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前世缘今生定-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搞不懂这男人这么热心地让她买张家的这个养媳妇倒底是为了什么?

    “我再一遍,给他五块银元。因为我欠他家的情。”何三官重复了一次,后面那一句他纯粹是现编的,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理由来解释让她这样做的理由了。

    “哦?是真的吗?”柳衣衣又追问了一句,见男人微微点头,也就不作声了。既然男人了原委,她尽管不太相信,但还是接受了。可是毕竟是五块银元啊,想起来都觉得肉痛

    何三官回来后让继娘再次出面去芦花浜找柳衣衣,这次一切都出乎意料地顺利。

    那柳衣衣再无二话,很爽气地舀出了五块银元,交与了菊花。

    经过菊花几个来回的奔波商量,两家很快商定了青柳去王家的日期:腊月二十二。

    这日子,正好是阿大——不,现在叫小毛了——出嫁做上门女婿的一个月零十天。

    出嫁到沈家木桥的小毛知道妹子要去芦花浜王家做童养媳后,特地和新娘子沈小咪一起回了趟娘家,他挑了两只箩筐,为妹子带来了一块烤花包头巾(当地风俗,女人外出干活时包在头上的布巾,用以遮蔽风雨和阳光。)和一双黑布圆口单鞋和一双白色家织袜,这是青柳的新嫂嫂特地为小姑妹做的。?p》

    硗饣垢改感值芩屠戳四昊酰阂豢橹砣狻⒁恢浑缰频亩旌鸵惶跸逃悖约耙淮贾厝锏耐淼久住0⒏蚱蘅吹蕉酉备舅屠戳苏饷炊喽鳎郎蚣业募揖潮人液枚嗔耍釉谏蚣业牡匚凰坪跻膊幌蟊鸬纳厦排瞿前愕拖拢倏葱》蚱薅硕鞫靼难樱蹙跣牢浚刃睦锏哪歉龈泶褡芩惴畔铝耍虼司涂男牡赜枚酉备疽ɡ吹亩魃樟艘蛔啦耍患易尤热饶帜值靥崆肮四辍?p》

    腊月二十二上午,菊花一早就吃过了早饭,把自己打扮得利利落落清清爽爽,鬓边还插了一朵红腊梅,一步三摇地到了阿根家。

    阿柳妈早就把女儿装扮好了,只见她穿着一件半新的蓝底小白花棉袍,这是她姆妈化了好几天时间将她自己的棉袍改小而成的;脚上是一双蔟新的青布棉鞋;额前刘海齐眉,一头绵软的乌发在脑后编成一根细细的辫子,辫根上和辫梢上都扎着红头绳,鬓旁,还插了一朵粉色的小绢花。这小绢花还是她姆妈做新娘时戴过的,二十年来一直珍藏在房中的大木箱底下,竟然没有一丝褪色,仍然粉艳照人。

    青柳今天的打扮完全是一个小新娘的样子。

    看到菊花进门,姆妈赶紧从房里舀出一个小布包来塞进女儿怀里,包里是青柳的几件日常换洗衣服以及小毛夫妻送的鞋袜。

    “阿大娘,这个就不用舀了吧?到了王家什么都有,还怕会缺了青柳穿的?”菊花对带小包有异议。

    “不,还是带上吧。我们家的虽然穷,但从来没有亏待了女儿,衣服虽然破旧,但也是来自娘家人的一种挂念,阿柳万一在婆家想家了,就可舀出旧衣服来看看姆妈为她缝制的针线,也算是一种念想吧。”

    听阿柳妈这么一,菊花就不再作声。

    该的该关照的话,阿柳妈昨天晚上都事无巨细地一一和女儿过了,但今天,她牵着女儿的手又重新一样样关照了一遍又一遍,到了场院里,她终于忍不住蹲下身抱着女儿哭了起来,久久不愿放手

    

章节目录 第二十五章痛别

    青柳虽然先前过愿意去王家做养媳妇,但此时看到姆妈哭就也抱着姆妈哭成个小小的泪人儿,看得闻讯前来的村人们无不唏嘘不已。

    阿根本来想送女儿到芦花浜的,但最后想想千里相送终有一别,女儿总是人家的人了,送那么远徒增伤心而已,还不如不送,所以最后,只把女儿送出屋门就回身进了房间再不出来。

    阿五吃过早饭就躲到了灶间里,家中连遭变故,三阿哥死了,大阿哥走了,现在,唯一的妹妹也要永远离开家了,本来热热闹闹的一家六口,骤然间只剩下了冷冷清清的三口人,这么大的变故和强烈的反差,让阿五小小的心里实在承受不了,所以就干脆逃避躲着不见人。

