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南达科他”号的两部对海雷达都被炸毁,所以当时是由“印第安纳”号为其提供炮击数据说得简单一些,就是通过舰队内部的短波电台,由“印第安纳”号的枪炮长直接指挥“南达科他”号上的九门主炮虽然这对提高“南达科他”号的炮击命中率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主要是“印第安纳”号能够提供的,只是目标与自身的相对距离与方位,而两艘美舰间隔了大约五公里,因此会出现很大的偏差,但是两艘美舰同时向“俾斯麦”号开火,其火力密度瞬间增强了两倍,也不可小觑
    可以说,这个时候,关键就在“俾斯麦”号上
    如果“俾斯麦”号能够坚持下来,那么“提尔皮茨”号就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尽情向“印第安纳”号开火只要重创了“印第安纳”号,两艘美舰就没有什么好指望的了,输掉战斗只是迟早的事情
    问题是,“俾斯麦”号没有能够坚持下来
    这也不能怪斯佩,主要就是,在三点四十分左右,“俾斯麦”号与“提尔皮茨”号同时探测到了逼近的三艘主力舰,而且立即断定出是三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坎宁安直接指挥的第二战斗群终于赶到了
    有趣的是,坎宁安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部署
    三艘“乔治五世”级投入战斗后,没有为两艘“南达科他”级解围,而是把炮口对准了两艘“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
    也正在这种情况下,斯佩认为,他已经失去了打赢这场海战的希望
    此时,在“俾斯麦”号前方,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的处境极为凶险虽然利用航上的优势,两艘战列巡洋舰不但缠住了两艘美舰,还多次命中美舰,但是两艘德舰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而且其还击对美舰造成的影响并不大“沙恩霍斯特”号已经损失了尾部的主炮塔,“格奈森硇”号的副舰桥被摧毁相反,“北卡罗来纳”号只有两座副炮炮塔被二百八十毫米炮弹直接摧毁,“华盛顿”号则没有遭受严重损伤,只有拜访在烟囱右侧的救生艇被炸飞
    随着三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赶到,位于编队后面的两艘“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立即成了众矢之的
    斯佩非常清楚,袖珍战列舰根本算不上是战列舰
    严格说来,“德意志”级只算得上是“准战列巡洋舰”,连算成主力舰都极为勉强也正是如此,帝国海军在战前并没有把“德意志”级编在主力舰的名录之中,而是将其当成了与大型巡洋舰类似的破交舰在大战的最初两年里,三艘“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的主要任务也是破交直到一九四一年下半年,在“德意志”号战损之后,帝国海军才把另外两艘编入了公海舰队
    对斯佩来说,此时最佳的选择就是赶紧撤退
    不管怎么说,两艘“沙恩霍斯特”级与两艘“俾斯麦”级的情况还算理想,至少最高航行度没有降低,只要及时撤退就能与英舰脱离接触
    问题是,斯佩却犹豫了
    原因也很简单,只要他决定撤退,那两艘“德意志”级就将成为牺牲品,他最多只能把四艘主力舰带回去
    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来说,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道理很简单,在美英海军的强力封锁下,破交舰已经很难杀出北海了,而保存下四艘主力舰对今后的战斗很有帮助
    问题是,这是斯佩个人无法接受的结果
    在他看来,就算要撤,也要带上两艘“德意志”级如果他抛下这两艘战舰,就算回到了威廉港,他也不可能继续担任公海舰队司令,甚至会遭到其他人的抨击,从而被雷德尔送上军事法庭
    也就在斯佩犹豫不决的时候,灾难发生了(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一击
    “俾斯麦”号上的大爆炸来得非常突然,而且这艘战舰的沉没度加惊人在大爆炸发生后不到五分钟,“俾斯麦”号就从海面上消失了全舰二千多名官兵中,仅有十一人侥幸生还
    当时,连美舰上的官兵都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所幸的是,交战海域的水深不到一千米
