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帝国崛起-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野点点头,除了这样也没办法了,毕竟要绕大半个地球。
    随后张野将硫磺皂的配方和样品递给了威廉,工厂开工已经三个多月了,产品的市场反响也还不错,是时候推出新产品了。
    当然,新产品就意味着新的价格,香皂虽然来钱快,但对于张野目前的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这款硫磺皂,张野打算将其打造成高端品牌,价格也会上涨百分之五十。
    虽然他很想直接把价格定在二两银子,但要考虑到富人们也不是心甘情愿受宰的,虽然产品的效果是有,但用多了效果就不行了,而销量肯定也不如其他产品。
    随后张野又在工厂内转了圈,看了看生产情况等之后便返回了军营,再回去的路上,张野在不停的思考着。
    香皂和牙膏虽然挣钱,但每个月能给他带来的收入也只是寥寥的,这些钱根本就不够用的,现在他送礼每个月都要扔进去将近一万两银子。
    剩下的大约还能存个两三万两,养活那点杂兵倒是不成问题,可一旦慈禧断了他的军饷,他可就真的要玩完了。
    不行,还的研究点赚钱的新项目,另外也要尽快把香皂的市场给打开,目前也就是在北京周边地区展开了销售,若是在全国范围内销售,估计每月至少可以拿到三十万两以上的利润。
    虽然很多,但还是远远不够,可还能干点什么呢?手表?这个跨时代的东西?国外都还停留在怀表的年代,咱就开始制作手表,届时价格肯定会是他们的几倍。
    不过好像也不行,第一,张野不懂手表的技术,第二,即便有技术咱也没人能造。
    走了一路想了一路,直到抵达大营的时候,张野依然没有想出来他要干什么。问世上最来钱的行业是什么?军火和毒品,张野狠下心来,大不了咱卖军火去,怕个鸟。
    两个月后,近卫大营内。
    李鸿章的天津机器局的一整套生产线早在一个月前便抵达了这里,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所有的设备都组装了起来。
    生产线共有四条,一条火炮生产线,一条炮弹生产线,一条步枪生产线,一条子弹生产线。
    说是生产线,其实却也不算是生产线,产量更是低的吓人,就这设备加上这人员,一个月能造出五门炮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而且钢材问题也是张野最担心的问题,后来张野又让威廉直接从德国采购了一套小型炼钢设备,产能不需要太大,只要能够满足工厂需求就行了。
    今日,正是德国设备和高级技师抵达的日子,一大早的,张野便不停的遥望着远方,希望他们能够尽快来到。
    时间仅剩下四个月,新兵于一个月前已经招募完毕,目前正在进行第二个月的新兵训练,与之前不同的是,从第二个月开始,这批新兵们就要接受一些简单的战术训练,他们必须要尽快的成军才行。
    张野没时间再等下去了,特别是炮营,全部都是新兵,没有任何炮兵技术,就连军官也都是一头雾水,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玩炮,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张野亲自去教。
    当然了,张野也不是炮兵出身,他只知道简单的炮兵战术,具体的操炮还的看他们自己的训练。
    按照张野的计划,炮营一共五百四十三人,每班有五人,分别为炮长,副炮长,射手,副射手,装弹手。整个炮营有一百个班,也就是说,他们的常规编制就是一百门炮。
    听起来的确很吓人,但是有一点却不能忽略,每个班还配备一个十人组成的杂兵班,负责这个炮兵班的辎重等问题,另外还有一个五百人的杂兵辎重营,只负责炮营的炮弹运输任务。
    如果连这些都加一起的话,单单一个炮营便有两千多人,若是大炮的话这个配置还有点少,但咱的是小炮,两人合力就能将炮管给抬走,所以一千五百人的后勤服务一百门炮,足够了。
    人多了,练起来就麻烦了,张野迫切的希望那些德国技师赶紧来,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给士兵们讲解火炮的性能以及要点,自己就可以省很多事。
    两个多小时之后,一大队人马终于出现了。

第二十九章:敲打德国人
    德国对于这次的的合作表示出了相当的重视性,德国因为发展的比较晚,全球各地的殖民地基本上已经被其他列强给瓜分干净了,所以德国很难在现有的条件下找到突破口。
    德国为什么愿意派出退役军官来到清朝帮助他们训练军队?虽说这里面有袁世凯和金钱的作用,但更多的还是上层政治上的考量。
    他们迫切的希望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打开清朝这个市场,但是之前几年的表现看来,结果似乎并不怎么如意。
    德国方面也一直都希望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意图打开彻底打开清朝市场,为1888式委员会步枪以及其他的德国装备找到出口国。
    面对着清朝这么庞大的一个市场,德国人又怎会放弃?