    看看日头已跳出地面,估摸着已是辰时三刻,看到青柳母女相拥在场院里仍然哭得肝肠寸断,菊花不禁有些焦急起来,芦花浜虽然不太远,但带着青柳约摸得走上半个时辰,如果去晚了,怕那王家娘子等得不耐烦,想到此,老婆子就上前劝道:“阿柳妈,今天可是个好日子啊,让你这一通哭可别把时辰给误了。”

    阿柳妈知道这是实话,因此强忍住离别之痛,把青柳的手从自己身上掰开,了句:“阿柳,我的囡,以后姆妈阿爸不在身边,你就要自己照顾自己了记住了,你进了王家门就是王家人,有了什么委屈你都得忍着,可千万别使性子,啊?”到这里已是泣不成声,不顾背后青柳的嘶声哭叫,捂住嘴转身颠着小脚进屋回身关上了门,倚在门上滑落在地上,捂着脸低低呜咽起来。

    外面,菊花紧紧抓住青柳的一只小手,向屋里喊了声:“阿根阿大娘,我带青柳走了啊,你们就放心吧!”然后就扯着青柳上了路,也不管青柳向身后伸着小手高声哭喊着姆妈阿爸。

    直到走出了杨柳村的地界,一直呜呜哭泣的青柳才停住了啼哭,她挣脱了婆婆牵着她的手,拭去了脸上的泪痕,然后转头看着身边的田野景色。

    今天天气很好,蔚蓝色的天空飘着几片云絮,悠悠地飘向南方;一行不知名的鸟儿排着队在高空振翅飞翔,不时传来几声鸣叫;阳光暖暖地照在大地上,抚熨着夜里微冻的土地。田野里农人种植的几丛蔬菜点缀在一片枯黄间,给这世界带来了些许生机。

    “婆婆,这是什么啊?”青柳终究是个小孩子,刚才离别父母时的伤痛和哭泣经过沿路风景的陶怡早就抛到了脑后,指着路边的几朵小白花问道。

    “哦?”菊花本来不想理这小妮子的,但看到她殷切纯净的目光,又不忍拒绝,就勉为其难地弯下了老腰凑近小花细细看了下,嘴里也不由轻轻“噫”了一声,她知道这是生长在当地的一种野草,土名叫**草,将草杆折断后会在折断面冒出白色的草汁来,类似奶汁,故而叫这名。这草其实青柳也认得,她在春天曾割过喂兔子,但她却没看到过这草会开花,所以才会有此问。

    但是按理这草长在春天,秋天开花结籽,到了冬天应该早就冻死了啊?怎么竟然会在冬天开起花来呢?所以菊花也看不懂了,一时不由疑惑地“噫”了一声。

    “这就是**草的花啊,阿柳不识得吗?”菊花低头回答青柳,又去牵住了她的小手。不知为什么,抓住了青柳的手,这菊花才会觉得安心。

    “哦,**草的花是这样的啊?”青柳憬悟道。

    “可不是么?阿柳,我们要快点走了,迟了,怕你未来的婆阿妈会不高兴哩。”菊花很庆幸这青柳没有裹脚,要不然,她肯定得在半道上背她走了。

    “噢,知道了婆婆。”青柳乖巧地应道,同时脚下加快了步子。

    “婆婆,你我未来的婆阿妈会不会很凶啊?”走了一会儿,青柳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抬头问菊花。

    “呃,这个”菊花一时答不上来。从她和柳衣衣的几次见面得出的结论来,这个漂亮小娘子肯定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青柳进了门以后不定会给她吃苦头,但在青柳面前,她又不能直;如果违心柳衣衣是个慈祥温和好相与的长辈,又不定会让年幼而缺少心计的青柳吃更大的亏,所以沉吟良久,也想不出一句合适的话来,最后只好岔开话题。

    “阿柳,你要记住,到了王家,可不象在自己家里时那样随便,记得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不管有没有做错事,婆阿妈凶你时,千万别回嘴,你只要低头不吭声就好,知道吗?”

