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子-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纷纷跑出来看热闹。
  
  罗老太太终于享受了一把众星捧月的风光,心中激动,不过脸上却是笑的如常。她不断给自己打气,她可是状元爷的奶奶,可不得得意忘形的给青丞丢脸。
  
  罗家人从罗老太太进宫心就没放下,看着罗老太太回来,罗宝根赶忙上前迎了迎罗老太太,等看着后面给罗家人的赏赐,心放下一些,不管怎么样,至少这次罗老太太进宫不是坏事。
  
  罗老太太进了屋子,罗宝根打发走了送罗老太太来的人,一家人都在正厅坐着,等着罗老太太说说,这进宫到底是为了什么?


☆、100·班师

  罗老太太看着等着自己消息的家中人;心头火热;对着等着她说话的自家人看了看,本来是想马上说出来给大家高兴高兴的;可一看到二妞;罗老太太就顿住了。二妞这几年在罗家住着,可谓是把家中人都得罪光了。
  
  自从罗老太太三年前把事情在大家面前点破,二妞就不再敢对着罗老太太说什么;再看着明显对着不耐烦的爹爹罗宝根和爷爷,她稍稍的安静了下来。等到三妞嫁了;罗老太太做了诰命夫人;二妞就更不敢跟罗老太太顶了。
  
  可这不代表二妞变乖了;恰恰相反,青丞中了状元做了官之后,二妞处处表现的高人一等。罗老太太过不惯呼奴唤婢的日子,再说家中也没几个人,所以家事都是罗老太太和钱氏在做。
  
  可三妞一嫁,家中事情自然就多了起来,二妞在家没说帮着,反而要钱氏买些丫头来服侍她。罗老太太看不惯她那张狂样,臭骂她一顿,她就使性子,什么事情也不做。就连她的女儿大丫她都不闻不问,丢给钱氏。
  
  钱氏自己有青和这个小儿子要照顾,那儿有时间去照顾这个外孙女,罗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能给青丞忙忙就不错了,更顾不上大丫了。等到了大丫生病后,家中人惊觉这个不满四岁的丫头竟然没有棉衣穿,而天天和她在一起的二妞却是早早的为自己做好了棉衣还做了皮袄。
  
  钱氏自责的同时是深深的失望,自己的孩子自己疼,做娘的都不疼了,还能指望谁?罗老太太本来就不太喜欢外姓的丫头,她曾经给二妞说过,既然罗家养大丫,户籍也在罗家,自然大丫要姓罗的,可二妞却不死活不肯。
  
  本来在罗老太太的眼里,自己的就要内外之分,而二妞这样,罗老太太就直接不插手,让钱氏这个做母亲的去管。可大丫被冻病了,就好像打了罗老太太一个大大的耳光,好像在说着罗老太太的不慈。
  
  罗老太太气了,告诉二妞,以后大丫她们罗家养着,可二妞自己养活自己,吃喝什么的也别想沾便宜,给家里干活才行,否则立马找媒婆把她嫁出去。
  
  钱氏也知道了自己这个女儿的不像话,也硬气的告诉二妞要是她再这样,就让家里人把她送回罗家村去,以后就当没她这个女儿。
  
  二妞在罗老太太和钱氏的联手镇压下总算在家做点家事了,也会关心关心大丫了。可对于罗家为她找人出嫁,她总是挑挑拣拣,以她的意思,再给她找的婆家起码要像三妞那样是个官绅之家。
  
  罗老太太听后,直接不管了,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反正罗家养的起,越到后来恐怕二妞能找的条件就越没有前面好,毕竟女子的年纪可是最大的克星。
  
  钱氏也为二妞操够了心,在二妞挑了十几个都不满意,还嫌她没尽力的时候,脾气不好的钱氏也撂挑子了。她还有两个儿子要张罗,三妞也生了个外孙,可没时间在一个不知好歹的女儿身上讨没趣。
  
  等到二妞发现,家中没人再为她张罗婚事的时候,已经晚了,她一个深闺妇人自然不认识人,也说不了自己的亲事,再等下去,她也知道讨不了好。等她期期艾艾的旁敲侧击的像钱氏说她的亲事的时,钱氏直接当做没听见。
  
  后来,二妞才安分下来,认识到了自己的再嫁之身,等今年钱氏在给她说了一门商户人家,二妞不敢挑了,答应下来,打算再过上几个月就把二妞嫁了,不然真等到青丞娶妻后,二妞还在家的话,罗家人也没法子向新媳妇说话。
  
  罗老太太从宫中回来,本来心情特别的好,可看见二妞,罗老太太心就冷静了下来。青丞当年中了状元,二妞仗着是他的姐姐就眼高于顶,恨不得她自己要嫁给状元才能配的上她。现在虽然说是给她找好了亲事,可等她知道了青丞要娶郡主,那她能安的下心出嫁?
  
