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小鬼,又玩了一整天,才回来,是不是。”
    “你还不是一样!”理直气壮。
    林夏气极反笑,阴恻恻道:“是啊,你姐姐我玩了一整天,给你买了三本课外习题册,你要是再这个学期内不把它做完,明年你就别想有双休假了,哼!”
    “妈,老姐法西斯,你也不管她么?”
    林老妈大力支持,“你姐姐也是为了你好,你个小屁孩,知道什么?”
    “爸——”林辉找同盟军。
    可惜找错了对象。
    林家贵同志双拳难敌四手,和稀泥笑道:“这个,咱们好男不和女斗,我也支持,哈——”
    林老妈满意的笑了笑,“这还差不多。”
    林夏达到目的,“吃晚饭和我上楼,我检查你的功课,看你预习的怎么样了。”
    “不要啊——”林辉反抗。
    “反抗无效,不然,我今天买回来的零食,你就别想了。”
    “你——”
    “怎么样?”
    “等我长大了——”
    “怎样?”
    “长大了一定好好孝敬老姐,给你买很多好吃的。”
    “稀罕……哼!”虽这么说,却仍然勾起了嘴角。
正文 020姐也可以是个神话
    翻开随稿费一起寄回来的杂志样刊,林夏心里不是不欣喜的。
    她虽重活一世,可既无才又无貌,还是从前那个啥都不懂的小女孩。
    顶多,比现在的同龄人多了一丝忧患意识,知道要小从小写好计划,高瞻远瞩而已。
    于她而言,家里既没有一夜暴富,亦没有凭空多出什么资金。
    她也不是什么神童,从来一次,她还是得认认真真的看书,老老实实的每天一篇英文阅读理解,三本数学课外练习册。
    她的成绩,从来都是付出的同样的汗水。
    虽然有了成果,可周围的人知道她付出的努力,倒也没有嫉妒之类的事情发生。于任洁而言,林夏成绩上去了,这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自此无论是写作业还是考试,只要把林夏的答案接过来,却也能算个中上游。
    林夏虽期望任洁好好学习,无奈她志不在此,两人家又相距甚远,自然鞭长莫及。
    劝了两回,未果,自然也就熄了心思。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并不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后来三个小伙伴虽然早早的嫁了人,却比林夏要好的多。
    林夏读了书,自然瞧不上她们镇上的小伙子,一心找一个门当户对、有共同话题的。却不料年纪大了,状况自然也就尴尬了起来。
    她爱的,名草有主,爱她的,惨不忍睹。
    各人都有各自的生活,谁也帮不上谁。她能做的,就是尽她所能的帮助她周围的人,对任洁三人,她劝也劝了,也只能是这样了。
    毕竟,她也不是神。
    林夏叹了一口气,翻看起这一期的《细雨》。
    唔,果然,风格都是青春文学类的。
    现在正是新概念受追捧时期,原因无它,因为它可以保送人进名校。
    1998年底,萌芽杂志联合山东大学、华师大、南京、北大、复旦、南开、厦大,七所高校共同举办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
    对此,各路人马纷纷出动,萌芽杂志一路畅销,是青春杂志类的领军人物。
    对新概念作文大赛,林夏却是从来没动过这番心思的。
    虽然她也想进名校。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人际关系的过度,新概念作文大赛是有谁举办的?是一些人联合举办。
    没错,而这后面,牵扯到多少藕断丝连的关系。
    林夏没有一点儿关系,就凭这个,第一名估计也和她无缘。
    除非,她是鲁迅或者曹雪芹在世,说不定凭过硬的本领能拿到第一。
    可她不是,上辈子是个理科生,爱好文学也是课外的、非专业的半吊子。
    写写小杂志还行,参加这种明治没有结果的比赛,果真是吃力不讨好。
    林夏随意找了一篇文章,果然都是80后的风格,凄迷,朦胧,美丽精致的宛若梦幻。行走在这样的文字里,仿佛超然于外,又似乎就在我们身边。
    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林夏自然也不会被它所牵着鼻子走。
    她揣摩着人家的内容,学习着别人的写作手法,领略着别人的思路,还做着笔记。
    果真是将写文当做一件工作。
    若是从前的她,哪里会做这样的时。但在社会上打拼几年后,才发现,文凭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文凭,却连机会都没有。
    她那个三流大学的文凭,能够进什么好公司。
    也只能这样不上不下的吊着。
    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番经历,她才能写出《少女,不哭》这样有文笔,有思想和内涵的长篇连载。
    内容是她的一些经历和见过的一些人事,再添加现在流行的青春疼痛呻吟性的文风在里面,然后多用一些空洞华丽的辞藻。
    譬如:
    ——嗯,那是什么呢?
