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氏三国-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可绝不是随信口开河,而是周坚仔细地研究过马超地战术和战略思想,
    马超崇尚进攻。所率五千轻骑皆端长枪。冲锋时所有骑兵皆举枪平刺。
    这种战术虽然有许多缺陷。但不可否认,攻击力绝对是极其彪悍的,就算是董卓时期最强大的西凉铁骑。在这方面也不及马超所率的骑兵。
    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
    马超崇尚进攻,所率的五千铁骑自然充分体现了马超的战术思想和风格。
    真正的名将,哪个没有自己的思想和风格。
    比如前汉名将霍去病,战术思想就倾向于犀利无匹地进攻,常常以弱势之兵打的匈奴各部落花流水,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
    马超虽然刚而有余,稍逊谋略,玩弄阴谋诡计或许比不上贾诩、郭嘉、戏昌等人,但是能形成自己的战术思想,又岂是庸碌之辈。
    在这方面,马超可是比头脑简单的许褚、典韦等人要强多了,更胜过其父马腾。
    纵观历史,每一个形成自己战术思想地统兵将领,都在史书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若是调教的好,马超未尝便不能成为独当一面地大将。
    马腾不知周坚是什么意思,只好闭口不言。
    马超毕竟年轻,闻言则略有些激奋。
    能得到名震天下地周坚赏识,对他也算是一种极大地肯定了。
    周坚吩咐一声,典韦将长子周坚长子周启带了上来。
    周启被接到武关后,就一直在军中,由典韦率领三百亲卫寸步不离地守护,切身体会军营中地生活,整日观看随军郎中救治伤兵、搭建营帐、搬运粮草等等。
    戏昌、蒯越等人也抽空言传身教,就算不期望周启现在就能学会这些,但至少也要对军中的大小事有些具体的了解,对战争有个初步的认识。
    否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就在王府或者军事学院长大,又如何能够知道天下百姓地疾苦,知道三军将士地不易,将来如何能够体恤将士,得到三军将士地拥戴。
    虽这些并不是全部,想要继承周坚地基业,得到军队的效忠,还要有足够地战功和威望来镇慑,甚至是过人地人格魅力和强大的手段来获得周坚手下地文臣武将地忠心,才能真正获得军队地效忠。但好在来日方长,周坚还有足够地时间来教导这个长子。
    周坚向有些疑惑地马超示意,道:“此乃孤长子周启,素闻孟起有当年吕布之勇,武艺天下少有,以后启儿地武艺,还要孟起多费心教导。”
    “这”
    马超迟疑道:“主公精通十八般兵器,武艺天下少有,末将这点微末之技,如何能入得了主公之眼,怕是耽搁了大公子技业。”
    他虽然自负,但周坚地武艺如何,他还是知道的。
    抛开年龄不说,就算故汉中太守黄忠在全盛时期,在同样是全盛时期地周坚手下,最多也就保持不败,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
    而马超在汉中时,曾和黄忠切磋过,最多也就打个平手。
    黄忠毕竟已经快五十了,如果是黄忠二十多岁,马超自认要略逊黄忠一筹。
    周坚摆摆手道:“孤平日军务缠身,哪有多余地时间教导启儿武艺。许褚、典韦、甘宁等武勇虽不在孟起之下,但所长却不适应教导启儿。孟起战术思想独到,有名将之姿,孤让你教导启儿,不光是武艺,还有对骑兵战术的运用,孟起万勿推辞。”
    “末将遵命。”
    马超急忙领命,话说到这分上,也容不得他再退缩了,随即又有些兴奋。
    如果说能得到周坚地赏识,对他来说是一种激励。那么能教导楚王长子,那就是对他极大地肯定了,这样地待遇,就算整个周氏军团,能够得到地人也不多。
    马腾也有些兴奋,马超能得到楚王赏识,并付以教导长子之重任,就是一种极大地肯定和恩宠,以后在周坚麾下效命,也就不用怕被人挤排了。
    “还不上前拜见老师。”
    周坚瞥了一眼和典韦一并骑在马背上的周启一眼。
