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艺术-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故事,告诉我勤能补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何为孩子树立历史上的榜样,树立当代人的榜样,尤其是树立身边人的榜样。给孩子们精心地设计一个竞争的小天地,让他们从远到近都有榜样和目标去学习,逐渐接近目标甚至超越目标。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是自甘落后的。如何调动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焕发起学习的热情,在如今,有太多的事物吸引孩子的兴趣,有太多的诱惑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的情况下,这尤其是家长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个人自从降生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和锻炼,从吃喝、走路到说话……其中每一样无不是经过大量、反复的练习才掌握和熟练的,而我们可曾觉得艰苦过?我们的孩子们在家长的高压下学外语、背单词、考级,几年下来也未必能很好地进行交流和应用。而双语家庭背景的孩子,在没有逼迫、没有为语言特意刻苦学习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在三、四岁时就能够流利地用双语和大人沟通了。为什么?因为语言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他对他的生活和周围的人充满好奇和兴趣,所以那些没完没了的重复练习不仅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而且是他们所期望的。而大量的重复、加深、巩固就是这样日复一日、日积月累不知不觉地完成的。孩子是最善于模仿和学习的,永远对不懂的事物充满好奇,如果家长们能够适时地满足他们的好奇,使学习的内容融入孩子生活,让孩子浸润其中,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习自然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需求,而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    
    我曾经听一些家长说,在最开始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形成规律的学习、生活作息的时候有点费劲,但一旦规律形成了,学习内容成了孩子生活规律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用过多的督促孩子也能较自觉地学习,顺利成长。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就为他们持久地进行知识的积累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环境。我认识的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本来学习非常好,后来小表姐和姥爷姥姥来他家同住了一阵,结果这段时间孩子的学习成绩骤然下降。家长不断地责备孩子不用功,完全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大人们的安排,搅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规律和环境。    
    所以,聪明的家长不会要求孩子马上学会什么、掌握多少,他们只是日复一日地坚持,细水长流地熏陶,旁敲侧击地灌输,耐心地累积和等待,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走上健康的学习轨道。    
    其实,学习优秀的孩子,无一不在付出努力,再聪明的孩子,也不能仅靠聪明就能取胜。但有时候,一些孩子不愿让别人认为自己死用功,故意装作不太用功的样子,其实回到家中猛下功夫。一些不明缘由的孩子见状,觉得那些同学不好好学也能成功,自己便放松要求,等成绩单下来就发蒙了,还以为自己比别人笨呢,其实他的“笨”就在于没有下笨功夫。我就有两个学生,同在一所学校,同练一首肖邦圆舞曲。在交流经验时,一个基础稍差的孩子言称自己每天只练半个小时,另一个技术较好的孩子觉得自己练那么长时间才比她强一点,挺没面子的,于是也放慢了脚步,后来才知道,这个基础稍差的孩子耍了个小心眼儿,放烟雾弹,其实她每天光一个颤音就练半个多小时……古今中外从来没有不下“笨功夫”的天才,殷承宗为练一个装饰音、一个小节,下定决心练不好不睡觉,竟一天练了8个小时。而傅聪,七十多岁的高龄,每天还要练7个小时的钢琴。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世上没有免费的晚餐,也从没有不付艰辛的收获。    
    所以,家长们虽然心疼孩子,希望他们快乐,但对孩子严格要求和悉心的调教是必需的。否则就像卢梭所说的:“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当然这个度要掌握得适当,标准也要力所能及,因人而异,既不能没有压力,也不能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要让孩子们知道只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取得的一个个成绩,树立起孩子在心理上面对社会、面对竞争的自信。    
    过去的读书人吃苦追求的是功名利禄,现在孩子用功也多是为了有个好的前程。其实,磨练出货真价实的本领比虚有的功名更加宝贵,培养出好的品性和内涵比拥有财富更加富有,功名利禄不过是身外之物、过眼的烟云,而日积月累修炼来的品性和素养却如影相随,不仅显示出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并且享用一生。这样,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才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穿越艺术》 漫话学习与教育个性化的教育(1)