    “知道了。”青柳认真地答道,“这个,昨晚姆妈也和我过的。”

    “你看看,又乱话了吧?婆婆再一遍,在王家如果你婆阿妈凶你,千万别回嘴,一句也别,只要听着就好了,不管你明白不明白,记~住~了~吗?”一看青柳还是没领悟她的意思,菊花不由急了起来,又重新了一遍。

    “噢,记住了。”青柳抬起头来向菊花郑重地点了点头。

    这次,她是真的懂了。

    前方,可以隐隐望见一片屋宇,芦花浜到了。

    腊月二十二,是芦花浜的逢集日,加上快过年了,狭窄的街道上摩肩接踵人流拥挤,街边摆满了小摊头,那些小贩不住声地吆喝招睐着行人,人声嘈杂沸腾,置身在这闹市中,每一句话都得提高了嗓门嘶喊。

    青柳紧紧地抓住婆婆的手,生怕把自己挤丢了,一边往前挤,一边好奇地看着身边的一切。长到七岁,她还从来没到过集镇,也没看到过这么多的人和这么多的摊贩上和摊贩上红红鸀鸀的漂亮东西,一双眼睛忙乱地东张西望着,显得不够用了。

    忽然,一个小男孩迅速从她们身边的人缝里象一条鱼一样滑过,手里还高举着一只用青鸀的竹叶做成的小风车,青柳还没看清风车的样子,就听得后面一个尖细的声音叫道“阿哥,快给我!再不给我,我去告诉阿爸了!”回过头去,只见一个和青柳差不多年纪的小女孩边喊边追了过来。

    青柳下意识地侧过身子,让女孩通过,那女孩经过她身边时朝她感激地笑了笑,然后就只顾追前面的阿哥去了。

    青柳不由自主地站定身子,望着女孩的身影迅速消逝在人群里,呆呆出起神来。这一幕她是何其熟悉,以前在家里和哥哥们玩耍时,她也曾这样追着哥哥们跑,只是她比刚才的女孩似乎幸运一点,她的哥哥们不会让她辛苦地跑多久就会把她想要的东西给她。可是,这样的场景好象已经永远地离她而去了。这点,那女孩似乎就比她幸运多了。

    “咦?阿柳怎么不走了?”菊花刚才只顾自己前行,一时没注意到青柳并没有跟上来,一经发现,不由吓出一身冷汗,赶紧回身寻找,还好没找多远就看到青柳立在街中心发呆,忙过去一把拉住她的手,急急问道。

    “哦?婆婆,你看这摊上的头花多漂亮啊!”青柳回过神来,指着街边小摊上的东西。

    “喔,阿柳要是看着这头花漂亮,等会见了王家婆婆,就让她为你买一朵吧。现在,我们还是快走吧,那个王家婆婆等得要心焦了。”菊花没等话完,就牵着青柳的手继续前行。

    不远处,就是柳衣衣和她约好见面的那家叫“清韵香”的茶馆。

    

章节目录 第二十六章茶馆

    茶馆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它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晋时,当时只是一个茶摊,没有固定场所,仅为路人解渴而已。至唐时方形成固定的茶馆,并逐渐从盛产茶叶的南方流传至北方城市,除了予人解渴外还兼备了休息和进食的功能。

    至宋时,中国茶馆进入了兴盛时期,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里就画了许多茶馆,而北宋文学家孟元老的《东京华梦录》中的记载则更让人感受到当时茶肆的兴盛:“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毎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则旧曹门街,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看得出来,此时的茶馆又增添了许多特殊功能,可供人们喝茶聊天、品尝小吃、谈生意、做买卖,进行各种演艺活动、行业聚会等。

    到明清之时,品茗之风更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市民阶层不断扩大,民丰物富造成了市民们对各种娱乐生活的需求,而作为一种集休闲、饮食、娱乐、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大众活动场所,茶馆更成了人们的首选。

    清未,中国经历了战争和贫困,茶馆一度衰微,但在江南一带,乡间的小茶馆仍然顽强地生存着,这种小茶馆只有一个门面和一只老虎灶,店堂里摆几张简陋的方桌,四边各横一只长板凳。小茶馆里只有一个跑堂和一个收账的两个人,跑堂的管泡茶和擦桌子并洗刷茶壶茶盅,收帐的管收钱和烧水。

    茶大都是周边乡村里家境较好儿子们又比较孝顺的老头儿。

    南方乡下,老太婆们一天忙到晚,忙完家务还要纺纱织布,要不就是帮着带孙子孙女,从没有个空闲的时候。但老头们就不同了,他们干不动农活了以后,每天除了抽旱烟扫扫地外就没事可干了,连抱个小孩子儿子媳妇都不称心,于是乐得轻松。夏天他们在坐在荫凉下乘凉聊天,冬天则在太阳底下打瞌充。日子过得悠闲而惬意。当然,儿子不孝的又另当别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