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荣耀-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唔,这一点某完全认同!”王晨神情严肃地点点头,他实在想不通宋朝的皇帝为何都会这副样子,完全将军国大事当儿戏。古代时候,交通、通讯不发达,完全不能实时传达战场的情况,前方将帅如想改变作战计划,必须以快马急递军情奏报,然后等皇帝回复。这一往返,战局早已发生了变化。
    用一句俗语来说,那就是黄花菜都凉了,这样的情况如何发生在他穿越之前那交通、信息传递手段非常发达的时代还可以说说,在宋朝,军事指挥制度这样,能打胜仗,那是奇迹了。
    即便退一万步讲,要“将从中御”,皇帝还必须是军事家,不然如何指挥作战?但宋朝除开国皇帝赵匡胤外,还没有哪一个皇帝和军事家粘得上边,更不要说到了靖康时候。赵桓生于皇家,长在深宫,毫无指挥才能和作战经验可言。他要指挥作战,只能听宰执大臣们的意见,而此时在京的宰执大臣都是文臣。皇帝和宰执们一来不知兵法,二来不了解战场实际情况,纯粹是瞎指挥。
    宋军在这些不懂军事的文臣指挥下,不许武将自由发挥,安能打胜仗?
    其实王晨对他穿越之前大宋与金国之间的战事并不是很清楚,许多战事只是听到一些大概,没什么人和他细讲这些。他没想到虞允文了解这么多,说起来头头是道。
    “朝廷两次派大军救援太原之战,都采取分兵突击之策,两次都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帝和宰执在指挥、协调各路军马,结果就是两次都没能做到步调一致,两次都被金军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说到这里时候,虞允文已经非常激动了,一张俊脸都因激动而变得通红,说话间手舞足蹈起来,“这两次救援太远失败,最根本原因就是我大宋的统军制度之祸,皇帝和朝中宰执们过多干预之故。各统兵将领必须听从朝廷的指挥,根本协同不起来,最终被金军各个击破。”
    靖康元年二月时候,种师中率兵渡过黄河之后,发现完颜宗翰只留下副将围困太原,他自己则率兵南下,已经抵达泽州,种师中马上上奏朝廷,建议出其不意,自邢、相出上党,从侧后袭击完颜宗翰,但宋廷认为他的建议不能取得成功而没有答应。等完颜宗望率军率师北还之后,种师中被迫撤军。
    五月,北宋朝廷再次组织军队救援太原,种师中率兵从河北井陉进入山西平定军,很快就收复了寿阳、榆次,但由于姚古、张灏的部都没跟上来,失去策应的种师中为了避免孤军深入,就率部屯驻在真定。而此时金军统帅完颜宗翰正在云中避暑,他让士卒就近放牧。宋朝的细作发现了这一情况,误以为完颜宗翰准备撤军,马上止报了朝廷,枢密院知事许翰误听谍报而做出了金军将要全线撤兵的判断,多次催促种师中进兵,甚至责备他手握重兵却逗留观望。
    种师中接到命令之后,十分伤心,不敢抗命,留下辎重粮草,连赏犒之物都没带,就带领部队轻装出发。同时写信约定姚古、张灏两军分道俱进。
    种师中部的前锋进抵距离太原二十里的石桥,中军到达寿阳的石坑,部将黄友发现情况不对,金军大军云集,立即将情况报告种师中,要求火速移军,但种师中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继续前行的宋军遭到金兵主力的袭击,种师中率领宋军拼命死战,取得了五战三胜的战果,苦苦前行,到了榆次,离太原只有百里的距离了。然而,惧敌怯战的姚古部将焦安节慌报军情,报称金军主帅完颜宗翰已经赶到,致使姚古、张灏两军逡巡不前,未能按照约定与种师中部会师。
    在金军的猛烈攻击下,种师中部被迫撤退到杀熊岭。
    此时士兵已经饥饿难忍,疲惫不堪了,金兵探知种师中军中情况之后,再次发动猛攻。
    军粮短缺、士气低落的宋军再也顶不住了,右军、前军先后溃散,种师中率中军死战不退。但因为犒赏之物没有带来,没办法为士兵发赏赍,拼死死战的士兵没有拿到赏赍十分气愤,不愿意再作战,四散逃去。种师中率领身边剩下的一百余将士继续拼命死战,最终种师中身中四处重伤,饮恨疆场。
