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子-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宝柱的媳妇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她嫁人守寡没个孩子还能把夫家的家产和自己的嫁妆牢牢抓在手里,可见是个有手段的。罗宝柱媳妇娘家姓田虽然是个农户人家,可她有两个兄弟,两个妹妹,也没人敢欺负她。
  田氏嫁给了罗宝柱也知道老罗家和她家公公婆婆的恩怨,可惜啊,她不是个省事的,看罗宝柱住着罗家以前的老房子,动了念头,毕竟那房子没造多少年,用料什么的都是好的,三间青砖瓦房在乡下那是很少见的。
  她嫁了罗宝柱自然婆家的房子就住不了了,本来要想住在罗家老房子里的,可罗老太太不愿意,罗老爷子也顶不住,不得已出了几两银子在村头给他们造了几间泥胚房,罗老爷子想着自己没怪罪侄子,看在自己爹娘的份上,出钱给侄子成了亲,盖了房,以后见了两老也能有个交代了,所以尽管罗老太太好些天没给他好脸色,儿子也不高兴,他还是出钱了。
  可惜,罗宝柱夫妻还觉得自己叔叔小气,不领情,觉得罗老爷子应该把老罗家的老房子给他们。他们也不想想,那是祖产,罗家老夫妻想着以后有了孙子,这边住不下,他们就去老房子住,也算是看着祖产了。
  罗宝柱夫妻在村上就说了老罗家不厚道,等田氏怀孕了,看着钱氏生了两个女儿,自然动了心思。
  罗宝柱找了村长,说老房子那块地应该是给长房长孙的,自己以前不在,自己叔叔用着就用着了,现在回来了,自然要还回来,村长是知道老罗家的事的,对罗宝柱的话并不支持。
  罗老太太知道了,上门去闹,让罗宝柱把当年偷了他们的钱还回来,这下全村的人都知道了,罗宝柱爹娘做的丑事就闹了出来,罗宝柱羞的脸都没地方搁。
  田氏看这样子也不客气,让娘家兄弟来了,仗着自己大肚子,说自己怀着罗家的孙子,那块地一定要给他们,说她公公婆婆做的事,让罗老太太去找她公公婆婆,和他们家无关。
  罗老太太气的不行,回去就和罗老爷子吵的不可开交,罗老爷子知道自己侄子不像话,可也没法子,只能给罗老太太骂。
  田氏很得意,毕竟他们是占着长房长孙的名头的,祖产自然是自己家的。她现在怀着孩子,想着早些搬进去,以后也就不会再搬出来了。
  罗宝根知道了,喊了自己大舅子们和朋友,到了老宅子去,不到一天的功夫就把老宅子给拆了,全村的人都去看热闹,罗宝根对着赶来想耍横的田氏说道:“地,你说是祖产,好!我给你,这房子可是我家字家出钱盖的,我有房契在手,我家盖的我高兴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我不想要看,请人来拆,你也管不着。”
  在乡下宅基地是不值钱的,乡下就是地方大,除了田亩值钱外,房子只要你有钱盖,去和村长登记一下,高兴盖多大就多大,没人管。田氏看中的就是这青砖瓦房,地什么的本就是借口。
  罗宝根看中田氏黑着的脸笑的畅快,把砖头和木材给了本村一家和自己家关系不错的造房子的人家,田氏看着空空荡荡的地,把罗宝根恨的牙痒。
  田氏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她就抓住罗宝根没儿子这点,天天在罗家村说罗家坏话,村子里也有看不管罗家比自己家好的,后眼红的也跟着说,着谣言也是传开了。
  特别是钱氏第三胎还是女儿,又流到了一个女孩,有些好事的人就认定钱氏生不了儿子,就这样说了几年,罗家的压力可想而知,连一些和他们家好的人也会说几句,农村人迷信,潜意识的没儿子就是有些地方没做好,加上罗宝柱夫妻的兴风作浪,罗家虽然不愁吃穿,可心里却是苦的。
  不过现在好了,罗老太太现在,现在有了孙子,她家以后也能腰杆子更硬了,让这些年笑话他们家的人,都好好睁大眼睛看看,她家的孙子可是生出来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满月

  罗老爷子对着罗老太太说道:“阿秋,你看,我们孙子虽然还小,可孩子长大也快的很,那时候没让根儿读书,虽然根儿没和我说过,可我这心里一想就对不起孩子。有了孙子,说什么也要给他读书。”
  罗老太太也接着说道:“你这个老头子,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再说,那也不是你的错,现在有了孙子,以后孙子读书了,根儿心里肯定能放下了。”
  罗老爷子也知道罗老太太嘴硬心软,于是说道:“阿秋,我们家现在还有多少银子啊?”
