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明-第5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小狄轻声说出自己的担忧,她已经尽力在控制自己的语气,但这句话依然如重锤一样狠狠的砸在李闲的心口上,他感觉自己心里面猛的一紧,似乎有一只手狠狠的攥住了心脏一样,让他的胸口里有一种被钻透了一样的疼。

  “她不能死。”

  李闲咬着牙说出这几个字,脑海里却不由自主的回想起叶怀袖当初对自己说过的那些话。

  “我向独孤求了一些药,我不能不能比小狄先有你的孩子。我的性子你知道,不愿意被拘束在一个地方终老,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牵扯到一些血腥惨烈的事情中去,我不争,也不能让我的孩子去争。”

  “再等等吧,等到你和小狄大婚之后,等到小狄有了你的骨肉,我就把独孤的药停了,我答应你,但现在不行。”

  “深宫独处,苦守空房,这样的苦楚我可受不来。与其每日凭栏依窗盼着你来看我一眼,还不如让你想起我的时候赶去找我一次。只是让我来想着你念着你,而你却不能想着我念着我,这多不公平?”

  “我早晚是要回江南草庐去的,总好过在宫里除了凄凉望月无所事事。闲暇时候种菜养鸟,在篱笆墙外再种两排蔷薇,若是兴致好了便出去走走,或是去小河泛舟,或是去草原上找怀苏相聚。”

  这些话,还在李闲的耳朵里回想。

  “安之哥哥,我会尽力的。”

  张小狄握着李闲的手,发现他的手格外的凉。

  “她什么时候会醒过来?”

  “伤口会很疼,所以用的药稍微重了些,估计应该要到明日才会醒过来,安之哥哥你先回去吧,城中现在还乱着,你放心,稍后独孤大哥就会赶回来,有我们两个在,叶姐姐不会有事的。”

  “城中的事自然有下面的人去解决,我”

  李闲的话还没说完,张小狄便继续劝道:“安之哥哥,你不放心叶姐姐,可若是你留在这里,只怕隔不了多大一会儿便会有一批人来向你请示,城中乱子没平,有许多事下面的人不敢擅专,还是要安之哥哥拿主意才行。一批一批的来人,对叶姐姐也不好,会影响了她休息。”

  “那好。”

  李闲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缓缓起身道:“一个时辰之后我再来。”

  他站起来,看了一眼脸色苍白的叶怀袖心里又是一疼。

  转身离开了独孤锐志的药房,李闲出门的时候外面的天已经全黑了。北衙里灯火通明,一队一队的黑袍来回走过,雄阔海还站在门口,身边多了罗士信,聂夺,叶翻云等人。不远处,数百名青衫刀客静静的站着,看起来格外的肃穆。

  “朝臣还在含元殿门前等着您。”

  “军稽处今日一共处决了四百一十六人,包括萧瑀在内。这些人的家眷全都收监,刑部,大理寺,长安府的囚牢不够用,剩下的人都在原地收押,被杀众人的宅子已经都封了,派了军兵驻守。”

  罗士信看见李闲出来,垂首将情况说了一遍。

  “把人名单给我。”

  李闲缓步走了出去,一边走一边说道:“半个时辰之内,列出犯人主次,还有这些人家中有多少人口,有多少家产这种事不需要去查,军稽处里都有存档,调出来就是。”

  “喏!”

  站在远处的胜屠小花应了一声,转身就要离开。

  “胜屠”

  李闲顿住叫住站住,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在叶大家醒过来之前,你先代理军稽卫大档头的职务。告诉谍子们让他们不要担心。”

  “喏!”

  胜屠小花用力的点了点头,心中忍不住翻腾起一片波澜。

  

  

  前后被请到含元殿门前的朝臣一共二十六人,其中绝大部分是李渊朝的旧臣。当然,之所以他们还活着不是因为他们地位高,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中立派,后来逐渐倒向了李闲这边,没有在暗地里做过什么针对燕王的事。军稽处今日杀人不看地位,只看谁心怀叵测。连尚书左仆射萧瑀都被斩了,还有谁是军稽卫们不敢杀的?

