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莫笑农门妃-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悠悠这边吩咐着汉子们把早熟的黄豆一次收割了一千多亩,准备送去府城做菜卖。子铭招了很多附近村子的妇人摘豆荚,工钱按毛豆荚计算,十斤一文钱,一个妇人多的一天可以赚三十多文钱,可把她们高兴坏。一麻袋一麻袋的豆子堆积如山,等候着运送。

    收割好豆子的山地莫悠悠让人把地再一次深耕、施肥、敲碎土块后,把那一百一十亩的红薯地上的红薯藤再一次按照上次的方法剪下栽种。

    这一次所有的汉子再一次傻眼了,但还是十分迅速的按照莫悠悠说的去做了。汉子们五六天就种好了一千五百亩左右的红薯地。

    莫悠悠天天叮嘱汉子们看着红薯苗,一定要记得早晚浇水,但是水不要太多。

    红薯苗几天就都长精神了,还发出来很多的嫩芽,再一次把大家惊喜了一把。

    大家还没有缓过神来的时候,莫悠悠再一次把大家分成了四部分,一部分人在稻田放鱼苗,一部分人开始采摘棉花,一部分人收豆子,一部分人开始收那一百多亩地红薯。

    韩冬终于体会到莫悠悠说运输队远远不够的原因了,立马派人快马狂奔去府城把这里的消息送去。

    深夜,一只训练有素的军队正在悄悄接近茶园,在蔡管事指引下,不多时,莫悠悠家里的粮食棉花都不翼而飞了。

    莫悠悠并不知道这些事情,家里的千亩棉花缺人采摘,子铭和莫悠悠不停的招人,还好现在农闲了,来做短工的人比较多。

    一亩地的红薯挖下来把所有人惊呆了,一亩地有两千多斤的红疙瘩。莫悠悠连忙吩咐韩冬去给刘大人送个信,询问自己的红薯是否下留下来明年做种薯。

    韩冬的飞鸽又一次飞向府城。而莫悠悠则拿了一些红薯回去,准备大显身手,让家里人尝尝红薯的甘甜。

    莫悠悠和林婆婆一起在厨房里倒腾着烤红薯,红薯饼,红薯粥。莫悠悠给这一百多个汉子都准备一个红薯粥和烤红薯,让他们可以尝尝自己种的红疙瘩的味道。如果明年的所有的荒地上都种上红薯该有多少人不用饿肚子了。

第85章 参观红薯() 
自从吃了红薯,汉子们现在挖红薯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把红薯挖烂了。而挖出的红薯则全部挑到汉子们住的庄子,进门的地方有三个很显眼的大字:好汉庄

    第三天辰时末,刘大人带着县衙一行人就出现在了红薯地里,还有陪同的爹爹,和闻风而来的族老、村长和村民们。

    来到地里,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红疙瘩左瞧右看。几个文书丈量了一亩地后就开始下令汉子们挖,不停的有人在称量,人群随着称量的数量不停的惊喜惊叫,不多时,一亩地挖完了,重量也称出来了,近两千一百斤。

    刘大人来到莫悠悠面前,激动的说道,“贤侄,这这就是你种出来的红薯,一定要留下来做种薯,请将它们卖给叔叔,叔叔替本县的百姓感谢你。“

    “叔叔,我让韩冬来通知你,就是想把这些做成种薯的,您再跟我来,莫悠悠带着刘大人一行人去看自己新栽种的红薯。走了一炷香的功夫,沿途很多大人看着莫悠悠家的棉花地惊奇不已,不时的询问。

    莫悠悠只得停下来,先带大家参观棉花地。此时的棉花地里一片白花花的棉花,里面的汉子们正挥汗如雨的忙碌着。“各位大人,棉花喜阳喜湿,要精耕细作,想必大家是知道的,但是在棉花成树前,也就是种下苗四个月左右,要陆续打顶,去掉肥大和弱小的枝丫,整颗棉花树保持六到八个枝丫就可以了,这样开花多,接桃多。”莫悠悠详尽的说道。

    “怎么可能,这样还可以接桃多?”人群里有人大声嚷到。

    “可不可能,你旁边的棉花地里不就是了,你自己去数一数不就知道可不可行了。”

    很多的文书和村民们真的进入地里去数了,一个个啧啧称奇,没想到去掉好的,还可以多接桃,多棉花。

    文书惊喜的把枝丫树和棉桃树木汇报给了刘大人,当然也估计了产量,是以往的一倍以上,刘大人惊奇的望着莫悠悠:“贤侄是如何想起这样种棉花的。”

