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禁宫情劫-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后对这件事的反应十分冷淡,只吩咐为豫王隆重治丧,但她却召了张昌宗进宫查询,见了面就问道:“昌宗,这件事是不是你干的?”
  这种谈话自然是最秘密的,因此张昌宗的称呼也转为亲密了:“媚姑,你怎么会这么想呢,您知道侄儿一向主张明来明往,不会采用这种手段的,我还在心中嘀咕,会不会是您叫人下的手呢!”
  武后笑道:“我会叫人去下手?昌宗,你也太小看媚姑了,我根本没把那小鬼放在心上,犯不着做这种叫人留语病的事!”
  张昌宗微愕道:“这倒奇怪了,您没派人去,又是谁会做这种事呢?”
  “会不会他真是得了暴病而死呢?”
  “豫王死讯传出,侄儿立刻就去看了,他的嘴唇发紫,眼孔收缩,分明是中毒之象!”
  正说之间,王怀义进来通报说:“大将军求见!”
  当朝大将军只有两个,一个是掌实权的张昌宗,另一手则是挂衔的武三思,张昌宗在此地,那么来的一定是武三思了,武后皱眉道:“这个废物,目前我没心情见他,叫他回去吧!”
  张昌宗道:“最近这一个月,三思大哥常往豫王府跑,跟豫王走得很勤,豫王的暴病,他或许是知道一点消息的,媚姑不妨问问他!”
  武后哦了一声,朝王怀义点点头,王怀义就出去把武三思召了进来。
  武三思比武后小五六岁,虽然是武后的侄子,却是武后小时候的玩伴,而武后也较为喜欢他,所以后来一再犯了大错,武后都加以原谅了。
  他进来后,一改常态,向武后跪下请安问好后,又跟着张昌宗拉手表示亲热道:“老弟,对你的才华,我是早就十分钦佩了,以前我是嫉妒姑姑喜欢你,才跟你捣蛋,后来我想开了,我们都是要靠着姑姑的……”
  武后立刻道:“三思,你说错了,昌宗是现成的王子,他随时都可以回去接替君位,不必靠我什么,只是帮我的忙,可不像你,才是真正的靠着我!”
  武三思道:“是,姑姑,那是侄儿糊徐,反正我们都是你的侄儿,为您效力,因为一家人,应该亲如手足,不分彼此才是,侄儿万不该气量太狭窄,处处跟他作对来惹姑姑伤心!”
  武后冷笑道:“我不是伤心,是寒心。你跟韦家的那个贱人暗中来往,急着想顶我的位子呢。”
  武三思忙叫道:“姑姑,那可冤枉侄儿了,跟韦娟娟要好是有的,我们早就有交情了,远在她成为您的儿媳之前,何况她嫁给表弟,也是侄儿一力促成的!”
  “你的鬼主意我全知道,你把她捧成太子妃,让她当了皇后,想更爬高一层的,结果又如何呢?”
  武三思对这位姑母的心思却是十分了解的,干脆承认道:“姑姑,您常说的,人不可满足,要往高处爬,韦娟娟那个丫头,侄儿是能吃得住她的,所以,操之过急一点!”
  他干脆承认了他的野心,武后倒是有点激赏了。
  武三思又道:“侄儿跟您一样,是个不安于平凡的人,只是侄儿的才具不如你,机缘也不如您,找不到张王爷张兄弟这样有力的帮助,所以侄儿认命了!”
  武后迢:“你这小子终于觉醒了,你要知道,我对你容忍是有限度的,要是再有一次番僧行刺那种事发生,我就准备杀你了!”
  武三思道:“侄儿保证不会了,所以侄儿才为您尽了次心,解决了豫王那个小子!”
  “什么,是你下的手!”
  武三思点头道:“是的,那小子这几天以为自己登龙有望,先抖了起来,侄儿送了两名美女给他,然后弄了一剂药给他,说是壮阳的,结果却要了他的小命!”
  “他不是又吐又泻吗?”
  “那是他府中的人替他遮掩,实际上,他是纵欲过度,脱阳精衰,死在女人的肚子上!”
  “你做得太冒失了,若是给人查出来……”
  武三思笑道:“查不出的,因为他死于荒唐,传出去丢人,您不是要太医澈查死因吗?
  刘太妃再三力恳求免,他们怕喧出来没面子!”
