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原配嫡女-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大儿子没在太夫人院子里长大,又怎么会被太夫人利用,被仇氏迷惑,到如今铸下弥天大祸。
    温老爷子这么多年,是第一次后悔当年没有在夫人与母亲之间斗法时对夫人伸出手。
    “这两本账本,你且自己看看。看完后告诉爹,你打算怎么办。”温老爷子十分虚弱的指了指旁边自张府老爷子走后就没有再动过的那两本账本。
    温家大爷从未见过自己父亲这般模样,也知是大事,心也跟着提了起来,只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账本,然后脸色一点一点惨白了起来。
    等看完账本,温家大爷犹有不信,站起身在温老爷子面前辩解道:“父亲是从哪得来的这些东西?可有证据?若是张家送”
    ‘啪’——
    温家大爷只觉得脸颊有些麻,牙齿也被打松了两颗,然后是铁锈的味道直往鼻子和喉咙里冲。
    “孽子!你还为那毒妇说话!”温老爷子看着已经跪在地上的温家大爷怒吼道。
    温家大爷只低着头不说话,然而整个脑袋都是昏呼呼的,像是是七八只麻雀在打架,各自吵闹得不成一团。
    “你的好媳妇儿啊!”温家老爷惨笑道。
    “拿着张氏的压箱底银子,借着温府的名头放印子钱,最后把银钱给了仇府。换了张氏的七百亩良田,最后也是换给了仇府。你心心念念的好女人,可有半点将你温家放在心里?”
    温老爷子摇头,“我是真后悔了。当年就不该让你养在太夫人的院子里。”
    探花郎,官居四品,却是连家都理不好,温老爷对着自己的大儿已然无多话可说,只道:“你将这两本账本拿去给你那好媳妇看。问她还顾不顾她那几个孩子的命了。不顾,她且拿着休书回仇府去。还顾着,便将那七百亩良田,与这十年来的印子钱交出来!不然老夫就算是死,也要拖着她仇府一起。别也想好过!”
    温家大爷仍是不信,只道:“怎么会是真的呢,父亲。仇府一向大方,家中资产颇多,怎么会放印子钱?”
    家中资产颇丰?仇氏她父亲兄弟众多,有七八人之余,当年为了夺伯府世子位闹了多少事情出来,后来世子位定,仇氏祖父立即分家,要没有将资产平分,那些庶出的又怎肯离开京城。
    仇府,在没有从龙之功前,比之张府还不如,不过一副伯府的空架子罢了。这也是温老爷子当年在太夫人与自家夫人在大儿子娶儿媳之争时冒着不孝的名头也不肯出声的缘故。
    仇府大方,那也不过是对着他温家大爷大方罢了,那时太夫人想要将仇氏娶过门给大孙子,仇府的爵位已是最后一代,而先帝却开始重用自己,换成他怕也会对自己这个儿子大方得紧。
    温老爷子扶额,吼道:“还不快滚回去!”

    温家大爷拿着账本正打算出去,温老爷子突然又说了一句,“当年张氏,先帝是打算指给陛下的。”
    “此事儿子早就知晓。只是张氏不肯入宫,这才算计了儿子。”温家大爷答道。
    温老爷子一脸悲悯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你以为你比得过陛下?”
    温家大爷摇头,疑惑道:“父亲为何这般说?”
    当年仇氏之父早被先帝安排给了现在的帝王,此步暗旗一直到最后他才知晓。可笑他那时还觉得仇府在过了仇氏之父这一代后便会远离京中了,并不满意仇氏,因此没有插手儿子的娶妻之事,只让自己母亲与夫人各自斗法,只想着等到自己儿子高中之时再谋姻缘,这才一错再错。
    “去吧。”温老爷子挥手,转过身走到书桌前,盯着书桌上的白纸不知该如何下笔。京中放印子钱的人家不少,然而他家却不行,张府不会轻易放过几番想要温宥娘姐弟去死的仇氏。
    而素来英明,不欲达官贵族放贷的皇帝要知道温府放贷达十万之巨又会生出多大的雷霆之怒来?


