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慈禧是让李振反击的。
  李振神色坦然,抱拳说道:“启禀皇后娘娘、懿妃娘娘,臣敢这么说,自然是有足够的理由和证据的。肃顺口出狂言、出手打人,不讲道理,这就是胡搅蛮缠;肃顺想尊奉懿妃娘娘为皇太妃,这就是无视祖宗条例。纵观我朝历代皇帝,圣祖康熙爷尊奉生母为皇太后,世宗雍正爷尊奉生母为皇太后,这都是早有的例子。”
  “现如今,到了太子这一代,难道不遵从康熙爷、雍正爷的规矩吗?你肃顺不遵守,就是无视祖宗条例。若是诸位辅政大臣同意了肃顺的建议,就把殡天的皇上置于不忠于大清的境地,甚至让皇上不孝于先祖。肃顺,你有何话说?”
  李振目光灼灼的盯着肃顺,神情冷厉,透着一股淡淡的杀意。
  此刻,肃顺已经是冷汗直冒。
  李振说了这么多条内容,最要命的是肃顺违背了康熙和雍正的条例。康熙是满清朝的圣祖皇帝,是大有为之君,任何一个满清朝的官员,对康熙都怀着崇敬仰望之意,不敢有丝毫不敬。现在李振给肃顺安上一个诺大的罪名,压得肃顺脸色惨白。
  他略带着一丝畏惧的看着李振,对李振更是忌惮。
  眼前的人,太凶悍了。
  他认为李振诽谤他是随口之语,没想到却是挖好了坑等着他跳进去。
  此刻,端华、载垣等人都是心中叹息。话说到这个地步,他们也不好干涉,不方便帮助肃顺求情。涉及的事情,太敏感了。
  慈禧心中赞叹,对李振欣赏有加。
  慈安见李振治住了肃顺,也微微颔首,颇为满意。
  “扑通!”
  关键时刻,肃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低沉的说道:“娘娘,臣知罪。刚才臣的话失言,幸好李大人及时纠正。臣愿意尊奉懿妃娘娘为圣母皇太后!”
  端华立刻道:“皇后娘娘,请念在肃顺诚心悔过的份儿上,饶了他这一回吧。”
  载垣也道:“请娘娘宽恕他一回!”
  紧接着,杜翰、匡源、景寿、穆荫同时开口求情。
  慈安本就是一个软心肠的人,经不起求情,目光看向慈禧,说道:“我这里没有问题,只要肃顺诚心悔过就好。但是,肃顺冒犯了妹妹,还需要妹妹来决定。”
  慈禧果断的道:“肃中堂,希望你引以为戒,起来吧。”
  很显然,慈禧也放过了此事。
  李振在一旁旁观,心中暗暗点头。慈禧不愧是慈禧,刚才已经是六大辅政大臣求情,慈禧若是坚持,恐怕她以后的日子不好过。现在给了端华、载垣等人一个人情,显然给端华、载垣等人一个好印象。
  肃顺再次叩头道:“多谢懿妃娘娘!”
  他低下头的时候,眼中闪过愤恨之色,心想这件事情不算完,以后他会找回来的。李振看着肃顺面无表情的站起身,知道肃顺没有把这件事情放下。
  不过,李振不在乎肃顺。
  李振开口说道:“两位娘娘,各位大人,既然商定了上尊号的事情。现在,请立刻确定太子登基后的年号,这才能在太子登基的时候公告天下。”
  ps:第二更;
        
第581章 年号之争
  提及载淳继位之后的年号,肃顺再一次活跃了起来。他朝慈禧和慈安行了一礼,严肃的说道:“皇后娘娘、懿妃娘娘,臣认为新皇登基应该以吉祥为主。‘祺祥’二字,正是吉祥、祥和的意思,符合新皇登基普天同庆的意思。”
  说罢,他得意的看了眼李振。
  这一次,他绝对是正确的,不会再出错,也不会出现原则性问题。
  李振仔细的回想了一下,‘祺祥’这个年号,不就是历史上同治皇帝载淳曾经用了69天的年号么?据史料记载,咸丰病死之后,肃顺、端华、载垣等八位辅政大臣掌握了朝政大权,给载淳定下的年号是祺祥。
  只是,祺祥这个年号随着慈禧、奕䜣联手发动辛酉政变,八大辅政大臣土崩瓦解之后,慈禧、慈安和奕䜣商定之后,又重新修改了载淳的年号,把载淳的年号定为了‘同治’,有慈禧和慈安共治天下旨意,也有慈禧、慈安和朝中大臣共治天下之意。
  李振听着祺祥的年号,感觉非常的别扭,也见不惯肃顺的嚣张。不等端华、载垣等人开口说话,李振就朗声说道:“皇后娘娘、懿妃娘娘,臣不同意肃中堂的意见!”
