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救世主-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巷子入口非常狭窄,大约只能容许两个成人并排通过,就算狭窄至此,小巷里还摆放了一些贩卖香烟、饮料、五香蛋的小摊子。
    箫和做贼心虚,不敢直接进入小巷,拉着炎颛和阿福先拐进了字画店。
    该家字画店面积不小,店里布置得古色古香,灯光柔和,书画挂满四壁,角落松散地摆了一些红木饰品。不说店里货品价值如何,光是一对陈列货品的圆形木雕古玩架就价值不菲。店里唯一一个看起来比较现代化的就是正处店中心的一个玻璃柜,柜子里罗列了不少精致小巧的玉石首饰一类。此时,店员就站在这个玻璃柜边。
    店里游人不少,箫和两人进来也没有引起别人注意。只是炎颛高大的身材、酷帅的外表引得几个女游客多看了两眼。
    穿着长袍马褂的店员正在向一帮游客解说什么,箫和拉着炎颛也凑了过去。
    「……该亭到底建于何时己不可考,但明、清二朝时期都有对其进行修缮的记录,七十年代初期不幸毁于文革,后在八十年代中期重建。」
    虽然没有听到开头,但听店员这么一解说,作为当地人的箫和还是马上就反应过来店员说的应该是老庙的标志之一守望亭。
    「有人说守望亭建殿北宋初年,」
    果然。箫和不打算再听,正准备到一边随便看看。
    「其证据就在于一具尸骨。」
    尸骨?这倒是第一次听说,箫和好奇下又转回了身。
    炎颛不想挤进人堆,就在外围站着。这一年多来他对如何收敛自身气息已经做得很好,不再像以前一样,一走进人堆就能形成真空带。
    阿福是箫和到哪里他到哪里,自然就跟箫和一起挤到店员面前
    不止箫和好奇,周围的游客们也都被店员勾起了兴趣,一起围了过来。
    看游客们如此感兴趣,店员的表情越发高深莫测,说起话来都带了点单田芳评书的味道。
    「这具尸骨在八十年代中期重建守望亭时被发现。该尸骨就埋在该亭的亭基下。一开始大家还以为发现了谋杀案,后经公安局转考古局考证得知,该尸骨应属于北宋初期人物。至于为何亭子下面会有尸骨,专家怀疑这十有八九跟奠基有关。」
    「呀!好残忍。」有女游客不忍。
    该店员笑眯眯地道:「呵呵,是很残忍。不过在古时候修建某些建筑时确实会用活人来进行奠基,据说奠基这一说法还是由来自鲁班大师。当然到底是不是鲁班提出的,谁也不知道。都是传说,大家听过就算。」
    店员话锋一转,「这具尸骨被发现时其实还有些随葬品。」
    箫和翘起大么指,人才啊。
    路过的游人看这家店人多,本着人多货好的心理,十个有三个会进这家店转一圈。看到游客增多,隔帘一掀,又从后面走出一名年约半百的老者。
    看到不断有游客走进店里,该店员心花怒放,说得越发起劲。
    「可惜的是,这名宋人的随葬物品在挖掘出来后不久就失踪了一大半。而当时参与围观和挖掘的人太多,警方想要调查也无从调查起,最后对于这些随葬品下落的调查也只好不了了之。」
    「奇怪,你说的事我怎么不知道?我就是N城人,来老庙无数次了,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大概也察觉到店员的目的,不高兴被骗的本城游客挑刺了。
    店员一点心慌的样儿都没有,不紧不慢地解释道:「这可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事,发现的随葬品也不多,没有特别报导,知道的人自然就少。不过如果有人认识这附近的老居民,肯定有人能记得这事。」
    「哦?我看你也不是本地人,你怎么能知道得这么清楚?」挑刺的男青年看样子也是个强头,说话冲得很。
    店员没有生气,依旧用不紧不慢的声调道:「我虽然不是这里人,可我们掌柜的是啊。当初那奠基的宋人被挖出来,我们掌柜曾亲眼看见。可惜我们掌柜的下手太慢,否则……呵呵。」
    游客们一起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未。那挑刺的男青年看店员一直好脾气的样儿,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低头看起玻璃柜中的展品。