    “叔叔,悠儿从小就喜欢种花,很多的花都需要修剪掉多余的枝丫和花苞来保证整棵花的观赏效果,棉花棉花它也是花啊,当然得如此。”莫悠悠悠一边说着,一边带着大家往前面的山头走去。

    又过来一盏茶的功夫,前面平坦的几座小山坡上种满了红薯,“天啊,这里还有这么多的红薯没有挖完?”人群惊叫到。

    看着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的刘大人,莫悠悠赶紧说道:“叔叔,这一千多亩的红薯是刚栽种的,是夏红薯。当初好汉大叔是三月给了我一大麻袋红薯种,我立刻把它种下育苗了,育出的苗于四月份种下了,就是刚才收获的红薯,在半个月前,我让人把地里所有的红薯藤剪成苗种在了这里,这一次约有一千五百亩。红薯不太挑土地,但是即怕干旱也怕洪涝,喜欢高温,一年可以两季种植,春红薯约五到六个月长成,夏红薯只需要四个月就可以长成了,不过产量比春红薯略低一到两成左右。“

    莫悠悠看了看认真聆听的众人,接着说道:“育苗出来的红薯藤,沿着下面的虚脚剪一尺多长就可以栽种了,所以一袋红薯可以种好几亩地的。”

    “好,好,贤侄,你真是我们大周百姓的小恩人啦。”刘大人激动得直拍莫悠悠的肩膀,完全忽视莫悠悠穿着的女装。

    “莫姑娘,能请你把栽种的方法详细说一遍吗,我好做成册子发下去。”一个文书连忙跑过来说道。

    “红薯的种植方法我已经着人写好了,等我们家子铭从学堂回来,就会把小册子交给你的。”莫悠悠笑着说道。

    “莫姑娘原何知道这样扦插?“一个文书认真的请教到。

    开始一听还以为是个找茬的,莫悠悠看着这个一脸认真的人说道:“我们村里娃子经常上山,而我喜欢种花,所以常常会移栽回来,从而发现凡是会长虚脚的藤条都可以扦插。我刚拿到红疙瘩的时候也是直接种下去的,看到红薯藤的时候我才知道是可以扦插的。至于为什么叫红疙瘩为红薯,因为红疙瘩太难听了,这么好吃的东西应该有个好听的名字是不是啊!“

    “莫姑娘所言极是,我等应该多留心周围的事物,何愁没有栽种良方啊!”该文书感慨良多。

    莫悠悠正心虚着呢,哪经得起这么膜拜,连忙邀请县令一行人回家吃红薯。

第86章 处理棉花() 
大家都回到了莫悠悠家里,小小的房间被挤得水泄不通。莫悠悠连忙让韩冬领着其他人去村里堂屋就坐,家里就让爹爹陪着刘大人、县丞、师爷和两个捕头就坐。

    大家一边吃红薯一边不停的赞叹,莫悠悠也是不停的吃,太好吃了,好可惜,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没得吃了。

    “贤侄,你看这红薯要多少钱一斤卖给朝廷?”刘大人不忘正事说道。

    “叔叔是个爱护百姓的好官,悠儿怎么可以为难您呢。悠儿的心愿和大家是一样的,希望天下人都有饭吃,都有衣穿。我看红薯您就一文钱一斤都拉走吧。”莫悠悠说道。

    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的看着莫悠悠,爹爹狠狠的瞪了莫悠悠一眼。

    “贤侄,此话当真。”刘大人又激动起来。

    “当然了,这红薯也是用于民,怎可多收钱呢。”莫悠悠微笑着说道。

    “好,太好了,贤弟,你养了好儿女啊!”刘大人对着爹爹赞赏的说道,其他人连忙复和。

    子铭在大家吃饭的时候回来了,立马上来给大人们请安,递上好几本抄写好的红薯栽种册子,让大家再一次开心不已。

    饭后,爹爹送大人们走后,又被族老们叫去了,晚饭后才醉醺醺的回来。

    除了棉花地里还很繁忙,家里渐渐清闲有序了。娘亲看着庄子里堆积的白棉花乐开怀了,整天笑呵呵的。先是给大姐家做了新棉被,又给二姐做了嫁妆被,接着还给家里所有人都做了新被子。

    半个月后,刘大人派人陆续将二十多万斤的红薯拉走了,给了莫悠悠两百两银子。爹爹看着银子有些不太接受,盯着莫悠悠很久,始终不说话,让莫悠悠心里直发毛。

    在韩大人和姜大人的运作下,一封奏折带着几框红薯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快马到达了京城。不多时坐在高位上的人龙颜大悦,立马吩咐司农司着人下去核实。