  慈禧眼角闪过一丝笑意,很乐意看到李振和肃顺争斗。
  她面带笑容的问道:“李大人,你有什么想法?”
  端华也是一只老狐狸,他没有公然的反驳李振,说话不软不硬的说道:“李大人,我们聚集在一起就是为了商议新皇的年号。肃顺提出来了‘祺祥’这两个字,还算是中上之选。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出来,只要是符合的,我们会采纳的。”
  杜翰附和道:“李提督,说说你的看法吧。”
  匡源、穆荫等人也都是看着李振,等着李振说出新的年号。
  李振大袖一拂,拱手道:“祺祥的用意是好的,但是太俗气。一个皇帝的年号,意味着皇帝登基的情况,也是体现出皇室对于朝政的态度。顺治爷登基,取名顺治,意思是‘治国顺利,实现华夏一统’,这是朝廷当时的态度。”
  “康熙爷登基的时候,孝庄太后给康熙爷定的年号是‘康熙’,是‘万民康乐安宁,天下兴盛’之意,这也是孝庄太后对当时皇室治理朝政的思想体现。”
  “乾隆爷的年号乾隆,意味着天道昌隆。接下来的嘉庆爷、道光爷,各自的年后都体现出各自的想法。如今新皇登基,若是还是普通的吉祥之意,微臣觉得太普通。现如今是八大辅政大臣辅佐新皇,而两位太后替新皇决策,这是皇上希望我们辅政大臣和两位太后同心协力,治理好大清。”
  李振举起拳头,朗声道:“臣以为,以‘同治’作为年号,无疑是最恰当的。这个既表示了目前的状况,也体现了一起治理好大清的想法。”
  说完后,他看向慈禧和慈安。
  这一番话,李振更多的是为了让慈禧和慈安获得一定的话语权。有了‘同治’作为载淳继位后的年号,才能渐渐扩大慈禧的力量,也能扩大李振在辅政大臣中的力量。虽说李振不知道慈禧会不会成为后世的慈禧,但眼下李振需要慈禧的帮助,所以选择了‘同治’作为年号。
  提及年号,李振心中又觉得好笑。
  历史上,道光皇帝的年号是意味着大道光辉,但是道光朝期间,不仅一点光明都没有瞅见,反而是让中国进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大道之中。
  至于咸丰的年号,‘咸’是普遍的意思,‘丰’是富足的意思,意味着‘普天之下,丰衣足食’可惜的是咸丰的目标只完成了一半,普天之下的贪官污吏富有了,百姓却没有富有,反而是齐刷刷的举起大旗造反。
  至于后来的宣统皇帝溥仪,年号是‘宣统’,意思是‘大统’,但是宣统皇帝继位不到三年时间,袁世凯就用事实告诉溥仪他袁世凯才是正统。
  李振的心思一转而过,看向载垣、端华等人,眼中带着期待之色。
  载垣微微点头道:“李大人的建议不错,我认为可以采纳。”
  端华也说道:“我认为可行!”
  杜翰和李振有仇,但也罕见的同意了李振的说法。至于匡源、景寿等人,根本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这些辅政大臣都点头同意,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是辅政大臣之一。皇帝使用同治的年号后,会想到他们辅政的情况。
  李振提出的意见,满足了这些个老狐狸的想法,所以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肃顺叹了口气,明白‘同治’的年号比他提出的祺祥更好。
  毕竟,肃顺也想要留名青史的。
  肃顺心中还有另外的小心思,现在端华和载垣的年龄都更大了,剩下的杜翰、匡源等人却不及他,所以他隐然已经是八个辅政大臣中的领头羊之一。只要拿下李振这个大敌,他就是头号辅政大臣,权势赫赫,绝对名扬天下。
  肃顺想通后,说道:“皇后娘娘,臣赞同李提督的建议。”
  慈安见李振不顶撞,笑说道:“很好,新皇的年号就确定为同治。”
  载淳的年号定下,端华立刻说道:“如今一切就绪,李大人也已经控制了北京城的九门提督衙门,局势得以稳定。臣以为,应该立刻准备为大行皇帝收敛,然后准备新皇登基。现在要快刀斩乱麻,速度越快越好,一切定下后,变数就小了。”
  端华经历过一次,明白其中的缘由。
  李振赞同道:“我赞同郑亲王的意见,立刻准备新皇登基!”