    战后,德意志第二帝国组织力量对“俾斯麦”号的残骸进行了考察,并且查明了该舰沉没的原因
    导致“俾斯麦”号沉没的直接原因是舰尾的弹药库发生大爆炸
    虽然在考察报告中,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专家没有给出是被击沉的结论,即导致弹药库爆炸的原因不明,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俾斯麦”号很有可能被一枚十六英寸穿甲弹直接命中,才导致舰尾的主炮弹药库发生大爆炸
    可以说,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德舰上是非常罕见的
    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主力舰就以生存能力顽强而备受赞誉在好几场海战中,遭到重创的德舰总能返回港口,而英国皇家海军的战舰在遭到重创后多半会沉没
    为了提高战舰的生存能力,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舰船工程师想出了很多办法,而且帝国海军也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安全操作手册比如,帝国海军最先明确规定,不能在炮塔内存放炮弹与发射药,而且在提升了弹药之后必须立即关闭提弹通道里的防火防爆门,在炮塔被摧毁之后,枪炮长可以越级下令向弹药舱注水
    这些安全措施,让德舰的生存能力过了所有对手
    在“俾斯麦”号上这些措施也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一九四一年的那场海战中,“俾斯麦”号就是凭借完善的损管措施,成功顶住了三艘“乔治五世”级的打击,在挨了二十多枚十四英寸穿甲弹之后回到了威廉港如果是“乔治五世”级遭受同样的打击,恐怕早就沉没了
    可以说,“俾斯麦”级的生存能力非常突出
    这一点,也体现在了其巨大的排水量上
    要知道,在火力上“俾斯麦”级明显弱于“南达科他”级,而防护与之相当,航则略高一些,但是其标准排水量比“南达科他”级多了四千多吨满载排水量则多出了六千多吨虽然这里面有前面提到的原因,即在冯承乾离开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时候,挖走了很多经验丰富的舰船工程师,导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舰船设计能力大为降低,使得在设计“俾斯麦”级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麻烦但是也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传统,即高度重视战舰的抗损能力有很大关系在“俾斯麦”级多出的这几千吨排水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就用于提高战舰的生存能力
    由此可见,“俾斯麦”号发生大爆炸突然沉没绝对是很不寻常的事情
    追究原因的话,首先就得考虑美国海军的十六英寸穿甲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都开始效仿德意志第二帝国,即根据交战距离研制与装备两种不同的主力舰主炮炮弹在这方面美国海军做得最为积极,而且也最先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大战爆发前,美国海军就装备了两种不同的十六英寸穿甲弹,即用于近战的轻弹与用于远战的重弹在战术使用上,轻弹适合用来攻击敌舰的侧舷,而重弹则主要用来打击敌舰的水平装甲
    根据中国海军利用缴获的美舰做的测试,MK6型十六英寸舰炮在发射轻弹时,能在一万五千米的距离上打穿四百二十毫米的表面渗碳装甲钢板,而且在采用了合适引信的情况下还能贯穿两道水密舱壁
    显然,这个穿甲能力大大过了实战需求
    只是,并非所有的十六英寸轻型穿甲弹都能够达到这样的穿甲能力说白了,达到这个穿甲能力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在中国海军做的数百次测试中,只有一枚十六英寸轻弹达到了这个穿甲能力如果按照战时的标准,即穿透概率为百分之五十的话,MK6型舰炮发射十六英寸轻弹的穿甲能力在三百七十毫米左右
    显然,发生在“俾斯麦”号上的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当时,击中“俾斯麦”号尾部右侧的那枚十六英寸穿甲弹肯定打穿了三百二十毫米厚的主装甲带,随后贯穿了两道水密舱壁,最终击穿了主炮弹药库的侧面装甲,然后在主炮弹药库内爆炸
