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行大唐-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万人的鲜血铺满整个潼谷关,也包括曾经激战的城东,陈墨胜了,胜的令人膛目结舌。
    果然不是吹出来的,左睿的强大超乎想象,董显很庆幸,庆幸自己只是动了动心思而没有真的干出什么蠢事。
    “大将军的兵果然厉害,末将佩服!”
    “董将军这次不也是浴血奋战?值得我们敬佩!”
    大胜让人心情舒畅。陈墨决定不计较董显那些小心思了,董显毕竟没有付诸实施,当然也是陈墨没有给他机会。董显也曾经努力抗击敌军。而且做得不错,以后左睿和韩建有很多合作机会,陈墨选择原谅了董显,他不希望双方出现裂痕。
    “没有陈书记和鲍将军的来援,哪里还有潼谷关?末将无能。。。。。。”
    陈墨一脸胜利的笑容 :“董将军言重了,敌军人多势众,这不能说是将军无能。只是敌军太强,最后的胜利还不是属于我们?”
    近两万的斩获让人兴奋,当然。己方伤亡惨重,伤兵多的也让人触目惊心。
    好在,无论到哪里,陈墨总是带着自己的药箱。身边也有医官。
    尽管忙得昏天黑地。可陈墨从未忘记是一个医生,一个大唐最好的外科医生。潼谷关的医生有限,伤兵遍地,很多士兵需要手术。尤其是较严重的枪伤、砸伤、骨折之类,治疗这些伤无人可以替代,总想做到最好,陈墨的劳累可想而知。
    弓箭的伤害和整骨还好说,刺击伤和刀上也好处理。关键是抛石机抛出的那些石弹带来的伤害。粉碎性骨折很常见,陈墨不想让任何士兵留下残疾。他们的勇敢值得陈墨尊重。尽管这些士兵几乎全部是韩建的手下,陈墨没有懈怠的理由。
    医生总有那份医者的热情,支撑的力量无比强大,没日没夜,完成任务的陈墨终于把韩建盼来了。
    狼狈不堪,还睁着陈血红眼睛的陈墨让韩建吃了一惊,他突然想起来,陈墨不但是一位善于用兵的掌书记,还是一位最好的医生。
    神医不是吹出来的,是这种坚持与责任成就了陈墨,韩建无话可说,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太守回来就好,我是累坏了,先让我睡一觉吧!”
    陈墨的话让韩建愣了一下。
    唐人豪爽,陈墨的直白让韩建笑了起来:“彭伯卿可是极其自负的人,他总是吹嘘自己在战阵中是无敌的,子涵这次可是让人大开眼界,对了!还有京师之战,鄙人佩服!”
    “我也很佩服自己!这潼谷关现在绝对安全了,我要睡觉!”
    说完,陈墨一拱手转身就去享受自己难得的美梦了。
    太有个性了,韩建喜欢:“子涵记得做个好梦,回头我请你吃酒。”
    京师,皇城内侍省。
    杨复恭,刘季述,西门季、王彦范、王仲先几人集合在一起。
    权柄来源于力量和智慧,杨复恭还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最近,他的人在京师内不断增加。作为时世代巨宦的最大继承者,杨复恭在宦官中,在很多地方都有着很强的人脉。和强大的节度使关系亲密,在地方监军中,有很多他的人,而最重要的是,杨复恭有很多义子,这些义子多达几百人。这几百人可不是什么普通人,除了一些低级官吏和内官,不乏执掌一方的大将、官员和监军使,可以说是整个宦官阶层的根基所在。综合以上,杨复恭认为自己很有力量。
    当然,杨复恭认为自己很具有智慧,不但成功搞掉了田令孜,还笼络住了原来有着杨姓烙印的将领。比如杨守立、杨晟、杨守亮、杨守宗等杨家人,无不拥有了执掌一方的能力。尤其是大将满存,这位原来处在摇摆中的悍将竟然表示了忠心,让杨复恭信心倍增。
    杨家、王家不分家,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王家的同盟为重中之重,因为王家在枢密院掌控着半壁江山。只有宦官内部团结才能更加拥有智慧和力量,也会更稳定,这是杨复恭的信心来源。
    政事堂后列五房,有枢密房,以主曹务。唐代宗以前,枢密房只不过是政事堂一个小小的保管文书档案的办事机构罢了。代宪宗时,宦官司能弑君、废君、立君,主要还是掌握兵权,容易接近皇帝之故。此时的枢密使还不能直接参与宰相议事。但到光启皇帝上位后,宦官开始慢慢侵蚀宰相权利,以至于后来于堂状后贴黄,指挥公事,让宦官真正掌握了内廷和国家的执政力。
    胜利就在眼前,朱玫授首,李昌符臣服,除了静难节度使地盘之争,只剩下皇帝回京了。
    尽管关系不错,但杨复恭还是不希望王重荣和李克用继续强大下去。这次的几大宦官集会,目的其实就是商量是不是在背后给左睿和陈墨捣乱,要不要在京师来点动静。(未完待续。。)

200 我看是疯了
    “王成可不是好对付的!”
