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收顿时色变。

    三日之后,李重九于郡守府从房彦藻那,接过上柱国的虎符印信,当下李重九自称为涿郡郡守,假幽州刺史,而上谷郡郡守则有苏素担任,之后李重九当着涿郡官吏,以及麾下番汉诸将的面,宣布支持李密攻占东都,夺取天下,并传檄各郡各县告之此事。

    要知道窦建德已向李密献表称臣,再加上李重九等于河北之地,已是拱手落入了李密手中,加上李密现在据有的河南诸郡。天下三分,李密有其一。

    消息传出,一时之间,四方驿站,快马如飞,无数驿卒向四面告之此消息,百姓闻之之后,更是奔走相告,顿时天下震动,四方皆惊!(未完待续)


第两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



    黄河岸边,细雪飘落,纷纷洒洒飘落浑浑的浊河之中。李密于北邙山山顶,坐在一张杌扎之上,眺望着黄河雪落的景色。

    鹤氅长衫飘飞,一旁士卒在李密头顶上撑了一把大伞以防雪落,在大战之前,一赏雪景,如此更显得李密气定神闲,成竹在胸。

    “禀告魏公,房司马来信,言李重九以幽州支持密公,夺取天下。”

    李密闻此双目爆出一丝精芒,将信拿来一看,轻轻道了一个好字,目光漂过远山  。当日李密杀翟让时,翟让此人残忍,其弟翟弘好色、侄子翟摩侯爱猜忌妒才,王儒信又是贪婪,故而他们身死之日,部下皆无为其悲哀之人。但是李密的将领,都有自疑之心。

    李密也是心知如此,所以一直以连战连捷的威信,统御着瓦岗军众将。李密现在只能胜不能败,一旦败,他一切积累在胜利的威信,就会丧失,倒是必然会众叛亲离。

    而现在王世充率领江淮精兵赶到,乃是劲敌,李密也没有把握取胜,故而一直按兵不动。双方之前交战,瓦岗军为王世充大败,柴孝和溺死,若非李密率精骑突击,以围魏救赵之策,这才击败王世充,否则瓦岗军危矣。

    现在李重九于幽州易帜,响应李密,无疑乃是助涨了李密现在的声望,既能安定内部的军心,也能让外部,甚至天下之人,更看好李密可以夺取东都,乃至天下。

    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重重压在了李密一方,如何不是雪中送炭。故而李密现在虽在众将。亲随面前佯装出一副十分淡定的样子,但是袖袍却早已是轻轻抖动。

    李密从杌扎上站起身来。将羽扇向东都方向一划,大雪之中长袖飘飞,李密之姿犹如君临天下了一般。

    只听李密言道“将幽州之事传令通告全军,言幽州归附我瓦岗军!我军乘此一股作气,渡过洛水,与王世充决战。”

    大业十三年年,十一月,洛阳大雪。

    窦建德,李重九先后向李密献表。支持其夺取东都后,瓦岗军上下顿时气势如沸。徐世绩,单雄信等瓦岗旧将,以及裴仁基,元宝藏等隋朝降吏,还有孟让等山东反王,纷纷皆是向李密道贺,并一起向李密请战。

    而这时就在洛阳以东的一座大营之内,一名碧眼黄须的男子。正坐在军帐之内。正是以江淮军屡破义军的王世充。王世充因祖上乃是西域人,故而生得颇为不似汉人,鲜卑人。

    王世充看信完毕之后,对左右言道“我本欲乘李密杀翟让。瓦岗军内部失和,乘机攻之,没想到李重九以涿郡支持李密。如此李密声势更盛,暂无此忧了。”

    说到这里。王世充叹道“李密此人天资明决,为龙为蛇。固不可测也!”

    “将军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观瓦岗军上下不过是土鸡瓦狗之流,眼下我们大军齐聚,剿灭李密如探囊取物。”虎牙郎将王辩沉声言道。

    王世充笑了笑,言道“是啊,上一战我被李密一败,已是折了锐气了,眼下有王郎将如此勇将,真乃是三军之胆啊!”

    王辩听了王世充之言,当下面上露出得色。

    说到这里,王世充回顾左右,言道“我年幼时,在西域蒙高人传授过龟策与推步之术,我推算这李密绝无为天子的气数,众位不要相信什么谣言,如此乱臣贼子,岂能翻得了我大隋的天。”

    军帐之内,有几位隋军大将都面露讥讽之色,心道,龟策与推步之术,岂能当真,身为大将者,不研习兵法,而迷信这些旁门左道。天子与越王,怎么会派这样的庸才来统领大军。

    王世充当下言道“诸位眼下大军齐聚在此,而东都一斗米三千钱,我军粮实难以支撑,故而我决定,明日渡过洛水立即破贼!”