    ——快要下雪了吧。
    抬起头,深灰色,浅灰色,麻灰色的。一团一团,挤满了天际。
    这是离开你之后的第几个冬季了呢?
    离开你之后的我,依然过得很好。
    每天早晨洗头,踏着那条香樟路,从第一棵树,到最后一颗,从我的家,到你的家。
    每天都会看像那颗我们曾一起刻画过的数,上面有了更多的痕迹,我们的话,被它们深深浅浅的覆盖。
    我学会了笑,学会了像你一样,在等车的时候戴上耳塞,在人少的时候坐公车的最后一排,在有雾的早晨,对着天空眯眼睛,在昏昏欲睡的下午,强撑着眼睛打瞌睡。
    学会了,做没有你的梦。
    喂——
    亲爱的,你在那边,还好么?
    将《细雨》细细看完,又从头研读了一遍,对比了自己的文章和其他写手的区别,林夏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忙将它写进记事本里面。
    没错,写文不仅仅只是兴趣。
    她从来就是一个俗人。
    在没有保证自己的温饱之前,在没有足够的资金走后盾之前,写文,还只是她谋生的手段。
    而她生活的信条却是19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王尔德的名言:
    ‘ive。
    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
    而茫茫众生,又有几人能做到。
    看完小说,林夏又继续写了一章《少女,不哭》,修改了一下,给喵喵编辑写了一封私信,告知她的储蓄卡号,这才开始做练习题。
    就这样,当这学期结束的时候,林夏卡上已经有了一万块钱的资产。
    而与林夏小金库相对增长的,却是她的成绩。
    这个学期,林夏的成绩就像坐上了火箭筒一般,嗖嗖往上涨,而且还是有目共睹的。
    就像那金思力广告上说的,“吃了金思力,学习考试真容易。”
    基本上,只要是平时的单科测试,她都会拿前三。
    班上也不是没有尖子生,可却没有林夏成绩这么稳定均衡。
    各科成绩均等,几乎算是没有弱点。
    可林夏自己却深知理科薄弱,即便初中知识浅薄看不出来,到了高中却是立竿见影的。
    因此平时更是拼命做题,只期望将理科知识学的更加扎实。
    于是,初一期末考试的时候,林夏的优势便出现了,综合成绩高不可攀,居然成了全年级第一。
    打败三班了长居第一榜首的刘青云,一跃成为整个溪水中学,甚至是整个溪水小镇的神话。
正文 021我就是琉颜
    “唷,林夏来打酱油啊!”离林夏两户人家远的小卖部的刘春华,笑眯眯的主动打招呼道。
    “刘阿姨好,给我打两块钱的酱油。”林夏疏离有不失礼貌道。
    “好嘞,听说你这次考试考的不错,是全校第一啊!”
    又说起这个,林夏只得笑了笑,沉默不语。
    “我以前就说你是个有出息的,瞧瞧,平日里那小嘴甜的,逢人就喊,这不,就应验了吧!”