    所以这次威廉通过德国驻华大使与德国高层联系,便立即引起了得过高层的注意,而得过高层也特意下令兵工厂方面,加班加点的改造八千五百支1888式委员会步枪。
    德国有不少的库存,但为什么还要赶制新的呢?原因很简单,现有的1888式委员会步枪有很大的缺点,例如容易炸膛等致命缺陷。
    为了笼络住远东的这个市场,德国人更是将1888式步枪进行了改良,使其炸膛率降低了不少,张野订购了八千支步枪,德国人便多送给张野五百支步枪,而且价格也是最便宜的。
    这次的军火贸易可以说德国人是一分不赚,成本价加上运费,这就是张野要出的购枪价格,按八千五百支步枪来算的话,平均每支步枪支付了十二两白银。
    小型的炼钢设备也是以成本价加上运费卖给张野的,显然,威廉在德国大使面前说了不少张野的好话,以及张野未来的前途,否则的话德国人是不会如此动心的。
    当然了,张野本身的实力也起到了很重的作用,几个月的时间便将一直一百五十余人的部队扩充到五千人,这本身就代表了清朝高层对于张野的信任。
    至于技工方面,张野要的不多,德国人也知道这武器清朝早晚是要自产的,但到了那时候他们大可以卖给清朝技术等资料用来换取资金。
    所以按照张野的要求,德国人在每一个职位上都找了至少两名高级技师。不过他们来到清朝还有一个新的任务,打探清朝的工业能力到底如何,以方便德国对下一步的计划进行调整。
    看着满满的全都是步枪,以及硕大的炼钢炉等设备,还有那无价的二十多名高级技工,张野的小心肝呼呼不停的跳着。
    造枪?现在还不在张野的计划范围之内,有了这八千五百支步枪,至少可以应付一年以上的时间,委员会步枪虽然有很大的缺点,但是对付俄国人也够用了。
    张野的目的就是造炮和造子弹,而一座小型的炼钢炉支援起不足万人的部队来说,也是足够的。
    之所以这么干,主要还是因为对清廷的不信任,万一真的打起来了,鬼知道清廷这边的补给会不会跟上。
    反正根据历史考据,似乎清廷还没有一次靠谱过。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野才有了自己造弹药的想法,另外还有一个原因,现在市面上流行的大多都是**,发射之后会产生很大的烟雾,这对于军队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
    张野也打算将所有的弹药全部都换成无烟弹药,反正工序也不麻烦,将**改造一下就行了,再者92步兵炮也必须要配备无烟炮弹,否则的话一开炮隔着几公里人家就知道你在哪里,还玩个屁啊。
    张野恨不得立马就把这帮人给拉到车间里去制造新的火炮,经过这两个月来的不懈努力,张野终于成功的将火炮的图纸给分解成数十份零部件图纸。
    当他将这些图纸拿到那群技工面前的时候,估计那帮人一定会震惊,九二式步兵炮放在现在来说,那可是绝对的先进,虽然口径不大,但用途却很广,也很方便使用。
    不过此时显然还不是让他们工作的时候,一路上舟车劳顿,先是做了那么长时间的船,紧接着又从天津到北京,技工们此刻都显得疲惫不堪。
    技工,威廉是帮张野找来了,但能不能笼络住,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卖命,那就看张野自己的本事了。
    “杨军威!”
    张野大声的喊了一声。
    “到!”
