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禁宫情劫-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丞相放了许敬宗,大权不是仍旧归于长孙无忌吗?
  只有长孙无忌得到消息后,当场喷了一口鲜血,厉声大呼道:“武媚儿妖妇,你好厉害!”
  武后的确厉害,她敢从长孙无忌身边挖人,而且挖走了他最信任得力的人,而许以高官厚爵,付以重寄,把许敬宗给挖了过来。
  许敬宗是长孙无忌最信任的人,长孙无忌的一切秘密筹划,许敬宗自然都参与的,许敬宗一倒戈,所以的秘密尽泄,不用说,“清君侧”之举是泡了汤了。
  果然,在许敬宗接事后的第二天,驸马秦王怀玉带了御林军,来到了太师府,请见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本待称病不见的,但是秦怀玉却率人直闯了进来,把长孙无忌请到一边去,交出了十三封私函,那是长孙无忌亲笔发出,要求他们发兵清君侧的。
  十三封信一封不缺,证明根本没发到对方手中,全部被截了下来,拿着这些证据,秦怀玉冷冷地道:“方今天下太平无事,老伯此举已太过份了!”
  长孙无忌像只斗败的公鸡,长叹一声道:“事已如此,夫复何言!老侄,你说句老实话,老夫此举是否过份,天下有武氏当权,是否为国家之福?”
  秦怀玉道:“臣下不应该谈论皇室是非的,不过老伯既然谈起来,私室之中,小侄不妨也表示一下自己的意见,今上宽仁而过于柔弱,也不是人君之具,所幸武后颇具魄力,而且还明白事理,有她辅助理国,还差不到哪里去!”
  “她那个人野心太大,迟早都会把扛山抓了过去!”
  “老伯放心,不会有那种事,今后由文臣治国,武臣监国,当权的人不治军,领军的人不兼政,谁都压不下去,这是能保国之不亡的唯一政策!”
  “她肯这么做?”
  ”她必须这么做,这是家父和护国公李老伯当着皇帝的面达成的协议,今后军政由我们两家监督,国政则交给文臣署理,各自分开,互不干扰!”
  “你们不怕她将来吞掉你们吗?”
  秦怀玉笑笑道:“军令符节在我们手中,而且我们也布着足够镇压的实力,这倒是不用担心的!”
  长孙无忌整个地泄了气,这一着的确厉害,护翼两府手中的军力是可观的,的确不怕被人挤了下去,而有此二家监国,任何人也不可能真正将大权一把抓,而且秦李两家的军力互相制衡,也不可能造成大一统的局面,这个办法不谓不佳,只是他长孙无忌却从此一落千丈,再也无法挤进权势之门了。
  他叹了口气道:“你们准备对老夫如何发落呢?”
  秦怀玉道:“圣上的意思是要公开来办老伯之罪的,但家父与李老伯一力反对,说是老伯为两朝元老,功在国家,公开究办,有损朝廷体面!”
  “什么是圣上的意思,分明是那妖妇跟老夫过不去!”
  秦怀玉笑笑道:“不管是谁的意思,反正老伯自己先有不是处,否则以老伯的地位功业,谁也动不了老伯的,满朝元老国公,地位不如老伯者大有人在,他们都生活得很消遥。”
  “老夫却不能像他们那样没出息!”
  “这就是老伯的缺点,老伯太图进取,忘却自己的身份了,老伯虽是皇帝的长罪,但皇帝毕竟是皇帝,老伯该跟李公与家父学学,我们两家若是要干涉皇帝的家务,机会比老伯好得多,可是我们知道位高遭忌之讳,不多走一步,不求天下第一人,稳守我们天下第二人的本份,自然就自求多福了!”
  长孙无忌道:“你们都是聪明人,但老夫也不笨,老夫只是错信了许敬宗那个狗头,否则大权谁属,还是很难讲的,那些话不必说了,你究竟要老夫如何?”
  “我们只能为老伯保住世爵国公一衔,由世子继任,只要安安份份,子孙温饱是没问题的!”
  “什么!你们不让老夫活下去?”
  秦怀玉脸色一正道:“老伯,若是公开来办,你是灭门的罪,我们为你争到这个,已是最大的恩宠了!”
  说着在身上取了出一个小瓷瓶,默然地递了过去,长孙无忌实在不想接过来,他也不想死,可是知道大势已去,若是自己再不识相,秦怀玉的态度就不会如此客气了,他所携来的御林军可以屠尽自己一家的!
