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行大唐-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居受已经决定投降朱全忠,他想要守住潞州城好算作投名状,于是他立刻派人去召冯霸共同守潞州。
    让安居受想不到的是,冯霸根本不信任安居受,他不肯来潞州。潞州城内的守军太少,安居受害怕了,就在烧死了李克恭与李元审后的第四天,安居受带领几个心腹和家眷连夜逃出了潞州城。
    主将逃遁,城内的将士一哄而散,一时间,潞州城成为了一座无兵之城。
    冯霸早就在城外观望,他果断乘虚而入,随后赶紧派人联络宣武军。
    前方战败,后路吃紧,这逼得李克用不得不再次增兵。洺、磁两州不容有失,而失去了潞州,洺、磁两州的军队就成了太行山外的故孤军,李克用完全处于被动之中。
    李克用的强大在于他的号召力,他的军队很庞杂,除了以沙陀人为主,军中还有很多其他少数民族部落骑兵。而骑兵也是李克用的最强兵种,危急时刻,李克用下达了出兵令,他开始向北方借兵。
    当年,被李克用父子被逼远走北方就是依附于达靼部,父子二人回来击败黄巢自赎,当时带领的就有一支强大的草原部落达靼部。一直到后来的真实历史上,李克用和朱全忠争锋,到他的儿子李存勖逐鹿中原灭后梁,他的军队借用的就是“北边五部之众”,这其中仍旧有一个强大的达靼部。
    达靼部说白了就是鞑靼,这是一个泛称。
    陈墨一直很喜欢把危险扼杀在萌芽,军报到达京师,看着达靼部三个字,陈墨长长的叹息一声:“达靼人放马应该很熟练,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马奴?我最喜欢让这些熟悉草原大漠的人给我的儿子放马,那就准备放马吧!”
    。(未完待续。。)

307 黄雀带来的崩塌
    寒冷降临大地,庞诩看着阴暗的天空,他的心砰砰跳的就要冲出胸膛。
    河东十余万大军齐聚潞州,而此时的宣武军已经拿下洺、磁两州,李克用在潞州被逼上殊死一战的境地。
    败了不要说太行以东,整个介于太岳与太行山之间的潞安盆地也将失去,而随后,太原盆地也将面临被宣武军拿下的境地。面对威胁,河中节度使王重盈也已行动起来,他的五万大军已经赶往潞州。
    黄河冰面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它映照着一次历史性的时刻。
    这次是十万军队,放眼,整个黄河冰面成为士兵的海洋。天成军、神策军、龙武诸军的旗帜在风中飘荡。而也就在此时,一匹雄峻的战马踏河而过。
    猩红的战袍飘洒在身后,血红色的盔樱高高竖起。
    金盔金甲,一个人就像千军万马扑面而来。皇帝第一次见到了左睿,就像预料中一样,一个无敌大将军的气势重如山岳,无可匹敌之势莫过于此。
    “末将左睿参见陛下!”
    枣红色的健马赫然而至,左睿翻身下马。
    末将和微臣这两个称呼的区别很大很大,左睿果然是左睿,知道上下尊卑,知道皇帝才是这次战斗名誉上的指挥者,他自己是执行者。
    “平身!”
