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宅师-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呀。”方元称赞道:“绿化不错。”
“方师傅,你这样的回答,是不是有些敷衍了。”熊贸摇头道:“单单是一个绿化不错,可没有半点实际的干货。”
“熊老板说得很对。”古月居士深以为然:“方师傅又想偷懒,这样可不行。”
“不是我不想说,主要是沿着公路前行,走马观花似的,能看出什么状况来?”方元解释道:“况且这里可是道家圣地,古人素来十分倚重,环境怎么可能不好?就算有什么缺陷,经过历朝历代的改造,也已经尽善尽美了。”
“这倒也是事实。”古月居士赞同道:“当年永乐皇帝大修武当山,工程之大,耗费之巨,堪与京城紫禁城相比。”
“据说当年有三十万军民工匠在这里奋战,修了十多年,才算是完成了这个浩大工程。”熊贸饶有兴趣道:“史实记载,武当山上的宫殿道观,完全是按照紫禁城的形制来修建的,因此也有峭壁上故宫的说法,这是不是真的?”
“自然属实。”古月居士点头道:“当年永乐皇帝在决定动工修建武当山之前,也派人过来实地考察,详尽了解了这里的山形地势,以及星象风水状况。”
“有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再经过当时的宫廷大匠师精心设计,充分利用了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崖洞的奇峭幽遂,布局巧妙,将每个宫观都建造在峰峦岩洞间的合适位置。等到各山峰的宫殿建筑落成,远远望去就宛如仙境,十分瑰丽玄奇。”
说话之间,古月居士轻轻一叹:“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建筑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已经不复当年的盛况了。”
“居士,天灾**,在所难免,不用纠结。”方元宽慰道:“再说了,历代古建筑都是毁了再建,建了再毁,循环往复,也算是一种规律了。”
“有道理。”熊贸附和道:“现在修复的一些建筑,再过几十上百年,也就是名副其实的古建筑了,本质上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
三人聊着聊着,车子就停了下来。
“到了。”张瑶韵示意道:“接下来,只有步行上去了。”
“这更好。”古月居士笑道:“既然是朝圣,那么步行更显真诚。”
“就是,就是。”熊贸很赞成。
几人下车之后,环视一眼就发现虽然是早上,但是来到武当山参观旅行,烧香拜神的游客却不少。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明天就是三月三了,真武大帝的寿诞日。
众所周知,武当山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原名是太和山,后来真武大帝在这里得道飞升,世人觉得此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所以才易名为武当山。
总之,在武当道教建筑中,主要奉祀的神灵就是真武大帝,在真武大帝寿诞这一天,山上道士举行盛大的法会,自然吸引大批信徒前来参观礼拜。
“好热闹啊。”熊贸兴致勃勃道:“比我想象中的热闹多了。”
“道教毕竟是本土宗教,武当山又是赫赫有名的道家发源地之一,宗教的氛围自然比较浓厚,听说要举行盛大的法会,来这里烧香祈福的人肯定不少……”r1152

第697章 龟蛇之象
“走,上山看看吧。”这个时候,古月居士招呼起来,驾轻就熟的引路。
其他人就跟在后面,走了片刻之后,熊贸忍不住问道:“居士,山上的宫殿道观不少,我们这是要去哪?”
