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养包子 作者:王宴宴(起点vip2012-10-09完结,帝王、家长里短)-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样摔疼了吗?”
  聂清婉生怕说疼的话,要把她送回去,慌忙摇头。
  易敏之笑着摸摸她的头,胖丫说:
  “疼的话,我哥哥那里有跌打酒,我去帮你拿。”
  说完也不等着易敏之说话,小腿儿一迈,蹬蹬蹬的跑去了那个贴着大红喜字的房间,不多时捧着一个小小的褐色瓶子出来,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粉红栀子花绸子褂子,桃红马面裙的小媳妇。
  这就是张嬷嬷二孙子的新媳妇了。
  她走到易敏之等人身前,屈膝福了一福笑道:
  “二姑娘,易姑娘,徐妈妈,不如去我屋里看看二姑娘的伤势?”
  徐嬷嬷眼睛一翻,看着这逼仄的小院子就想说什么,易敏之横了一步挡在了徐嬷嬷身前笑道:
  “那么就麻烦你了。”
  易敏之牵着聂清婉的手跟着新媳妇到了新房。
  小小十几平米的房间,对门摆着一张书窗台,左边一张架子床,床头一个崭新的衣柜,右边靠墙放着两口贴着大红喜字的箱子,箱子旁边是放洗手盆的架子,上面一个木头洗手盆,下面一个大的洗脚盆。架子上搭着雪白的粗布帕子。
  屋子里一股子栀子花香气,易敏之拉着聂清婉到了床边,胖丫走在最后面掩了门,易敏之方才把聂清婉放到了铺着大红被褥的床上。
  丝绸缎子的鸳鸯戏水被褥看着异常光滑,没想到聂清婉的脸在上面蹭了蹭叫道:
  “太硬了!扎我!”
  易敏之瞪了她一眼,撩起裙子露出了她白嫩的小屁股。
  还好,只有一块巴掌大的地方有些青紫,她转头接过了胖丫手里的药酒,歉意的对着一脸尴尬的新媳妇笑笑。新媳妇扯出一抹难看的笑来。(未完待续)
第一零五章 忆苦思甜
  上好了药,易敏之拉着聂清婉回前院去了:
  “你的衣服洗了吗?”
  聂清婉低下头来,呐呐道:
  “我不会洗。”
  易敏之低头笑道:
  “我教你。”
  那边徐嬷嬷眼见着帮不上什么忙,只好跑去拿了洗衣服的大盆,帮着准备水去了。
  下午没什么事,聂耳和聂风聂云三个撒欢跟着张嬷嬷的孙子下河摸鱼去了,聂深不放心和孔博跟着过去了。清姐儿一听说要抓鱼,哭着闹着要看,林氏就带着她去了。
  聂清颜和孔微坐在屋门前绣花,见易敏之领着聂清婉过来,纷纷放下了手上的绣活,聂清颜看着有些狼狈的聂清婉问:
  “妹妹这是怎么了?”
  易敏之笑道:
  “摔了一下,不碍的。你去忙你的吧。”
  聂清颜担忧的看了一眼聂清婉,犹豫之间易敏之一惊带着她进屋换衣服去了。
  不多时,聂清婉抱着两身衣服走了出来,这衣服是今天必须洗了的,不然明天就没衣服穿了。
  宋锦云锦丝绸的衣服抱在身上软软的滑滑的,聂清婉想起刚才有些硬硬的被褥,问:
  “为什么她的被褥是硬的?还扎人?这不都是绸缎吗?”
  这话把易敏之问的愣住了,她可是不懂得布料之间的区别,见徐嬷嬷把洗衣服的水,搓衣板和皂角准备好了,她便拉着过去,笑道:
  “徐嬷嬷,您应该懂得布料吧?”
  徐嬷嬷闻言挺直了背脊,骄傲的说:
  “那是,侧妃原来的衣服都是我一手打点的。这衣服料子一上手我就知道是哪儿出产的,甚至那个作坊出来的我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易敏之闻言眯起了眼睛笑道:
  “那么就麻烦嬷嬷给婉姐儿讲一讲了。”
  一说给聂清婉讲,徐嬷嬷脸上的菊花开的更盛。她弯下腰来看着聂清婉道:
  “婉姐儿要听吗?奴婢这就跟婉姐儿讲。”
  易敏之对着坐在门口的聂清颜和孔微招招手,两人好奇的看过来,易敏之扬声道:
  “过来坐。听徐嬷嬷给你们讲讲怎么区分布料。”
  聂清颜闻言眼睛一亮,怯生生看了一眼徐嬷嬷和聂清婉。见两个人没有搭理自己,立刻拿了小马扎跟着孔微跑了过来。
  易敏之拉着聂清婉坐下,教她把衣服泡上,然后一起看向了徐嬷嬷。
  徐嬷嬷拉了拉衣角,咳了一声,道:
  “咱们大周朝,最出名的锦缎有。宋锦,云锦,蜀锦,以及壮锦,另外还有杭绸。四大名锦因为专供宫中而得名。不过这四大名锦也要看是哪家织坊出来的。咱们府里所用皆是各地织造府进献,所以质地异常柔软光滑,姐儿用惯了好东西,那次一些的自然就觉得粗硬了。”
  聂清婉好奇的问:
  “这不都是布吗?”