  罗老太太自从被偷过钱之后,钱被她放开放,且只有她自己知道家里有多少钱。于是她在心里算了算,说道:“也快八百两银子了。”
  在大梁王朝,一千个铜板相当于一贯钱就是一两银子,要是按物价水平也就是一个铜板买两个烧饼,当然等罗青丞知道这儿的物价,是这样的,这儿的一文钱相当于现代的一块钱,一两银子就是一千块,十两就是一万块。
  所以,罗家一家人挣钱,余了半辈子才余下了八百两。这在罗家村可是少有的富户了,罗老爷子听了却不太满意,现在自己要不是那次欠了货款,现在家里也有个三四千两银子了。
  他对着罗老太太说道:“你说,读书是最最花钱的,我们家还有三个孙女,嫁妆什么的也要看的过去,这钱也不够啊。”
  罗老太太想想也烦,像女孩子没嫁妆去了婆家也不会多好过,虽然嫌弃孙女可那也是自己儿子的女儿,怎么着也不能让人欺负了去。
  罗老太太一生好强,现在也不过四十七岁,自认为能做事情不让人说嘴,她可不愿意到时候给孙女的嫁妆少了,让人说他们家,可也不能委屈了孙子,要给孙子留些家产的。
  罗老太太想着,就和罗老爷子商量:“老头子,我想,这后山和池塘当年造房子的时候,我们家可是给了钱买下了的,你要是没事,我去山上找找山果这些东西,再多种些菜。你去下鱼虾,然后你赶牛车,我们去镇上卖些。虽然不一定多,可每天有个进项也是好的,这一年下来二三十两银子也是有的。”
  罗老爷子想了想也是说道:“你说的有道理,儿媳妇家的小弟在衙门做事,那些地痞流氓也不敢找我们的事,我想,钱在我们手上也不生钱,要不让儿媳妇回娘家问问,镇上有没什么好铺子或是宅子,这样买了,租出去不又是一笔银子。”
  罗老太太也有此打算说道:“我想着,现在钱氏有了儿子,以后就让根儿把钱给钱氏管着吧,以前我们还有个想头,各自留了一手,现在可是要好好的对着钱氏,她娘家要是肯出出力,有的是我孙子的好处。”
  罗老爷子想起自己儿子还那个小寡妇还有些风言风语,怕钱氏心中有疙瘩,这婆娘和丈夫有了疙瘩这日子就不行了,于是也同意罗老太太的意思,让钱氏管着自己儿子的工钱,反正孙子是她的嫡亲儿子,到头来还是他孙子的,他们也不枉做小人了。
  第二天,罗老太太趁着钱老太太在钱氏房里,对着自己儿子和钱氏说道:“根儿,以前你把钱交家里让我保管,现在你们有了孙子,花钱的地方多了起来,你们脸皮又薄,这钱以后就给儿媳妇管吧,你们小两口也该自己打算打算了。”
  钱氏听了一阵欣喜,罗宝根说道:“娘,没事,我还是交给你们吧。”
  罗老太太坚持,罗宝根想了想钱氏昨晚的话,也就不说了。
  等只有钱氏母女时,钱老太太高兴的说道:“看吧,女人还是要有儿子,这不,你婆婆现在就让你当家了,以后你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钱氏抱起孩子喂奶,笑的温柔。
  笨笨现在能听到一些声音了,虽然这儿的话有些方言,可大体上还是能听懂的,他现在除了喝奶就是睡觉,最大的乐趣就是听钱氏和他姥姥说话来了解情况。
  笨笨现在知道自己的大名,也知道了自己现在是这家唯一的男丁,应该是哪个架空的朝代,他听人提过一句这个朝代叫大梁。
  他感到自己现在的家应该是个富户,就看他娘坐月子每天不是鸡汤就是鱼汤就知道了。当然他有三个姐姐,他也是知道的,没法子过了半个月,他的大姐每天必干的就是摸摸他有没有尿床。
  自己的亲爹他也清楚了是木匠,这倒是和他上辈子的姥爷是同行了。婴儿的生活就是小猪一样的生活,他都过的无聊极了。
  好在听自己娘的意思,明天就是满月是的时候,自己能出去透透风了。
  果然,第二天罗家家中来了好多的人,比洗三那天的人多多了,罗家人请了剃头师傅给笨笨剃胎发,同样亲朋好友要添盆,这次就不是给别人了,都是笨笨的。
