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妻难追:世子,滚远点-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莺提着几个油纸包进了屋,连声抱怨:“郡主,您说这是什么世道,竟然连这些小吃食都跟着涨价。”

    说着,夏莺把油纸包打开,里面正安安静静的躺着四样糕点,分别是糯米丸子、桂花糕、红枣糕和油酥。

    春婵把糕点摆放在精致的瓷碟里:“我听守门的郑婆子说北边今年旱灾颇为严重,可是饿死了不少人。”

    程嬷嬷在一旁连连叹息:“我小时候也饿过肚子,那滋味可不好受。倒是可怜了那些跟着父母向南迁徙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要颠沛流离的,还不知道要受多少罪呢!”

    顾曦静静听着,随手拿起一块桂花糕放在嘴边轻咬一口。

    糕点涨价了?北边儿旱情颇为严重?顾曦脑子里一道灵光闪过,突然一拍桌子道:“程嬷嬷,快点看看我的私房还有多少!”

    程嬷嬷半天没动,顾曦焦急的催着:“嬷嬷快去。”平时顾曦的私房都是交给程嬷嬷看管的。

    程嬷嬷颇不情愿的把钱匣子拿了出来摆在桌上,口中唠叨着:“郡主可轻着点花吧,您向来大手大脚惯了,哪知道我老婆子攒钱辛苦啊!”

    权当听不见程嬷嬷哭穷,顾曦把银票连现银和金锭都拿了出去,一点一点数着,春婵几人则在旁边计数。

    “怎么才这么点?”顾曦眉头一皱,看着桌子上的金银撅起了嘴。连银票加现银,全换成银子是三万四千八百五十二两三钱。

    “我的小祖宗唉!”程嬷嬷连忙又把银子全都装回匣子,口中念道着:“往日里长公主给您的银票您哪有攒着的时候?您看看您这满屋子的装饰器皿,再看看您那衣柜里的衣裳,再看看您的首饰,光是每年淘汰下去的不计其数,那不都得要银子供着?”

    说完,程嬷嬷死死抱住了匣子:“就这些还是老婆子我拼了老命攒下来的。”

    顾曦一脸黑线,怎么听程嬷嬷一说感觉自己这么败家呢?

    程嬷嬷警惕的把钱匣子又换了个地方,顾曦却双手托腮秀眉微皱。

    她方才突然想起来似乎就是在几个月之后,北方一处叫做“河源”的地界,因为旱灾饿死了不少人,而且因为当地衙门处理的并不及时,导致那城镇爆发了瘟疫,瘟疫蔓延开来,整个北方都深受其害,死了很多人。

    虽然朝廷后来派了人手前去救治,却也无济于事。后来还是漠北的萧家请了几名神医,才将事态控制住。也正是因为这次事情,在萧家举兵造反的时候,整个北方都畅然无阻,甚至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

    而这辈子,顾曦打算从根源解决了这件事情,而解决这件事情需要的就是银子。有了银子,她就可以让人带去河源买粮食施粥,如果人饿不死,那瘟疫自然就不会爆发,萧家也就没了机会去谋民心。

    现在摆在顾曦面前的问题就是:她没有足够的银子。

    如果去隆玉长公主那里要,她怎么说?说河源马上就要爆发瘟疫了,我要去救灾?隆玉长公主还不赶紧以为她撞到不干净的东西了,立刻找几个道士来作法驱鬼?

    跟相好的姐妹借?估计她们一个个的都还没她有银子呢,更是白搭。

    所以,顾曦很是犯愁,想来想去,顾曦觉得还是去跟顾妍借比较稳妥。

    “姐姐,借我十万两银子呗。”顾曦睁着大大的眼睛,眨啊眨的拉着顾妍的衣袖摇晃着。

    “多少?”顾妍杏目一瞪。

    顾曦没有底气的小声道:“十……十万两。”

    “做什么?”顾妍一挑眉。

    “想买点粮食。”顾曦如实回答。

    “没有。”顾妍斩钉截铁。

    最后一条路也被堵死了,顾曦很不开心。

    回到房间,顾曦坐在床边冥思苦想,可怎么也想不到去哪儿能借到钱。

    春婵见顾曦闷闷不乐,随手拿出了一只玉钗对顾曦笑道:“郡主,这支钗您很久没带过了,要不要也收起来等过几年再拿出来?”

    “哪个?”顾曦下意思抬头,这一看却让顾曦想到了一个绝佳的主意。

    让几个丫鬟把自己往年里不戴的首饰全都找了出来,顾曦看着一箱子金银玉瑙嗔目结舌,她有过这么多首饰吗?她怎么不记得?

