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氏三国-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武点点头,心里却转着念头,这周泰武艺还在自己之上,也是一员猛将,而且和蒋钦有兄弟之谊,等到了南阳,必定要想办法将其留住。
    之所以再周泰一路护送,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此。
    来的时候蒋钦专程找了自己,请自己务必要将周泰诳到南阳。
    否则以自己和九名随从的实力,再加上公子的五十名精锐亲兵,就算沿途遇到小股匪寇打家劫舍,将乔玄和蔡邕两家五口人安全送到南阳,还是不成问题的。
    次日一早。
    周武逆江而上,中午时分便出了扬州,进入江夏境内。
    越往前行,江水两侧的山峰便越发陡峭起来。一路经三江口,过赤壁,五日后进入南郡地界,八日后到了南郡郡治江陵。
    江陵是荆襄军事重镇,南望江水而建,是荆南地区最繁华的大城。
    周武将乔玄、蔡邕、蔡琰及乔家姐妹接上岸,却见周泰并未上岸,手下的五百水贼也全都站在船上,并没有半点要上岸的意思,不由问道:“幼平为何不上岸?”
    周泰道:“足下已至江陵,某该回去了。”
    周武忙道:“江陵距离南阳尚有近千时之遥,我等仅五十余人,若遇到匪寇,怕是难以抵挡,幼平兄何不到了南阳地界再离开?”
    周泰哈哈大笑一声,道:“安敢如此欺某,南郡境内并无匪寇,某岂会不知道。南阳某就不去了,足下请自便。”
    说罢竟是再不理会周武,下令水贼掉过船头,扯起风帆顺江而去。
    周武无奈,暗叫了一声失算,只好带着九名随四十余名亲兵,往江陵而去。

第107章 召邓卓进京
    洛阳,大将军府。
    何进忧心忠忠地对谋士许悠道:“今西凉大军猛攻长安,朝廷将可战之兵全部谴往长安迎击叛军,京畿洛阳兵力空虚,这该如何是好。”
    许攸眼里掠过过一道异色,道:“大将军所虑,恐非此事吧?”
    何进脸色一变,干笑了几声,道:“不瞒子远,洛阳虽还有八千西园新军驻守,但留守之冯芳、夏牟皆为阉党羽翼,本初、孟德。公路等皆随军出征。吾身为大将军,如今手下却无一兵一卒可用,若阉党骤起加害之心,恐祸不远矣。”
    “大将军所所虑甚是。”
    许攸附合了一句,略一思忖,便道:“大将军何不召邓卓入京?”
    何进愕然道:“子远不是说周子渊之所以为大本将军举荐邓卓,实乃排挤异己,想独掌南阳大权吗,若召邓卓进京,周坚岂不是再无人制衡?”
    许攸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朝局崩坏,且大将军手里无一兵一卒,福祸在旦夕之间,当务之急是尽快掌握一支兵马,其他的都顾不上了。”
    顿了下,又道:“邓氏乃南阳豪族,私兵数千上万,邓卓即想投效大将军,大将军何不令其于南阳募得兵卒数千,再率军进京,如此一举数得。”
    何进顿时眼睛亮了起来,击节道:“此计甚妙、甚妙,就依子远之计。”
    许攸面有得色,继续说道:“如此一来,大将军不但可得数千兵马,还示思宠于那周子渊,必能令其归心。而且周坚讨平南阳匪寇,抚境安民有功,大将军何不再趁机上奏天子为其表彰,再党其部众,待日后朝局再有变动,亦可引为强援。”
    何进连连点头道:“子远所言甚是,本大将军这便派人去办。”
    许攸目露得意,却连忙恭维了一声,“大将军英明。”
    何进多日来的难事有了解决办法,只觉心情大好,喜的连连搓手。
    宛城,太守府衙后院。
    两条汉子刀来戟往,正杀的不可开交。
    典韦、许褚、蒋钦及众随从等人,则肃立一旁观战。
    正在厮杀的两人正是周坚和黄忠,一旁观战的许褚目光灼灼,战意高昂。
    当!
