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居一品 作者:夜惠美(起点高推荐vip2013.02.02完结)-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柔回头浅笑,“错了,也是父亲。”

“如果为父像徐大人一般?”

“您不是徐大人,女儿不担心会落到绝境。”丁柔俏皮的笑笑,“您心里装着大秦百姓,哪会像徐大人那般死板,您的如果永远不会存在。”

丁栋笑声畅快了很多,丁柔仿佛被丁栋看得有些羞涩,垂下眼帘,我也不会让你将局面拖到绝境中去。

金殿上,文熙帝高坐,阁臣重臣位列两行,虽不是上大朝时,但因越演越烈的南北纷争,在廷议时大臣们争吵不断,尹承善就在此时持文熙帝给的玉佩,金殿上人都知道尹承善身份特殊,祖籍余杭,却是燕京学院的院首,得北方读书人赞叹,也是公认可同天下以第一才子才子一争高下之人,他此番上金殿,偏帮谁?

“皇上开恩科去士是造福天下百姓,为官者应为安抚万民。”尹承善侃侃而谈,笼在袖口里的手却握紧了拳头,这是他的机会,“不谋全局者,不足以某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某一时,皇上,臣以为大道者,不为万民福祉不过是迂腐之策,孔子曰,不患寡”

正当尹承善打算将袖口里的奏本拿出时,守在殿外的内侍道:“启禀陛下,天牢中本科会试副主考的丁栋上了奏折,恳请陛下御览。”

“丁栋?”文熙帝略觉意外,道:“呈上来。”

“遵旨。“

尹承善将袖子里的折子往里面放放,棋差一步,尹承善唇角弯出一分好胜的笑意

ps双更了,求两张粉红。

第一百五十六章 双赢 T

文熙帝在北方举子闹事时,将主考副主考下狱能解决争端,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事态从简单的科考,转为由来已久的南北纷争。文熙帝有帝王心术,擅长平衡之道,有时官员的南北之争其中有文熙帝的影子,前提条件是他可控制,然此番南北纷争越演越烈,主考徐阶又不肯认错,nòng的局面越来越僵,阁臣六部官员都卷进来,年老的文熙帝知道如果再不控制的话,将会是滔天大祸。

在江山面前,十几颗人头不足畏惧,文熙帝是出sè的政治家,晓得孰重孰轻,正当他准备以主考副主考的人头转化这场危机时。他册封的忠义县主鸣yù钟鸣冤,后又有江南举子联名为徐阶鸣冤,文熙帝如果杀了徐阶的话,难堵天下悠悠众口,可不不杀,等到大秦各地的奏本到京城,三大总督上奏本,文熙帝更难处理。

朝中大臣争论纷纷时,尹承善请求陛见,上得金銮殿,尹承善以学识辩驳倒了南北两方的大臣,大有舌战群儒之势,文熙帝的御案上摆放着杨和等南方举子联名献上为师鸣冤的状纸,一如杨和的好文采,然文熙帝更看重尹承善,是他缓和了危局。

气氛稍缓之时,文熙帝又接到了丁栋献上的关于南北分榜的两策,多日的愁容尽消,文熙帝道:“丁爱卿奏本上写下南北分榜,众卿以为如何?”

丁栋的奏本被大臣们传看,从文熙帝的称呼中,便可看出他对丁栋这项建议的看重。尹承善看见写得花团锦簇,有力的奏本,道:“臣以为丁大人所言甚是,恳请陛下恩准南北分榜取士。”

尹承善跪下后,又有几名大臣出列赞同丁栋此举,南北分榜取士,既不得罪南方已经高中的举子,又给了北方举子一次机会,自然会得到两派的支持。朝臣也看得明白,南北之争是分不出胜负的,不过是谁占上风,他们更关心是将来的首辅之争。

散朝后,文熙帝去了中宫皇后的坤宁宫,看望身体不好的皇后,碰上了进宫的信阳王齐恒,皇后一生无子无女,膝下抚养的公主大多是别的妃嫔所出,因文熙帝尚未册立太子,皇后不可抚养任何的皇子,皇后很喜欢齐恒。文熙帝同样欣赏齐恒,不是太祖皇后的铁令,文熙帝早就赐婚公主给齐恒做王妃了。

齐恒当着皇上皇后的面,从不提朝中政事,谈笑间,文熙帝问道:“皇妹在佛堂?”

齐恒点头,文熙帝叹道:“皇妹放不下。”

“臣斗胆问陛下一句,科举主考副主考会如何?”

文熙帝笑道:“丁栋献上良策,所有人免死,徐阶。。。朕给他留分体面,致仕还乡。”

他倒不是专mén为齐恒解释,多年夫妻的皇后也惦记着,齐恒暗自松了口气,丁栋没死就成,徐阶是不是致仕同他不关心。齐恒谈笑间越发自如,文熙帝问道:“你同尹承善?”