  钱家兄弟个个都来了,当然钱氏的嫂嫂们也都来了,就连在镇上的章氏也带着六岁的大儿子钱德本来看钱氏,把罗老太太高兴的不知道手脚往哪儿放了。毕竟章氏可是正正经经的官宦人家的千金,精贵着呢。
  老罗家也来了好些人,左邻右舍的,还有一些老亲,加上罗老太太的娘家宋家,一起开了十二桌,因为天好所以都开在了院子里,罗宝根在镇上找了人特地请的厨子,一桌桌配好的餐具,不比酒楼的差。
  一些罗家村的人心中羡慕,更加确定老罗家厚实,毕竟看这席面连上酒水一桌没个五六百文是张罗不来的,在罗家村也就村长和有百十亩土地的罗大家能出的起了,一个个都夸罗宝根出息,办酒席办的漂亮。
  罗宝柱本来是等着罗家人去请的,毕竟自己可是老罗家的长房长孙,是罗宝柱的堂兄,罗家要来请自己的。可他等了半天也没见着人,田氏说道:“这罗宝根也太不知道礼数了,长兄如父,你这个做大哥的他的不请,不就是家里好点吗,这么瞧不起人,孩子那么小就那么张狂,长大了还不知道什么样。”
  当然,自从祖产事件之后,罗宝柱和罗宝根就不来往了,本来有田氏的嫁妆,可田氏又不是个能干的,娘家哥哥嫂嫂年节礼节都要送东西,他又没个手艺就种着五亩田,还有一个女儿要养,家里的日子就越过越紧巴。
  田氏看自己家日子过的苦,不想是自己家不用心,好逸恶劳,倒是恨起了老罗家,说他们不帮衬侄子,给罗老太太知道了,站在路边指桑骂槐,说家里有米就是喂狗也不给那些狼心狗肺的白眼狼。
  田氏知道在罗老太太面前占不到便宜,不过,她看罗老爷子对罗宝柱还有一份香火情谊,于是在过年时拿了个果子包去拜年。
  罗老爷子虽然当时没什么表示,可过后也送了二两银子过来,田氏看到了甜头,就让罗宝柱经常到罗老爷子那里去哭穷,虽然不是回回都能占些便宜,可十次也有三四次能如愿的,可自从罗家生了孙子后,罗老爷子现在都是绕着罗宝柱走,有一次被罗宝柱拦住了,罗老爷子说他年纪大了,要留些养老银子了,以后也别去找他了,他是有孙子的人了,以后要给孙子留些东西的,这样才有脸面去地下的列祖列宗。
  田氏知道后气的仰倒,可也没法子,银钱在罗老爷子手里,他不高兴给他们能怎么办,她倒是想抢的,可钱氏的小弟可在衙门镇着呢,难道要让她们去吃牢饭。
  洗三没请他们,他们虽然气,可想想罗老太太就没多注意,现在不请他们,不是告诉全村的人,老罗家和他家老死不相往来,以后他们家还怎么去占便宜。
  于是夫妻两个就在嘀咕了,想着有什么办法继续和老罗家走亲。
  当然了,他们选择性的忘记了自己散布谣言和对老罗家做的各种不地道。
  满月时,小孩要被剪胎发,因为这个笨笨苦下了脸,剃头师傅左一剃右一剃的,笨笨虽然到没看到,可也能感觉到现在他的不到的小胎发一定像狗爬过似得惨目人睹,他的形象啊!肯定全没了。
  这次钱家添的是五两的银馃子,钱家几位嫂子各自给笨笨打了小银手镯和银手链,章氏还给了笨笨一个花生粒状的金子,花生果又名长生果,钱老太太看着小儿媳妇这么贴心,对着她更满意了。
  钱家大嫂孙氏倒是有些想法,毕竟自己家和老二家送的是银的,可一想因为自己这个弟媳丈夫的生意那是好了几倍,以前那些天天打秋风的小鬼们见他们家搭上了章县丞,现在都不来了,自己家钱也赚了,也不受欺负了,心中的不满就去了些。再想想弟媳不在家住,当然要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讨好自己婆婆和小叔,也就没什么了。
  吴氏倒是个温柔性质,讲究三从四德,以前钱氏生不了儿子,吴氏虽然看在婆婆和丈夫面上没说什么了,可也颇为看不上钱氏的不贤德,这也难怪,吴氏的父亲一辈子的老童生了,读书都读迂了,当年要不是吴氏的哥哥成亲的聘礼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