    一身戎装的皇帝下马,随后走上前去。
    这是令人震惊的一幕,第一次见面皇帝就这样上前搂住左睿的肩膀。随后君臣二人在黄河边窃窃私语了半时辰。
    那位始作俑者远远旁观,完全就像事不关己。
    显耀的时刻属于皇帝,臣子吗。看着就好,陈墨只是背后那个推手。
    庞诩也是第一次见到了皇帝陛下,这次皇帝只接见两个人,一个是大将军左睿,另个就是庞诩。
    对于庞诩来说,这是最荣耀的时刻,尽管皇帝只给了他一刻钟的时间。这一刻钟时间足够了。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这是皇帝特意留给他和左睿的显耀时刻。
    。。。。。。。
    。。。。。。。
    龙纪元年十一月中旬,宣武军节度使、校检侍中、沛郡侯朱全忠亲自坐镇大名府。
    以河东行营都招讨宣慰使徐彦若为首的朝廷军队终于到达磁附近。朝廷的谕令也传到朱全忠手中;全力进攻,灭掉李克用。
    进攻河东就要拿下潞州,朱全忠也没指望朝廷军队帮上太大的忙,几个月时间才爬到这里。这支军队一看就没有战斗力。为了避免一触即溃影响士气。朱全忠和徐彦若“商量”了一下,这些军队驻扎在了相州(安阳)。
    占据潞州的冯霸早已经撤了出来,不过他给朱全忠带来了足够的情报。河东马步军十三万已经在潞州扎营,号称三十万,已经向太行之东的涉县进军。
    朱全忠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个政治家爱,军事家、政治家和枭雄的结合可以成就霸业,这就是成功的基础。李克用之所以不能被称呼为军事家和政治家。是因为他的大局观不够,他不会细致的作战。不了解,也不会对民生过于关注。
    草原民族的习性不改,统治力就不够,这里不是大漠草原,那一套统治方法并不适合汉人。
    武安是潞州出太行之后东麓的最佳战场,这个战场相对平坦,适合纵马作战。李克用想要冲出涉县,他的战场准备设在武安。
    军事家就是军事家,朱全忠看的很准,没等河东大军走出武安多远,一次猛烈地攻击开始。
    庞师古、葛从周两员大将轮番上阵,河东军居高临下,宣武军悍不畏死,一场添油战就这样在山地间展开。
    出不得山就没有纵横的空间,朱全忠经验老道,就是填多少人他也不能让河东军出山。
    绞杀带来的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不久后,李克用的援军再次到了。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的军队善于步战,他的军队来的正是时候。
    常言道;天算不如人算。
    河中军刚刚投入战斗,战局眼看有了些改观,意想不到的事情发上了。
    十一月底,天成军兵出邠州,在合阳县越过黄河进攻河中。
    感到压力的宣武军轻松起来,朝廷的命令起到了作用,天成军终于开始配合。河中军部分军队的撤出再次让李克用感到了压力,马上民族真的不喜欢这种山地的攻坚战。。。。。。
    。。。。。。
    进入十二月,雪花飘飘。
    雪一向是以白著称,这次,太行山之东的雪已经被血染红。
    为了这个局面,李克用怎也要出山,而朱全忠要阻止李克用出山。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李克用出了山就可以纵马作战,朱全忠不愿看到的就是这种作战方式,代价对朱全忠不是太大问题,问题是决不能让李克用出来,不能让他的骑兵飞奔起来。
    本来,龙纪元年之后,因为运势问题,历史上朝廷还要改元。
    改元和气运相关,而年号会给国家政治生活带来影响。华夏历史,年号的定立与颁行,无不与皇帝的政治意志紧密相连。皇帝正是通过年号这种形式,把自己的政治意志渗透到国家日常生活中。帝王们虽然会逐渐淡出历史,但他们留下的一个个年号,仍然可以使千百年后的我们感受到他们强魄的政治雄心。
    形势不错,内官的势力被压了下去,朱全忠和李克用打的不可开交,改元的事情因为当前形势免了,这个龙纪年号用着看来不错!
    龙纪二年来了。
    对于河东与宣武军来说,这注定是一个悲惨的年份。
    战争带来的伤痛无处不在体现。士兵的伤亡,物资的供给让这两镇越来越体会到战争的伤害性。
    可惜。。。战争不能停止。
    李克用不能放弃潞州,宣武军进入潞州意味着河中不保。河东也向朱全忠敞开了大门。而作为朱全忠来说,战胜河东意味他将成为最强的藩镇,他的对手只剩下一个天成军。。。。。。
    龙纪二年元月十六,李克用听到一个最不愿听到的消息;灵州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逊;夏州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思谏同时出兵进攻河曲,已经越过黄河进攻偏关。
