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5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朝廷先前下旨解了李璟的兵权,又提拔李璟的部下,拆分镇'',升任五镇节帅。
    可实际上,李璟依然控制着这支军队和这十六州的地盘,而且,不但李振等人对李璟忠心耿耿,就是李璟的老师崔芸卿,也依然支持着他。
    李璟不听调令,朝廷不但拿他没办法,甚至连叫斥责的话也不敢说。一旦惹急了李璟,他带着二十万兵十六州地盘直接扯旗造反,那才是出大事了。
    给李璟一个四面行营都统之职,名义上的河北战场最高指挥,这是个很高的荣誉了。
    不过,田令孜、西门思恭和卢携、豆卢掾、崔沆、于琮、李蔚等人却都清楚,这个职务完全不够。
    杨复恭心里也是清楚的,一个小小的四面行营都统,绝不能让李璟就此听从朝廷的号令率兵入关平叛。可他也不敢提太高的职位,这个,只能由天子李儇来提议。
    果然,李儇听到枢密院提议李璟任四面行营都统之职,无奈摇了摇头。
    现在李璟需要的不是什么都统之职,而是需要朝廷把解除他的兵权重新拿回去。要不然,李儇相信,李璟绝不会听从朝廷的调动,发一兵一卒的。
    李璟这是选了个好机会,待价而沽啊。
    李儇开始有些后悔,不该那么轻意的去解李璟的兵权。
    但是这个时候,也不可能再把拆分的五镇再并回去,更不能让李璟一人再兼五镇节帅之职。若是这样,朝廷的脸面何在,只怕崔芸卿、李振等人从此更加坚定和李璟一条心了,以后只怕永远难以触动李璟了。
    宰相豆卢掾想了想后出列,“陛下,臣以为将五镇划为东北道,然后以李璟为东北道元帅之职,节制原镇''五镇兵马。”
    唐朝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天下兵马元帅、副元帅、等职。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般都是太子担任,天下兵马元帅一般也是由亲王担任。另外所设的如河东副元帅、河北副元帅等副元帅之职,则是授予各道战区大将,统一指挥。如郭子仪、李光弼等都担任过副元帅之职。这些元帅之职,一般都是战时临时设置,一旦战事结束,职务也就撤消。
    道本是自北魏就有行政规划,在州之上。唐初本有十道,后来有十五道。不过到了如今,各藩镇也都称一道,全国道的制度已经混乱,天下有四五十道。现在豆卢掾的意思是把原来镇''的地盘设为一个新的道,建东北道,然后以李璟为一道元帅。这样,便能节制李璟原来的兵马,朝廷既不用撤消原来的旨意。而且因为元帅是临时差遣,等战事平定后,朝廷还可以收回。
    李儇坐在御座上皱眉想了想,虽然他现在对李璟相当愤怒怨恨,可也知道如今李璟的重要姓。最后,还是咬了咬牙,沉声道:“立即拟诏,以淄青、辽西、登莱、恒清、建安五镇为东北道,特加封李璟为东北道元帅,节制五镇兵马。”想了想后,又道:“另外加李璟河北道兵马元帅,兼河北四面行营兵马都统,指挥各军平定河北叛乱。”(未完待续。)


第664章 我弃之如敝履,尔视之若珍宝
    (感谢林霜衣的月票支持,凌晨连续三更求月票!)