    西门季担任过监军使,对所有事一向考虑周全,他对这件事很谨慎。鲍全友和陈墨不在,王成绝不简单,也是久经沙场的宿将,还是凶狠的牙兵出身,杀伐果断而狠辣。王成可不管你谁,这件事,一个不谨慎就是杀身之祸。
    “要进入内宫还是。。。我们的士兵可不是天成军的对手,无论静难军和潼谷关的胜败如何,动用武力都不合适。”王彦范是一个稳重的人,京师内现在很弱,但万余天成军士兵也不是宦官手中掌握的这些人可以对付,所以他赶紧提出自己的看法。
    杨复恭有自己的想法:“当然是进入内宫和淑妃沟通一下,我们不会和天成军直接冲突,只是要见一见淑妃。”
    整个太极宫和大明宫都是天陈成军在掌握,不冲突天成军会让进入孟淑妃居住的区域?
    就是陈墨和鲍全友不在,京师也不是宦官能够掌握,这可是军将横行的时代。现场有些沉寂,刘季述和王仲先等人明白这个道理,几人干脆一句话都不说了。
    “不是闯进去,而是趁机会进去,让淑妃给我等正名。”
    杨复恭挑明了,这是一次权利的斗争,但不直接使用武力,因为宦官阶层的武力值在京师现在低的不够看。宦官在内宫有自己的内线,利用内线,只要杨复恭进入紫兰殿就行,他们会“要求”孟淑妃移交权利。名言正顺的掌控京师的指挥权。
    不直接动用武力,可这也等于要挟持孟淑妃,宦官不动用武力不代表天成军不动用武力。杨复恭太想当然了。这件事的危险性和动用武力一样高,左睿的军队可不是老神策军的作风,这支军队杀起人来可不会手软。
    风险系数太高,几人谁也不说话,杨复恭也明白为什么,可好不容易有点机会,他不甘心:“只要淑妃同意。就是陈墨和鲍全友回来又能怎么样?何况,潼谷关还不知道谁输谁赢?”
    “陛下快要回来了,观军何必与左睿撕破脸。等等有何妨?”枢密使王彦范在剩余几人当中最有发言权,他提出建议。
    杨复恭摇摇头:“陛下还没动静,气候如此寒冷,估计回到京师也要在明年的两三月份。若有变动就会遥遥无期。这京师还要被陈墨控制很久。我等岂不成为天下笑柄?”
    的确是够丢人,宦官执掌权柄名言正顺,道理是这样,可。。。陈墨答应吗?左睿答应吗?
    “尝试一下未尝不可,可以与淑妃沟通一番,这样下去不符合朝廷利益,也不合规矩,但。。。绝不能出了差错。更不可用强。。。。。。”刘季述毕竟和杨复恭最亲近,他提出自己的建议。
    西门季立即附和:“刘枢密说得对。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若是淑妃反对,我们就等等,不用冲突,这也是万全之策。”
    王彦范和王仲先两人稍稍对视了一下,王彦范也不点点头:“观军有观军的考虑,这件事可以尝试,主要是让淑妃明白朝廷的规矩。但不可用强,也要谨慎从事,王成防范的很严,出了差错可不好善了。”
    总体来说,宦官是一个团体,在这个时代是很牛的一种存在。谁也不服气由陈墨掌控,京师本来就应该由宦官执掌,这无疑是愤怒的一个小小体现。
    。。。。。。
    一觉醒来,潼谷关正在飘荡着饭菜的香味。
    “天生就是劳累的命!”