    穿云裂空的金铁交击声中,两人同时向后弹开。
    黄忠落地后退了三大步便站稳,周坚虽也只退了三步,但身子却猛地晃了好几下。
    虽然尚未分出胜负,但单就气力而论,却已经高下自判。
    “黄汉升好大地力气。”
    周坚心头凛然,记得以前看三国演义时,黄忠好像没这么猛,现在单论膂力的话连自己已经不在曲伟之下,如果拼杀,典韦和许褚已经不是对手。
    黄忠膂力既然略胜自己一筹,自然也在典韦许褚之上了。
    而论武艺,黄忠也丝毫不在典韦和许褚二人之下。
    三十多岁,人的体能还处于最巅峰的时期,这个时候的黄忠,单论武综合实力的话怕是典韦许褚也不是得逊上半筹,就是不知道和吕布相比会是怎样。
    至于周坚,想战胜现在的黄忠也绝不轻松。
    黄忠一击而退后没有再趁机势抢攻,而是拱手道:“大人武艺精湛,下官佩服。”
    周坚哈哈笑了几声,还刀入鞘道:“行了,这些恭维的话以后就不必说了,我虽然擅长近身搏击,但汉升膂力却要胜我一筹,我想胜你也不容易。我看好像老典和仲康已经等不及了,我就不陪你们玩了,你们几个玩玩吧!”
    “老子先来。”
    周坚话音方落,典韦已经大吼一声,持戟直扑黄忠。
    自从黄忠到了南阳后,典韦了许褚两个猛汉就不再寂寞,加上黄忠,一有闲暇就杀的难解难解,委实是有一次黄忠独挑典许二人,支撑了近百回合才败北。
    典韦和许褚大是不服,天天都要拉着黄忠厮杀一场,才肯罢休。
    要知道,若是换了典韦和许褚,被其他两人围攻,估计连三十合都支撑不下来。
    黄忠独斗二人,能支撑五十回合,典韦和许褚虽然嘴上不说,实则心里明白,两人不是黄忠对手,黄忠若想取胜,也得在百回合开外。
    周坚在旁边看了一会,就见周晖面露喜色,匆匆走了进来。
    “兄长面有喜色,却不知有何喜事?”
    周坚笑着问,很久没见周晖这么荣光焕发了。
    周晖行到近前,才道:“确有一件喜事,为父上午邀戏昌外出论经,已经与其约好今晚在府上饮酒。之前为兄数次相邀,皆被其拒绝,今次却答应下来,想必已经决定要出仕为朝廷效力,子渊今晚可来为兄府上赴宴。”
    周坚大喜道:“好,今晚我必前去赴宴,亲往说之。”
    周晖笑道:“戏昌必是已经想通了,才会答应为兄之邀。子渊亲往说之,谅戏昌必定再无拒绝的理由,必然会答应出仕效力。”
    周坚喜的连连搓手,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戏昌是第一个被他真正看中的人才,费了这么大心思和力气,总算是等到一点阳光了。
    自从周武率部归降后,戏昌在南阳一住就是两个多月,周坚不但命人将其妻子取来宛城与其团聚,又送宅邸仆佣、金银田产,并且取消了对戏昌的禁足,至少表现上不再限制其自由,而且也无派人监视,可说已经做到仁至义尽。
    周晖一直邀戏昌过府相聚,戏昌如何不知道周晖邀请背后的意思,虽然两人私下经常来往,却从来不登门过府,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意思不说出来也明白。
    此番周晖再次相邀,戏昌既然答应了下来,就说明已经做好了某种准备。
    周晖又道:“戏昌不喜排场,若是为兄叫的人多了,恐怕反为其不喜,因此为兄再没叫其他人,今晚赴宴的就只我等两家,子渊可带妾室赴宴。”
    周坚微笑答应一声,道:“好,就带青妍吧,再没别人了。”
    周晖失笑道:“子渊已及第加寇,且贵为南阳太守,府中却只有一个妾室,怕是会被人笑话,需得多纳几门姬妾才是。”
    周坚大点其头,之前是一直没时间,现在好不容易诸事都安顿下来了,也该是时候多纳几门漂亮的姬妾了,不然岂非白白活了一场。

第107章 野心
    长安。
    自从西凉叛军攻破槐里,兵围长安以来,昔日人口稠密,繁华富庶的三辅地区延续了近两百年的太平盛世终于被打破,遭到了战火的侵袭。
    特别是西凉叛军不但抢豪门富户,连平民百姓也一样照抢不误。
    大片的村庄被焚毁,百姓无以为家,只好扶老携幼的开始逃亡。
    西凉叛军虽然彪悍善战,但军纪却极度混乱,凶残成性的兵卒在不但抢掠百姓,而且奸**杀妇女和孩子,其惨无人道之行,简直令人发指。
    十月初,韩遂率部十万攻打长安,董卓赶到长安后,收拢败军据城坚守,朝廷又征调全国之兵,尽数谴往长安迎击叛军,到十一月底,长安城内的朝廷大军已达十万之众。
    韩遂挥军猛攻近两月,非但未攻破长安,反倒遗尸无数,眼看天气越来越冷,士卒衣衫单薄,已多有冻毙者,只得暂且退守槐里。
    董卓本欲趁凉叛军退兵时挥军掩杀,趁势击破叛军,谁料叛军虽退却不及乱,且西凉民风彪悍,士卒个个悍不畏死,偷袭打成了混乱,一点便宜都没占到。
    所幸大军前部乃是朝廷最精锐的中央官军,若是换成新募的西园新军朝廷征发来的郡国兵,弄不好还会被西凉叛军给反击杀的大败。
    破虏将军府。
    董卓召集诸将议事,校尉以上校领悉数到场,济济堂,不下五十人。
    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助军左校尉袁术等人也尽数在列。
    董卓环视众将,大声道:“今西凉叛军虽然暂时退兵,但有槐里坚城可守,且叛军有十余万之众,又彪悍善战,诸将可有破敌之策?”
