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氏三国-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将军小心。”
    周通连忙喊了一声,急催马跟上,紧紧随其后。
    前往东门的主街道上,李典率领数十亲兵正策马狂奔。
    在李典看来,南门离城北最远,而东西二门,又属城北到东门的路最好走,荆州军的内应从军营里杀出来,最有可能偷袭的多半就会是东门,这才奔东门而来。
    然而快到东门时。就发现觉东门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
    “不好,荆州军内应怕是奔西门去了。”
    李典大惊,连忙拨转马头,就要奔到西门去。
    然而战马还未回头。就听到南门有惨叫声和喊杀声传了过来。
    “这”
    李典先是一怔。继而大惊失色吼了起来。“该死,这伙该死的内应居然如此狡猾,不来最近的东门。竟然跑到南门去了,这可真是始料未及。”
    “将军,现在怎么办?”
    有小校气喘吁吁地赶了上来,问道。
    “去南门。”
    李典切齿道:“周瑜小儿,想要偷袭西平,就先从某的尸体上踏过去。来人,速去召集大军,命令大军全部赶往南门,与荆州军决一死战。”
    “遵命。”
    有传令兵大吼一声,拨马疾奔而去。
    “随某来。”
    李典厉喝一声,一挟马腹,引着数十亲兵和刚刚赶到的千余步卒,奔赴南门去了。
    然而刚到南门,就见南门已破,数百骑兵举着火把,已经杀进城中。
    借着火光,李典看到夜色下,五百骑兵簇拥着一名十七八岁的年轻小将,正在纵马追杀溃逃的曹军士卒,其后一队队荆州步卒已经开进了城门洞中。
    “杀,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李典目龀欲裂,大吼一声,纵马直取周瑜。
    “少将军小心。”
    周通大吼一声,连忙一挟马腹,催马越过周瑜,直奔李典。
    周瑜思维敏捷,临机应变的能力和对战场局势细微变化的洞察和把握更是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天赋,飞快地扫了一眼,已洞悉街道狭窄,不利骑兵冲锋,和千余曹军在此纠缠,根本就发挥不出骑兵强大的机动力,当即拔剑指天,朗声大喝道:“周通将军,这支曹军交给周远和周平两位将军,你带着五百骑兵跟我来。”
    “好,周远、周平,这厮交给你俩了。”
    周通当即大喝一声,随即一刀逼开李典,抽身就退。
    “哪里走,留下命来。”
    李典大喝一声,刚刚催马欲追,斜刺里又是两骑杀到,一人使枪,一人舞刀,堪堪杀到身前,李典无奈,只好奋起神力,力战周远、周平。
    不料刚刚交手一合,李典就大吃一惊。
    方才那人武艺已不在自己之下,百合之内难分胜负。
    没想到这两个突然杀出来的无名之辈武艺竟不在刚才那人之下,荆州军中有名的猛将李典都听过,黄忠、典韦、许褚、甘宁是当世少有的猛将,不在夏侯元让将军之下。
    余者徐晃、周泰、蒋钦、周武、周胜、陈良、李起等武艺也都不俗。
    至于周通、周平、周远等随并未单独领过军,声名不显,少为人知。
    不过,这个时候李典已经顾不上惊讶与愤怒了,在周平和周远的合力围攻下,李典只拼了十合,就觉得难以招架,想起主公重拖,眼睛不由红了起来。
    另一边,周瑜在周通的护卫下,带着五百骑兵抢进另一条巷道,呼啸而去。
    李典的余千步卒拦不住五百骑兵,只好匆忙回头,和已经开进城的荆州步军厮杀起来。
    然而曹军毕竟兵力,千余兵卒如何能挡住七余千荆州大军,很快就被杀的节节败退。
    李典看在眼里,只觉得心头悲苍,眼角几乎裂开,在周平、周远的奋力夹攻下,虽然早已经左支右拙,却兀自死战不退,显然已经抱了必死的决心。(未完待续。。)

第286章 周瑜VS郭嘉
    数十名亲兵想冲过来为李典挡刀,却被汹涌冲进城来的荆州军围住,并且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只好大声悲呼,“将军,快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走?”