武当山周回八百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胜景,出名的道宫建筑更是不少。
不乘索道,只是走马观花的转一圈下来,估计也要大半天。大家可是来这里游玩的,可不是为了受罪,肯定要计算好行程。
“跟上来就是了。”古月居士笑道:“多爬山有好处,能减肥。”
熊贸拍了拍突出来的肚皮,顿时不说话了,不过还是有几分唉声叹气。张瑶韵抿唇轻笑了下,好心说道:“熊老板,前面有索道,我们坐上去就行了,不需要走路。”
“早说哇。”熊贸精神一振,笑逐颜开。
“那里……”
在张瑶韵的指引下,众人也顺利上了索道,在空中缓缓向上挪动。
居高临下,一些景致自然看得十分清楚,只见四周群山环抱,树木长青,一泓涧水,碧波清澄。红墙绿瓦的宫墙,金碧辉煌的宫殿,绿树掩映的庙宇,完全是一处洞天福地。
“绝妙啊。”熊贸打量片刻,忍不住叹声道:“久闻武当有龟蛇之象,现在看起来的确是有几分形似。”
“龟蛇之象,其实也有几分附会的意味。”古月居士笑道:“武当并不仅是指一座山而已,而是许多山峰的统称。不同的山势,在不同的角度打量,自然有不同的结论。”
“毕竟山峰多了,总能找到一些与龟蛇相似的景观,大家也乐得把景观发掘出来,加以放大的宣扬,津津乐道。后来山上的道士。干脆把道宫建筑往这方面演化,自然而然就有了龟蛇之象。”
古月居士侃侃而谈:“比如说武当山的主峰,恰似一个昂头前行的神龟,而那些依山建造的宫殿楼宇。又恰似一条游动的金蛇。这是人为塑造出来的,你就当成是一种宣传的手段,随便听听就行了,也不必过于较真。”
“我没较真。”熊贸摆手道:“就是想知道,武当山真正的风水形势究竟是什么?想必经过历代高人的研究,也十分通透了吧。”
“古籍记载,武当山自乾兑发源,历关、陇、金、房之地,盘亘万里而至此。”古月居士笑道:“另外又有太和居荆与梁、豫之交,下蟠地轴。上贯天枢。左夹岷山,长江南绕;右分嶓冢,汉水北回。其层峰叠壑,标奇孕秀,作镇西南。礼诚尊矣的说法。”
“也就是说,如果按坐西朝东的方位,武当道教建筑的选址大风水的格局是,祖山为昆仑山,少祖山是昆仑山的支脉大巴山脉,案山是大别山脉,左面的青龙山是高大巍峨的秦岭山脉。右面的白虎山是重峦叠嶂大巴山脉。”
古月居士列数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全部齐了。另外向北眺望,是碧波滚滚的千里汉江;向南眺望,是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江。武当居于其中,要山得山。要水得水,这就是武当的风水大形势。”
“果然是大形势。”熊贸却不怎么满意,摇头道:“居士,不是我说呀,类似这样的风水大形势。除非是要修筑城池,不然基本上派不上什么用场。”
“本来就是要修筑城池呀。”方元笑道:“熊老板你忘记了,刚才居士不是说了么,当年永乐皇帝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就是把这里当成宫城来修的。”
“没错。”古月居士深以为然:“明代武当山的九宫八观,那简直就是天上宫阙,十分的金碧辉煌,富丽堂皇,恐怕连当时的省城也远远不如。”
“也可以想象……”熊贸点了点头,又叹道:“但是再美好的建筑,也敌不过时间岁月的侵蚀,才几百年过去而已,这里就没有了往日的照耀九霄,辉朗八表……”
感叹声中,索道就停了下来。几人离开了索道,然后就看到了一波一波川流不息的信徒,有人正往上爬,也有人正朝底下走。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十分热闹。
“法会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这样喧扰,那明天还得了。”熊贸啧声道:“武当山香火之鼎盛,从这里也可见一斑。”
“特殊时节,也可以体谅。”古月居士一笑,随即招手道:“走吧,我们不凑这个热闹,避开他们,绕路而行。”
古月居士常来武当山,对于这里的环境太熟悉了,似乎连张瑶韵也没有他熟悉。在他的带领下,众人脱离了大部分游客,在侧边沿着一条羊肠小道深入其间。
山间小道十分曲折,忽上忽下,拐弯抹角,也算是有几分崎岖不平。走了约莫十几二十分钟,才算是抵达了目的地。
那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庙,就坐落在悬挂边上。青砖石瓦结构,灰暗的色调,历尽沧桑,朴实无华,十分普通寻常。
这里没有华丽的建筑,也没有鎏金的神像,更没有鼎盛的香火,只有一尊泥塑的太上老君像,以及小小的供台,一个小香炉,两盏青油灯,外加几个草编蒲团。除此以外,就是一个眉须银白,一脸慈和之色的老人在庙中盘坐修行了。
霎时,张瑶韵脚步蹁跹,扑飞似的奔了过去:“爷爷,我们来看你了。”
“瑶瑶!”老人睁开眼睛,脸上就浮现开怀的笑容。
不必多说,他就是古月居士多年的老朋友,张平常的父亲,张瑶韵的爷爷,在这里避世修行的大高手(厨师),张恩泽老人了。
看到孙女来看望自己,张恩泽十分高兴,随即又看到跟在孙女后面的古月居士,顿时又惊又喜,急忙站了起来,迎了上去:“老古,你总算来了。”
“我昨天下午才到,今早就来了,不算晚吧。”古月居士笑道:“谁叫你不好好待在家里,非要跑来这偏远山区隐居。晚上这里封山关门,我可进不来。”
“居士说得对。”张瑶韵也趁机劝说道:“爷爷,你还是回家住吧。这里又破又烂,条件又不好,你常住在这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不孝呢。”
“那些闲言碎语,理他们做什么。”张恩泽不以为意道:“这里好不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的快活,他们不懂。话又说回来,他们不懂就算了,老古你肯定明白,你也是在山里隐居修行的,为什么总是劝我回去?”
