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京华春恨-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大川是个老江湖,暗道‘迷魂散’,连忙用袖子一挡,障住口鼻,又屏住呼吸,一掌拍了过去。

    智取也没能成功,十九姑忙挥着匕首再刺,怎奈与之功夫相差太远,几个回合过去,就被海大川一掌拍中肩头,她晃了晃,撑着没倒下,手中的匕首却给震飞了,无奈只好轮拳脚。

    然拳脚她更不敌,此时唯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没多久就给海大川捉住了手腕,往后面一扭,将她倒背双手,痛得她紧皱着眉。

    见她动弹不得了,海大川哈哈大笑:“贱人,早知你没安好心,既然你喜欢李忠,那我就送你去阴曹地府见他吧。”

    十九姑还想,这或许是其恐吓自己,毕竟相好过一场,然她自作多情了,海大川说杀就杀,丝毫没犹豫,拾起地上的匕首照准她的后心,就在那锋利的刀尖快刺到时,突然听见‘呼’的一声,想是一条长鞭打过,然后是海大川的惨叫。

    十九姑猛一回头,先是见海大川咽喉处翻着一道血口子,继而发现海大川旁边站着的,竟是久未见面的师父神鞭张,师父来了,自己可以不死,她反身扑向海大川,拾起海大川脚下的匕首,就在海大川捂着伤口无法自持时,十九姑毫不犹豫的将匕首刺入其心口。

    海大川愣了,瞪圆了眼睛看着她,完全没想到这个曾经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姑娘,会狠心杀自己,支撑着想逃,终究还是轰隆一声倒地。

    十九姑呆呆的看着,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神鞭张淡淡道:“他死了。”

    十九姑这才收回目光,看神鞭张高兴的流下眼泪:“师父,亏得您来了,否则”

    神鞭张一摆手:“此地不宜久留,咱们走。”

    二人迅速离开,找了个茶馆坐下,神鞭张这才询问事情的原委。

    十九姑简单说明,海大川利用舒家人威胁三春,迫使三春以后都听他们的少主成云天的命令,自己得三春托付保护舒家人,无奈才杀海大川以绝后患。

    神鞭张眼睛一亮:“你说的三春,可是李忠的那个朋友?”

    十九姑点头:“是了。”

    又细细向师父讲述了三春其实原为江南吕家小姐,吕家惨遭灭门之灾,寄养在山东乳母家的三春给乳母的儿子赶出去后,流落江湖后至京城,阴差阳错给李忠领回了家,两个人感情深厚,后来李忠为给三春报仇行刺雍正,未成功,反被雍正给杀了,尸首还悬挂城门上示众,三春本秉承母亲遗命不想给家人报仇,李忠的死犹如一剂药引子,三春最终下决心杀雍正,所以假冒已经故去的原登州知府舒兰亭的女儿舒婉柔进了宫,而今已经晋为舒妃,只是刺杀雍正的事,一直未果。

    神鞭张听完,叹道:“李忠的事我也听说了,这才返回京城,即使吕小姐不杀雍正,我亦是要杀了雍正给你师兄报仇,倒是难为了那吕小姐,为了报仇,不惜以身侍仇人,所以她的事咱们要管。”

    十九姑道:“可是,咱们怎么管呢?”

    神鞭张想了想:“这事不能急于一时,雍正若那么容易死,早在夺嫡大战中就死了,我刚刚进京,先安顿下来。”

    师父来了,十九姑突然有了底气,高兴之余,也消弭了海大川给她的伤害,为了让三春知道神鞭张已经进京,她便琢磨着如何将这一消息送进宫里,想了想,就想到了舒兰亭。

    而今的舒兰亭品秩是从二品,可以上朝议事,所以每天清晨天蒙蒙亮,他都会乘着他的绿呢大轿进宫来到养心殿,同其他文武官员一道等着雍正上朝。

    这一天仍旧如是,舒兰亭朝堂议政之后,得十九姑托付,便往长春宫来见三春。

    三春晋了妃位,也就顺理成章的搬到长春宫居住,舒兰亭到了后,由宫人禀了进去,没多久宫人回,对他说:“娘娘叫进。”

    舒兰亭随着宫人进到正殿,见三春端坐在地平台上的宝座上,旁边立着静香,他慌忙伏地施大礼。

    三春道:“大人快快请起,这里没有旁人,咱们是父女,父亲跪女儿,你是折损女儿的阳寿么。”

    静香走过去将舒兰亭搀了起来,三春又叫人看座上茶,知道他从未来见自己,这次,必有大事,遂屏退了殿内其他宫人,这才道:“听说前朝发生了大事,父亲该不会是专门来告诉我的?”