  依着罗老太太对着二妞的了解,她一定会闹着退婚,然后仗着青丞的郡主媳妇给自己找一门权贵人家的。可那样人家郡主会不会乐意,特别是二妞还不知道感恩到时候要是在权贵人家闹出事情来,丢了郡主和罗家的脸面,郡主能放过她?
  
  皇家人就是再对你示好,可真生气起来,罗家能怎么办。人心都是偏的,罗老太太不愿意为着一个养不熟的孙女给孙子给罗家添麻烦。所以,她看着家中人,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罗老爷子和罗宝根夫妻去屋子里说话。
  
  被撇在一旁的二妞不服气,可看罗老太太心意已决 ,只好跺跺脚,带着大丫去了房间,表现自己生气了。为着怕二妞偷听,罗老太太还拜托竹嬷嬷替她看着二妞些。
  
  在屋子里,钱氏首先开口问道:“婆婆,贵妃娘娘到底为着什么宣你进宫啊?”
  
  罗老太太慢慢开口,带着得意的口吻说道:“阿秀,你可生了个好儿子,我们罗家有个好孙子。我们以后也不要到处给青丞找媳妇了,贵妃娘娘那儿说,皇上会给青丞赐婚的。”
  
  钱氏一听忙问道:“皇帝赐婚?是哪家的小姐?难道是公主?”后一句话,钱氏高声的惊呼道。
  
  罗老太太被钱氏的声音吵的皱了皱眉,她回道:“看你咋咋呼呼的样子,贵妃娘娘只是告诉我皇上会给青丞赐婚,可没告诉我到底赐哪家的小姐。可能让皇帝赐婚的,都是顶尖的人家,肯定亏不着我们青丞的。”
  
  钱氏一想也是,能被皇帝赐婚,那都是重臣之女,要是像她想的那样,皇帝给青丞赐个公主,她们家可就是皇亲国戚了。这么一想,钱氏就乐了。
  
  罗老爷子和罗宝根也在旁听着也是兴奋不已;能让皇帝赐婚,这是多大的荣耀啊。他们把罗家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青丞身上,而青丞小小年纪却从没有让他们失望过,现在更是能让皇帝赐婚,要是真的给赐婚公主,罗家以后的子嗣就是会有皇家血脉了。
  
  这对于在一辈子活在最底层的罗老爷子,简直就像做梦似得。而罗宝根一直都有着出人头地的心思,当年错过了,可他的儿子做到了,现在他未来的孙子可能有这么好的出身和背景,罗家的崛起眼看着就要势不可挡了。
  
  钱氏高兴过后,心中就有了一点担忧,媳妇太高能压的住吗?她自己大半辈子都在伺候婆婆,可自己儿子娶媳妇,儿媳妇身份那么高,自己肯定拿不起婆婆的款,说不定还得讨好儿媳妇。
  
  这么一想,钱氏的好心情就打折了,有些犹疑有些懊恼。真是的,儿媳妇身份太高也是难做啊、不过,钱氏转念一想,大儿媳妇自己做不了主,不是有青和媳妇,到时候怎么也要挑了各自能拿捏住,享享婆婆福。
  
  一个身份高的儿媳妇,一个能听自己话的儿媳妇,说出去面子里子都有了。一想到自己能被罗家村的人羡慕死了,钱氏就浑身舒坦,比吃了人参果都灵。
  
  罗老太太看着钱氏,再看看罗宝根,脸上严肃的说道:“阿秀,根儿!还有一件事情,你们得记着。今天这事你们给我瞒严实了,不要说出去,没到最后圣旨下来,就不要向外吐一个字,皇家的名声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们还有要小心些。”
  
  她看着钱氏的眼睛,一字一句砸在钱氏心上说道:“阿秀,特别是二妞,你一个字都不能说。你也是知道二妞的德行的,要是知道了她弟弟有了好亲事,肯定要张狂起来,你给她找的婚事她又得看不上了,要是闹出什么来,连累了青丞,可别说我老婆子没把丑话说前头,你这个做娘的到时候也逃不了干系。”
  