    十月初,李璟在辽东城再次迎接了长安而来的天使。
    一路匆匆从长安赶来,每天跑了八百里,先骑马到登州,然后坐船到辽东湾登陆,再沿辽水北上,三千五百里路,使者拼了命只用了五天时间就从长安赶到辽东城,带来了皇帝的圣旨。
    他到来的时候,正赶上辽东城中镇''正全军欢庆,庆贺高句丽的灭亡。风尘仆仆的使者听说高句丽竟然已经被李璟大军灭亡之后,也是惊讶万分。
    不过随即又高兴起来,上次李璟拒绝朝廷征召,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李璟认为当时正是灭高句丽的关健时候,所以将在外,君命亦有所不受。
    现在高句丽已经灭亡,李璟总应当接受朝廷的调遣了吧。特别是这次朝廷还给李璟加了东北道元帅,把镇''的兵权重新归还了李璟手中。
    天使满心欣喜的向李璟与诸将士当面宣读了圣旨,圣旨中讲了一大堆李璟称赞李璟功劳的话语,最后朝廷新设东北道,并加李璟东北元帅。除此外,又加李璟河北元帅衔兼河北四面行营兵马都统,天子授权全权指挥河北叛乱诸行营兵马。
    另外,又下旨授淄青节度使崔芸卿为河北北面行营兵马都统。
    当然,先前下旨裁撤镇'',最后五镇只各保留两军一万人。如今皇帝自然也知道了李璟一面遵旨裁撤各军,可一面却又把最精锐的十军裁掉,然后又招募为他的河北道元帅的牙兵。现在朝廷用人之际,便干脆又下了一道旨,把李璟私自招募的这十军都下旨调为李璟元帅牙兵十军。另外裁撤的那十万团结军、乡兵,也都重新归属到了李璟的手下。
    镇''的各军各将文武,也都有旨意加封。对于所有伙长以上军官,更都升武散阶一阶。
    总之,朝廷对于李璟先前不遵旨意的事情,不但没有提起半句,反而大加封赏。
    就差求爷爷告奶奶,跪求李璟出兵了。
    宣过圣旨之后,胖胖的宣旨太监一脸热切的对李璟道:“皇上与朝廷诸公都盼郡王立即率东北道诸镇虎贲入关平叛,盼望能早曰镇压叛乱,还清宇内啊。”
    李璟接旨之后只是淡淡一笑,脸上并没有半分喜悦兴奋之情。
    “天使一路辛苦,还请公公随侍卫前去休息。”
    “不知郡王何时可以出兵?”太监一脸希切问道。
    “此事本王还要与诸将商议。”李璟淡淡道。
    让侍卫带太监离开后,李璟召集诸将。
    众将脸上都是高兴之色,这边刚刚灭掉了高句丽,那边皇帝终于又下旨,把兵权交还给了李璟。
    虽然镇''没有恢复,但是李璟却是直接升任了元帅之职,节制五镇,依然掌握着镇''大权。特别是对李振盖寓这些刚升任节度使和节度府要职的文武官员们来说,如此一来,他们的职位也就不用再收回去,依然可心保有节帅之位了。人都有私心,能当一镇节帅,自然比当一州刺史更好。更别说,按制,各镇节帅不但兼任本镇的观察处置使,还例兼支度营使,并兼任幕府驻地州刺史。
    这个节帅的权利,可比原先李璟重新修改过的刺史权利大太多了。
    不过唯一的一点,眼下二十万兵马,五镇节帅只保留了五万人,剩下的十五万人却都是属于东北元帅李璟的。就这一条,也使得这新任的节帅依然对李璟保持着毕恭毕敬。没有兵权,节帅就还不如一个观察使。
    依靠着手上的兵权,李璟依然实际上牢牢的控制着现在的二十一州地盘。
    对于朝廷这次的封赏和征召,不少将领都认为大家既然好处已经拿了,那么也便该干点事情。毕竟,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会议上,李璟一言不发,只是观看着诸文武的发言议论。
    李璟有自己的想法,甚至说,李璟有一个极大的野心。
    这个野心就是占据东北平原,将东北建立成一个稳固的汉人为主的粮仓。
    虽然眼下灭了高句丽国,但实际上,所控制的地区也不过是后世的辽宁省大一点而已。东北三大平原,也只占据了辽河平原的中下游。
    在东北这块地盘,高句丽早不是三百年前的高句丽,只是最弱的一支而已。
    就算是已经衰弱的渤海国,亦是拥有五百万众二三十万军队的海东大国。而且,还有契丹这个强悍的马上部族,再兼还有一个奚,若是不能灭掉契丹、奚、渤海,就不可能真正的占据东北。甚至灭掉契丹、奚、渤海,也不过是暂时取得稳定而已。
    真正要想占领和改造东北,鞑靼、靼鞨、新罗都是需要清除的。
    只有全面击败他们,全面占领,然后全面的移民筑城开垦,使汉人在这里占有真正的绝大多数,才有可能真正的使这块黑土地永久掌握在手中。
    不过要想做到这个很难,也许几代人的努力都不一定能真正完成。
    但起码现在他已经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根基,只要给李璟几年安稳时间全力发展,他能让这里大变样。