    突然,顾曦有点不舍得了。轻轻抚过最上面一层的首饰,顾曦一咬牙对秋雀道:“把这些东西都给我卖了!”

    秋雀不情不愿的抱着首饰出了门,却不到一刻钟就被人揪着耳朵给送回来了。

    “沈嬷嬷。”顾曦露出了一副灿烂的笑容。

    隆玉长公主处

    一箱子首饰被扔在一旁,秋雀跪在箱笼旁边。隆玉长公主对正站在屋子中央低头不语的顾曦问道:“说吧,要那么多银子干什么?”

    那么多?顾曦一听隆玉长公主的话就知道顾妍肯定告密了。

    顾曦低头闷闷道:“不干什么,姐姐怎么还打小报告呢?”同时心里埋怨顾妍不够意思。

    隆玉长公主板起脸道:“曦儿你抬起头来。”

    顾曦乖巧的抬头看向隆玉长公主,极为相像的面容露出了一抹甜甜的笑容。

    隆玉长公主一看顾曦这副样子心都快化了,脸都快板不住了,却还是努力的面目表情吓唬着顾曦:“你跟母亲说,你要钱做什么?”

    顾曦胡乱扯了几个理由,隆玉长公主自然不信,依旧不依不饶的问。顾曦无奈,只能老实交代:“女儿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说是北边有个叫河源的地界,因为旱灾死了太多人爆发了瘟疫。女儿惊醒后本来没当回事儿,可是今天听几个丫鬟说北边儿旱情可严重了,和女儿梦里梦见的一样。女儿就想着,若是拿些银钱让人去那儿解救灾民,说不定就不会爆发瘟疫了呢。”

    顾曦顿了一顿,又补充道:“就算女儿梦见的不是事实,那北方旱情严重总是事实吧,去施粥舍米多少能救些灾民。”

    说完,顾曦一双眸子亮晶晶的看着隆玉长公主,目光里写满了真诚。

    隆玉长公主自然只知道顾曦这次说的是真话,面色立刻绷不住了,把顾曦拉过来抱在了怀里轻声道:“母亲就知道我的小曦儿最是乖巧。”

    “先让春婵起来吧。”顾曦指了指跪在一旁的春婵,春婵立刻起身退到了一旁。

    直到顾曦捧着二十万两银票回到房间,她还感觉像做梦一样。早知道这么简单就能弄到银子,她这一天是折腾个什么劲儿啊?

第27章 顾妍往事() 
七月初七,乞巧节

    按照汴阳的传统,每逢七月初七这日,少年少女们晚上都可以去河边放河灯许心愿,还可以去专门布置的一条街市里猜灯谜赢花灯。每到这天,都是汴阳城里一年最热闹的时候。

    晌午,顾曦拿着一盏刚刚糊好的花灯兴高采烈的给顾妍显摆:“姐姐你看我糊的花灯漂不漂亮?”

    “漂亮极了。”顾妍接过顾曦的花灯仔细端详一番,夸赞道。

    “我也觉着好看。”顾曦笑颜如花:“婉华几个邀我晚上去逛灯会,姐姐要不要同去?”

    顾妍拿着花灯的手一顿,脸上出现几率落寞:“我就不去了。”说完,摸摸顾曦乌黑的头发,嘴边浮现出一丝苦涩:“未免触景伤怀,我还是不去的好。”

    顾曦这才发觉自己说错话了,抱着花灯无声的安慰着顾妍。

    顾妍今年已经及笄,按照惯例此时已经出嫁了。可顾妍依然待字闺中,就是因为她的未婚夫婿突然染疾去世。顾妍执意要为那人守孝三年,这才没有再说人家。

    说起顾妍的婚事,顾曦上辈子是极为羡慕的。

    顾曦那年才十一,顾妍十三,那日,正值七夕。

    顾曦一向好热闹,缠着顾妍陪她去看花灯,放河灯。顾妍无法,只能同意陪她一起去。闹市人多,顾妍生怕顾曦走丢,紧拽着她的手。

    “姐姐,你看那边,那边有个特别大的花灯,可好看了!”顾曦遥指着东边儿的一个花灯,惊叹道。

    顾妍望去,看见那一人高兔子形状的花灯也觉稀奇,便拉着顾曦的手挤了过去。走到跟前,顾妍才发现着兔子花灯上贴着一个灯谜,按照灯会的规矩,只要能解了灯谜,就能把这花灯带回家去。