    所谓大事,就是今天于早朝上,雍正下旨与三阿哥断绝了父子之情,并将其逐出紫禁城,由其皇叔固山贝子允裪管束教养。

    本来几天前,雍正就下旨将八爷廉亲王允祀囚于宗人府,并将其在皇家玉牒中除名,三阿哥弘时,行为放纵,不思进取,交于允祀为子,可最后雍正气难消,就在今天重又下旨,竟断绝了和弘时的父子亲情。

    此令出,朝野无不震惊,三春以为舒兰亭是特特来告诉她这件事的。

    不料舒兰亭却道:“娘娘冰雪聪明,这事用不着下官说,娘娘自然会知道,再说这事与娘娘干系不大,倒是听说齐妃娘娘为此病重不治,奄奄一息了。”

    三春点头:“这事我知道,齐妃一生谨慎,竟生出这么个放纵的儿子,但毕竟是亲骨肉,三阿哥出了事,可真是要了齐妃的命了,那么父亲今日前来,是为了什么事?”

    舒兰亭道:“十九姑托下官带给娘娘一封信。”

    信?三春狐疑,那姑娘斗大字不识一个,也会写信,待从静香手中接过舒兰亭递来的信展开来看,半晌没言语。

第289章 嫁静香,保其命。() 
信非十九姑所写,而是神鞭张代笔,以十九姑的口吻讲述了最近发生的一切,比如海大川欲拿舒家人威胁三春,比如十九姑已经手刃了海大川,比如神鞭张想助三春一臂之力。

    匆匆看罢,三春忙让静香取来了火折子,将信烧掉,又把纸灰洒进香炉内。

    她不敢回信给十九姑,怕舒兰亭路上一旦出了岔子,可是关系到多少人的身家性命,只对舒兰亭道:“告诉十九姑,让她切莫轻举妄动。”

    那信舒兰亭没看,根本不知道其中都发生了什么,三春这样说,他就点头:“下官自然会替娘娘转达。”

    说完起身欲行告退,三春伸手挽留:“父亲少坐,女儿还有一事同您商量。”

    舒兰亭徐徐坐回:“娘娘有事尽管说,咱们虽然是父女,娘娘亦是我舒家的恩人,但凡下官能办到的,必赴汤蹈火。”

    三春轻声嗔道:“瞧瞧,哪有父亲视女儿为恩人的,这话若是给旁人听见,咱们的事可就成了纸包不住火了。”

    舒兰亭容色一僵:“是下官疏忽了。”

    三春道:“我同您商量的非是旁的事,而是静香的婚事。”

    旁边的静香怔愣,随即羞得垂下头:“好端端的,怎么突然说这个。”

    三春侧头看了看她:“你也老大不小了,轮理你是姐姐,我这个妹妹都已经出嫁,你却待字闺中,怎么,想熬成老姑娘,让父亲为你操心么。”

    静香双手绞在一处,羞涩难当:“我现在是宫婢,除非到了一定的年龄外放出去,否则怎么可以随便嫁人呢。”

    三春一笑:“这个不难,我早替你打算好,皇后娘娘凤体转安,阖宫都说是我往广济寺祈福的功劳,而我准备告诉皇后,其实这是你没日没夜抄写佛经,为皇后转运所致,皇后高兴,一道懿旨,你就可以脱离苦海了。”

    也就是皇后特许静香出宫,她就可以嫁人。

    如此安排连舒兰亭都赞赏道:“娘娘睿智。”

    静香却突然跪地:“奴婢不离开娘娘。”

    三春笑道:“你嫁了人,还是可以进宫来看我。”

    静香摇头:“奴婢不嫁人,奴婢就想侍奉娘娘。”

    三春喊她起来,又道:“你这个年纪早该嫁人,再不嫁,等外放出去年纪已经大了,哪里会嫁个好人家,即使是好人家,恐不是给人做妾,就是填房。”

    静香不起,还振振有词:“做妾就做妾,填房就填房。”

    舒兰亭突然喝道:“胡闹,你怎么可以给人做妾呢。”

    忽然发现在三春跟前,自己失态又失仪,忙低了声音,叹口气:“爹不想你步你娘的后尘,爹已经对不住你娘,不能再对不住你,唯有将你好好的嫁了,百年之后,爹才有面目去见你娘。”

    一番话说的静香颇为动容,含泪看向他:“爹您糊涂,娘娘此举,是为了将我支的远远的,是为了保我一条命。”

    舒兰亭茫然:“这,这是怎么回事?”