“你能和我比吗?”古月居士啼笑皆非:“我自小在山中修行,至今已经有一甲子的岁时了,你才几年?凡事要讲究一个循序渐进,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所以我才慢慢来呀,在这里住几天,又回家休养两天,一步一步的适应,最后肯定会习惯了。”张恩泽得意道:“比如这次,我在这里住了十天了,都没见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就好。”古月居士细看张恩泽的气色,发现他精神抖擞,有几分红光满面的,的确不像是撒谎,当下也不再多劝了。
“肯定没问题呀。”张恩泽也顺势岔开了话题,看了熊贸一眼,一边伸手,一边露出欣喜的笑容:“老古,这位就是你说的方师傅吧,久仰久仰……”
“咳咳!”熊贸很尴尬,对于张恩泽伸来的手掌,握也不是,不握也不是。犹豫了那么两三秒钟,他还是握手回应,讪笑道:“老爷子,我不是方师傅,他才是。”
“嗯?”张恩泽一愣,下意识地看向方元,明显呆了一呆。
“老张,我不是说过了么,方师傅很年轻的。”古月居士苦笑道:“已经提醒过你,你却依旧错把冯京当马凉,致使方师傅心中不满,那就白浪费了我的一番苦心啊。”
“啊。”张恩泽又惊又急,茫然不知所措。
方元见状,无奈一笑:“居士,听你这话的意思,敢情在你心目中,我是那种非常小心眼的人么?”
“方师傅出了名的心胸开阔,宽宏大度,这是已然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怎么会与小气两字沾边呢。”熊贸笑眯眯道:“居士这样说,分明是对方师傅的贬低。方师傅,换我绝对不能忍啊,不到居士的道场吃几顿,你能消气?”
谁都知道,古月居士和熊贸配合默契,打诨插科,就是在化解尴尬的场面。而且效果也十分的明显,在三言两语之间,大家都露出微笑,将张恩泽的小失误置之脑后。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不识时务的声音传了过来:“谁众所周知呀,我怎么不知道。”
众人顺势看去,只见一个道士在小庙之中走了出来。
道士很年轻,二十多岁的模样,长相英俊,相貌堂堂,身穿宽松的道袍法衣,负手而行,衣随风动,也颇有几分风度翩翩的感觉。
一走出来,年轻道士的视线就不离某个倩影,脸上更是洋溢灿烂的笑容:“瑶韵姑娘,你来探望张老了。”
“朱道长,你也在啊。”张瑶韵淡淡点头,神色十分的高冷,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意味……

第698章 知慕少艾,一片苦心!
对于张瑶韵的冷漠,年轻道士视若无睹,相反十分的热情:“瑶韵姑娘,你尽管放心吧,有我的照顾,张老在这里住得很好,绝对不会有什么问题。”
“哦,那就谢谢朱道长拂照了。”张瑶韵道谢道,十分的客气。
“应该的,应该的。”年轻道士眉开眼笑,丝毫没有出家人的出尘气息。
见此情形,熊贸在方元旁边轻声道:“这家伙,肯定是职业道士。”
所谓的职业道士,自然是指以道士为职业,而不是真正的出家修行的道士。毕竟在现代社会,宗教也成为了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正职道士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职业道士自然应运而生。这些道士像上班族似的,穿上道袍是道士,脱了道袍就是普通人。
现如今,假和尚、假道士,假乞丐很多,这也算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了。所以对于熊贸的推测,方元也轻轻点头表示认同。毕竟如果年轻道士是真正出家修行的道士,也不至于有这样的表现,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反正张瑶韵应付了两句,就有几分不耐了,转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