    尽管睡得香甜,可疲惫和酸痛的感觉可不容易消失,醒过来,陈墨仍旧处在懵懂中,眼睛睁不开,懒洋洋的感觉没有一点力气。
    一番洗漱之后,陈墨终于有了些精神,眼睛睁开,也饿了。
    “去告诉太守,我饿了。”
    韩建就等着陈墨醒过来呢,至于饭菜更不用操心,现在正是唐代人的第一个饭点,辰时。
    潼谷关是要冲之地,来往的客商不少,好酒不缺。
    “荥阳土窟春,子涵看喜欢不喜欢。”
    唐人把酒以春命名主要是古代的酒大都是冬酿春熟,人们叫它为春酒。另一方面魏晋以来,出现了一种叫做春酒的酒曲。于是人们就把用春酒曲酿的酒,很自然地叫做了“春”酒。后来在称呼酒时也自然为了简捷,就用“春”代替了酒的通名,“春”也就成了酒的意思。
    荥阳土窟春温而不烈,入口绵软顺滑,度数不高,陈墨喜欢:“这土窟春好啊!正好解解乏!”
    屋内只两人,菜不多,上的也很快,韩建亲手把盏。
    “感谢的话说出来怕让子涵笑话,此盏酒代表谢意!”
    “太守客气,帮助潼谷关本是好应有之义,太守不同样是也帮助了大将军吗?”
    陈墨终于明白为什么左睿这么信任韩建了,这位历史上留下记载的人物很会左右逢源,而且很有一套表面的侠义作风,也怪不得被很多人信任。韩建就属于那种自保型的人物,而且行事果断,说不上特别睿智,可总给人一种可信任感。互相忽悠吧,陈墨知道怎么做,韩建现在很有利用价值,不过,他一旦成为障碍,陈墨也不会客气。
    两人推杯换盏,韩建饮酒很有节制,和陈墨很相似,不会因酒误事。
    “潼谷关无忧,明日就让鲍老将军带兵回京师,鄙人也要去邠州,太守所做的一切鄙人和大将军都会铭记在心,请太守把华州治理好。”
    意思透露出来,左睿暂时不会来华州上任,借口也很好找,这些战斗正好给了韩建不去上任的接口和机会。让韩建继续掌握华州也是不错的选择,起码他不会投向王重荣。
    聪明人之间有些话不用挑明,韩建知道左睿和陈墨在帮助自己。战胜王重荣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这次等于给了王重荣沉重一击,估计短时间内不会恢复。静难军的地盘左睿一定要争,这个绝佳时机决不能放过,因此陈墨要赶紧回邠州。
    很厉害,绝对是一号人物,韩建算是服了。这位掌书记家御医实际上是左睿整支军队的脊梁,能够来支援潼谷关很对得起自己:“子涵之情就不用再说,老夫会记得这些情分。”
    “太守哪里老了?你可是正当年。国家正在危难之时,太守可是大有可为!”
    这话爱听,韩建真的不老,他虽然没有太大雄心。可也属于不甘寂寞的人物。笑容浮上脸庞。韩建再次举杯:“子涵之雄心鄙人佩服,为大唐贺!”
    陈墨举起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华夏!”
    话有点大,可韩建无法不赞成,何况陈墨还真有这样的机会和能力:“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华夏!”
    酒可以拉近关系,两人喝的火热,但绝不过量。
    就在这次畅谈与畅饮就要结束的时候。一名韩建手下牙兵跑到了门前:“太守、陈书记,庆州加急军报!”
    军报放在案几上。打开,两人吃了一惊;庆州出现了意外。
    本来,保大军节度使东方逵手下大将薛怀信只是试探性出兵占领静难军的一些北方地盘,用这样的方式给左睿施加压力。左睿没有让别人失望,他接受了挑战,果断出兵进入静难节度使的地盘,并很快兵临庆州城下。
    由于无法抵御夹击,王行瑜只能龟缩在了庆州城内,这也让庆州成为了一个争夺的重点。
    在薛怀信兵临庆州,左睿也出兵不久,朔方军节度使韩遵,加上定难节度使李思恭,这两个节度使相续出兵。尽管这两个节度使出兵不多,但威胁毋庸置疑。左睿更为强大,他兵多将广,缺失了韩建的支持,可有了朔方军和定难军的支持,对付王行瑜可说有着很巨优势。
    本来,以左睿为首的三方联军准备在城外吃掉薛怀信的兵马,可事情总有变数,就在三方的作战计划达成一致的时候,被围在城内的王行瑜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
    庆州的北城门打开了,一直在城外驻扎的薛怀信所属被放入了庆州城内。
    “我看王行瑜是疯了,他会被王重荣和李克用吃的渣都不剩!”
    韩建对王重荣和李克用很了解,这两个强大的节度使残忍而狡诈,根本没有什么容人之心,王行瑜的行为无异于自杀。
    陈墨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