“陛下,他是臣的知己。”

齐恒知道瞒不过文熙皇帝,预期让他疑心,不如直说。文熙帝嘴chún抿成一道线,眼底极快的闪过一丝的满意,“南北分榜后,朕问他是入北方榜单做状元,还是入继续做探花,你是他知己,猜猜他如何回答朕的?”

“他一定不肯破例,祖籍在余杭,必定是探花。”

文熙帝大笑,“你们不愧是知己,母后曾戏言,探花比状元出人才,朕yù看尹探花之才。”

“臣料想他不会让陛下失望。”

陪着皇帝皇后用过膳食,齐恒出宫。皇后问道:“陛下不担心?”

“担心什么?信阳王谋反?”文熙帝抿了口茶水,同皇后在一处,他会多说几句,“此番科举风波,朕有三得,一是南北纷争根深蒂固,朕往后得慎重,二是尹承善,此人非池中之物,审时度势,有勇有谋。三是丁栋,他能提出分榜,解朕之困境,朕着实想不到他有此才,况且。。。他所言甚合朕意,南北皆属于大秦,江山稳定重于公平。”

周皇后笑笑,不用问便知,丁栋会得道丈夫的重用。文熙帝道:“丁栋——朕用之,尹承善——朕留给太子用之。恒儿同尹承善交好,将相和,国之吉兆,朕自信太子能驾奴这对贤臣名将,大秦江山无忧也。”

“臣妾看陛下能用到尹承善。。。咳咳。。。咳咳。。。“

周皇后咳嗽起来,苍白衰老的脸上因咳嗽而绯红,文熙帝握住妻子的手,“朕愧对皇后。”

“陛下不可如是说,臣妾以蒲柳之姿嫁给陛下,亦然是天大幸事,臣妾不怨陛下。”

文熙帝眼里带着感动,“绯儿,陪着朕。”

周皇后泪眼míméng,“陛下。”

因当初皇贵妃,周皇后小产这辈子无法再做母亲。因太祖皇帝责怒骂还是太子的文熙帝,是周皇后挡下了太祖皇帝踹向文熙帝的一脚,从那以后,每当下雨变天时,周皇后总会有压制不住的咳嗽,从风风雨雨中走过,文熙帝一直爱重皇后,无论何人都无法撼动周皇后的地位。

他曾今在太祖皇后离世前发过毒誓,不因皇后无子而废除后位,不因宠妃而薄待皇后。帝后双手交握,周皇后靠在文熙帝肩头,“陛下,臣妾无悔。”

丁柔从天牢里出来后,料定丁栋不会再在天牢里住太久,只是不知道有没有抢在尹承善之前,丁柔期盼延续千年的官僚主义发作一把,尹承善见皇帝有很多道盘查,顺便期望朝臣多为难尹承善几句,这样丁栋就有机会了。

“六小姐很在意尹公子?是怕他同老爷相争?”

“除了今日的事,他们争不到一块去。尹公子有才有气魄,却少了官场沉浮的经历,再聪明的人没有阅历的积累也应付不了官场的老狐狸,尹公子从翰林慢慢的熬吧。”

方才绵绵细雨,如今却有转晴的趋势,丁柔撩开车帘的一角,阴霾的天空逐渐放晴,空气里泛着cháo湿的味道,“父亲属于当前,未来属于尹府四公子。”

“杨状元呢?”

“他——比不过尹四公子,年纪轻轻便为江南举子的领袖,调子起的太高,步伐迈得太大,一旦入朝为官,朝中阁臣大佬们该如何想?他有是嫉恶如仇的xìng子,仕途坎坷,前程难料。”

丁柔也没专mén去打听消息,该做的都做了,无论成败丁柔都不会觉得遗憾。回到丁府后,丁柔先去同祖父祖母说了丁栋的情况,当着祖父的面重点提了提丁栋在天牢的表现,如何同徐阶大人抗辩,说得名臣徐阶哑口无言,丁柔在徐阶面前说过的话,被她轻描淡写的掩饰过去。

丁老太爷即便知晓大儿子丁栋没丁柔所言那般神武了得,但脸上难掩喜悦,“他能有这番见识,不枉入天牢走一遭。”

“父亲不会让祖父祖母失望。”丁柔屈膝道:“您没吩咐的话,孙女去看望母亲和三姐姐,五姐姐,尤其是五姐姐,她陪着忠义县主去撞yù钟,着实辛苦了。”

丁老太爷含笑道:“去吧,同你母亲说,丁姝做得很好。”

“是。”

有丁老太爷一句夸奖,丁柔见到大太太好说话,在旁人眼中,她是最清闲的一个,不过是去天牢送一次衣服,在走到mén口时,丁柔突然回头问道:“祖父入过天牢吗?”