    咳嗽一声,该店员顺势把手指向身前的玻璃柜。
    「上个月初,我店得到了一些精品。其中有三块玉石配饰引起了我们掌柜的兴趣。大家请看,就是这最左边陈列的三件小配饰。分别为发饰、玉佩和腰带上的扣环。别看这三件东西小,却是货真价实的宋初古玉制样。我们掌柜的第一眼看见就觉得像是他当初看到的那名宋人的随葬品,当即就花了大价钱买了下来。」
    「真的假的啊?」不少游客起哄道。
    店员脸色一正道:「古玩这东西考的就是眼光,没人敢打包票说是真是假。再说清朝以前的东西谁敢真的挂牌出来卖。人家搞拍卖的也是拍卖私人收藏品。我们掌柜的觉得这三件饰品是真货,至于诸位贵人如何看,那就是各花入各眼。所以说古玩要淘,淘到了就是您的福气,我们店在N城古玩界也算小有名气,很多收藏家都喜欢到我们店来淘货。如果里面没有真货,我们店也不可能在这条街开二十多年。诸位说是不是?」
    箫和点点头,这店员着实厉害,一番话说的让人抓不住把柄,即表示自己没有倒卖文物,又点出非以假货骗人,虚虚实实,就看你自己怎么判断。
    听店员这么一说,游客中本来不想买东西只是进来看热闹的,也起了在这家店好好看看的心思。
    「本店虽然不敢保证这三枚玉饰就是那宋人佩戴的,也不敢肯定是否真的出自北宋初期,但无论从玉饰的式样、成色、还是雕功来看,确实很像是宋代出品。」
    箫和即使对古玩没兴趣,也忍不住低头仔细去看那三块玉饰。
    「能不能拿出来看?」刚刚进来不久的一位老年游客问道。
    阿福觉得声音熟悉,回头一看,当即嘟起嘴。又看到那对中年夫妻了。
    老者也注意到阿福,对他点头微笑。
    阿福头一拧,给了他一个后脑勺。
    老者为这少年的孩子气失笑。
    「抱歉,涉及到安全问题,除非真正想买的客人,否则还请就这样观看。」店员礼貌地拒绝。
    一听不能拿出来看,围在玻璃柜前的游客一下散了一半。
    店员对此完全没有失落的表情,古董买卖就是这样,宁卖一人不卖百人。他做这行这么多年,谁是真正的潜在顾客几乎一眼就能看出。刚才走的那一半人基本上就是看热闹的,他当然不在乎。
    箫和回过头,目光一顿。他就说刚才的声音听着耳熟,一看果然是熟人。刚刚半个多小时前才见过。
    礼貌性地对老者点点头,老先生也回以微笑。两人就此目光错开,各看各的。
    小虎在他爸头顶上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抬起小爪子揉揉眼睛,趴在他爸头顶上就睡了。
    箫和特别注意了一下那位脾气不好的贵妇人,那位正在仰头看古玩架上的花瓶。此时的贵妇人完全看不出刚才的刻薄和尖锐,不过在箫和看来,这位就是颗埋在土里的地雷,不踩上没事,踩上就完蛋。
    箫和重新把目光落回玻璃柜,正确地说,他的目光落在了店员所介绍的三块玉饰中那块最大的玉佩上。
    眼看箫和的脸离玻璃越来越近,该店员忍不住开口了:  「这位先生,如果您真的感兴趣,我可以拿出来给您看看。」
    「哦?那你把中间那块玉佩拿给我看一下。」
    正在无聊观看字画的炎颛听箫和开口,立刻走到他身边。
    那位贵妇人注意到炎颛,顺便也发现了箫和,脸色当即就变得难看至极,在看到自己丈夫也在玻璃柜边后,冷着脸也走了过来。
    该店员用钥匙打开玻璃柜门,戴着手套从柜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了那块玉佩。
    看到店员拿出玉佩,没离开玻璃柜的几位游客一起抬头望向那块玉佩。
    店员对游客们露出的混杂了各种意义的眼光非常满足,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很抱歉,您只能从我手上观看。您需要观看哪个部位,我可以展示给您看。需要放大镜吗?」
    箫和摇摇手,示意店员把手向他靠近一点。
    店员双手捧着玉佩送到箫和面前。
    「能立起来吗?」
    「好的。」店员依言用双手的么指和食指捏着玉佩边缘,把它立起。
    「我也能看看吗?」刚才就对玉饰表示出兴趣的老者问。
    「当然可以。」店员巴不得有人竞争,立刻把玉佩递到老者面前给他看。
    老者仔细看了看,没说话。
    这块玉佩刚才放在玻璃柜中时,因为灯光和角度的问题,品相看起来相当不错。可一拿出来,顿时就显出瑕疵了。