    说实在的,李璟并不是很想马上参与到中原的争斗中去。
    并不是说中原没有东北后,中原比东北好上百倍千倍。但这样好的地方,也意味着争斗、战争,甚至是反复拉据。根本不可能有安心发展的机会,只会是四面乱战,烽火连天。
    李璟当初据登州,却渡海远走辽东,就是因为虽然辽东苦寒,可这里却是一个能安心发展的地方。击败这些胡族,李璟便能自由的把他们迁走,然后重新迁来一批百姓,没有所谓的土豪世族。一片白纸,可以随意的挥洒,按自己设想的制度和理念发展。
    就如他这几年的发展,发展迅速,可朝廷之前却一直都没有真正的重视过这块地盘。
    而李璟若进军中原,不管是兵出山东,还是兵出河北,李璟虽然能保证他的兵马能占优势,甚至能打下大片的地盘。可军事的胜利,不等于政治上的胜利。
    不能真正的占有、控制,便不是真正的成功。
    而且不管是山东还是河北,都不会有人肯坐视李璟的扩张的。
    眼下的朝廷,依然还拥有极大的威势,朝廷的号令之下,可以说莫不相从。
    只看这次河北叛乱,朝廷各镇的反应就当得知。三百年的李唐王朝,在天下百姓的心中,依然占据着正统地位。
    李璟此时若反,等候李璟的可能就是全国的围攻绞杀。到那个时候,李璟只能全力迎战,他真正能依赖的地盘也只有登莱青齐和辽南少数地区,而且李璟最大的依靠工商制造和商业贸易也必然遭受毁灭姓打击。
    没有工商贸易的支持,李璟就不能保持眼下的优势。镇''建立时间并不长,并不算最强的,起码,李璟认为镇''若是与沙陀军、党项骑兵等比起来,还是有些距离的。镇''靠的是装备优势,机动优势,数量优势,但他估算过,若是此时与整个大唐为敌,当大唐对镇''的商品实行封锁的时候,他们的优势,就有可能成为镇''最大的弱势。
    因此,一直以来,镇''虽然扩张迅速,但李璟并没有自负到不知道自己的底细。
    他是白手起家,没有深厚的家族底蕴,先是靠着崔芸卿、于琄、宋威等人的支持,才渡过了最初的阶段。随后又是不惜本钱的讨好了皇帝,大量的钱财才保住了李璟渡过了最脆弱的那段时期。然后几次为朝廷卖命征战,换来了更高的官职地位。就这样心惊胆颤的到了现在,终于有了足够的本钱。
    可这本钱自保有余,但还不足以挑战大唐。
    李璟不想去硬碰硬,他知道历史的潮流,他愿意等。所以,他才会一心向东北扩张,移民建城,垦荒屯田。
    安禄山造反,败了。
    河北三镇当初每一镇不是拥兵十几万,也同样败了一次又一次。
    就连淄青镇李家,拥有十三州,控兵十万,而且淄青镇富甲天下,兵精粮足,还与四镇联盟,结果还是败了。
    另外的淮西、山南等地的造反,无不败了。
    裘甫起兵,败了。
    庞勋起兵,败了。
    王仙芝起兵,败了。
    李克用起兵,还是败了。
    虽然眼下的局势与历史上的已经渐渐不一样了,但是,大唐还没有到最衰弱的时候。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瘦死的骆驼,他也比马还大。
    历史上朱温能干掉唐朝,并不是因为他早强大,而是因为大唐那个时候,已经是墙倒众人推,他只是笑到最后的一个而已。
    起码现在,李克用还在阴山北放牧,黄巢还在江西流窜,河北四镇也还是惶惶不安之中。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那个时候了吗?
    李璟问自己,最后他还是摇了摇头。
    不,还不是时候。
    镇''才五年时间,他打下了二十多州地盘,但实际上只有五六州地盘才是真正的富裕且自足的。剩下的那些地盘,筑城、修路、移民、军屯、兴修水利等等,全都是有出无进,大把大把的钱在扔进去,没有个三五年时间,都还见不到效益。
    实际上,河北四镇反了以后,对于李璟来说,才是最大的机会。
    只要河北四镇叛乱未平,李璟便永远不用担心朝廷会对他不利。
    只要有河北四镇还在,朝廷便再不敢轻易的如上次一般的要解李璟的兵权。
    正是有了河北四镇的叛军存在,李璟的镇'',才算是真正的可以进入拥兵割据自立的时代。
    黄巢乱东南,四镇反河北,李璟这下可以悠然稳坐钓鱼台了。
    有这一南一北的叛乱,李璟估计朝廷这下一时间是难以平定了。
    李璟可以有时间安心的发展辽东,既不用入中原与朝廷和各镇撕杀,就可以扩大地盘,增长势力。也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