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业中华-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可是偏偏蒋介石找不到理由把李宗仁赶下台。
  军队系统,蒋介石和李宗仁相互携肘,想要做什么军事动作都是争吵一片。以前蒋介石执意北伐,大家也同意。
  可是现在,所有人都说,现在是黄金建设期,国际环境,国内环境前所未有的和平,战争是需要实力的,发展经济是硬道理。真到了要打仗的时候,才能持久。
  美国人也不希望中国开战。中国廉价的资源,廉价的人力,为美国提供了廉价的商品,而国统区也是美国产品的最大的倾销区。美国供给国统区大量的化肥和农业机械,让地主们吃到了甜头,现在不仅是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地主和地主之间的兼并也市场发生。推土机把矮丘推平造田,用肥田粉提高产量。大量湖泊,河滩被开垦和填平,以适应农业机械化。产量虽然并没有多大的提升,但是耕地面积在扩大,总产量在提高。
  同时大量的农民失业,蚂蚁一样地走向工厂。让资本家们获得了廉价的资源和人力。美国人和几大家族合作建设居民区以容纳这些工人,不仅是销售了建材,还把工人们的血汗钱继续抽走。
  这么好的事情,美国人怎么能够让战争来破坏?这会严重影响美国的经济复苏。
  很多美国的经济学家到了国统区传授这种理论的先进性,加在蒋介石头上的桂冠越来越多。
  明里暗里,捆住了蒋介石的手脚。


 第五十九章 警告性反击

  武汉政府将战俘交给中央政府处理,给足了中央政府的面子。让蒋介石和日本在谈判的时候占据了很大的主动。反正中央政府和日本也不接壤,中间有武汉政府挡着,蒋介石狮子大开口要了很多好处。
  七月开始,国统区和山区**游击队的战斗不断,因为他们资源不够了,要向山区进发,不停地有到山区进行考察和勘测的洋人以及学者消失,再也没有回来。
  一些装甲部队进入山区后也消失了。一些孤立在群山之中的县城纷纷陷落。丛林战和运动战,缺少训练**根本不是对手。不得以的情况下,国统区动用大部队开始了艰难的剿匪。
  很快,剿匪的恶果也出现了,军队迫使中国游击队联合起来。他们能够轻松穿插并拿掉**的补给线,炮兵,甚至偷袭装甲兵。而**的前线部队连人都找不到。每天都被狙击手干掉军官和机枪手,迫击炮手等兵种。
  黑夜成为了士兵们的噩梦,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敌人会出现。
  相对于**来说,有时候只需要指挥官,高技术兵种,基层指挥官的死亡,加上敌人枪枪毙命的心里压迫。只需要一些别的因素,这只军队就完蛋了。
  因为他们的作战意志就是靠这些人来维持的。士兵们很多都是第一次参战。第一次见到死人。他们并没有理想和意志,他们只是当兵吃粮。
  这就是区别。
  还有就是,游击队看不上**十分看重的大城市,他们就是拿下了它,也很少去守它。反而是**经常被围在城市里,被游击队围城打援。
  一个月下来,蒋介石吓了一跳,因为这种零敲碎打,除了被围的几个师以外,还损失了接近一个军的人马。自己还需要不断派人去救援。这就是一个无底洞啊。
  李宗仁召集军官们商讨该如何解决这样的窘境。美国人提出了只能采用飞机喷洒药物毁灭森林的办法,让共匪无所遁形。
  八月份,**的空军向武夷山喷洒药物时,被击落。
  随后武汉政府谴责了大量毁坏森林的行为,并宣布将所有山区化为禁飞区,如果再有这种行为,人民革命军有责任摧毁有损于国家生态环境的一切武装力量。
  蒋介石借此批评李宗仁罔顾民生。要求李宗仁下台。
  随后又是十多家飞机在山区被击落。李钟鸣的第八军突然出现在乐昌和南雄,将积攒的旧火箭弹倾泻在了被围困的两个师的头上。扭头回去了。
  这两个县城都是游击队将居民撤出来以后,才被中央军占领的。不顾一切的轰炸在很短的时间就消耗了一万多枚火箭弹。造成了大量中央军的伤亡。中央军的军心几乎崩溃,只是革命军理都不理,打完就走了,而游击队也没来。
