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氏三国-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宁也厉声道:“有何不敢。”
    “好。”
    周坚赐下箭令,断喝道:“好,徐庶。”
    徐庶忙从谋士班中出列,拱手道:“主公有何吩咐?”
    周坚道:“出征五溪蛮事关重大。越快越好。拖延不得,元直可随军辅之,务必一战而竟全功,为本将军大军伐川扫平内患。”
    “庶。领命。”
    徐庶拱手应命。随即和甘宁出帐而去。
    三日后。
    待粮草备齐。甘宁当即点起两万大军出襄阳南下夷道。
    早在去岁冬月,周坚就已经开始准备伐川之事,一应军械粮草早就调集齐备。驻扎在襄阳大营的六万大军也一直在集结待命。
    否则光是调集大军和粮秣辎重,至少也得十天半个月,才能出兵。
    大军一路疾行,五日内长驱疾行数百里,在壶头山一带与五溪蛮叛军相遇。
    甘宁纳徐庶之计,将大军埋设在沅水北岸的密林中,又谴三千步卒前往诈败诱敌,十战十败,成功诱五溪蛮叛军入伏,三路伏兵尽出,将沙摩柯叛军杀的大败。
    沅水河畔一战,沙摩柯万余叛军战死达五千众,约有两千人溃逃时掉进沅水,两千余人被俘,沙摩柯仅率数百亲兵仓惶逃走。
    甘宁谴两千骑兵尾随追击,自率大军随后跟进。
    沙摩柯还没逃到迁陵,就被两千骑兵追上,走投无路之下,只得向汉军乞降。
    统领两千骑兵的骑都尉将沙摩柯绑到军中交由甘宁处置,却不处被甘宁直接下令斩首。
    沙摩柯即死,一万叛军皆殁,五溪蛮威胁再不复存在。
    甘宁一不做,二不休,率军连破五溪三十六寨,尽征其族男丁,扁为矿奴,老弱妇孺则分散安置各地垦荒屯田,以霹雳手段铲平了生活在荆州境内的五溪蛮。
    襄阳,镇南将军府大堂。
    周坚烦躁地在堂下踱来踱去,等甘宁消息等的心焦。
    戏昌则坐在侧席上,不惊不乍地饮茶,似乎感觉不到周坚心里的急躁。
    功曹石韬匆匆走了进来,向周坚拱手一礼,“参见主公。”
    周坚挥挥手,头也不回地道:“广元免礼。”
    石韬直起身子,见周坚依旧在堂下踱步,似乎心情不是很好的想样,嘴皮动了动,还是再揖道:“主公,今有两位大才欲荐于主公帐下,还望主公一见。”
    “不见。”
    周坚依旧在来回踱,头也不回地喝了一声。
    “这”
    石韬一怔,还待再劝,就见坐在侧席的戏昌正向他使眼色,只好将快到嘴边的话咽回了肚子里,勉强拱手一揖,默然退了出去。
    戏昌待石韬退下,这才起身明知故问道:“主公何事烦恼?”
    周坚怒道:“伐川大计大阻,志才明知故问,该当何罪?”
    戏昌洒然一笑,浑然不惧,道:“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伐川之计受阻,主公急也没用。今石广元欲荐贤才于主公帐下,主公却因私废公,视而不见,实为不智。”
    “你”
    周坚勃然大怒,自从入主南阳以来,还从来没有人敢如此当面冲撞他。
    戏昌却不等周坚将火发出来,直言不讳道:“主公岂不闻因小而失大乎?若因主公心情不佳而拒贤才于门外,主公纵然有过,但昌身为军师,亦难逃罪责,请主公明鉴。”
    周坚指着戏昌,一肚子的无名之火再也发不出来,脸色十分尴尬,半晌才悻悻地挥了挥手道:“罢了,石韬欲荐何人,速速传来。”
    “昌这便去请。”
    戏昌这才欣然应命,施施然地走了出去。
    周坚苦笑一声,戏昌这厮还真是不惧君威,也是荆州唯一一个敢火上浇门,顶风而上的臣子,虽然忠心可嘉,赤诚可表,然有时候也很是让人恨的牙痒痒的。
    谁人没有个心情不佳的时候,自古以来的君王,心情不佳,动辄杀人也是常有。
    周坚也是人,自然也有心情烦躁的时候。
    这个时候,整个荆州除了戏昌,是绝没有人敢冲撞他的。
    只有戏昌这厮浑然不知君威为何物,经常顶风而上。