    “诺!”众将轰然领命。

    十一月,王世充虽屡战屡败,但得到杨侗以从关中调来的精锐为骨干,分别由虎牙郎将王辩,将军王隆帅,独孤武都,河内通守孟善谊率七万大军为辅,加上王世充原本的两万江淮军,一共近十万人马。

    现在除了在江都伴驾的御林军,骁果军之外,王世充手上已是大隋现在仅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家当了。当下王世充率领这近十万大军渡过洛水,要先声夺人。

    王世充以名将王辩为先锋,王辨字警略,冯翊蒲城人,曾率军击破魏刀儿,高士达,郝孝德,孙宣雅,时季康等义军,乃是隋朝名将。

    渡过洛水后,王世充以言语激王辩,以及几位重将为先锋,率军出击,而将自己的江淮军则留之殿后保全实力。

    王辩率军初战,即势不可挡,攻破李密军外营,瓦岗军几乎溃败,但王世充为李密名声所惧,不敢追击,反而鸣金收兵。而李密却帅敢死之士乘夜袭击,王世充军大败,大军争着逃回洛水,夺桥时溺死万余,大将王辩身死。

    大军惨败王世充结果不敢入东都,当夜突降疾风寒雨,军士涉水沾湿,道路之上又冻死者万余。王世充独至河阳,自己将自己下狱请罪,越王扬侗遣使者赦免,并将王世充召还东都,赐金帛、美女以安其意。

    当下王世充戴罪立功,收合亡散,屯含嘉城,此战诸军皆败,唯独王世充江淮军损失微乎其微。

    而李密借助此战之威,击败王世充十万大军,朝廷精兵几乎被瓦岗军一扫而空。而河南诸郡之中,仅余的荥阳太守王庆、梁郡太守杨汪尚,这时也降伏李密。

    随即李密聚集三十多万大军,围攻洛阳城,东都顿时危在旦夕。

    现在东都以东之地,以至沿海之地,已尽归瓦岗军所有。李密现在的声势如日中天,取隋而代之,似乎已成定局。

    而这时,正在晋阳的李渊,也同时收到了身在涿郡的薛收之信。李渊看信未毕,就将信纸一揉狠掷在地,言道竖子,他日我必要你好看。

    就在李密大破王世充之时,李渊于太原练兵已毕,得精锐甲士三万。

    东突厥命大将康鞘利,率五百突厥兵,以及两千突厥良马助李渊南下。而西突厥命大将阿史那奈亦率突厥精兵从李渊入关。不久灵寿贼帅郗士陵帅众数千降于李渊,李渊以郗士陵为镇东将军、燕郡公。

    当下李渊于晋阳宫城东的乾阳门街军门前,竖白旗誓师,令四子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郡守,让其留守晋阳,而李渊挥三万甲兵南下。而关陇士族纷纷于各地,起义响应于李渊,李渊大军先声夺人。

    随即李渊传檄各郡,历数了杨广种种之罪,声言要兴甲晋阳,奉尊代邸,扫定咸洛,集宁寓县,李渊又声言自己率军攻打关中,并没有自立当皇帝的野心,只是要杨广退位,而改尊立在长安的代王为天子之意,自己乃是隋臣。

    时人闻之,言李渊此举乃是,兴一帝,而废一帝,可比当年董卓之举。

    但是身在关中坐镇,为李渊所迎奉的杨广之子代王杨侑,派遣虎牙郎将宋老生帅精兵二万屯霍邑,左武候大将军屈突通率骁果军数万屯河东分别以拒李渊。

    涿郡之中。

    自李重九宣布幽州支持李密之后,房彦藻将其自居为功,在涿郡逗留了十几日。

    房彦藻在涿郡之时,涿郡各个大大小小的士族,皆是上门来拜访,顿时门庭若市。而这时又传来,李密在洛水大败王世充十万大军的消息,这一幕犹如在冰上突然泼洒了一瓢子热油,顿时滋滋有声,令各士族们,走访房彦藻走得更勤了。

    房彦藻背后即是李密,李密即眼下天下中最有可能夺杨广而代之的人物,在此大利好的前提之下,所有的幽州士族们都恨不得夜夜来捧房彦藻的臭脚。李重九听闻这房彦藻初时,还十分矜持,但后来也不可避免的腐化了,仅是美姬,婢女就笑纳了二十几个,至于其他财宝,更是不计其数。