    杨军威立即答应。
    “带这些技工们到宿舍区参观一番,然后安排他们休息,晚上设宴,我要给他们接风。”
    张野继续说道,笼络人心有笼络人心的办法,此刻给他们金银财宝虽然能让他们心里面高兴,也更加容易让他们为张野卖命。
    但是此刻张野并不想直接给他们钱,张野有自己的打算,还是先让他们休息一天再说比较好。
    “是!”
    杨军威答应了一声,旋即便带领着德国技工们去参观宿舍。
    “赵克明,李三才,带着弟兄们卸货。”
    张野继续吩咐道。
    步枪倒是好说,直接一箱箱的搬下来就行了,可这机器却是个大问题,重达数吨的设备,根本就不是人可以搬得动的。
    虽然这已经是拆开的设备,但依旧需要搭建临时的起重机才行。当然了,就他们这里的条件,即便是起重机也得靠人力来推动,而德国那边也跟随了一名技师过来,主要负责炼钢炉的组装以及调试,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将会留在这里担任炼钢指导。
    随后,张野又给一路上负责搬运护送的随行发了点银子,以示奖励,然后便乐呵呵的跟威廉一起聊天打屁。
    直到晚上,经过了大半天的休息之后,德国技工们终于有了一些精神气,虽然看起来还是很疲惫,但比刚见到他们的时候却要好的多。
    就在大营工厂区的食堂内,张野命人做了中西合璧式的晚餐,采用的也是自助的方式,这样更加贴近西方人的生活,也更容易让他们融入到这里。
    晚宴他们吃的很开心,宴席上张野也出乎意料的给这些技工们发放了工资,德国人生性严谨,特别是这些有文化的高级技工们。
    哪怕是再穷,也不会要不属于自己的财产,张野也深知德国人的习性,所以只给他们每人发放了一个月的薪水,也就是一千两银子。
    从他们在德国登船开始,到抵达北京,一共是二十五天,按理说应该是八百多两银子的,但张野还是给了一千两,多出来的一百多两银子,则以圣诞补助为由发了出去。
    拿到银子之后,这些德国人显然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一个个惊讶的看着张野,在看看面前的银子,许久竟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将军,我们还没有做任何的工作,不应该拿这些薪水的。”
    一名年纪四十来岁的老技工看着手中的银子,对着张野说道。
    他在德国因为工厂倒闭而失业,家里的积蓄也差不多快要花光了,上面还有母亲要照顾,下面更是还有四个孩子以及两个孙子,四个孩子中大儿子已经结婚,虽然生活也不富裕,但也还能勉强的生活。
    其他的三个孩子两个年幼,一个刚刚进入工厂,不了却遇到了跟他一样的命运,工厂倒闭,一家子顿时断了收入来源,日子也是越来越拮据。
    被迫无奈之下,有人告诉他远东正在招高级技工,薪水甚是可观,本来宋是不打算来远东的,毕竟这里太远了,而且也不知道到了这里之后到底怎样?
    但家里的粮仓却逼着他不得不来这里,最终,威廉的一个胞弟说服了宋,并且预付给他五百马克的薪水,让他的家人可以在他发放薪水之前活下去。
    五百马克,换算成白银也就是一百两,当然,这只不过是账面上的数字,真的要去换的话,五百马克至少可以换200至300两银子,具体的要看银子的成色等方面。
    五百马克对于他们这样一种家庭来说,在不干活的情况下可以活上一年,甚至更久。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宋跟随着其他二十多名技工登上了船。
    好歹在登船的时候,他们发现了跟他们一起登船的步枪以及炼钢炉,通过跟官员的交谈,他们终于放心了,知道了他们的雇主是一名清朝的将军,与德国有着不错的合作关系,让他们在那边放心的干活。
    至于刺探情报,这个技工本人是并不知情的,德国政府的计划是通过他们的家人,与这些技工们套取情报。
    “从你们登船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是我的工人了,我应该支付给你们薪水。但是宋,我想你也应该知道的,在我这里,一个士兵的薪水以前每月只有四两银子,现在的话涨到了六两银子,所以希望你可以带领着这些德国技工们发挥出你们应有的能力,要对得起这份薪水。”
    虽要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