  这些人自中午时候便在含元殿门前站着,一直到天黑燕王也没有出现。累,饿,还有担忧恐惧,更何况,他们这些人没有一个年轻的。站了这大半日下来,腰也酸了,腿也酸了,可没有一个人说一个字的怨言。

  虽然他们下意识的退后了几步,可那四百一十六颗人头还整整齐齐的在含元殿门口摆着。一排一排,有的闭着眼,有的则依然还在怒目而视。这些人头在灯火下显得格外狰狞,让每一个人都不敢直视。

  已经上了年纪的裴寂实在忍不住,弯下腰垂了垂腿却不敢抱怨。

  “燕王怎么还不来?”

  刘政会借着搀扶他的机会低声说道。

  “到了现在还不来要么是出了什么差池,要么是燕王真的受了伤。”

  “怎么可能!”

  刘政会用极低的声音说道:“可又会出什么差池?难道是宫里那位”

  “叶怀袖怎么可能放过那位?”

  裴寂低声道:“不要去想了,站一夜虽然辛苦,但远比被稀里糊涂的割了脑袋要强的多。现在我才算明白…军稽处的权势有多大,竟是掌握了这么多秘密。”

  “有军稽处,长安城里便没有秘密。”

  “今日这般血腥杀戮,倒是会吓住不少人吧?”

  刘政会感叹了一句。

  “若是燕王想震慑住那些暗地里还在支持太上皇,支持秦王的世家杀这些人还是不够,毕竟死了的大部分是些小鱼小虾,那些没浮出水面的大鱼还都在看着呢。若是燕王明睿,就应该趁着这乱子再杀一番才是。”

  “还要杀?”

  刘政会一惊,忍不住说道:“再杀,就是要屠族了。”

  “几百年的世家不倒,怎么可能是杀个把人就能吓得住的?人杀的少了,那些人反而会心存恨意,说不定会倾尽家族之力去支持李世民。反正军稽处叶怀袖已经挑起了这杀戮,索性一口气杀到底,杀几个人吓不住人,屠几个族终归还是能吓得住他们的。”

  裴寂竟然还能笑了笑,忍不住庆幸道:“你我都是幸运的。”

  刘政会摇头道:“难道燕王就不怕伤及国体?”

  “怕什么?屠几个族,将财产收归朝廷,田产,房屋,还有商铺全都变卖或是赏赐给有功之臣,燕王没损失什么,反而会平添一大笔厚重的银子,再用这钱来装备人马,谁不服气再杀过去就是了叶怀袖这一手最妙之处就在于,燕王还没称帝,现在国家乱成什么样也比燕王称帝之后再乱要强,叶怀袖这样做就是让燕王回到了进长安城之前的那种无所顾忌的境地,经她挑起这一番杀戮,现在的燕王已经没有必要瞻前顾后了,已经踏出了第一步,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把脚步缩回去趁着天下未定,多杀几个人,其实没多大坏处。”

  刘政会叹了口气,忽然眼神一变:“来了。”

  远处,一串灯笼往这边飘了过来,那是几十名提着灯笼在前面开路的青衫刀客,后面那负手而行的不是燕王又是谁?

  “城中大乱,诸卿辛苦!”

  李闲对众人抱了抱拳,指了指含元殿说道:“今日就在这里开个晚朝,请诸位随孤进含元殿!”

  

  

  在朝臣进入含元殿之后,不多时就有不少内侍宫女端着食物陆陆续续的走进去。已经饿了将近一日的朝臣们顿时松了口气,一来感叹终于不用挨饿了,二来庆幸,既然燕王令人准备了食物,那么最起码含元殿里的人都安全了。

  半个时辰之后,有不下十几道旨意从含元殿里发了出去。

  这十几分旨意能带来多大的震撼,只怕只有大殿里的那些人才能感受到。喝了一碗粳米粥吃了两块点心的刘政会,听到这一连串十几道旨意竟是吓得差一点噎住,看向裴寂,却发现那个家伙竟然还能笑得出来。

  果然,裴寂猜对了。

  今日是个杀人的日子,长安城里流的血不少,死的人不少,但和燕王那十几道旨意比起来,就显得完全不算什么了。这十几道旨意,都是杀人的军令!