☆、第030章 温大爷查证
    温家大爷揣着两本重逾高山的账本却没有回仇氏的院子,反而去了大房的偏院。
    大房的偏院十分冷清,不管是离二门还是仇氏的院子都十分远。
    那里住着温家大房二少爷名义上的生母,张氏当年备给温家大爷的红姨娘。
    红姨娘素来是不争不抢的性子,当年张氏还在之时,她没争,后来张氏死了,仇氏过了门,抱在她名下的孩子被仇氏抱了回去,她干脆就在自己院子里出了家。
    虽没有断发绝情,但常年礼佛,甚少出门,更别提出院子了。
    温家大爷进院子之时,连一个丫鬟都没见到,再走到门前,只听见帘子里面传来轻微的木鱼声,一声一声敲打在他的心口上,竟然也有了股凄凉之感。
    等听了半响的经,温家大爷捞开帘子,看着背对着自己跪在佛前的人,老半天才叫出了声,“红梅。”
    穿着僧衣跪着的人也良久才转过身来,抬头见是温家大爷,便道:“阿弥陀佛。贫尼已是出家之人,不知施主今日前来有何事?”
    当年红姨娘抱养温家大爷与仇氏的私生子那一年多,温家大爷也常到这个院子里来的,两人虽不曾做过什么,然也有过温馨相处时刻。
    到如今十余年过去了,两人再见面,红姨娘是从未爱过自然心如止水,而温家大爷却是想起了很久之前的事情。
    那时红姨娘也不过是个小丫头,虽长得并不漂亮,然而却是爱笑的,一头乌黑的发更是惹眼。
    可如今这妇人,即便戴着法帽,也看得见耳鬓无法遮挡的白发。
    没想到这一晃便是十年了,温家大爷突然觉得这时光如梭,竟是这般的快,像什么都没有捞住一般。
    “阿弥陀佛。”
    一声法号将温家大爷惊醒,回过神来,便坐在上首,对着红姨娘道:“你也坐。”
    红姨娘坐了下来,只是垂着眼,数着手中的佛珠。
    “这些年,内院之中可有被怠慢?”温家大爷问道。
    怠慢什么?当初她不过是个小丫鬟,一月八百钱的月例,成了姨娘就有了三两银子,这些年下来也存了不少。
    这样算起来其实也不算怠慢的,反是她似乎占了便宜。
    红姨娘摇头,“贫尼已是方外之人。”
    两人就这般沉默了下来,直到两刻钟之后,温家大爷再忍不住,开口道:“今日来,是想问红梅你几件事。”
    “施主请问。”红姨娘双手合一道。
    “张氏,当年的嫁妆,你可清楚。”温家大爷到底还是问出了口。
    红姨娘有些讶然的抬眼看了看温家大爷,见对方是真心在问,便道:“大小姐当年的嫁妆。论抬,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如今十来年过去了,贫尼还记得的也只有一万两千两银票的压箱底,与那从别的世家手中买过来的七座庄子,共有良田七百亩。京郊有一处庄子,其他的也不过是些许器具与书画。”
    “那七座庄子,你可知在哪?”温家大爷又问。
    红姨娘闭眼想了想,道:“应多是江南之地,两湖也有两处。京郊的庄子,只有一处,不过百亩左右,上等、中等交杂。”
    账本上的东西被证实,温家大爷心口上的石头终于压了下来,有些让他难以呼吸。
    “嗯。”
    温家大爷没有再问其他,只道:“你若是真想出家,我便替你寻座庵堂。”
    红姨娘跪在地上:“谢施主。待大姑娘出嫁,大少爷成婚,贫尼愿去广慈庵祀奉佛祖。”
    温家大爷看见佛像下张氏的牌位,木牌陈旧而字上的红漆却像没上多久的,便感慨道:“张氏待你并不好,而你却总记挂着她。”
    红姨娘闻言淡笑,“如今贫尼只愿大小姐能够顺利投胎,重新做人。远离鬼祟,一生平安。”
    温家大爷并没听出红姨娘话中之意,点点头便抬脚离开。
    剩下红姨娘对着菩萨跪下,喃喃道:“佛祖啊,为何这世间修桥补路的善心人死无尸骸,杀人放火的罪人却能得享富贵?”