  武后笑了起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我也正在奇怪,我为了避嫌,叫人验查一下,想不到刘太妃跑来又哭又求,我伺她丧子之痛,自是不便勉强,再者,我以为她是在向我卖好!”
  张昌宗愕然道:“媚姑,这是怎么说呢?”
  武后道:“那小子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一命呜呼,是我的嫌疑最重,我以为刘太妃也这样想,跑来求免撤验,是向我表示认命,饶恕她的一家人,我明明没干这个事,但被人如此误会,心中正在着恼,想不到却是你这混帐干的事,这叫我跳下黄河也洗不清!”
  武三思忙道:“姑姑放心好了,侄儿用的药经过高明的配置,而像那小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十四岁开始就懂得找女人了,他死于女色,他们的家人自然心中明白,怪不到您身上,他们自己会为您辟谣的!”
  武后叹道:“他们越辟谣,反而越使人怀疑,认为我们是出于畏惧而不敢承认!”
  武三思道:“姑姑未免过虑了,身居高位,受人猜忌在所难免,尧舜文武,背后也有人骂昏骂庸呢,圣明昏庸,那是后世的批评,只要姑姑有生之日,没有人敢当面批评就成了,身后之事,青史自有公评!”
  武后道:“也只有这么想了,可是那小子实在不值得去对付他的,他怎么也不可能做皇帝的!”
  “这个侄儿知道,但他是高宗名正言顺的儿子,李治被废,他是唯一可考虑的人,他不死,姑姑的大业就永远有块绊脚石,也难以平息众议,至少也得先捧他上去再废他下来,倒底是多一道手脚,而且连废黜两名皇帝,姑姑即使圣明,也难以塞悠悠之口!”
  武后神色一动道:“你在说什么?”
  武三思道:“侄儿记得小时候有个相士为姑姑看相,说姑姑命中该当皇帝,那时以为不过是方士信口胡言,现在可不是机会来了!”
  这句话说到武后的心里去了,沉吟片刻才道:“这份大业我是不放心交在别人手中,可是在朝廷中,恐怕很难取得群臣的支持,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事!”
  “何必要管历史呢,历史是人创造的,汉家以前,没有平民当天子的,但是刘邦创了例子,汉家天下也继续了几百年!”
  “汉邦是由乱中打出的天下!”。
  “姑姑手中也有足够的实力!”
  “这件事关系太大,要从长计议一番!”
  “姑姑,打铁要趁热,有些事是不能拖的,您现在只要有三个人的支持,其余的不必去管他们,只要这三个人点了头,就不会有问题了。”
  武后道:“是那三个人?”
  武三思道:“第一个自然是张王爷,他是绝不会有问题的,第二位是护国公李老公爷,他们也没问题,因为老公爷夫妇近年慕道,已不间世事,事情由世子李存信小侯作主,小候与昌宗兄弟交情莫逆,想来也不成问题,第三位是翼公叔宝公,这位老公爷是开国元勋中,硕果仅存的几位公爷之一,也是国公中的领班!”
  武后道:“翼公是不会有问题,他也不太管事的,连他的儿子秦驸马都不太理事了,差不多的事都是他的孙儿秦汉负责,秦汉是昌宗的好朋友,现在骠骑将军,兼须禁军都统尉,他不会反对我的!”
  武三思道:“那还有什么问题呢?”
  “问题不在长安,而在一些派出去的国公身上,他们世受唐室的恩惠,恐怕不会拥护一个异姓的人入主大宝,尤其是个女人!”
  “翼公能约束他们的!”
  “翼公对他们的小一辈还有约束力,现在这些国公都阴子辈在当势,不会再听翼公的话了!”
  武三思道:“那还不简单,姑姑的诏令发出去,通知改元,他们只有两个反应,拥戴或反对,拥者安之,反对者围之,由张兄弟率劲师一旅,还怕他们不乖乖臣服!”
  张昌宗也道:“媚姑,您放心好了,京中有禁军二十万人,只要分出一半来,由侄儿率领,足可扫平天下!”
  武后道:“昌宗,我相信你有这个本事,但是我不能派你出去,也不能派禁军出去,保住京都才是最重要的事,有你在长安镇压我才安心!”
  “那万一有人叛乱呢?”
  “让三思去领军征伐!”
  武三思大惊道:“姑姑,侄儿不懂得打仗!”
  “我知道你不懂,你不懂有人懂,我可以派秦汉作你的副帅,他是将门之子,家学渊源,领军指挥作战的事,你可以委托他全权处理!”