    其余各部也先后溃败,两次解救太原,不但没将太原从金人的包围圈中解出来,最终搭进去几十万禁军。太原之围不能解,城内粮食短缺,最后到了人相食的地步,在金人持续猛攻半月余后,英雄顽强的太原城在坚守了二百五十多天之后,终于失陷。
    尽管大势已去,但太原城守将王禀依然率领饥饿疲惫的士卒坚持巷战,最终不屈战死,知府张孝纯被金人俘虏。金军为了报复,在占领太原后屠城,城内幸存的百姓几乎被金人尽屠。
    说到这里的时候,虞允文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第八章 非常之人定有非常之见
    “一代名将种师中竟然因为朝中宰执们的瞎指挥而阵亡沙场,几十万禁军因此溃败,太让人气愤了!”王晨听了也是怒火中烧,愤愤不已。
    虞允文在那里大哭,他没劝阻,男儿有泪不轻掸,只是未到伤心处。虞允文是个爱国的热血青年,我大宋军队兵败,名将阵亡沙场,因感而泣,此乃真汉子也,性情中人。
    要不是他在特种部队中练成了铁石心肠,说不定也会跟着落泪。
    也就在虞允文不理会他的古怪眼神注视而嚎啕大哭之际,王晨察觉到了隔壁房中有动静,声音虽然很轻微,但逃不过他的耳朵。他马上想到了会是什么人,也没喝破,等虞允文平静下来。
    在虞允文讲述解救太原之战中,王晨也进一步清楚了大宋军队的战斗力。
    无论哪支人马,与金军相比,都差的非常远。从太原救援战的作战过程看,种师中军应该是几路宋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二次接近太原时,在金军主力达到之前,尚能五战三胜,但是一旦金国铁骑冲锋,就溃不成军了。姚古部先是不敢进兵,之后在盘陀被一战击溃。张灏所部有陕西兵,也有河东兵和义军,但其十几万兵力挡不住金国三千铁骑一冲,也被金军轻而易举击溃。
    他也明白,除了宋朝军事制度和指挥机制非常落后,严重制约了武将的临场发挥后,失败的原因还与各军队的战斗力低下有非常大的关系。种师中、姚古所领的是宋军中战斗力最出众的西军,都如此不堪一击,其他宋军在面对金军时候的境况可想而知,难怪会一触即溃,望风而逃。
    他也对大宋朝堂上,上至皇帝下至朝臣的呆板迂腐,不思进取而痛心疾首。
    与金人作战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金人的战斗力有多少强,而是自己把自己的军队弄的太没战斗力了。要知道,这几次战事中,被金军彻底消灭的人马并不多,大多只是击溃,如果统兵方式加以改进,即使宋军战斗力低下,也不会有后面的“靖康之难”发生的。
    在这两次太原救援战中,宋朝的西军与金国骑兵在野战的较量中明显分出了高下,宋金双方从此都应该算是“知己知彼”了。如果说第一次救援太原是由于对这些问题还认识不足,对“将从中御”的弊端和危害还没有切身体会,那么第二次就应该吸取教训,加以改变了。
    针对军队战斗力不如金人这一弱点,也必须加以弥补和策略上的改进,避其之长,攻其之短。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皇帝赵桓及他麾下的大臣仍然完全没有意识到形势太危急,“将从中御”这条家法一定要革除,必须任命前方军事统帅,授权其全权指挥、协调各路大军,而是依然没有任何改变。更有甚者,赵桓、耿南仲居然把政治斗争和这场关系国家命运的救援战搅和在了一起,选任主帅还要兼顾排挤重臣的目的,最终第一次开封保卫战中立下大功的李纲被排斥出朝堂,令其再救太原,但又不给兵马,这种“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理政方式真是让人欲哭无泪!
    在王晨心里起感慨的时候,虞允文已经收住了泪,整整心思,继续讲述他的观点了。
    “王殿帅,其实如今我大宋国力依然远比金国强,而且强的不只一点两点,强的非常多,如果真的做到君臣一心,一力主战,那金人还是占不了便宜的!”虞允文下了这个定论后,又以黯然的神色说道:“只不过如今朝中实在没有能堪大任的武将,想要与金人决战于北方,现在不是时候。要是朝有多一些如王殿帅这般神勇的将领,那何惧金人?”