丁老太爷哈哈哈大笑,笑都眼泪差一点流下,“六丫儿,你认为我是否入过天牢?”

“祖父骗人,不理您了。”

丁柔脸颊微红,跺脚出了书房,雨水稀稀落落,丁柔拍了拍脸颊,她也懂得装萌了装幼稚了,可不这样丁老太爷会疑心她,十二岁的丁柔太成熟,懂得太多可不见都是好事。

书房里,丁老太爷摇头叹道:“六丫儿被天牢nòng晕了,天牢——是大秦最独特的存在。”

“天牢?”太夫人不懂了,“难不成不是你说的那样?是吓唬她?”

丁老太爷笑着点头,太夫人道:“难怪六丫儿方才会那般。”

“夫人不认为六丫头多了几许的活泼更好些?“

“老爷是想看六丫儿变脸sè吧,吓坏了她,我可是不依的。”

“她的胆子大得很,吓不坏。”

丁柔走进大太太房中时,听见丁敏绘声绘sè的同大太太说她去听风阁的事,大太太见丁柔,示意丁敏等一会再说,丁柔屈膝道:“母亲请安心,父亲一切都好,方才向祖父说了父亲的事,这才来回禀母亲。”

“嗯。”

大太太微微颔首,有了丁敏,丁姝的作为,大太太并不像事发时那般紧张,她知道丈夫会平安从天牢里出来,极有可能会再次高升。

“萧儿尚未回京,全儿又在江南游学,yù儿还小,这次全靠你们姐妹,我同老爷没白疼惜教养你们。”

“为父亲平安,为家族安稳,女儿做什么都无怨无悔,没母亲平日的教导,女儿说不动杨状元。”

大太太含笑点头,拍了拍丁敏的手,“还是你懂事,敏儿辛苦你了。“

“为父母分忧,女儿不觉辛苦。”

又要在面前上演母女情深?丁柔问道:“五姐姐呢?祖父方才说五姐姐是头功,费力吃苦最多。”

“里屋歇着,你去看看她吧,七丫头陪着她呢。”

“是。”

第一百五十七章 将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丁拣献上两职解国之为难,为联解忧,联任命丁拣为正三品吏部主簿,责成处置科举南北分榜之事””

    “谢主隆恩。”

    丁拣天牢接旨,再次耀升一格,六部中除了尚书侍郎之外,主簿尚在各司司长之上,而成为尚书侍郎必须经历主簿,这在官场上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丁拣极有可能在两年内再次高升。

    如今朝政的焦点是什么?答曰:科举会试一一南北分捞,丁拣专门负责此事,安排高中举子们的官职,虽不见的他说得就作准,但他的意见,皇上,吏部尚书一定会参考。这也算是皇上对丁拣的考验,兼公处理,各方满意的话,皇上将会对丁拣委以重任。

    丁拣在同在天牢内的同僚们恭贺下,迈着四方步扬眉吐气的走出了天牢。此时外面雨已经停了,丁拣呼吸着空气中的泥土芬芳,天牢一行,收获颇丰,在绝境之下,丁拣后悔过,犹豫过,挣扎过,迷茫过,但”看了一眼紫色的官袍,一切都是值得的。丁拣彻底明白了何为富贵险中求,一板一眼错失机会,永远难以位极人臣。

    丁拣去紫禁城叫谢皇上隆恩,文熙帝不仅给天牢里丁拣下了圣旨,以周皇后的名义,给丁府中丁拣夫人大太太送去了洁命的服饰,并几匹丝绸,一斗珍珠。

    丁拣入狱时,整个丁府愁云惨淡,现在丁府喜气洋洋,仆从们围跪在大太太身边欢喜的喊道:“给大太太贺喜。”

    声音震天响,大太太手棒是三品洁命服饰,眼角眉梢透出喜悦,这绝不是最后一道封赏的旨意,老爷一定会再次高升。

    丁家小姐们站在大太太身后,丁妹受得苦最多跪宫门跪得膝盖红肿,丁票丁云一左一右捞扶着她,丁敏站在不远处,丁票偶然看见丁敏眼底的羡慕,所有人都在跪拜大太太,三品洁命的服饰穿上后丁敏会更为羡慕吧,她就没想过,大太太做了什么,可不仅仅是嫁给了丁拣,在丁拣有危险的时候,她稳住了丁府,舍得让最疼爱的女儿丁妹吃苦,如今这一切,是她应得的。

    周皇后的赏赐,大太太自然舍不得分给丁府的小姐但丁拣高升,大太太命人打开库房,取来首饰头面,摆设布匹赏给了劳苦功高的三姐妹,丁票做得最少最为轻松,年岁有是三姐妹中最小的,她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