    “呵呵,哪有刘阿姨说的这么好。”接过刘阿姨手上的酱油,“刘阿姨,给您钱。”
    待她接过钱,林夏招呼了声,立刻转身就走。
    身后还传来刘阿姨的声音,“有时间过来玩,啊~”
    林夏脸上勾着嘴角,心却沉了下来。
    这个刘阿姨,却是最喜欢嘴碎,散播小道消息之人。
    重生前,因为林夏长期没结婚的关系,林夏老爸老妈可没少从她这里遭罪。
    逢人就说老林家两口子怎样怎样。
    想到她那副嘴脸,林夏就一阵恶心作呕。
    把酱油交给老妈,林夏回了自己小房间,又从空间里放了一些水在塑料盆子里。
    现在她已经可以比较熟练的控制空间了,能够随心所欲的将东西放进去,心念一转,放置在空间的物品就可以出现在她的手上。
    譬如将空间的水放出来,只是一个念头的事。
    林夏现在对这个戒指非常满意,装东西不会变质,掉东西或者发生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会发出警告。
    上天简直太优待她了。
    林夏喜滋滋的给阳台上的花草浇水。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实验,空间里那凭白无故的一池水,作用貌似也出来了。
    左边经常浇空间水的花草,明显要比右边长的有精神些。
    前两天林老妈都还在纳闷嘀咕,这同一家店子买的花草,怎么这一半精神极了,一半焉了吧唧的。
    其实,没有浇空间水的花草长势也并不差。
    只是有了左边的对比,相较之下,才显得差了一些。
    浇完花,看着镜子里那张普通的脸,林夏还是有些惊喜的。
    如今,小金库呈稳定上涨趋势,成绩也很稳定,最最重要的是,因为有意识的保养,她比以前变白的许多。
    当然,肯定是比不上电视明星的那种白,但是,比起她从前,却是白了太多了。
    俗话说的好,一白遮百丑。
    就是一个长相再普通的女孩子,只有肤色白,看着就清秀许多。
    而且因为林夏写书的事,她们家较之去年,日子要好过多了。
    因为《少女,不哭》要出版,所以一些合同之类的,必须得监护人签字。也直到这个时候,林家老两口这才知道自家女儿不声不响的,写了一本这么厚的书。
    而且还有出版商愿意出版。
    如果说,对于书能够出版,林夏是很欣喜的话,那对于林父林母而言,却是被惊喜砸疯了。
    林老爸和林老妈并不识多少字,自然对子女寄予了厚望。
    如今,大女儿还没成年,就有如此大的成就,也难怪平凡了一辈子的林家两老高兴坏了。
    这本《少女,不哭》其实并没有挣多少钱。
    这个学期下来,林夏在《细雨》上也差不多发表了十几篇小说和几篇散文心得。
    她的文章录取率可以说是十分高的。
    几乎算是百分之九十九了。
    比如说,这个月林夏写了四篇文章,而因为专栏的问题只选了两篇,那下个月也会将这两篇稿子用上。
    《细雨》杂志的主编也算是慧眼识珠了,就是因为当初看好林夏,所以才对一个新人,用千字100的价格买下了她的两篇处女作。
    尔后,几乎每一期的《细雨》,都会有林夏的作品,通常是两篇,最多的一次是四篇。
    而且因为林夏有未来十几年的经验,所以能将少女们的心思把握的比较好,这让细雨杂志社收到的读者反馈中,对琉颜赞美不已。
    没错,她的笔名,就是琉颜。
    其实这也是一个惯性。
    当初在 女生网看书的时候,她就用的这个名字,用了快十年,也习惯了。
    后来写书的时候,想都不想,就用了这个名字。
    因为林夏的文不仅质量高,最重要的是,产量也高。
    所以她现在的文,都是千字120块。
    乘她风头正盛之际,《细雨》杂志社推出了琉颜的第一本青春治愈系小说《少女,不哭》。
    在书还没有发行之前,《细雨》便连载了三期,并且恰好停在最关键的时候,看的人心痒痒的。
    后来,该书一上市,几乎算是销售一空,各大书市告罄,卖了近20万册。
    这个结果太出乎林夏的意料了。
    原本以为,她这本书顶多卖到10万册,已经是好到爆了。
    这本书是买断性质的,原因就是因为她尚属写手行业的新人,无法与出版商讨价还价。
    不过《细雨》也算仁道,以80万的价格买了她这本书的所有版权。
    在书发行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