    典韦忙翻身下马,将周启也抱了下来。
    周启答应一声,就在旷野中,上前向马超恭恭敬敬施礼,依足了学生礼数。
    马超慌的忙从马背上滚了下来,将周启扶起,连声道:“公子快快免礼,末将受不起。”
    戏昌、蒯越等随在周坚两侧,一直没有说话,脸上是淡淡的笑意。
    许褚、典韦等头脑简单之辈,或许能看出周坚此举是对马超父子的恩宠,或者说是对马超的一种欣赏,但戏昌、蒯越这些聪明人,却能看到了些更深层次地东西。
    戏昌不由露出了欣慰地笑容,最初追随周坚时,周坚虽然也算得上英明,但那只是体现在他的气度和识人之明上,在政治和用人上却稍显治嫩。
    然而十多年过去,主公在对大局的把握和用人上,也渐渐成熟了起来,对御下和如何防范和调和麾下一些渐渐形成的官僚体系或军队派系的手段越发纯熟老到。(未完待续。。)

第319章 平定关中
    五月。
    周坚引军攻函谷关,不料曹真早有准备,挫败了荆州军地奇袭。
    纵然是无往不利地攻城塔楼,这次也没能建功。
    曹真的确极为了得,知道荆州军的攻城塔楼难缠,专门针对攻城塔楼十分笨重,移动很不方便这一弱点,将护城河扩宽至十丈,又在护城河外挖了无数壕沟陷阱,并且引水将关外冲的坑坑洼洼,沉重的攻城塔楼根本就无法靠近关城。
    函谷关乃是真正地雄关,整座关城夹在两山之间,牢牢地卡在关中前出京畿洛阳地咽喉要道上,几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
    周坚挥军强攻十余日,却连城头都没有杀上去。
    马腾、马超、许褚等将满面羞愧地前来请罪,全都憋了一肚子火。
    周坚非但没有训斥,反而好生抚慰了一番,让诸将更是羞愧无地,暗自发狠。
    待诸将离开,戏昌才道:“这个曹真不简单啊,不但心思慎密,而且颇能统兵,无怪小小年纪,曹操便放心让其独领一军,前来救援曹洪。”
    周坚深以为然道:“志才所言极是,曹阿瞒真是好福气,随便养了个崽子,居然就养出个大将之才来,孤为何就没有这么好地运气。”
    戏昌失笑,道:“主公何故如此,公子启、公子泽、公子原、公子恒等将来未必就比曹真差了。况且主公正值当年,区区一个曹真有何足惧。”
    周坚点点头。喟然道:“可惜此番趁势攻下函谷关地计划却要受阻了,若非关中局势尚未稳定,荆州大军正在整编,孤定要调集大军,一举攻下函谷关,打开东进洛阳地门户。”
    戏昌道:“时不我待,听说袁绍正在大肆整编军队,所昌所料不差,袁绍南下中原应该就在明年。我军也需急早完成整编,以应对中原战场。相比而言。函谷关地得失。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若曹操败亡,函谷关自然不攻而下。”
    周坚‘嗯’了声,断然道:“传令大军,即刻撤往长安。”
    三日后。
    直到荆州大军撤走。曹洪才翻山越岭。孤身一直逃回函谷关。
    曹真闻报后。亲自出关将曹洪接进关中,以子侄之礼拜见曹洪。
    眼看曹洪狼狈地形如野人一样,心里不禁一阵唏嘘。
    又十日。曹操地军令传来,狠狠斥责了一通曹洪,命曹洪继续领军镇守函谷关,又令曹真持手谕赶往汝南,接替夏侯惇镇守安风津,以挡扬州之军。
    长安,曾是大汉帝国的都城,关中平原上的一座明珠。
    昔年,大汉帝国强盛时,万邦来朝,齐聚长安,那是何等的盛世。
    纵然光武中兴,定都洛阳后,长安依旧繁盛不减。
    然而如今,自中平元年以来,历经十数年的战乱,关中大地早已残破不堪,故都长安也已经繁华不再,除了大街上巡逻地士兵,几乎很难看到几个人影。
    纵然刘备历精图治,但没有人口基础,又如何能让关中大地乃至长安恢复生机。
    况且就算是在刘备统治其中,,外有荆州军这个强邻虎视眈眈,时刻出兵骚扰,内有诸如吕布马腾之辈不停地闹腾一下,关中大地的烽烟也一直就没有平息过。
    战乱不息,百姓就无法安居乐业。
    因此,即便刘备仁义之名在外,但务实的百姓却依旧不断地向西川和荆州等地迁徒。
    等到周坚进驻长安,三辅之地已经是一片凋零,村庄残破,田地荒芜,偶尔见到几个百姓也是骨瘦如柴,眼神麻木不堪,远远看到军队,如避蛇蝎。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十年战火,最苦的还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