    从破坏情况来看,炮弹肯定是在存放发射药的底层舱室内爆炸的
    可以说,没有任何一艘战舰能够承受得住这么猛烈的打击要知道,“俾斯麦”号的尾部主炮弹药库负责向两座主炮炮塔供弹,存放的发射药过了一百吨,而当时的剩余量肯定在五十吨以上
    五十吨炸药突然爆炸,“俾斯麦”号不沉才是怪事
    当然,“俾斯麦”号迅沉没,也与其设计上的问题有关
    在防护设计上,“俾斯麦”号极为重视纵向防护,舰体水线以下部位,由十二道与中轴并行的隔舱分割开来,形成了十三条水密区域问题是,其横向防护设计就很不理想,仅分成了十三个主要隔舱要命的是,连接这些主要隔舱的水密门的设计也不够合理,而且肯定存在质量问题
    事实上,最主要的还是重
    别忘了,“俾斯麦”级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建造的第一艘后条约型主力舰也就是说,其初始设计始于条约时代,因此其最初的设计排水量只有三万五千吨,而建成时的标准排水量高达四万一千吨
    也就是说,“俾斯麦”级在建成的时候,比初始设计增中了百分之十二
    问题是,“俾斯麦”级的舰体结构根本就没有在后期设计中做太大的改动,毕竟这么做的话会导致设计工作量成倍增长,从而使设计时间大幅度延长,而帝国海军根本不可能等上几年再建造快战列舰
    由此就导致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即“俾斯麦”级的储备浮力严重偏低
    在建成之后,这个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即在试航的时候,如果达到满载排水量,其干舷高度比海军的最低要求还低了一米多,造成舰面严重上浪,对四座主炮炮塔、特别是设置在水平甲板上的两座炮塔的影响非常严重
    按理说,应该为“俾斯麦”级减重
    问题是,帝国海军不但没有为“俾斯麦”级减重,反而在其正式服役之后的几次大改与大修中大幅度增加了其排水量比如,增加了一层厚度为五十毫米的露天甲板,导致排水量增加了一千多吨又比如,增加了数十门高射炮,导致排水量增加了数百吨结果就是,“俾斯麦”号在出海的时候,根本不可能装满所有油舱,其最大续航力由最初的八千五百海里锐减到了六千海里以内
    通过减少载油量,能够降低排水量
    只是,减少载油量无法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主要就是,油舱都在水线以下,而增加的重量全在水线以上
    说得简单一些,“俾斯麦”号的稳定性很不理想
    可以说,严重载、以及稳定性不佳,才是“俾斯麦”号在弹药库大爆炸之后迅沉没的罪魁祸首
    战后,有人用计算机做了模拟试验,得出的结论时,“俾斯麦”号在设得兰海战中的抗沉性能极为糟糕,只要有两个主要水密舱段进水、以及抽水设备遭到破坏,就算舰体没有断裂也肯定会沉没
    显然,那枚由美舰打出的炮弹,只是引发了这些问题
    当然,也必须承认,美舰的运气非常好,不但选中了一枚最好的穿甲弹,而且正好命中了“俾斯麦”号的要害
    “俾斯麦”号战沉,不但导致斯佩等两千多名官兵阵亡,还导致公海舰队失去指挥
    虽然按照规矩,此时将由“提尔皮茨”号的舰长舍尔上校其祖父就是帝国海军的舍尔上将指挥舰队作战,但是在慌乱之中,舍尔上校并没有立即接过指挥权,而且其他舰长也没有反应过来
    此时,“提尔皮茨”号的处境也极为凶险
    在之前的十分钟里,“提尔皮茨”号已经挨了三枚十六英寸穿甲弹,虽然只有一枚穿甲弹命中了要害部位,而且没有造成致命损伤,但是该舰已经失去了一座主炮炮塔,右侧的副炮全部丧失了战斗力
    所幸的是,“提尔皮茨”号没有浪费这个机会
    在此期间,“提尔皮茨”号至少命中了“印第安纳”号七次,而且至少有三次击中了该舰的要害部位事实上,也正是“提尔皮茨”号的凶猛火力,让“印第安纳”号提前把炮口转移了过来
    重要的是,“提尔皮茨”号舰体没有遭到严重破坏,动力系统也没有受损
    也就是说,如果舍尔上校下达撤退命令,至少“提尔皮茨”号能够逃走,两艘“沙恩霍斯特”级也有机会逃走
    问题是,舍尔上校没有及时下达撤退命令(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第三百一十章 勇猛精神
    舍尔的迟疑,使“提尔皮茨”号步入了“俾斯麦”号的后尘
    “俾斯麦”号突然爆炸沉没,即让美舰上的官兵万分震惊,也极大的激励了美军官兵的士气与斗志
    在“俾斯麦”号沉没后大约三分钟,两艘美舰的炮口都对准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