    把教师比做园丁,是一种很形象、也很恰当的比喻,因为教师如同园丁那样精心地种植禾苗,培育花木,以期“桃李满天下”。园丁和教师有着很多共通之处,他们肩负的责任是一样的。    
    在耕种上讲究不违农时,该播种时就要及时播种,否则耽误了最佳时机就会影响收获;该补充养分时就要及时地浇水施肥,否则禾苗就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该除虫时就要及时地对症下药,否则任其发展就可能损失惨重。就像我们家里种的葡萄,年年丰收,可年年都被不知名的甲壳虫、马蜂以及叫声极其动听的鸟儿们分享,最后真正能吃到嘴里的已所剩无几了。    
    植物成长是有规律的,人的成长,同样存在许多规律和潜在规则,如果了解和掌握这些成长的规律、懂得教育的规则,就能够抓住时机给予恰当的指导。比如从孩子刚出生开始,就在他们运动、认知以及语言等等的关键期,给予他们本阶段所需要的帮助,就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对孩子的叛逆时期及青春期有所了解,就会有所准备地对待逆反心理和其他可能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从而少走弯路。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受到教育了。”每个孩子,从出生开始,无一不对眼前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解它、探索它的渴望。他们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因为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还很陌生,新奇和未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所有的人,生下来就希望懂得一切。”所以只要恰当地引导,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孩子们在学龄前,如果用做游戏、讲故事等他们喜欢的形式,让他们感受和认知社会,他们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并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很多学习可能被孩子认为是玩的一部分,成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边玩边学,并不觉得学习是一项强加给他们的任务。又比如,在学习语言的阶段,用讲故事、背歌谣的方法让他们练习语言的韵律,记住其中的一些内容,他们也会以此为乐事。教育者不必单纯追求他们是否会“念”,是否背得一字不差,而是要激发起他们的兴趣。那些在不经意的玩耍间被灌输进孩子大脑的知识,可能会在他们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从而奠定他们知识的基础,并或深或浅地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    
    学习音乐的道理也是如此。生命从萌芽到诞生,美妙的音乐就开始与之发生共振,对稚嫩的生命产生微妙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使他与外界的沟通多了一条途径,使他从音乐中获得美感、悟性和力量。当孩子咿呀学语时,如果人们能经常为他哼唱歌谣或让他听一些适宜的音乐,那么尽管还不准确,但这时他也能或多或少地跟着哼上几句了,随着程度的加深,以及在家长的不断鼓励下,逐渐学会并喜欢上唱歌和音乐。从小接受音乐教育的孩子,一般乐感会很好,不仅唱歌,有的还爱摆弄、敲打乐器,这些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最初缺乏一定的音乐启蒙,长大后即使学习音乐,与那些从小受过音乐启蒙教育的孩子相比也会有明显的差距,在乐感、节奏感方面的表现都会有所不足。    
    尽管音乐教育非常有价值,但这些教育都应该在孩子喜欢和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任何强加于人的热切和操之过急,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损伤孩子的兴趣,反而欲速而不达。一些家长在孩子学习乐器的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有的家庭一有孩子便购置了钢琴,一厢情愿地为下一代规划出今后的道路,但没有耐心地引导他的兴趣,而只是给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这样的学习最后往往适得其反。毕竟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所在,不能千篇一律地要求。    
    青年钢琴家陈萨,起初父亲是让她学习小提琴的,但刚滿5岁的陈萨人小主意大,她勇敢地告诉小提琴老师:她不喜欢小提琴,而是想学钢琴。虽然小提琴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乐器,它的歌唱性是钢琴望尘莫及的,然而,白菜、萝卜各有所爱。于是父母并没有按照自己当初的设计坚持让她学习小提琴,而是在买不起钢琴的情况下,母亲每天起个大早,带着陈萨到单位的礼堂去偷偷地练习,直练到别人上班才收兵。9岁时,陈萨在四川音乐学院但昭义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每次都不辞辛苦地从重庆坐火车前往成都。天道酬勤,1992年,她在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上获得专业组第一名。后来,又在国内外的钢琴大赛中获得许多奖项,成为著名的青年钢琴家。对于陈萨的成功,人们钦佩的不仅仅是这个懂事而执着的小女孩所付出的努力,更是对她的父母充满敬意。如果不是他们尊重孩子的意愿,并尽自己一切能力帮助孩子实现意愿,这朵生长在岩石峭壁上的花朵绝不会开得这么绚丽。


《穿越艺术》 漫话学习与教育个性化的教育(2)

    难怪苏霍姆林斯基把“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当做“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所以,家长的期望无论多么美好,理由多么充分,终究代替不了孩子们自己的选择,千万不要固执地将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只有因势利导,根据孩子独有的特点、个性和喜好,细心地体会和深入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他们的潜能。正如庄子所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孩子们在似懂非懂之中,受到的启迪和感悟各不相同。同样讲述安徒生童话,有的孩子喜欢它的语言,有的喜欢它的情节,有的喜欢它的人物,有的喜欢它表现出的道理。所以,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能力也各有侧重。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问题,有的孩子演奏技巧很好,但音乐感不那么出色,而有的孩子音乐感很好,却忽略技术的重要。同样一个人在性格和智力等方面也会有很多差异和区别,有的人这方面强,有的人那方面强;有的人成熟得早,有的人成熟得晚;有的人逻辑思维好,有的人形象思维好;有的人擅长用脑,有的人擅长动手……。所以,如果以人为的方法、进度、要求来规范每一个孩子,恐怕难以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就像不同的花草一样,有的喜湿有的喜干,有的喜阴有的喜阳,只有根据不同孩子的特质因材施教,才能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而使孩子们都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我在教孩子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深有感触,孩子们因人而异,从能力到性格区别很大。从性格来讲,有些孩子自信,自我感觉良好,表现欲也很强;有些则内向而谨慎,无论事先准备得多么充分,总是不自信,一到台上就紧张、容易打折扣。对这两种性格的孩子,我用完全不同的方法训练。对于那种自信的,能够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的孩子,我会尝试着给他们继续加码,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音乐和技术要表现完整,还要在音乐的风格上狠下功夫,要把不同时代作曲家的不同风格充分而准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他们对乐曲产生的时代和那个作曲家鲜明的风格有充分的了解。比如,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同属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家,莫扎特比贝多芬年长14岁,贝多芬的早期作品与莫扎特还有相似之处,到后来就截然不同了。类似这样的要求,如果学生能够达到,就提升了一个层面,而不仅仅停留在“表现完整”这个阶段。这样做虽然有相当的难度,但对于那些喜欢挑战的孩子来说,只要你挖掘,他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