    众将闻之鄙夷,而李重九却以此来警醒众将。

    但随着李密的大胜,这一回连涿郡三大士族对于李重九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了,卢家虽仍然是不冷不热的,但已表明态度,支持李重九作为幽州刺史。

    当下李重九投桃报李,将卢承庆提为涿郡郡司马。

    卢家一表态,当下其余涿郡士族,也消除了原先三个不的政策,涿郡大小官吏们,亦是重新上岗,开始工作,将一个月来积累的公务开始处理。得到了士族的认同,如此李重九才算初步将整个涿郡把握在手中。

    至于房彦藻见涿郡大小士族,皆归附了魏公,李重九亦相安无事,当下十分满意,当然更重要是他这一次在涿郡收获颇丰。

    于是房彦藻向李重九告辞,准备向李密复命。房彦藻虽走,但却留下了魏征在此,说是辅佐李重九。

    李重九当下也知道李密的意思,魏征在此,也算是对自己一个监视,但是李重九对房彦藻此举却是十分感激。毕竟现在李重九麾下除了温彦博外,其余文官皆是能力平庸,有了魏征之助,李重九总算麾下添了一名干臣。(未完待续)


第两百八十八章 能吏



    涿郡郡守府之中。李重九与魏征相对而坐,中间放在一壶梅子酒,而身下则是苇席。再度相见,李重九眼中,魏征仍是给他一种颇为严肃,不苟言笑,有种不怒自威之感。

    魏征率先言道“魏公让我在此辅佐李使君,以后若是魏某有何人可以值得使君差遣的地方,还请使君尽管吩咐。”

    李重九笑了笑,言道“也好,我早赏识魏兄久矣,既然如此,我也就大胆请教魏兄,幽州之地虽不大,但亦是朝廷重地,眼下经王须拔,罗艺,高开道等贼肆掠过,百姓困穷,敢问应如何治理?”

    魏征捏须言道“使君,大乱之易治,譬饥人之易食也。李使君只要有爱民之心,放任地方修养生息,勿动干戈,数年之内幽州可复旧观。”

    李重九听后,笑了笑,又问道“百姓易治,但是硕鼠难清,涿郡士族们偷盗粮仓,将粮米贩卖,以此谋得私利,又在河流上游私设水坝,为一己之私,而截断河流,导致两岸百姓无法耕田,还隐匿人口,压低田赋,导致我府库空虚,这都乃是大弊。”

    魏征言道“使君,幽州士族自汉以来,已有数百年,早已是在当地根深蒂固,就骨肉血脉相连在肌理之中,不可剖去,眼下之幽州,战乱方平,如同人染沉疴,大病之下,不易下猛药,需缓缓补之,待身体康健之后,使君再图谋后效。”

    李重九露出深深赞同的神色,但言道“话虽如此。但眼下如何能忍?”

    魏征拱手言道“某观使君之志,并非是幽州一城一地。现在幽州士族不可依附,乃是使君之势。不足以让他们心服口服。某建议使君大可广集粮草,训练精兵,从寒门,商人之中招收翘楚为官,在民间鼓励耕战,在没有胜势之前,绝不可称王。”

    “之后拓地四战,威服狄夷,积蓄军功。秦昔日乃蛮夷之国,但六世能得天下,使君切不可操之过急。”

    李重九听了双目一凛,笑道“魏兄,为何说我有称王之志,我现在可是奉魏公旗号。你也是魏公的臣子啊。”

    魏征摇了摇头,言道“品心而论,魏公乃是天纵之才,短短不到两年。从落魄之地,而至今日手握五十万大军,三分之一天下。我魏某生平很少服人,但魏公却是唯一一人。魏公实乃是曹操。孙仲谋一般的枭雄。”

    “但越是才华出众之人,越是不肯纳谏,魏公自持才高。不肯听从他人之意见。而我当初在魏公府上时,曾给魏公献上十条建言。但是皆被魏公驳之,于是我明白魏国公府并非是我魏征一施所长的地方。说实话。我来幽州,是自己向魏公请命的。因为我认为李使君虽不如魏公,但却是位肯虚心纳谏的人,故而魏某的才能在幽州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我不如李密。李重九听了这句话,难免心底有些不舒服,哪里有人当面这么说的,但想想也释然,见魏征此人果真是直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