  徐嬷嬷拉着自己的衣角笑道:
  “府里少爷姑娘们穿的衣料都是织造府进献的料子,我们奴婢穿的虽也是四大名锦,可都是外面作坊出的。质地各不相同。”
  她看了一眼易敏之身上的衣服,伸手扯了她的裙摆来让聂清婉看:
  “姐儿请看,易姑娘身上的衣服当是江南彩秀坊的宋锦,他们家的料子特点是质轻细软。花样素淡大方,京城里大多人家的料子都是彩秀坊出产。”
  聂清婉仍旧惦记着自己的问题:
  “那么刚才那个是哪家绣坊的?”
  徐嬷嬷失笑道:
  “那料子哪家绣坊的都不是,当是从附近镇子上买来的。看着应该是自家织就的。”
  “哦。”
  聂清婉没了兴趣,徐嬷嬷看着也就不打算说下去了,偏生一旁的聂清颜双眼闪闪发光的看着她,让她心里油然而生一股自豪之感,她不由的就说了下去:
  “要说这各地绣坊啊……”
  易敏之瞅了一眼聂清颜,再看看徐嬷嬷,突然觉得若是用心去教,说不定这妮子可以成材。聂清颜听的是津津有味,易敏之百无聊赖的都快睡着了,她左右看了看,见没什么事,就去了后院。
  张嬷嬷正在后头喂鸡听到易敏之来了连忙洗了手迎了过来:
  “姑娘有事?”
  易敏之看着满院子的蔬果问:
  “是地不够吗?这院子这么小还种这么多东西?”
  张嬷嬷笑道:
  “地里出产的都要交到府里去的,这里种的才是我们吃的。”
  易敏之好奇的问:
  “难道没有口粮吗?”
  张嬷嬷给易敏之拿了马扎,两人在葡萄架下坐了,她亲自去摘了一根黄瓜洗了给易敏之:
  “没什么好吃的,姑娘别嫌弃。”
  易敏之接过咬了一口,清脆的黄瓜带着蔬果特有的香甜:
  “很好吃。”
  张嬷嬷憨厚的笑了:
  “这边地不多,而且不算很肥沃,出产的七成都要折了银钱交到府里。这边出产不好,粮食也卖不了高价,所以这口粮就不大够,府里还时常贴补着。活做不好就是我们的错了,哪里还好意思让府里贴补?就在院子里种些瓜果蔬菜换些银钱度日。”
  嘴巴里的黄瓜突然就变了味道,易敏之手里拿着半截黄瓜也不好意思再吃下去了。她换了话题:
  “如今每日还要下地吗?”
  张嬷嬷笑道:
  “麦子就要收了,不用去了。倒是菜园子要每天都去,浇水,除草,施肥,捉虫……”
  易敏之问道:
  “要什么时候去?”
  张嬷嬷看了眼天色,笑道:
  “天气炎热,自然要鸡叫起床,先下地干活,早饭自然让人送到地里去。赶到日头毒的时候正好回来。”
  易敏之点了点头,心下盘算着一会儿跟孔师傅商量一下,安排下时间,便道:
  “谢谢嬷嬷了。明天下地的时候让少爷姑娘们一起去如何?”
  张嬷嬷闻言站了起来,双手搓着衣角:
  “这,这怎么能行?”
  易敏之拉了张嬷嬷坐下,笑道:
  “王爷让少爷姑娘们过来,就是让他们知晓农事,嬷嬷只管放心就是。”
  什么忆苦思甜,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什么为了日后管家不被下人欺瞒,这些都是跟聂祁宏说的,跟张嬷嬷,还是说的简单些易懂。
  果然张嬷嬷放松了神情答应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一零六章 如意班
  从张嬷嬷那里出来,易敏之就去河边找聂耳他们去了。
  小河距离山脚不远,远远的易敏之就看到了聂风在那里蹦跶,易敏之没有上前,而是对着聂深招了招手。
  聂深过来,躬身道:
  “师傅。”
  易敏之点了点头:
  “若是我想让人进府要怎么办?”
  聂深问:
  “是庄子上的人?”