    李典嘴角益血,惨笑道:“主公将留守后方交托与某,如此西平城破,某还有何脸面去见主公。纵然主公不罪,本将军也无颜苟活。大丈夫在此,何惧生死,唯死而已。”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死战不退,和荆州军拼了。”
    剩下的十余亲兵受李典视死如归的决心激励,立刻扯开嗓门仰天大吼起来,一时气氛惨烈之极,就连周平和周远二人,也不禁为之心折。
    当然,尽管佩服李典的决心,但既然是敌对,就没有留情的道理。
    而且李典既然选择了死战不退,就不可能投降,将来主公迟早要和曹操开战,能干掉曹操的一员大将,就能够为主公除掉一个敌人,更不能心慈手软。
    “杀!”
    两人很有默契地同时大喝一声,奋力拍马抢攻。
    当!
    刀枪交击,李典双臂早已酸麻无力,大枪瞬间被周平的大刀荡开,周远一记又狠又快的回马枪狠地刺了过来,李典拧腰躲避,却未完全躲过,左半边身子瞬间失去了知觉。
    就在这时,周平拨马回身,又是一刀劈了过来。
    李典再无力躲开,被周平一刀连人带马劈成了两半。
    “将军。”
    最后一名亲兵仰天嘶吼一声。很快就被五名荆州兵乱刀分尸。
    这个时候,追随李典而来的千余曹军已经大半溃散,并不是所有的曹军士兵都能像李典和数十亲兵那样视死如归,能抱着必死的决心,和荆州军血战到底。
    除了追随李典从东门赶过来的
    周平和周远留下五百步卒守住城门,当即率领七千大军杀奔东门而去。
    天刚蒙蒙亮时,战斗就已经基本结束了。
    李典虽然有五千大军,但分守各门,先在南门被歼了小部分,前来支援的各支步卒又被周瑜引五百轻骑拖住。最终被荆州军各个击破。
    北门。
    刘晔在数十名亲兵的护卫下。狼狈地逃到北门,正准备趁乱出城时,就听得后方有蹄声迅速由远及近,不由暗暗叫苦。眼看城门紧闭。城上值夜的曹军士卒已不见踪影。也不知是见势不妙跑了还是躲起来了,连忙向亲兵疾声喝道:“快,快点打开城门。”
    数十亲兵连忙分成两拨。一拨两人直奔上城墙去放吊桥,另一拨二十多人拔步冲进了城门洞里,待吊桥放下后,合力推开了城门。
    然而,城门刚刚打开,身后的追兵也到了。
    “拿下。”
    周瑜显然也看到了正准备出城而逃的刘晔,虽不认识刘晔,但见数十曹军士卒将刘晔死死护在中间,明显是曹军中的重要人物,把手一挥,五百骑兵立刻围了上来。
    “妈的,拼了。”
    为首的曹军小校猛一咬牙,一个猛子跳跃起来,挥刀就砍。
    刚刚冲到近前的骑兵不防,被一刀劈下马来。曹军小校不由狞笑一声,正准备反身再杀几人,捞个够本时,两口马刀左右劈了过来,将其分尸。
    惨叫声不断响起,很快就归于平静。
    刘晔站在尸体堆中,面如死灰,长长叹了一声。
    两名荆州骑兵跳下马来,粗暴地将刘晔押到周瑜马前,喝道:“跪下。”
    “不得无礼。”
    周瑜连忙喝止了两名要施暴的大头兵,上下打量刘晔几眼,见此人气度不凡,虽立危墙之下却并无颓丧之心,顿时大为心折,朗声问道:“足下何人?”
    刘晔淡淡地道:“贱名不足挂齿,要杀便杀,何须多问。”
    周瑜洒然一笑,以手中马鞭指着旁边十几名被俘虏的曹军士兵,道:“给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谁先说出此人的来历,在下便给他活路。”
    十几名曹军士兵脸脸相觑,都有些意动。
    刘晔则是脸色一变,暗暗叫糟。
    “没有人知道吗?那要你们何用。”
    周瑜扫了十几名曹军士兵一眼,淡然道:“全部杀了。”
    “别,小人说。”
    周瑜话音方落,立刻就有一名曹兵大叫起来,“这人叫刘晔。”
    刘晔长叹一声,再无半点侥幸,也没有怪那名曹军士兵。
    谁都有选择活命的权力,就算是曹操,也没理由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士兵去送死。
    “刘晔?”
    周瑜闻言刹时眼神一亮,朗声道:“原来是子扬先生,瑜失敬了。”
    刘晔问道:“足下就是周瑜?”