    堂下诸将立刻不吭声了,显然都没什么破敌良策。
    原本因为黄巾叛乱被朝廷迅速讨灭,诸将都以为叛军乃乌合之众,不堪一击,然而到了长安后才发现大错特错,西凉叛军和黄巾叛军根本就不能混为一谈。
    黄巾叛军的确是一伙乌合之众,然而西凉叛军则完全不同,虽然缺乏军纪,也没有什么训练和兵器装备,但战斗力却是极其彪悍。
    西凉地区先秦以来便是少数民族混居之地,由于时常叛乱,加上生活条件恶劣,民风极其彪悍,若论大汉民风最彪悍的地区,当以西凉为首。
    因此,尽管同样都是叛军,但西凉叛军和黄巾叛军却不可同日而语。
    除了朝廷的五万中央精锐汉军,剩下的五万新兵和郡国兵和西凉叛军的兵力相等的情况下,若是摆开车马厮杀,根本就挡不住西凉叛军的进攻。
    黄巾叛军讨平后,朝廷本来有七万精锐官军。
    西凉叛军入寇三辅,左车骑将军皇甫嵩率军近六万拒敌,董卓率领一万精锐大军出虎牢征讨中原及河北地区匪寇。
    然而美阳被攻破后,朝廷大军大败,等到董卓赶到长安,收拢败军兵,已经只剩下了四万大军,加上本部的一万精锐大军,七万精锐大军已经只剩下了五万。
    董卓脸色不悦,再次问道:“诸将可有破敌良策?”
    半晌无人吭声。
    又过了一阵,中军校尉袁绍才出列道:“西凉叛军善战,且有十余万众,今即据坚城而守,我军兵力尚不及叛军,若挥军强攻,则必伤亡惨重。不过,叛军十余万众每日消耗粮草甚众,我军只需断其粮草,必可令叛军不战自乱。”
    董卓道:“如何断其粮草?”
    袁绍道:“将军可下令坚壁清野,将长安诸县的百姓尽数迁往霸陵、杜陵、高陵及蓝田诸县,坐等叛军不战而乱。”
    典军校尉曹操道:“纵然将长安百姓迁走,叛军亦可纵兵右扶风和汉阳诸郡。虽然凉州诸郡和右扶风口不足三十万,但养活韩遂叛军大半年还是不成问题的。就算我们能和叛军耗上一年半载,但朝廷也等不急,届时怕是又生变故。”
    袁绍闻言默然,虽然赞同曹操的意见,只是心里怎么都有点不太舒服。
    商议了大半个时辰,出了暂时观望,也没有什么破敌良策。
    董卓大不痛快,忽然发现心腹谋士李儒在旁边打眼色,只好宣布军议结束。
    等到诸将鱼惯而出,这才问李儒道:“文优让本将军谴散众将,可是有破敌良策?”
    李儒答道:“非为破敌,实有一大事要与主公商议。”
    董卓顿时精神一振,李儒智谋出众,说是大事,那肯定是好事,当下道:“文优有何大事要与本将军商议,且速速道来便是。”
    李儒脸色有些变幻不定,好似有些犹豫不决,过了好半天,才咬了咬牙道:“自去岁黄巾之乱以来,天下乱象已现,如今各郡太守借着清剿境内匪寇为名,暗地里都晨大肆招兵买马,朝廷大军又被西凉叛军托住,就算各郡太守拥兵自重却也无力阻止,此实乃天下大乱之兆也,主公手握十万雄兵,何不早做打算?”
    “这”
    董卓脸色一变,霍然起身,死死地盯着李儒。
    李儒干脆霍了出去,冒死进谏道:“今天下兵马尽在主公手中,洛阳只剩下四万西园新军驻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