    莫悠悠抱着新棉被摸了又摸,闻了又闻,这是自己种的棉花啊。棉花可以做什么呢?对了,可以做姨妈巾。莫悠悠正准备行动,娘的脸就出现在眼前。要是让娘知道了,还不得心疼死,天下还有那么多人被冻死,自己可不能浪费棉花啊。算了,自己现在也用不着,那么多的棉花就卖出去吧。

    莫悠悠让韩雪把韩冬叫来:“韩冬,我们家现在生活得还不错了,大家都不愁吃穿,附近村子里也是,以后有了红薯生活会更好。所以我想我们的棉花让莫氏百货以低于市场价的三文全部卖出去吧,这样可以让想买棉花的人可以多买一点就不用冻着了,价钱如果太低了那些专门种棉花的棉农可就要哭了。你觉得可行么?”

    两兄妹再一次惊讶的看着莫悠悠,久久说不出话来。

    “韩东,可是棉花运送困难?”莫悠悠疑惑道,不太可能啊,棉花虽然占地方,但是很轻的。

    “不是啊,莫姑娘,可以运出去的。我已经着人将去了棉籽的棉花陆续运往府城了。”

    “对了,给县城的也留些,不能让眼前的人都冻着了不是?”莫悠悠忽然又加了一句。

    西北

    一行人乔装打扮来到了一座高山上的坟墓前,按下坟头野草下的开关,墓室门缓缓打开,里面是青石铺地,穿过一人高的通道来到大厅,大厅里有很多的桌椅,同时有许多的通道通往各个洞府。

    见到来人,里面的人连忙迎接:“参见主子。”

    来人取下人皮面具,“带本王去看粮食。”

    一行人来到了仓库前,青石地板上铺了一层木炭,木炭上堆着山一样的粮食。

    “主子,这次春粮收购了三百万斤的稻谷,五百万斤各类豆子,五十万斤的麦子,鱼干鸡蛋各二十万斤。其中有两百万斤的稻谷和三百万斤的豆子,鱼干和鸡蛋都来自莫氏女的莫氏百货。同时听韩大人来信,莫氏女家的千多亩棉花地里可产出六十万斤的棉花,正在运送当中,不日将抵达隘口。“

    所有的人听到这话都漏出了难得的笑脸。

    “吩咐其他人可以开始行动了。”

    “是,主子。”所有人异口同声的说道,太好了,终于等到招兵买马扩大的一天,原本以为在西北要十年左右才能立足,没想到老天送了这么大个惊喜。

    “赤焰,告诉孙德才,鼓励穷苦百姓来西北安家,凡是来西北者可分得土地五十亩,房子三间,可领粗粮五百斤,细粮一百斤。“

    “是,主子。”赤焰领命出去了。

    瑞王看着满室的粮食沉思着。这可是自己以前三年才能累计的量,今年的秋粮还可以再翻一翻,也许自己可以再加快脚步。

    “焰一,告诉韩明仁,再给莫氏女一万亩荒地。”

第87章 制作面条() 
棉花开始收尾时,莫悠悠就拿到了粮食银子一万四千两、棉花银子九千多两和府城店铺这个季度的盈利钱四千多两,这么一大笔银钱,把莫悠悠乐得找不到北了。

    这天凌晨,趁大家还没有起来,莫悠悠来到里间的机关处将银钱藏好。然后回到房间里,准备再睡下,忽然发现林婆婆醒来了,把莫悠悠吓得心突突直跳。

    “林婆婆,这么早就起来了啊,您也是要去小便么?”莫悠悠装傻的试问到。

    “嗯,子铭要参加秋试了,这孩子最近总是早起晚睡,我起来给他蒸个鸡蛋,给他补补脑。”林婆婆心疼的说道。

    “子铭哥哥一直想出人头地,读书总是废寝忘食,这样确实很伤身体。”莫悠悠说着和林婆婆一起来到了厨房。

    不多时,鸡蛋羹做好了,林婆婆让莫悠悠给送过去。莫悠悠进了里间的门,看见房里只有小弟睡得正香,于是莫悠悠轻轻的走上木楼梯,来到阁楼上,子铭正在认真的看着书,听见声响说道:“婆婆,谢谢您!放粮仓上就可以了。”

    莫悠悠轻轻的把碗放下,来到子铭身后,看了一眼子铭的书,接着抬头看见了窗外美丽的日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忽然想起一首诗,轻轻的吟诵到: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田边红日向云低,

    万里江山都在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