    三春已经高喝:“不准胡说!”

    静香抹了把泪:“娘娘该知道,爹他是个好人,有些说了也无妨。”

    三春摇头:“果亲王亦是好人,我要做的事,他肯答应吗?爹是忠臣,也是慈父,你何必让爹夹在中间为难呢。”

    静香语塞。

    舒兰亭听得云里雾里,忍不住问:“到底怎么回事?”

    静香不敢言语。

    三春故作轻松一笑:“还能有什么事,爹也知道,后宫女人多,互相倾轧,甚是血腥,听说三阿哥的事,其中就有某些嫔妃在皇上跟前添油加醋,从而引得皇上大怒,以至于竟斩断了父子亲情,那些嫔妃,一是气齐妃曾经得势,二是怕自己生的儿子对手多,就像当初皇上和八爷,所以我常跟静香说,做个嫔妃远不如做个平常人家的女人好,至少可以天天看见丈夫呢,而后宫的女人,多少人至死都未曾见过皇上一面。”

    说到这里她站起,扶起静香,凝目对视,幽幽吟咏起:“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再一叹:“所以我不想静香留在宫中。”

    舒兰亭见她神色凄清,宽慰道:“皇上待娘娘,还是恩宠有加的。”

    三春点头:“恩宠是有,寂寞也在,皇上勤政,案牍劳形,我即使得宠也不能天天见到皇上,我是不能做其他想法了,静香还有机会,所以麻烦爹在外面给她找个好人家。”

    舒兰亭垂头:“臣,谨遵娘娘之命。”

    静香却坚持:“奴婢不走,奴婢不离开娘娘。”

    舒兰亭劝她:“娘娘一番好心,你该领受方是。”

    静香着急道:“爹你不懂,娘娘是想”

    三春突然怒了:“连本宫的话你都可以不听了!”

    静香唬了一跳,咬着嘴唇不敢再说什么,她心里十分清楚,三春要准备对雍正下手了,为了保她一命,这才准备将她嫁出。

    三春也晓得她看穿了自己的心思,怕夜长梦多,转而向舒兰亭:“爹爹切莫耽搁,此事宜早不宜迟。”

    舒兰亭连声应着,之后就告退离去。

    长春宫殿宇深广,其他宫人又都屏退在外,静香为三春重添了杯茶回来,见三春正坐在临窗大炕上愣神,静香将茶奉上,带着些许情绪道:“娘娘支开奴婢,为了什么奴婢知道,那么娘娘准备何时动手呢?”

    三春端起茶杯轻轻呷了口,莞尔一笑:“听说皇上就要出巡关外了,关外天地广阔,想逃命也容易。”

    如此,静香就明白,她是准备在雍正出巡的时候下手,想想也对,出门在外,远比束缚在宫中容易下手也容易脱身,想起十九姑的那封信,问:“要不要将娘娘随皇上出巡的事知会给十九姑的师父呢,有他保护娘娘,无论成事还是脱身,都容易多。”

    三春忽然想起了与神鞭张相识的那一幕,也就想起允礼来,那一次也是她同允礼初识,那一次她发现,这世上还有如此风雅清静之人,允礼的一举一动,在那一刻即烙印在她心里,时至今日,挥之不去。

    见静香等着她开口呢,她淡淡笑:“神鞭张何等人物,他定会听闻到我会随皇上出巡,他也定会一路跟踪而去,所以,不必告知。”

第290章 你不现,他不娶。() 
舒兰亭不负三春重托,不出几日即为静香选定了一门亲事,便是翰林学士沈莲青之子,那年轻人也长进,去年中了三甲,雍正爱其才,本想留他在京,他却听说山东黄河经年水患,毛遂自荐往山东做了个小小的知县。

    消息送到长春宫,三春非常高兴,还打趣静香:“你可真是哪来的回哪去了。”

    舒家本在山东,静香出嫁,当然会随夫去山东,是以三春如此一说。

    静香却半点都高兴不起来,仍旧坚持:“奴婢不离开娘娘。”

    三春含笑道:“沾衣欲湿杏花雨,出去走走。”

    静香便取了伞,青玉等人想陪着,三春摆摆手:“只是走走,不必兴师动众。”

    于是就她两个,同撑一把伞,款款而行,雨落伞面,悄然无声,杨柳已经开始抽叶,连翘开的最灿烂,于自己宫中,三春弃了马蹄鞋,脚上穿软缎的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