    “姐姐我想要这个。”顾曦拽拽顾妍的衣袖,看着兔子花灯一脸向往。

    顾妍笑道:“待姐姐看看这灯谜写的什么。”说着,顾妍看去,只见那纸条上写到:后村闺中听风声——打一字。

    “听什么风声?在哪儿听?”顾曦瞪大眼睛,左看右看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一脸期望的盯着顾妍,希望她能把这花灯带回家去,她可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花灯呢。

    顾妍右手紧紧拽住顾曦,秀美轻锁,一双杏目中的疑惑慢慢化开。如清荷一般露出笑容,顾妍低头对顾曦说道:“姐姐想出来了,是一个‘封’字。”

    顾曦心中一喜,刚想喊出这个字,就听一个男声喊道:“这兔子花灯的谜底是‘封’字。”

    姐妹二人闻声看去,只见一个身着淡青色衣服的少年信手站在那里,少年大约十五六岁的年纪,一双星目炯炯有神、光彩夺目。自时正自信的看着那兔子花灯,嘴边噙笑。他的左手牵着一个看上去只有五六岁的女童,那女童同样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盯着兔子花灯。

    “好俊的少年郎。”顾妍心跳突然加速,双颊泛上一丝红晕。

    顾曦也觉得这少年好看,但是好看没用,抢了她的兔子花灯就是不行!所以顾曦立刻喊道:“我姐姐也猜到谜底了,而且是比你先猜到的!这兔子花灯应该是我的!”说完,顾曦气冲冲的对那少年郎道。

    那少年郎循声望过来,就见一个少女身着一身浅黄色衣衫,亭亭而立,眉眼含笑,琼鼻红唇,一身气质清雅脱俗,实是一名佳人。

    至于顾曦……被他自动忽略了,毕竟十一岁的顾曦只是个小豆芽,虽然长得好看,可也只能被夸冰雪可爱。

    顾妍见少年看过来,脸蛋更红了几分,连忙摆手解释道:“不是的,这谜底是公子解开的,花灯自然是公子的。舍妹年幼不懂事,让公子见笑了。”说完,欠身福了一礼。

    顾妍带着白玉镯子的腕子白如凝脂,让那少年看得一愣,脸上和顾妍一样,浮起两朵红晕。

    多么令人着迷的一幅画面,可台上的人却不懂情调,高声问道:“那少年你答对了,来取花灯吧。”

    在顾曦羡慕的目光中,少年将兔子花灯取了下来,并没有给那跟在他身边的女童,而是前进几步送到了顾妍身边,作揖道:“既然是姑娘先解出来的谜底,这花灯自然归姑娘。”

    顾妍微微低头,不敢去看那少年,只轻声道:“按照规矩,这花灯是公子的。”

    “是姑娘的。”

    “是公子的。”

    “姑娘快收着吧……”

    “公子不必如此……”

    顾妍和那少年互相推辞,顾曦和那小女童却同样哭出声来,叫喊道:“我要花灯!”

    最终,这花灯还是归顾曦所有了,那女童离去的时候哭的撕心裂肺的声音顾曦到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只是回了府,顾妍却让人把那花灯要了过去,惹得顾曦好几天都闷闷不乐。

    再后来……第二年,顾妍十四。京里来了隆玉长公主的闺中旧友,现在是伯安侯夫人。伯安侯夫人路过此处,便带着一双子女来此拜见故人。

    顾曦顾妍出来见客,却不料那伯安侯世子就是去年灯会上的少年,名郑岩。

    当时顾妍和那郑岩当时就闹了两个大红脸,一时间皆低头不语,还是郑岩腼腆的作揖道:“一年不见,世妹别来无恙?”

    一声世妹,叫的顾妍脸都快红透了,一时间就连回话都忘了,只低头不敢去看郑岩。

    隆玉长公主和伯安侯夫人都是过来人,自然看得分明。隆玉长公主当即笑道:“怎么?妍儿认得你郑世兄?”

    顾妍的头低的更低了,还是顾曦傻乎乎的把去年花灯会上的事情说了出来。而郑岩的妹妹因为年纪尚小早就忘了这件事情,一脸茫然。

    就这样,一来二去的,隆玉长公主便与伯安侯夫人定下了两人的婚事。郑岩虽然住在临安,可每个月都要来汴阳一趟,每次来的借口千奇百怪。隆玉长公主也不点破,每次都叫顾妍陪同他出去游玩一日。

    如此这般,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离成亲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离婚礼一个月的时候,顾妍已经准备好了嫁衣,这时伯安侯府的人却来了,一身丧服跪在隆玉长公主府门口,哭道世子爷染疾去了。

    接到消息的顾妍当场就昏倒了,醒过来后哭的声嘶力竭的晕过去,然后再醒,再哭。那么的折腾了一个月的时间,顾妍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