    “正是。”
    周瑜洒然笑道:“瑜年轻识浅,即无功勋在身,亦无名望传晓,不想连名重海内的子扬先生也知晓贱名,实是荣幸之至。失礼之处,还望子扬先生勿怪。”
    刘晔喟然道:“将军智谋深远,用兵之奇,实乃在下生平仅见,何虚自谦。如今在下即为将军所擒,但求一死,还望将军成全。”
    周瑜微笑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轻言身死。子扬先生世之大才,吾家兄素长来敬仰,只憾缘铿一面。还请先生暂居营中,待瑜回师时,再与瑜回襄阳同见吾兄。”
    说罢向左右喝道:“来呀,请子扬先生上马。”
    当下有骑兵牵过一匹战马,恭请刘晔上马。
    刘晔无奈,只得在两名荆州兵的‘搀扶’了上了马背。
    这时天色已明,城中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骚乱也渐渐平息。
    周瑜分兵把守四门,一边清理战场,一边派谴侦骑四处,遍探方圆数十里,又谴斥侯奔赴博望,刺探曹操大军最新动向,同时谴快马向黄忠大军和宛城报讯。
    至于城内的粮秣辎重,除了留下八千大军十日所需外,剩下的则全部运到城外,任由附近的百姓前来分取,三日之内便被抢了个一干二净、
    就在周瑜趁夜袭破西平时,博望坡战事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曹操兵进博望坡,被黄忠据险所阻七日,遂纳郭嘉之计,一边挥军强猛博望坡,一边分兵八千,舍弃了所有的随军粮草及辎重,轻装疾行,绕过博望坡突然出现在博望城下。
    博望城距博望坡不过三十余里。
    博望城中只有八百守卒,曹军突然出现在博望城下,博望县令大惊失色,连忙谴快马出城向黄忠大军告急,一边发动城中百姓,拆房搬瓦,准备拼死一战。
    曹操头号大将夏侯惇下令军卒就地伐木取材,赶制了十余架简陋的攻城云梯,大军只休息了半个时辰恢复体力,便即挥军攻城。
    博望县令虽发动城中百姓守城,但又如何能挡住夏侯惇八千大军。
    在夏侯惇亲自登上城头,斩杀了博望县令后,登城助战的百姓立刻一哄而散。
    夏侯惇率军进城,一边下令修缮城防,一边整点城中的钱粮辎重,得存粮三千石,顿时大喜,这三千石军粮,足够主公大军吃上十天了。
    然而转念一想,又不禁心下感叹。
    都说南阳遍地是粮,没想到连个小小的博望县,府库中都有三千石存粮,而且还不是黄忠的军粮,应该是用来应急赈济受灾百姓的。
    和南阳比起来,兖、豫二州简直就是遍地饥荒。
    就算是孟德治下最富的县,也没有三千石的存粮。
    别说三千石,连三百石都没有,连大军的军粮都捉襟见肘,又怎么会有存粮。
    郭嘉料到了周瑜会袭击曹军粮道,李典却没能守住西平。
    周瑜料到了曹军会分兵袭击博望,黄忠却没有挡住曹操,让夏侯惇攻破了博望。
    所谓决胜千里,运筹帷幄,不过是一句戏言。
    真正的战争,从来都是变化莫测。至于最终的胜负如何,从来都是取决于统兵将领的临机决断,一旦上了战场,其实谋士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郭嘉虽然料事如神,但毕竟只是谋臣,不可能亲自上战场去搏杀。
    两军交锋,郭嘉身在百里之外,不可能未卜先知,所以西平被周瑜袭破了。
    李典不是周瑜的对手,所以战败被杀了。
    同样的,黄忠没有周瑜的善察善断,机智能见,而周瑜身在另一处战场,也不可能事事料人先机,黄忠不及曹操和郭嘉智高,所以博望被夏侯惇攻破了。
    如果郭嘉在西平,或许不会让运粮队驻扎在西平城内,让荆州军没机会混进城中。
    如果周瑜在博望,或许也会识破曹操和郭嘉的计谋,将计就将,让曹操吃个大亏。
    但战争就是战争,没有如果,也没有或许。
    得知博望城破,黄忠大惊失色,不再与曹操大军纠缠下去,当即果断地回师博望,然而仓促之间撤军,与敌可趁之机,以曹操和郭嘉之能,又岂会不好利用好这么好的机会。
    黄忠还没到博望,就被曹操大军尾随击破。
    好不容易退到博望,又遭到了夏侯惇八千大军的迎头痛击。
    好在黄忠也算是身经百战,而且又是主场作战,勉强收拢残军,带着六千余残军直接退到了宛城,加上宛城的五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