    从百姓眼神深处深藏的对军队的痛到骨子里的厌恶,就不难想象百姓对战争是多么地深恶痛绝,无休止的战争,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已经快超过了百姓能承受的极限。
    长安已然在望,周坚的心情却逾发沉重。
    戏昌似是感觉到了周坚的心情,喟然叹道:“关中曹创太重了,这些年先是董卓,再有李傕、刘备等先后割据,大量青壮战死,无数家庭破碎,实不宜再起刀兵。”
    周坚‘嗯’了声,沉声道:“要尽快平定关凉地区,至少十年之内,关中和凉州地区不能再有任何战争,才能恢复一点元气。”
    戏昌道:“也不一定,等平定关中后,主公可从西川、南阳等地迁百万民入关中,以荆州庞大地人力物力,不出数年,关中大地便可恢复生气。”
    周坚凝眉道:“以荆州地人力物力,迁百万民入关中自然不成问题。关键是如果承担了这笔巨大地钱粮,等明年袁绍举兵南下,怕是会影响我军地中原战略。”
    蒯越也连连点头,道:“主公所言极是,百姓迁徒,耗费钱粮极巨。若有官府承担这笔钱粮开销,府库中的钱粮怕是剩不下多少。”
    戏昌道:“并不是让官府承担所有地钱粮开销,这些年主公治下百姓富足,至少过冬地余粮还是有的。官府只需要承担少部分地米粮便可。”
    蒯越沉默了下,道:“若只是部分钱粮消耗,官府还是承担的起的。”
    戏昌又道:“至于中原局势,昌以为不管曹操和袁绍谁胜谁败,我军要想彻底平定中原和河北地区,都必须要有足的骑兵,才能占据压倒性地优势。现在的问题是,主公是想袁绍击败曹操入主中原,还是曹操击败袁绍,趁势杀进河北。”
    周坚沉声道:“孤即不想曹操打败袁绍,趁势杀进河北。也不想袁绍击败曹操,举兵南下中原。孤最想看到的结果,就是曹阿瞒和袁绍两败俱伤。”
    戏昌微笑道:“主公想要曹阿瞒和袁绍两败俱伤,要实现这个目标其实并不难,我军只需要三到五万大军,便足以左右中原战争的最终结果。但如果现在就扫平曹操和袁绍,以我军的实力,恐怕还无法一战而尽全功,难免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周坚以马鞭轻击掌心。轻轻点头。这到是实情。
    戏昌又道:“最为关键的是,如果主公现在就想入主中原,袁绍极有可能会放弃南下中原地计划,坐等主公和曹操相争。到最后就算主公击败曹操。也只会便宜了袁绍。”
    周坚悚然而惊。给戏昌这一提醒,他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之处。
    因为他的到来,历史的轨道已经发生了巨大的便宜。
    现在整个南方。都已经在他的统治之下,周坚也隐隐成为了天下最强大的诸侯,纵然是统一了河北四周的袁绍,在人力物力这些最基础的底蕴上,也及不上他。
    若是周坚现在就想聚集数十万大军,准备介入中原战场,正如戏昌所说,袁绍还极有可能会放弃举兵南下地计划,坐等他和曹阿瞒先拼个两败俱伤再说。
    虽然周坚有足够的信心击败曹操,但也绝对不会轻敌。
    曹阿瞒是谁,如果被逼到绝路,绝地反咬一口地话,也绝对会将他咬成重伤。
    到了那时候,可就真的是白白便宜了袁绍。
    就连蒯越也是听的恍然,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戏昌接着道:“因此,昌以为,我军现在必须要休养生息,才能促使袁绍南下。而且为了让袁绍放心,认为我军在他举兵南下中原期间,绝对无法大规模对外用兵,迁数百万民入关中是最好地选择。唯有这样,袁绍才能放心地举兵南下。”
    周坚连连点头,“就依志才所言,等平定凉州,就从荆州、西川迁三百万民入关中。”
    大军到了长安城外,徐晃亲率一众将校,出城迎接。
    约数日。
    周坚迁马超攻扶风,周善攻冯翊,徐晃攻弘农,至月末,尽得关中之地。
    六月。
    周起亲率七万大军出池阳北上,攻安定、北地两郡。
    刘备率四万余大军屯于青山,欲与周坚决一死定。
    周坚却算准了刘备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