    李克用的后路被抄。这是朱全忠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河中受到天成军的不断攻击,而且越来越激烈。河中的战争,灵州与夏州的加入无疑是朝廷的意志。这让战争再一次开始升级。
    士气和战争的胜负总是息息相关,李克用的士气衰落和朱全忠的斗志恢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龙纪二年元月二十七,朱全忠兵临潞州城下。
    黄雀之所以称为黄雀是因为它有翅膀可以飞,左睿没有翅膀。但他有坚壁清野的能力。几个月蛰伏的力量是强大的。迅雷不及掩耳,当朱全忠士气高昂的刚刚围攻潞州城没几天,天成军、神策军和龙武军为主的大军突然出现,在后面的涉县掐断了朱全忠的后路。
    魏博军也开始反攻,在强大的爆破面前,大名府、洺、磁两州转眼失陷。
    更加不好的消息是,南面行营都统杨行密开始北上;徐州的时溥在和杨行密联手赶跑孙儒之后已经向东进入宣武军地界。
    有些人总想掌控时代的脉搏,可惜他不是黄雀。只是一个被黄雀牢牢盯住的螳螂。
    房漏偏逢连夜雨,让朱全忠绝望的是。不但杨行密和时溥,一直被压制的天平军朱瑄、朱瑾兄弟也在北方向南行动起来。
    四面楚歌,周边除了忠武军节度使赵昶没有出兵,全部对准了宣武军。
    赵昶不出兵不代表永远不会出兵,当看到宣武军境内的抵抗力有限,为了不被朝廷秋后算账,忠武军节度使赵昶按照朝廷谕令也出兵了。
    龙纪二年三月,李克用撤到河东北方。
    四月,黄雀的翅膀扇动,逃到晋中的朱全忠降。
    六月,占据整个河中后的天成军全线进入河东。七月,损失惨重的李克用无奈远走大漠。
    龙纪二年八月中秋,兵部郎中陈墨尚遂宁长公主李嫣。
    十月,久攻不下的成都之战结束,陈敬瑄、田令孜授首。
    仅仅占据成都府一天时间,西川再一次爆发战斗。西川行营指挥姚开、天成军忠武将军毕忠,黔中节度使李铤、西川节度副使韩建突然开始攻击王建。
    在岐国公韦昭度不知情的情况下,王建被堵在了成都府城的一个宅邸之内,紧跟着,毕忠向世人展示了他的爆破能力。一瞬间,天雷滚滚,王建退守的宅院几被夷为平地。。。。。。
    龙纪二年十月,已经有了皇子的董贵妃被册立为后。
    龙纪三年春,河东郡王左睿出兵大漠草原。
    龙纪五年春,在北方占尽优势之后,左睿入吐蕃。
    骑兵就是见证历史的滚滚洪流,北方的无数骑兵,吐蕃的骑兵成为左睿的附庸。龙纪六年夏,左睿的大军进入凤翔。此时的李茂贞已经是凤翔和山南西道两镇之地的节度使。
    节节败退,在把李茂贞逼入兴元后左睿开始向北撤离,不久后,在骠骑将军古子锐的逼迫下,李茂贞开城投降。
    龙纪九年,还没立国的契丹被左睿的骑兵洪流淹没。。。。。。
    龙纪二十一年,左睿受封镇北郡公,治所漠北,世袭。
    龙纪三十五年,陈墨和遂宁长公主李嫣的长子陈钺受封西伯利亚开国郡王,世袭。
    。。(未完待续。。)

308 医行大唐(大结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不来扬州就不知道什么是碧波荡漾的纤纤细水,就不知道什么是枝叶低垂的杨柳依依;也不知道姹紫嫣红的玉树琼花,纱灯笼罩的绿瓦飞檐。那纤细迷蒙的瘦西湖,宛如女子腰间轻扬的玉带,似是带着一份期盼与眷恋,无限地向前漫延,望不到尽头。还有,那承载着美丽而又凄凉的各种传说。。。。。。
    这就是三月的扬州,景色绮丽,人潮如织,美女遍地。
    在这美不胜收的季节,就在扬州瘦西湖畔,两位白须老者和煦的坐在垂柳之下。
    两位老者一身素袍,面前都有一个案几。衣饰无奢,案几亦不精美,稀奇的是,两位老者案几上都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只有两个字;一个写的是疡医,一个写的是疾医。
    这明显是两位白色须发飘飘的老医生,医者以老为贵,看两人气度,绝非一般。
    更加稀奇的是,案几两侧不远有很多人,这些人远远观望。而在两张案几中间,一位同样白须飘飘的老者在招呼途径的旅人。
    “大唐最好的医者!疡医、疾医皆有,免费义诊,不收分文,错过就是遗憾!若有疾者财力不逮,老夫负责汤剂之费。都来看看,不来看诊就是你的损失,不来看看我大唐最好的医生。。。。。。”
    就这仙风道骨的做派,这样的手段,自然有人来看。还别说,两位老者的医术不算辱没医者两个字,除了诊病准确快捷,讲的头头是道,还真的不要钱。若有人说没钱,站在案几中间的老者立刻一挥手,一旁的人立刻上前。
    看诊的人不少,可惜看疾医着多,疡医看诊的很少。
    “陈子涵你还不服气,这已经是老夫胜的第多少次?”那名案几上竖着疾医两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