  这一次,所有人达成了统一的意见。
  当日下午,咸丰入殓,他的梓(zi)宫(梓宫:古代帝王、皇后用梓木制作的棺材)放在乾清宫中。咸丰死去后,按照惯例,朝廷的诸王、贝勒、贝子、公、公主、福晋等高级贵族人员都回家进行斋戒,朝廷各部院的大臣和官员都到了各自的衙门宿舍中集体住宿斋戒,全都不许回家。至于朝中的散闲官员,也都是齐集于午门斋戒住宿。
  除此之外,京城自从咸丰的丧事开始后,各寺、观鸣钟三万次。
  如此浩大的工程量,唯有皇帝死才能做出来。
  咸丰的丧事开始的第二天,肃顺、端华、载垣等人主持新皇登基仪式,只有四个月大的载淳登基,改元为同治元年。
  同治帝登基后,一切进入了平缓时期。
  然而,活跃的奕䜣低调了下来,让李振很奇怪。为此,李振还一直让人注意着奕䜣的动静,却没有得到丝毫的结果。随着时间拖长了,李振的心中也开始嘀咕奕䜣到底要做什么?因为他不相信奕䜣会乖乖的做一个闲散的王爷。
  ps:第三更,收工;
        
第582章 慈禧的诱…惑
  李振想不明白奕䜣(xin)的事情,只有让下面的人尽量的打探消息,然后操办咸丰的丧事。等咸丰的丧事办完,几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此时,已经是同治元年八月初三。
  李振、龙熬、黄强等人都是头上长草,长出了新的头发,全都是没有打理的。咸丰的丧事一结束,李振立刻就清理了头顶上长出来的头发,又洗了个热水澡,然后才前往桂良的府邸,毕竟李振在北京没有住处,只能住在桂良府中。
  现如今,载淳已经登上帝位,而且朝政在肃顺、杜翰、端华等人的努力下,已经是平稳的过渡了下来。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慈安和慈禧愿意看到的。
  大清早的,肃顺来到东宫慈安太后居住的地方。
  恰巧,慈禧也在。
  因为肃顺反对他尊为皇太后的事情,慈禧对肃顺很不满,而慈安见到了肃顺张狂的一面,对肃顺的感官也不是太好,不咸不淡的说道:“肃中堂,见哀家有什么事情吗?”
  肃顺道:“回禀太后,臣的确有一件大事!”
  慈安皱眉道:“直说!”
  肃顺严肃的说道:“微臣说的事情是关于李大人,虽说李大人和郑亲王、怡亲王等人贵为辅政大臣,但身上的责任却是各不相同的。郑亲王、怡亲王,以及军机大臣杜翰等人,肩负的是朝中的责任,负责梳理朝政。”
  “但是,李大人肩负的却是剿灭发匪。”
  “现如今,洪秀全这个打贼藏匿于南京,而悍贼石达开带着大军流窜到了四川,隐隐成了气候。李大人若是长期留在朝中,则无人主持前方的战局,而发匪则愈加的嚣张,更是威胁到我大清朝的根基。”
  肃顺越说越激动,声音高昂的说道:“微臣和郑亲王、怡亲王等人商议后,一致认为应该免除李大人九门提督衙门的官职,让李大人赶赴前线,指挥大军作战。”
  慈禧秀眉挑起,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慈禧倚靠的是李振,若是朝中没有了李振支持,她必定受到影响。
  慈安没考虑这么多问题,一听要剿匪,尤其是涉及满清的根基,心中顿时着急。慈禧却是了解慈安的,不等慈安说话,慈禧就插嘴说道:“姐姐,李振好歹也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不若,把李振招进来,问一问李振的看法,听听他的意见。”
  肃顺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怨毒之色。
  这个臭婆娘,又坏他好事。
  以慈安的性格,肃顺只要稍稍的站在满清的角度说话,慈安就不会反对。可是,慈禧却不是这么好糊弄的,一番话,立刻戳破了肃顺的希望。
  慈安点头道:“传旨,宣李振东宫觐见。”
  太监去传旨了,肃顺再一次说道:“太后娘娘,要稳固大清的江山,有两个必须要解决的事情,这也是先帝一直致力于解决的。其一是发匪,其二是洋人。朝中的局势已经稳定,没有了忧患,但前线却不行啊!李大人是朝中的悍将,堪称是我大清的顶梁柱,唯有李大人领兵去剿灭发匪,击败洋人,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