  这两个师只好向韶关撤退。可是一路上,游击队的袭击没有停过。真正撤回韶关只剩下几个连了。
  而韶关守军也被两个师如此大的伤亡吓住了,停止了增援。
  这明显是个警告,是说再打,人民革命军真要动手了。
  李宗仁只好下令全线停止进攻。随即宣布下台。蒋介石继任中央军总司令。
  蒋介石继续执行自己的深沟堡垒防御战术。向前缓缓推进。他不去碰山区,但是向平原推进的态度坚决。
  不过现在游击队也有火箭弹了,并且明显是武汉政府支援的。蒋介石夺下几个县城,也不动了。
  湖南江西的第三军开始全面换装,换下来的旧武器全部到了游击队手里。贵州和福建大部分实际上已经在第三集团军的控制之下,现在只剩下一些交通要道和大中型城市还在龙云手中。
  连云市。
  吴颖两口子已经退休,一个在连云外交学院教书。一个在连云商贸学院教书。张春夫妇一直到了连云后一直住在他们家,两个人在萨斯贸易公司有着不小的股份。这笔资金现在也交给了新民教育基金。林长民则专注于新民科学基金。
  由于梁思成和林徽因在这里定居,所以林长民和梁启超也跑过来跟吴颖夫妇作伴。不过实际上这些年轻人都忙得很,很少回家见父母。
  只是几个老夫妻自娱自乐。
  妞妞和水玲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吴颖夫妇闲暇时把自己的农田种植得跟花园一样,还在连云市开了一家花店,请了店员打理。他们在外国时间长了。住房和花店全是荷兰风格。
  连云市的外国人很多,而且老百姓也富裕起来,买花装饰一下屋子的人很多,所以生意不错。
  梁启超还是喜欢种水稻,一派中国田园风光。他名气大,来访的人多,下棋喝茶垂钓。还是挺忙乎的。
  林长民还主持着萨斯贸易公司的部分业务,但是家庭似乎不是太幸福,林徽因的母亲何氏脾气性格都不太好,林长民实际上是和小妾程氏住在一起。林长民虽然对林徽因心疼得很。但是却实在与何氏说不到一起。也不常在家,经常在梁启超这边混。家里的土地也不太管,家里的土地是学农业的林燕玉在管。林徽因对弟弟妹妹很好,但是她母亲何氏却经常不高兴。
  这大概就是林长民不太住家里的原因吧。
  张春夫妇停留在连云市比较长的时间,除了有吴颖两口子的亲情以外。主要是海滩湿地和盐碱地的农业问题。
  环境所对于在盐碱植物进行了分类。
  连云港生产一种植物盐,就是护林人在泌盐植物叶面上收集来的。如柽柳属和匙叶草属的植物,它们生长在盐分较多的环境中,植株吸收大量盐分,然后通过叶表面上的泌盐腺结晶。最好的是一种叫瓣鳞花的植物,盐的结晶就留在叶面上,经风一吹就散落下来,或经雨水一淋,就把叶片上盐的结晶洗得干干净净,这样就免除了盐分的危害。但是这种植物分别栽在无盐分和有盐分的土壤中,它一样存活,但是一个分泌盐和一个不分泌。
  开始的时候只是护林人无聊的时候收集,但是后来发现这种盐里还有一些活性成分,医院用来治疗缺钠等疾病效果很好。
  之后就成了一项人们喜欢使用的食用盐产品,只是产量太低。
  另外一些植物体内的盐分非常高,同样可以用来提取植物盐,多半都是忍盐植物。
  盐碱地种植的金丝小枣结出的小枣比非盐碱地上的枣还甜。一些拒盐植物、稀盐植物和抗盐植物,植物所正在研究其机理。除了这些植物,还有藻类和微生物以及动物们的习性。这些对于主力绥远和西藏的盐碱地非常有帮助。
  并不是所有的海滩都种上了树木,比如海盐场就还保留着。想考植物盐满足人们需求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大量的海产品进入了人们生活,增加了人们的盐的摄入量。降低了对食盐的需求,也是不可能的。
  江淮陇海和山东的一些盐场收归了国有。
  不过晒盐场在逐步取消。环境所用来处理污水的工艺,稍加改造,用来处理海水,分离出浓卤水,进入盐化工提供的生产体系。这套工艺其实已经非常成熟。它不仅替代了晒盐场生产食盐,还准备在一些缺乏淡水的海岛进行建设。一边为海岛提供淡水,一边也为大陆供应食盐以及溴素、氢氧化镁等化工产品。