  聂深没问是不是要买人进来,因为易敏之从没出过府去,那么就应当是庄子上的人,或者……聂深眼神闪了闪,看着易敏之,她的眼睛却远远的看着站在河中捕鱼的张嬷嬷的孙子。十二岁的孩子,小身板看着比聂云都要瘦弱一些,那个头倒是抽的很高,只是一阵风就要吹走的样子。
  “我想让胖丫进府。”
  易敏之没有去问张嬷嬷愿意不愿意让胖丫进府。
  张嬷嬷一家人世代都在这个庄子上头,因为地处偏远,出产又不高,换了几茬的主人家张嬷嬷都没见过府里的太太奶奶们,见到最高的就是下来巡查的管事。她也想过把闺女送进府里当丫头,好贴补家用,只是没有门路,女儿大了,管事也只让她自行婚配。
  这庄子上头的下人,一家子的卖身契都在府里捏着,要谁进府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只不过这个也要看谁要人进去了。
  对于提出来的人,聂深没有意外,却是松了口气,他还真是怕易敏之安排什么棘手的人进府:
  “这个无妨,回头我去跟夫人说一声就好。网高品质更新”
  易敏之笑了起来:
  “那我去跟张嬷嬷说。”
  聂深点头,又问:
  “明天有什么安排?”
  易敏之看着河里那个瘦瘦弱弱的少年拿着渔叉,一抖手渔叉飞了出去。他走上前去提起来,一尾鱼晃动着尾巴努力想要挣脱。聂耳,聂云两个在旁边跟着抛出渔叉。却都落了空,她说:
  “明日卯时起来跟着张家一起下地干活,辰时习武。巳时休息念书。午时开始跟着我准备包包子。”
  易敏之说着瞅了聂深一眼:
  “你上次买来的面粉香料我都带着,这边蔬菜什么的都很齐全。不用另行准备了。”
  “恩。”聂深点头,然后又说:“稍晚我就回去了,这些侍卫的头领是花护,你有事可以找他。”
  花护?
  易敏之抿着唇笑了起来,怎么不叫护花?
  聂深疑惑的看了她一眼,易敏之赶紧正色道:
  “那你路上小心。”
  “恩。”
  聂深点头。
  易敏之又说:
  “我们在这里住十五天,到时间了你过来接我们。另外这十五天都是这样安排。卯时下地干活,辰时习武。下午无事可让孔师傅自行安排。”
  “好。”
  聂深应了,这事他自会去跟孔师傅说。
  易敏之又看了聂耳几个一眼,聂风伤势刚好,不宜着凉,站在水边撒网捕鱼,只是效果似乎不怎么样。她笑着跟聂深道了别,转身回了庄子。
  跟张嬷嬷说了想要胖丫去府里伺候的事情,张嬷嬷喜出望外,连连对着她行礼。要不是她硬拦着,那张嬷嬷怕是得跪下了。对于要去哪里当差,跟着哪个主子张嬷嬷是一个字都没有问,易敏之看在眼里放心了许多。
  乡下晚饭用的早。太阳还没落山饭就做好了。
  聂深没有用饭就回去了,快马加鞭的应该可以赶到城门落闩前回去。
  用了饭,天色尚早,孔师傅就开始让聂耳几个扎马步,就连聂清颜和聂清婉两个都要跟着孔微学两下拳脚功夫,这是易敏之特意嘱咐了的,不为别的,强身健体也好。这个时候女孩子出嫁都早,十四五十五六的都嫁人生子去了。
  就算是王府的女儿不愁嫁,可以多留两年,最晚到了十七八也是要嫁人了。现在医疗条件不行,难产而亡的例子比比皆是,这身子骨强健了,也等于多了一张保命符不是?
  这边正热闹着,花护从门外进来道:
  “大少爷,府里来人了。”
  易敏之往大门口看去,昏暗的灯笼下站着一个小厮,聂耳满头大汗的看了孔博一眼,见他点了头,方才收势擦了汗对花护说:
  “让他进来。”
  紫苏忙给聂耳端了茶过来,聂耳在院子里的小木墩子上头坐了,接了茶一口饮尽。紫苏接了空茶碗又去倒了一杯过来。
  那小厮是府里专门管内外院传话的,进来后团团行了礼方才回话:
  “大少爷,夫人让奴才过来跟您说一声,明儿个如意班的进京首场开唱了。第一场就是西厢记。夫人在惠斌楼给少爷订了包间,少爷要不要回去?”
  聂耳端着新茶,一听如意班眼睛亮了起来,如意班是苏州有名的一个戏班子,正儿八经的传了上百年的昆曲老班子,上一代的台柱子青竹花旦扮相名动大周,前些年青竹成亲了,就退了下来,专心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