  “那还要侄儿干吗?”
  “为我们武家的人打天下,我自然要派个监阵的去,你是我的侄子,又是现任的大将军,除了你之外,还有别人可派吗?”
  “姑姑,侄儿可以跟张兄弟换一下工作,这样对大家都适合,更不会误您的事!”
  “三思,禁军绝不可能再交到你手中,这是我最靠得住的实力,不能由你这个败家子去败了,你若是怕打仗最好祷告上苍,四海臣伏,不需要兴兵!”
  她把武三思赶走了,却仍留下张昌宗从事密谈,亲政的计划在她脑中蕴酿已久,该如何布署,她也已成熟,只是没有轻易向人提及而已。
  现在被武三思开了头,地就把一切都说了出来,如何连系大臣请命,如何着手兴革旧弊等等,一切都有了指示。
  张昌宗笑道:“媚姑,您早就准备好了嘛!”
  武后叹了口气道:“说句良心话,我是没有这个兴趣的,我居于帘后,照样可以掌天下之大权的,但是我发现要找个听话的人实在太难了,那个天下第一宝座仿佛有股神奇的魔力,不管是谁,坐上去之后,就会变得自己想主宰一切,不由人摆布了,连我亲生的儿子都是如此,我更难相信别人了。想来想去,不如我自己做!”
  张昌宗沉默着,武后道:“昌宗,你怎么想,我到现在还没有听过你一句支持的表示!”
  张昌宗道:“媚姑,侄儿自然是支持您的,但也只是支持您一个人而已!”
  “这话是怎么说呢?”
  “这就是说,您有生之年,我尽一切的努力,包括扶余国的全部军力,支持您稳坐江山,但是一旦您百年之后,我希望能还元于庐陵王!”
  “你还支持那个畜生!”
  “是的。他毕竟是我同父的手足兄弟!”
  “他自己可没有这样想!”
  “何必要他知道,我知道就行了!”
  “这就是你的条件?”
  “是的,也是爹的条件,他老人家在上次离去时就交代过了。他也知道您迟早会有这一天的,所以先交代我了。”
  武后沉思不语。
  张昌宗道:“媚姑,您是知道我家的,我先祖仲坚公昔年把江山让给李世民,心中很不甘愿,也曾立誓说总有一无,要张家的子孙一统中原!”
  “那个畜生可是只承认他姓李,他永远也不会承认他是张家的子孙的!”
  张昌宗笑道:“那也不过是口头上的不承认而已,心里面,他仍然没有忘本,每年在先祖仲坚公的祭辰,他都在宫中设祭,对着扶余的方向,肃沐行礼,表示他心中还是没忘记根本!”
  “哦!这些事我怎么不知道呢?”
  “他做得十分秘密,不给知道,不过他身边的近侍还是告诉了我,所以您做皇帝,侄儿一定支持,但只能及身而止,若是您要立武家的人为嗣,侄儿就要反对了!”
  武后道:“你这孩子这么尽心地帮着我,原来还是有着目的的!”
  “媚姑,我们的目的对您是有益无害的,您要立嗣,只有三思大哥一人,以他的心性为人,能否确保基业已很难说,至少他当权之后,绝不会把您这个姑母高奉在大庙里的,而承干大哥却始终是您的儿子!”
  武后沉思良久才道:“好,我答应你,我也给你一个保证,我登基之后,立刻草诏交给你保管,归元于承干那个混蛋,但是他也得老老实实地给我在庐陵呆着,假如他要起兵勤王,可不能怪我心狠了,我倒不是恨他,而是看准了这个畜生太没用,他若掌了大权,还不是会叫他老婆牵着鼻子走,大好江山,就变成了姓韦的天下了!”
  “这一点请媚姑放心,侄儿会掌握一切的,除了您之外,中原不允许再出现第二个女主,所以你不但是空前,也将是绝后的唯一女君!”
  武后高兴地大笑起来,做皇帝只是她童年的一个梦想,壮年后的一个目标而已,居然可以实现了,她怎么会不高兴呢?
  武三思说武后要登基,只要三个人点头就行了,但武后明白没有这么多,真正点点头,只要一个张昌宗就够了。
  张士远、李靖和秦叔宝,实际上都在张昌宗一个人的掌握之中,以他的动向为依归的。
  只要抓住这小子,就抓住了天下。
  张昌宁的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