    好在戏昌的这种犯上也只是在私下劝谏,从来不会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让周坚下不了台,否是当面顶撞主君,难免会让君威受损,这就是身为臣子的不智了。
    周坚自然也心知肚明,因此虽然有时候恨的牙根痒痒,但却从来没放在心上。
    有时候想想,戏昌这种小小的冒犯,对周坚而言何尝又不是一种警醒,让周坚在自满时能够及时悬崖勒马,不能骄傲过头,因而小视了天下英雄,懈怠自得。
    而这种对人心的洞彻和人性的把握,又不是一般的臣子所能具备的能力。
    周坚正因为心知肚明,才从来不会将戏昌小小的不敬放在心上。(未完待续。。)

第244章 愿为楚侯效犬马之劳
    不多时,戏昌和石韬引着二人进来。
    “见过楚侯。”
    二人风采过人,上堂手向周坚拱手一礼,不卑不亢。
    “赐座。”
    周坚挥了挥手,早有侍从将二人让到下首落座。
    戏昌和石韬亦在侧相陪,显然与此二人早有相识。
    其中那名二十左右的年轻文士不等戏昌和石韬介绍,便径自拱手道:“在下陈群,表字长文,颍川许县人。这位乃是在下的好友钟繇,表字元常,和楚侯帐下军师祭酒徐元直乃是同乡。早闻楚侯英姿盖世,今日方知见面更胜闻名。”
    “呵呵呵!”
    周坚忍不住笑了起来,望向陈群的目光时就透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赞赏。
    这厮连马屁都能拍的如此正气凛然,让人根本感觉不到这是在拍马屁,而是一种发自真心的赞美,听了连毛孔都舒坦,只冲这一点,就知这陈群不是个简单人物。
    普通的小人气,又岂能有这样的水平。
    只凭这口才,陈群至少也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官。
    更难得的是,并不自恃,开口就将来历介绍了个清楚,实属难能可贵。
    不像有些稍有声名的名士,理所当然的以为天下人皆知名其,从来都是只说名儿,只要说了名号,别人便知道了他的出身来历。
    只有真正虚怀若谷之人,才不会被这种虚荣蒙蔽了心灵。
    “长文先生过誉了,过誉了呐!”
    周坚肃了肃手。又举杯道:“二位请满饮此杯。”
    陈群也不客气,当即举起酒樽,满饮了一怀。
    钟繇话不多,但也十分干脆,和陈群一起饮了个满杯。
    石韬这时刚想说什么,却被陈群使了个眼色打断,只好闭口不言,看陈群要说什么。
    周坚仔细打量二人,绞尽脑汁想了一阵,也没想到陈群和钟繇是何方大贤。根本没有什么印象。只好说道:“二位先生皆为当世大才,可愿与坚本扶汉室?”
    陈群却淡然一笑,即不答应,也不拒绝。只是道:“在下有一事相询。不知可否?”
    钟繇则面色淡然。什么也不说,全都交由陈群发挥。
    周坚肃容道:“先生请讲。”
    陈群直言道:“古之开疆者,皆由北而南。或由西而东,方能一统天下,先秦踞关凉而进关东,终有始皇一统天下,前汉亦然;光武虽发于南阳,但却兴于河北,进而向南一统中原而得天下,从未有自南向北一统天下者,不知楚侯以为然否?”
    周坚眼神一凝,却不动声色,洒然道:“先生所言属实,但也不尽然。”
    陈群讶然拱手道:“到是群孤陋寡闻了,愿闻其详。”
    钟繇、石韬也坐直了身子,侧耳聆听。
    唯有戏昌神色淡然,这个问题他私下了周坚早就讨论过许多遍了。
    周坚微笑道:“先生所言,只是古之未有从南向北一统天下者,却并不代表这天下就不能由南向北统一。本将军要到要反问一句,先生安知本将军不能扫平中原、河北群雄?”
    “这”
    陈群被这一问问的有些答不上来,不过他何等机敏,当时就拱手一揖,虚心道:“是在下一隅之谈,有些先入为主了,敢问楚侯,天下何以一统?”
    周坚暗笑,这小子虽然在虚心求教,实则却是将了自己一军,才思之敏捷,竟不在蒯越之下,的确是个人才,当下毫不犹豫地道:“无他,先取西川,后主扬州,积十年休养生息之民力物力,挟荆扬西川百万之兵,驱师北伐,鼎定天下耳!”