  萧瑀一族,心怀诡逆,试图杀君谋乱,国法不容。

  诛族。

  这第一道军令,就吓出了众人一身冷汗。

  紧跟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家族都领到了这个命运。这些家族都是背后支持李渊,支持李世民的。但他们对燕王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敌对,两面站队对于世家之人来说稀松平常,从来不会有得胜的一方来追究什么,这就是他们的依仗。可是这次,他们见识到了什么叫蛮不讲理,什么叫土匪。

  “你们或许都再想,军稽处的人瞒着孤做出这么大一件事情来,孤知道之后,会对军稽处有什么样的惩罚”

  李闲看着下面那些大臣,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但孤要说的是,军稽处这件事做的虽然太过于偏激,太过于狠了些,但军稽卫对孤之忠诚可见一斑。既然他们是以忠心行事,孤为什么要以最严厉的惩罚回报?”

  “军稽处不会倒!”

  李闲站起来,沉声说道:“他们做错了的事,孤会责罚,会严惩,但绝不会将军稽处裁撤北衙才建好,南衙还在建,军稽卫便是孤手里一柄会杀人能杀人的刀子,要留下!”

  “孤初到东平郡的时候,灭门的事也不是没有下令做过。那是为了孤能在东平郡立足,时至今日灭门的事孤不介意再做几次,你们都是国之重臣,应该明白乱世当用重典,若是你们有什么异议,都说出来吧。”

  “臣等无异议!”

  忠臣俯身,这才惊醒,燕王不是杨家的人,也和李家的人不同他不是世家出身,他从来就看不起什么礼法道义,他就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土匪马贼,只是身份地位高了之后,人们已经忘了这件事。



…【第七百一十三章 曾经的霸主回来了】…

    长安城的流血日已经过去了三天,这三天间百姓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每日都有大批的罪犯家眷被押着出长安城,也不知道是要流放到什么地方去,还是送去某个屯田的地方做奴隶。有好事者大概的估算了一个数字,这三天间仅仅是在菜市口砍了脑袋的就有六百多人,被押送走的根本没有办法统计,但应该不会少于一千人。

  长安城里的一下子空出来很多大宅子,但是很快就被燕王殿下赐给了燕云军出身的有功之臣。

  到底还要流放多少人,还要杀多少人,谁也不知道,或许连燕王自己都不知道。

  李闲本是想平稳的过度,慢慢的和那些在暗地里有能力左右长安局势,甚至左右天下格局的关陇世家达成一个默契,一个共处的默契。所以他尽力用一种自己还不熟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进了长安城这几个月来,这种方式似乎并没有让问题化解,反而让他越来越深的陷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他不是世家出身,他从小学习的就是如何生存,如何杀人,如何保证自己不被杀。他对于权谋之术还有些陌生,虽然这些年他在努力的改变着自己,可毫无疑问的是,当他以一种霸气的方式挤进世家控权的朝堂之后,才发现在那些人眼里,自己即便再强势,也是一尾游进了锦鲤池中的泥鳅。

  他之所以想用比较温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是因为他开始珍惜这个帝国。这个帝国之前是别人的,现在是他的。他不想用一种纯粹的破坏方式去征服,但毫无疑问,对于一个政治上的初学者来说,他无法做到如指挥燕云军打江山抢地盘时候那样游刃有余。

  而他确实有些迷失于自己现在得到的一切,以至于有些畏缩和胆怯。

  是叶怀袖,用一种血腥惨烈的方式让他逐渐变得清醒过来。

  有了那一日的杀戮,李闲终于悟透了一件事。

  既然那些锦鲤如此骄傲,哪怕他们没有能力反抗自己的统治,也还是将自己看做一条黑不溜秋的泥鳅,那么自己何必非要去变成一尾锦鲤来迎合那些人?既然改变自己去适应新的环境很难,那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停止把自己变成锦鲤的想法,然后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把那些锦鲤去变成泥鳅。

  不,是最弱小的鱼虫。

  李闲进了长安城之后就一直在考虑,如何平衡李渊朝旧人和燕云军将领之间的矛盾。他本是想以一种公平的姿态站在中间,既不能让燕云军的将领感到心寒,也不能让李唐的旧臣感觉到绝望。

  这是一个极辛苦的想法,光想想就已经让人睡不着觉。而实施起来,则比想想要更加辛苦,十倍,百倍。

  也是因为叶怀袖挑起的这一番杀戮,让李闲想明白了这件事。燕云军的功臣就是功臣,李唐的旧臣就是旧臣。一边是跟着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