  这减少了对晒盐场的需求。一部分晒盐场进行了淡水脱盐处理,但是终究不能处理干净,只能利用生物来进行。
  这种努力和观察,最终将解决辖区内大部分的盐碱地的治理和利用问题。


 第六十章 国统区内乱

  除了盐碱地的生物治理实验。
  还有就是海洋观测站的人造环境研究。
  之所以进行这项研究,是因为潜水艇内的环境非常恶劣。战士们没有什么,但是环境研究人员认为这样是对人体极为不利的。他们坚持在潜艇内部设备小型化后,腾出一定的空间用于改善潜艇兵的生活环境。
  只是有战争的需要,商级潜艇是等不到这种技术了。
  环境所就准备自己建成海洋环境观测站上进行类似的实验。
  监测站是一个个带有非常厚的钢化玻璃窗户,密封性能很好的钢箱连接而成。
  建设过程中还涉及到了水压密封件的连接问题。这些密封舱是一个个单独的箱体。就是有一个出了问题,通过密封舱,研究人员能够进入安全区域。而不会影响全局。
  在海底,他们有一个利用海水的潮汐和海流来发电的装置,用以给监测站供电,每个舱体都有逃逸舱。
  这种沉重的圆拱形舱体在岸上制造,用轮船拖运到设计好的地点,缓慢下水,在水下进行对接,抽出连接段的海水,安装水密舱和水密门。
  已经连接完成了七八个这样的舱体,都在五十多米深的浅海海床上。
  这种技术正在成熟,所以环境所准备继续安装这样的舱体,一直到海滩。因为他们需要长期观察这一区域海水涨跌以及水下动植物的生命状态。
  他们的逃生舱,其实就是一个个小型的潜水艇。除了逃生以外,还能在水下进行航行,让研究人员穿着潜水服出舱进行取样。
  这整个系统的构想,你很难想象是应环境所的要求设计出来的。完全有了太空舱的感觉。
  这七八个舱体有发电机房,实验室,生活舱,厨房,储藏室等等。生活设施还是挺全面的。一共有二十多人在里面工作。
  其中一个就是实验植物在人造光源下的光合作用。他们想模拟出一个人工环境,即便是不能完全形成循环系统。也能够减少人工制氧量,延长潜艇出现供氧问题后,人类生存的时间。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遇到的是一系列的工程、制造、设计等问题。
  并且这个研究引起了航天中心和爱因斯坦的兴趣。
  青海核电研究所已经完成了磁约束环等离子体的加温实验。已经在进行第三轮的改造。中心等离子体的温度一次比一次高。爱因斯坦的态度非常坚定,他认为只要朝这个方向走下去,完成可控核聚变只是时间问题。
  特别是超导研究也在取得进展,一些高温超材料已经出现。并投入到相关制造工艺当中。爱因斯坦做了一个十年的规划,他认为完全能够在这十年中做到可控核聚变。至于引用,则在下一个五年或者十年。
  爱因斯坦到了连云市后提出,相对于核聚变,核裂变要简单很多。核电研究所的相关技术论证工作也在完成,他认为可以在一到两年之内完成一个核裂变反应堆。因为各工厂的废料中本身就含有放射性,同样要面对处理核放射的问题。还不如利用这些核裂变材料发电。
  而核电将极大地改善海洋监测站,潜艇,甚至设计中的太空站的能源问题。
  新民科学基金已经完成了专家论证工作,只等张春签字了。
  张春说这还需要爱因斯坦和核电研究所的人来连云市详谈一次。
  谈的内容是我们生活中的背景辐射检测问题。张春认为核能研究所应该与环境所联合解决如何检测大自然中原本就有的核辐射,以及一些植物和动物在过量辐射后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些工作可以与核电同时进行研究。这也许能够挽救在出现核事故后人类死亡或者环境危机问题。
  爱因斯坦设计的是石墨堆。因为对于石墨的研究几乎是与硅同时进行的。
  对于反应堆的能却,爱因斯坦提出的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