    陈群刹时眼神一凝,钟繇亦是脸色一变,暗叫不妙。
    本来按照陈群的想法,在襄阳混迹了大半年,已经对荆州局势极为了解,此番来见周坚也不过是想展露一下才干,为晋身铺路,没想到却听到了荆州军的战略机密。
    周坚毫不避忌的将荆州军的战略核心机密都说了出来,以两人的聪明才智,自然也能想得到,如果不投效周坚,那今天就别想再走出镇南将军府了。
    陈群硬着头皮道:“楚侯的战略固然好,但实现起来怕是不容易吧?”
    周坚冷笑一声,以不容置疑的语气道:“昔七国争雄,谁曾料到始皇能一统天下。今诸侯并立,又有谁敢说本将军不能驱师北伐,鼎定中原。先生以为然否?”
    “这”
    陈群哑然,虽知觉得周坚有些强辞夺理,却又实在不知道如何去反驳。
    周坚继续道:“本将军麾下文武鼎盛,战将千员,雄兵十万,治下口众近千万,百姓丰衣足食,粮抹辎重堆积如山,纵袁术坐拥扬州千里沃野、袁绍坐拥河北王霸之地,亦不及本将军多矣。中原四战之地不足为虑,纵然曹操雄才大略,也无法在短时间内一统中原。本将军只需在十年内一统荆扬西川,师驱师北伐,试问天下何人能挡本将军百万雄师?”
    陈群沉默,无言反驳。
    周坚说的都是实情,来到荆州大半年了,周坚治下是怎样的一副光景他也十分清楚。
    凭心而论,周坚所言的确没有多少夸大的成份。
    荆州风调雨顺,吏治清明,岁岁康泰,年年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和中原、河北等战乱之地相比,的确是天差地别。
    至于武备,更不用说。
    只是常备的机动军队,就有六万之从,而且据陈群所知,荆州还有五万屯田兵,而且不缺兵器装备,随时都可以征召投入战场。
    曹操、刘表、袁绍等人虽然都有数万大军,但除去驻守城郭的军队,实际上真正的机动兵力也不过在两万三之间。
    袁绍还好些,能有个四五万的机动兵力。
    占据兖州的曹操和占据豫州的刘表,机动兵力最多也就两万。
    毕竟兖豫二州地处中原,几乎所有的城池都要派重兵驻守,以拒外敌。
    能够养活如此庞大的军队,荆州之民力物力自然不用多说。
    而且陈群到荆州半年多,对荆州军也有一定的了解。
    周坚极善练兵养兵,襄阳大营的六万大军不但全都是训练有素的精兵,而且装备也远比连年征战,物姿贫乏的曹操、袁绍等人的军队要精良的多。
    可以说自西凉董卓败亡后,周坚隐隐已成了天下实力最雄厚的军阀。
    至于周坚本人,也绝对当得起枭雄之姿这个赞誉。
    荆州士族守旧,不思进取,然而在周坚的一系例政策和手腕下,如今以蒯氏、黄氏等为首的荆襄士族门阀已经被牢牢地绑在了周坚的战车上。
    这些士族要想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然要支持周坚不断地对外用兵征伐。
    至于荆州的权力架构,就眼下来说,根本就无人能够左右周坚的决定。
    可以说,荆州的军政大权全都牢牢地被周坚握在手中,荆州士族在被迫将宗族绑到周坚战车上,不得不为周坚的野心出人出力的同时,却无法影响核心权力,足见手腕老辣。
    陈群不知道这一系列的举动的手腕是出自周坚本人,亦或是军师戏昌的谋划,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这样的谋划出自谁手,周坚都算得上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就算是戏昌之谋,周坚能断然施之,也足见其果决和胆魄。
    踞有这样的基业,如果没有可能成就大业,也未免有点自欺欺人。
    陈群略一思忖,便长身而起,向周坚拱手拜道:“在下佩服,愿为楚侯效犬马之劳。”
    钟繇见状,也忙起身拜道:“在下亦愿效劳。”
    “好好好!”
    周坚顿时龙颜大悦,连道了三声好。(未完待续。。)

第245章 周坚被砸死了
    六月,甘宁踏平五溪蛮三十六寨,率大军北上,屯于夷陵。
    七万,周坚起兵五万伐川,命周武领军一万,镇守襄阳;黄忠领军八千守南阳,徐晃率军八千屯田兵守安城,以防袁术出豫章偷袭长沙。
    如此大规模的军队高动,自然瞒不过益州军的细作。
    消息传到成都,刘焉大惊,急命大将吴懿领军两万进驻永安,以阻周坚大军。
    吴懿军至永安,又谴川将严颜领军八千进至鱼腹浦据险扎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