    温家大爷出了红姨娘的院子,却依然没有回仇氏的院子,转身又去了娇姨娘那。
    娇姨娘正在给温宥娘姐弟缝制下一季的外衣,见丫鬟捞起帘子说温家大爷来了,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虽心里暗想不知对方来干什么,然而却是亲自出了门去迎。
    “老爷今日怎想到到卑妾这来了?”娇姨娘脆声道,对着温家大爷福了福。
    从红姨娘那冷冰冰的院子里出来,温家大爷觉得满身的寒气,到娇姨娘一张嘴,才像回了热腾腾的人间来。
    温家大爷心中暖了暖,轻声道:“前几日听说你酿出了一坛春日,横竖今日没事,便来尝一尝。”
    娇姨娘虽然只是姨娘,身边也没多少得用之人,然而她却在老夫人面前颇有脸面,今日在园子里发生了什么事哪有不知道的。
    老爷哪是想起来喝酒了,只不过是在躲夫人罢了。
    不过这对娇姨娘而言并无干系,温家大爷愿意在她这喝酒,她当然愿意奉承。
    她虽有了一个儿子,但谁会嫌儿子多呢。
    吩咐身边的铜钱儿去小厨房点了两样下酒小菜,娇姨娘亲自暖了酒给温家大爷端了上来。
    “老爷你且尝一尝,看看够不够绵长。”娇姨娘倒了一杯酒,端给了温家大爷。
    温家大爷早就闻到了酒香味,也知春日这酒的味道,端过来一杯饮尽,回味一番后道:“果真好酒!”
    娇姨娘将酒杯满上,笑道:“老爷喜欢就好。以后卑妾每隔三月便酿一坛给老爷可好?”
    有外面没有的酒喝自然是好,温家大爷又连喝了两杯,这才停下来,深深叹了一口气,说:“也使得。”
    娇姨娘自是高兴,继续将酒杯满住,挑着好听的话儿劝着温家大爷多喝酒,最好醉得离不开院子,就歇息在自己这。
    温家大爷连喝了两壶酒,脸色也上来了,微醺醺地看着眼前的人。
    娇姨娘虽然出身不怎么好,然而却也是个漂亮人,等进了温府不用再抛头露面,保养得更好了,即便是有了一个孩子,二十多的人身上却是恰好带了一分媚骨在。
    温饱思淫欲,但心里装了事儿的温家大爷就算是喝醉了都思不起来,只盯着娇姨娘看了半天才来了一句:“你可知京中有多少放印子钱的?”
    印子钱的事情娇姨娘半点没打听出来,忽而听到温家大爷这么一问,心中几番猜疑,问道:“可是先头夫人的嫁妆出了问题?”
    不然老爷怎么问到了印子钱,她可记得温府并不差银子,除非是媳妇的嫁妆被挪用,只是自己一房填补才有这可能。
    温家大爷闻言沉默不语,他本就是温文尔雅的性子,便是觉得娇姨娘这话逾越了,此时酒醉心乱之下也没了规矩二字。
    娇姨娘见温家大爷并没有否认,当自己是猜对了,心中不由对仇氏多了一分鄙视,平日里端着一副可怜人的目光来看人,没想到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至于印子钱,娇姨娘家中是卖酒的,平日里接触得倒是多。
    不过她都进府八年了,现下怎么样却不怎么知道,只能捡着以前知道的说,“卑妾已经进府八年,印子钱的事情还是尚在闺中时听闻过一些。”
    温家大爷点头,“你说。”
    屋里的银炭盆子散发着热气,噼里啪啦的火声里夹着着娇姨娘那一把好嗓子,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
    “要说放印子钱啊,还是勋贵中的人多,不过世家跟读书人家里的也有。落魄了遇到不会经营的主子,除了放印子钱也找不着其他的营生。那时卑妾还在酒肆中卖酒,就有许多客人有借过印子钱。不过皇帝陛下不是不许大户人家放印子钱么,有很多都是大户人家里有头有脸的奴才们偷偷拿了主子的银钱出来放的,反正只要回了本,那利息就能再放出去。就是借钱的可怜了,利息重了,许多还不上,连住的屋子都拿去抵了债。”娇姨娘说到最后叹道。
    温家大爷自然知道印子钱的坏处,不然皇帝也不会禁,不需要娇姨娘在他耳边唠叨,只问:“你知道的有哪几家?”
    娇姨娘觉得老爷肯定是要去借印子钱来还先头夫人的嫁妆,就道:“卑妾知道的也是八年前的,只是知道几家的下人有放印子钱,是不是他们主子的意思就不知道了。像是勋贵中的杨家,都最后一代了,家里只剩下一座空宅子,再不放贷估摸都活不下去了吧。还有以前是世家的韩氏,早年死了一大家子,剩下几个小主子管不得事,平日见着买东西也大手大脚的,也有放钱。还有”
    娇姨娘这一说,脑子就像打开了阀子,许多东西都滚了出来,然后发现了脑子中装着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却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温家大爷听到一半,见娇姨娘不说了,就皱起眉头道:“还有什么?怎的不说了?”
    娇姨娘见老爷上了火,忙小心翼翼道:“还有就是,也不知道真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