    虞允文一句由衷的称赞让王晨羞愧的汗流满面,自己只不过以火器打了完颜宗弼一个措手不及,让他真的去领军征战北方,与金人死拼,估计不会比其他任何一个统兵将领强。
    “想必王殿帅也是知道,如今我大宋严重缺乏能征善战的武将。靖康之难发生之前,不仅朝廷的宰执大臣几乎全是没有打过仗的文人,武将中有才能的也寥寥无几。有勇无谋如姚平仲,畏敌怯战如姚古,此类难当大任之辈比比皆是。而尚堪一战的将帅,如种师道已是七十六岁高龄,种师中也有六十八岁。即便是他们这样出身于名将世家、戎马一生的老将,其用兵谋略也还是比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略逊一筹。”虞允文以挺悲愤的语调说道:“朝中无可战之将,金人的攻势难以抵挡,朝廷一力主和的大臣占多数,官家也一直抱着这心思。如此情况下,太原之围不能解,最终连我大宋的东京都被金人攻破,二帝被掳,千年不曾遇到的奇耻大辱降临在我大宋百姓身上。悲矣!”
    “虞公子所说不错,如今朝中真的无可战之将,如今统卸军事的李相公、宗相公都是文臣,大宋最危难的时候,竟然要靠文臣统兵救国,真乃千古奇谈!”王晨说着,露出一副愤愤的神色,感慨了两句后,又非常坚毅地说道:“不过某相信以后不会这样的,官家遭此大难后,肯定会拔高武将在朝中的地位,再有战事发生时候,不会自己和宰执们指挥战事,而是放手让统兵将领自己决定!”
    听王晨如此说,而且说的非常自信,虞允文相信了,因为他从王晨得小皇帝厚待这事上看到了这一切,并马上再称赞了王晨一句:“我大宋得王殿帅这样的英雄人物,实是天大的幸事啊!”
    “呵呵,今日听虞公子所言,可是让人茅塞顿开,某相信虞公子的军事谋略远在我之上!”王晨呵呵笑了两句后,小声问道:“只是不知道虞公子有没想过从军报国?”
    “当然想过,我这次千里迢迢来开封,就是想入勤王之师从军报国的,”虞允文正色地说道:“要是能在王殿帅手下当差,那是在下的幸运。”
    “你既然有这般心思,那我定不会将你这样文武之道皆出色的人拒之门外,定会为你在殿前司谋个合适的职位!”王晨心里有些沾沾自喜,想不到这么容易就可以将虞允文这样的历史名人招入麾下。
    “多谢王殿帅垂爱!”虞允文也是非常高兴。
    “你必所有战事你都关注过,某还想再听听你关于这一两年我大宋与金人之间战争的论述!”
    “好,既然王殿帅有兴趣听,那我就再胡说一番!”虞允文马上答应了。
    王晨笑笑,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后示意虞允文继续。
    “王殿帅,其实在下认为,这两次解太原之围只要指挥得当,是完全有可能成功的。西军的战斗力不及金国骑兵,但由于其在数量上占据了很大优势,在下觉得可以采取诱敌主力南下的方法,让姚古、张灏先采取行动,以重兵据南北关和阳凉北关守险,派轻兵前出进入太原盆地,大张声势,让金军认为宋军的重兵将从这两路北上,合击太原城下的金兵,诱使金兵集中兵力奔袭其中一路。”
    说到这里,虞允文忍不住露出些得意,为自己的见解而自傲:“如此,不论金军先奔袭哪一路,我宋军前出的轻兵立即后撤,据关与金军相持,只要能避免被金兵击破,将金军主力缠在太原盆地南部即可。此时,以种师中部出其不意地西出井陉,乘太原城下金兵兵力空虚,打他个措手不及。”
    “如此,不但太原之围可解,并且位于太原盆地南部的金军主力还将处以三面受敌的境地。虽然未必能将其歼灭于太原以南,但逼得金军夺路而逃是很容易的。”说到这里,虞允文露出了满脸遗憾,“可惜,救援太原的几部根本没有协同作战,而且朝廷给予的旨意也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打算,最终各部都是各自为战,被金军各个击破,太原终被金人攻占,这个北方军事重镇落到其手!”
    看着虞允文一脸遗憾,满是怅然,王晨被惊住了。虽然说他对虞允文所说的这些没办法做到完全认同,因为这一切需要对着地图而说才能直观明了,但他相信,对这些战事,虞允文都去好生研究过的。要是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