  顿了一顿,他才低头道:“老夫认命了,只是身后恐怕还要令尊多予顾全,武氏大概不会放过我的家人的!”
  “老伯看错她了,不放过老伯的是圣上,为老伯力争留后的是武娘娘,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她的胸襟与魄力,也是家父与李公支持她的原因!”
  “什么,竟是李治那小儿对老夫不放过?”
  秦怀玉一叹道:“圣上虽仁厚,却不是个小气量的人,老伯以前压得他也太过份了些!”
  长孙无忌不禁呆了,他万没想到要自己老命的竟是高宗,而武后反过来会为自己保全后人!
  默然良久后,他才一叹道:“罢了!罢了,没想到这小子竟会忘恩负义如此,若非老夫昔日一力捧抬,他哪有今日,早知道还不如把李泰给拉起来呢!”
  秦怀玉也轻叹道:“做皇帝的人都不知道感激的,他们只记住你的不是处,先太宗皇帝非常人,他有雅量容忍那些旧日功臣的跋扈,但后人子孙却未必如此了。老伯捧谁起来都是一样,唯一自保的方法就是不要爬得太高,不要去碰帝室的尊严……”
  长孙无忌长叹无语,接过那个小瓶子一饮而尽。
  药是大内秘制的鹤顶红,很具灵效,不过片刻,这一世的枭雄就气绝而倒下了。
  秦怀玉一直等他四肢僵硬了,才回宫去覆旨。于是传出了太师长孙无忌病故府中的消息。
  有心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不会有人去为他鸣不平的,一来是长孙无忌生前的人缘太差,二则是他的党翼却被许敬宗拉了过去。
  皇帝果然很小气,对长孙无忌之死,居然没有比照勋臣惯例下诏发丧,只勉强地颁了一道旨令,叫他的儿子续承国公的爵位,那也是出于武后的力请!
  所以长孙无忌的丧事很萧条,一般敏感的人,唯恐沾了他家的晦气,不敢上门吊唁!
  倒是武后不念旧恶,亲自出宫来吊唁了一下,而且还命自己的侄儿武三思执礼致哀。
  武后来过了,新拜的丞相许敬宗也跟来了,而且翼国公秦叔宝与护国公李靖也来应酬了一番,这才使丧事热闹了起来,总算风风光光地把死人送入了土,但长孙无忌一族的权势却自此一落千丈了。
  这一次夺权之争,武后是大获全胜,高宗也得到了一次大胜利,他宣布了军政分治的办法,而选入的两位首领是绝对效忠王室的,他的江山是真正的一统了。
  不过他究竟不是个有作为的人,事事都要仗着武后替他拿主意,而他本人却又不甘寂寞,总想抓点事情来标榜一下自己的伟大,事功不逊先人。
  可是国力强盛,四夷臣服,即使有些小邦不臣服,一支兵派出去,立刻就摆平了,使他难以发挥。
  已拍成马屁精的许敬宗,想出了一个封禅的主意,启请移驾泰山,对祭东域以表盛世。
  向来天子都有封禅的盛举,太宗虽有此心而未能成行,高宗自然欣然而允。
  武后也赞成了,她却有着私心,因为她要利用这个机会去私会一下她的情人张士远。
  所谓封禅,乃是一种祭天地与山川河域之神的仪式,与巡狩有相等的意义,实际上是藉此机会,巡视一下国疆,向老百姓显示一下天子的威严,再则皇帝也借机会出去开开眼界!