  钱氏对着二妞也是头疼,不知道小时候看着不错的女儿怎么长大了会变的这么自私自利,要是青丞真娶了贵女,二妞还没嫁出去,以着二妞的脾气说不准会做出什么来。可人家贵女可不是她这个做娘的,能让着她,到时候像婆婆说的那样连累了青丞,连累了罗家,那就糟了。
  
  钱氏对着罗老太太保证道:“婆婆,你放心,我知道轻重的。过几天,我再去问问近些日子有没有黄道吉日,赶紧把二妞嫁过去,也算了了一桩心事。那刘家当家人看着不错,虽然是二婚,可前头的婆娘又没留下个子女,家中有两个铺子,还有好几十亩田地,虽是京城乡下镇上的,可离着京城也不远,最重要的是上头没婆婆。二妞只要和他好好过日子也不会差的。”
  
  罗老太太是知道刘家的情况的,她知道钱氏不会害自己女儿,经过杜太太,没了婆婆的刘家却是是上上之选。可她想起了二妞那嫌贫爱富的性子,心里就嘀咕着,就怕二妞嫌弃人家是个商户,配不上她这个状元的姐姐。
  
  不过,她对着钱氏是不会说的,只是说道:“你看着办吧,越早越好,省的夜长梦多。等过些日子,青丞的婚事赐婚下来,罗家可有得忙了,到时候可就顾不上二妞了。”
  
  等青丞回来的时候,看着家里人红光满面的样子,心中就一个咯噔,难道今天真的赐婚了?等罗老太太仔仔细细的告诉了他,青丞有些破罐子破摔,反正还没下旨,他就先放放吧。说不定以后皇帝不愿意,或者是萧天遥改了心意了。虽然几率不大,可总比想着自己要娶亲生表妹好吧。
  
  而这个时候,在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云州传来捷报,大契派了使臣来大梁递上求和书,以求两国平息战事。不用打仗,不管是朝廷还是百姓就没有不乐意的。
  
  听闻是孟将军用兵如神,多次打败大契的军队。大契老可汗过世,新君上位,老臣贵勋关系混乱,新可汗想先清内政,所以递了求和书,以避免内忧外患的局面发生。
  
  而皇帝在接到捷报之后,下旨让孟世清带领军队班师回朝,论功行赏。
  
  青丞作为中枢舍人,这段时间,皇帝下的旨意又多,自然是忙的抽不开身。等到了大军回朝的那天,皇帝亲自在京城三十里外的碧水亭迎接班师回朝的孟世清和大军。
  
  青丞也跟随着百官站在那儿等着,一想到能见到三年未见的严卜源,青丞心中就有些彷徨。先前青丞见不着严卜源,经常担心战场上刀剑无眼,严卜源受伤,盼着他平安回来。可严卜源真正要回来的时候,青丞却犹豫不决了,想到严卜源走的时候让青丞告诉他自己的答案,他就心惶惶的。
  
  他是不会答应严卜源的,可一想到多年未见的人,一见面就让他伤心,青丞就觉得自己做不到。怎么办呢?青丞有些迷茫了。
  
  孟世清的大军从远处慢慢的由远及近,青丞的心也纠结起来。
  
  
☆、101·萧裔

  皇帝看着眼前的军队;心中充满了自豪;这就是他的军队大败大契铁骑的的军队,他大梁最坚实的后盾。这次的战斗;让皇帝心中那层没了萧家;大梁能不能战胜大契的担忧去个干净。
  
  这么多年了,皇帝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当年的事情,他一直坚信;他没错,先帝的嘱托;高僧的断言;萧家将会取梁家而代之。梁后萧兴;萧帝天下,他不能让这样的预言发生,所以,当年即使心中知道,高家心怀不轨,可他还是放任了。
  
  他无法自己下手断了萧家,只好借刀杀人,让高家压制萧家。他想过萧风或许会恼怒,会憎恨,也会受伤,可他没想到萧风会死了,还是那样惨烈的死去。萧家三十二卫难道是徒有虚名?他可是知道萧家的侍卫特别是三十二位,个个身怀绝技,对着萧家家主忠心耿耿。
  
  可最后萧风却是死了,万箭穿心,天下哗然。皇帝一直都不能相信,要不是他的亲信告知他,亲眼看到了萧风的尸体,他怎么也不会相信,那样无敌的人,那样严密的护卫会让萧风以这种方式死去。
  
  可萧风确实死了,他的尸身还在自己的墓室中。皇帝自认为聪明绝顶,可没想到有一天,那个一直强悍英勇的人会突然的离世,猝不及防之下,皇帝除了懊恼更多的是担心。
  
  萧家是个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