死,后福无穷。”
李豫点头:“我却是差点被郭子仪怨恨上。钏儿可是他最心疼的孙女,还有了皇室血脉,我还怀疑她,也难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