  这自然是一件大事,经行的路线是事先商定的,这一来,就忙乱了地方官员,道路要整修,迎送的仪仗队要训练,服装要置新,需要渡河的地方,要准备大船,景观不佳的地方要整置,预定歇脚的都邑要建行宫,这自然要化费一笔巨资,但是为了点缀升平,高宗还是毫不考虑地做了。
  武后在事先就跟许敬宗打了底,这件事等于是她授意的。
  因为张士远递个消息过来,说是离别数年,对她十分想念,近来扶余国内政通人和,渐成规模,他这个做国王的较为轻松,想再莅中原来散散心,自然也希望能见见她。
  武后对这个初恋的情人是难以忘情的,而且她之所以能有今日以及不为长孙无忌斗倒,得力于张士远不少,她也着实想念他。
  入了宫之后,她的私生活谨严多了,高宗对她自是十分宠信,几乎有一大半的时间是歇宿在她的地方,但荏弱的李治是无法与俊伟的张士远相比的,不但她的感情生活十分空虚,她的肉欲生活更是难以满足。
  王怀义是她最亲信的私人,可是对张士远也有一份忠心,不会帮她在外面寻求补足,而且禁军统领放了秦怀玉,对宫门上的禁卫较严,没有以前方便了。
  最重要的是武后已经近三十岁了,心智臻成熟,她正在建立自己的地位,不容许再出丑闻,也没有以前那样为情而死的勇气和傻劲了。
  跟张士远重逢是她极为愿意的事,但不能够为了这个来破坏她已经建立的一切,换个地方见面是最理想的事,王怀义也便于安排。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武后只生了一个女儿,却没有儿子,而宫中王皇后无所出,其他的嫔妃也没有生育,那是由于高宗的身体太弱之故,武后知道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与权势,最好的是生个儿子,靠高宗是没有办法的,她必须借个种,雄伟的张士远也是最理想的对象。
  封禅的大队终于出发了,计划准备了半年多,倒是十分的充分,而许敬宗在这件事情上十分卖劲,銮驾所经之处,无一不是山明水秀,沿途都有百姓设下香案跪叩迎驾,个个都是衣采鲜明,一派国富民康之象,看得高宗十分喜欢,以为这是从所未有的盛世。
  许敬宗更是会巴结,沿途都制造一些神迹,有些地方禾生变穗,有些地方天降凤凰与麒麟,一起由地方官呈现上来,作为国之祥征,也表示了天子的威仪圣明,感动天灵,其实这些瑞鸟异兽,都是他在四处极力搜求而得,故意的拣在这个时候呈献上来而已!
  高宗乐得心花怒放,武后也十分开心,她有着最好的理由拒绝高宗的纠缠而与张士远幽会了。
  “圣上屡蒙天眷,频生祥瑞,开百世未有之盛业,成为青史上前所未有之圣君,直追尧舜,而尤以过之,是为天心之独钟,神明所共扶持,陛下也应该诚意正心,肃沐戒斋,在封禅祭天之前,万不可以燕婉之私,渎及神明!”
  这是一篇大道理,高宗被一连串的神迹冲昏了头,对这种话倒是言听计从,夜夜独宿,不敢来麻烦她。
  但武后也深深了解到高宗能力虽不强,色心却不小,是个闲不住的,暗中已授意许敬宗,找了几个地方上的民间粉头,偷偷地进献给高宗。
  这些女子都是风月场中的老手,风情万千,把个皇帝摆布得欲仙欲死,乐不可支,更不会来找武后了。
  武后却也装着不知道,由得他胡闹去。
  她自己却是以一种虔诚的心情在期待着与张士远的重逢。撇开高宗,是一种情绪化的举措,她要利用几天的空闲,便身心完全净化,再去接纳那份来自遥远的恋情。
  銮驾终于到了洛阳,那儿是个古都,历代帝王,有很多建都于此,宫殿建筑都还完整,近来又经过刻意修缮,气象焕然一新。
  洛阳以牡丹著名,他们来到时,正值牡丹盛开,而洛阳太守,为了迎驾,早已遍求民间富家的异种,移来行宫,所以处处都是花团锦簇,一派富贵升平气象,高宗龙心大悦,立即传旨封牡丹为花中之王,颁衔为极品富贵花,而且也定洛阳为东都,将行宫永远保存着皇宫的形式,派人驻守,以备随时再来进驻。
  晚上,武后独居一院,把高宗又赶走了,高宗则因为这两天许敬宗给他找了一下叫翩翩的粉头,床第功夫,别具一格,尤其在交好之际,什么肉麻的话都叫得出来,在风月场中,这是下流的取悦男人的技巧,但是在高宗而言,却是一种特别的刺激,尤其是他在性欲方面,本事实在不怎么样,别的妃子都是默然承受而已,没有一种像此女如此颠狂的,也唤起了他的男性尊严,使他自己觉得真像一个君临天下的征服者了。所以一到晚上,就忙不迭的找翩翩胡闹了。
  实际上,这却是武后的刻意安排,她接近的男人多了,高宗的本性与毛病清清楚楚,投其所好,特别要许敬宗找来这样的一个女人缠住高宗。
  武后是个极有心计的人,她自己为心理上的原因不接纳高宗,却也不想被别的妃子趁虚而入。
  因此才安排一个女人来拴住高宗,而这个翩翩是绝无可能与自己一争短长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她要翩翩特别下功夫,缠死了高宗,使他疲极奔命,一觉睡到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