    形状倒是非常具有宋朝时代特征的鱼式佩式样。整体雕工马马虎虎可以说是古朴大方,但玉的成色实在不怎么样。整块玉佩约巴掌大,可除了边缘有点透明感,中间一片都相当混浊。最可惜的是,它上面用来穿绳的孔洞处出现了一个豁口,已经破坏了玉佩的完整性。
    店员眼光老辣,一看老者表情就知道对方没有多少购买意向,立刻把全副精神都放回了箫和身上。
    「这位先生您看,这块鱼式佩乃典型的宋朝玉佩式样,如果您担心它的真假,可以仔细看它的鱼纹。宋朝时期鱼式佩的鱼纹与其它朝代不同,首先分有鳞鱼与无鳞鱼,有鳞鱼样式古朴,略显呆板,它的鳞片由细阴线网格构成。您再看它的嘴、眼、鳍、尾……」
    箫和并没有仔细看这块玉佩的样式和品相,他在看玉佩中间那片混浊。
    一开始他还以为看错了,可看到后来越来越清晰,那里面明显有什么东西。
    「这块玉佩我很喜欢,不过我还想仔细看看。」
    「当然。」店员意会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双新的白手套,递给箫和。
    箫和戴上白手套接过玉佩,他发现该店员的眼神并不像他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的那样,那么重视这块玉佩。
    这个店员销售相当有一套啊。箫和再次由衷地感叹。也许这块玉佩真实情况只是不知从哪儿挖出的一块烂货,但经过这位店员的卖力「表演」和这么一番作派,就算有人对这块玉佩质地和年代产生怀疑,也不由要收起几分轻视。
    这同时也证明了包装的重要性。再差的商品,只要经过精心包装,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箫和在心中总结道。

第九章
  
  箫和拿着玉佩,细细感觉玉佩中传来的奇妙感觉。
  阿福也好奇地伸头看。这么块破石头有什么好看的?又不能吃,又不能玩。阿福很快就对这块玉佩失去兴趣。
  这块玉佩中肯定有东西。箫和已经可以肯定。在他的手掌接触到玉佩两分钟后,他已经能清楚看见玉佩中那团混浊物体的轮廓,圆形,颜色殷红。
  炎颛从后面拿过玉佩随便看了看,又扔回给箫和。
  速度快得让店员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
  「这位先生,请您不要……」
  你要买?不是没钱吗?
  箫和没有回答炎颛,却叹了口气,一脸惋惜的表情道:「可惜。」
  店员的眉毛不可抑制地动了动。
  「这位小兄弟对玉石也很有研究?」老者突然对箫和搭话道。
  箫和回以微笑,「不是很懂,玩票而已。」
  「你刚才说可惜,是指?」老先生看向箫和手中玉佩。他对箫和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感,只是作为行家来说,他并不想看到有人在他面前以高价买走一块烂玉。
  「哼,一个开出租车的能懂什么玉石。」贵妇人在一边低声讽刺。
  箫和当没听见,向老者解释道:「我说可惜,是指这块玉除了雕功可以勉强入眼,其他的实在不值一提。就算它真的是宋朝古玉,也只能卖个雕功,只可惜它却偏偏豁了一个口子。这下无论收藏还是佩戴都不太适合了。」
  老者听得直点头。别看人家是开出租车的,这见识可非一般两般,一番话几乎跟他的分析结果一样。
  「不过如果价格合适,我还是打算买回去。」
  本已经大为失望的店员眼睛一亮,有门。
  「哦?可是你刚才也说了这块玉佩已经不适合收藏。」老者不解。
   箫和掐准时机,颇为羞涩地笑了笑,「我父亲不懂这个,却很喜欢古董。我又没什么钱,如果这块玉佩价格合适,我打算买回去让他在老朋友间有个说头。」
  炎颛表情不动,就是觉得牙龈有点痒。
  老者恍然大悟,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对这名相貌精明的青年起了好感。人老了,谁不希望儿女孝顺?
  「好、好,那你问问这块玉怎么卖,如果超过五千就别买了。」
  一句话让店员差点想杀人。你都说了超过五千就别买,那你还让他问我价格干什么?
  箫和微笑,顺水推舟地询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