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风天师南行记-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其他牢头的注意。但一切为时已晚,那两个身着牢头衣服的黑影,手脚麻利,各有分工,一人从身后抱紧侯升爵,另一人随即捂上他的嘴巴,并掏出一小瓶不知名的东西,硬生生地从他露出的指缝中,倒进了侯升爵的嘴巴。侯升爵用尽全身之力试图挣脱,但那两个黑影力气更大,丝毫没有给他留下任何机会。侯升爵喘着粗气,浑身的热血瞬间涌上了愤怒的头颅,不幸的是,刚才两个黑影灌入他口中的神秘之物,也趁机涌入了他的脑腔。一霎那,侯升爵感到自己就象喝了一罐醇香无比的老酒,首先是四肢开始不听使唤,最后自己记忆的大门,也瞬间被攻陷,散落成无数片,有喜有悲。侯升爵当即象入了戏,开始胡言乱语。两个身穿牢头衣服的黑影,互相朝对方使了一个眼色,几乎同时还给了侯升爵自由!此时的侯升爵仍旧喜怒无常,似乎早就忘记了两个黑影人的存在。两个黑影人迅速出了囚室,锁上铁锁,消失在黑色的廊道里……

    翌日,安英早早侍奉皇太后用过早膳,便传皇太后的懿旨,宣各位朝中大员齐聚养心殿议事。等到诸事办妥,安英当即到永和宫复命。自从昨日日本公使的一番羞辱,皇太后过寿辰的欢喜荡然无存,大典结束之后至今,得闲之时,总是一个劲地叹气。

    “启禀太后娘娘,奴才已经通知了各位大人。只有那大人早已抱恙多日,因此不能前来议事!”安英小心翼翼地回禀道。

    “你是说那世雄病了?”皇太后追问道。

    “太后,奴才记得那大人前几日,就向您递了请安抱恙的折子。”安英不紧不慢地提醒道。

    “你不说,本宫差点忘了。好像有这么一档子的事。也罢,这次的事情和他没有多大关系,不来也罢!你告诉他好好养病,要时刻盯紧那些忤逆犯上的革命党。上次的武城之乱,险些酿成大祸。今后更要小心谨慎才是!”皇太后一本正经地嘱咐道。

    “太后娘娘放心,奴才这就让人传话过去!”安英急忙点头应道。

    “本宫看时辰不早了,其他大人估计也应该到了!小安子,随本宫移驾养心殿!”皇太后深吸了一口气,安英快步上前,扶住皇太后的小臂,一起出了永和宫。

    此时的养心殿,前来应召的各位朝廷大员,自然分成了两伙。不言而喻,一伙便是支持开埠通商,以夷制夷的开明派。另一伙便是每日将祖宗家法挂于嘴上,成天以八旗贵胄自居的守旧派。

    两伙大员各自闲聊,互不招惹。

    “太后娘娘驾到!”养心殿外传来一声开道的叫喊,整个养心殿马上鸦雀无声。那些应召的朝廷大员,当即按照之前的规矩站列齐备,完全看不出他们之间的分歧。在皇太后面前,他们都是朝廷的臣工,着朝廷规制的官服,领朝廷规制的俸禄。

    “这清早就叫各位大人过来,实在是辛苦大家了!”皇太后前脚跨进养心殿,后脚就向各位朝廷大员寒暄。

    “臣等不敢!”各位朝廷大员齐声回道。

    “哎吆!今个是怎么了?听各位大人的回话,都象商量好似的?如此甚好,诸位爱卿都是朝廷重臣,本来就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说着,皇太后由安英扶着,四平八稳地坐上了养心殿的凤椅。

    “谨遵太后娘娘教诲!”各位朝廷大员跪地谢恩。

    “都平身吧!今个本宫召你们来,就是想让大伙议一议,看看如何处置海城张如厉法办日本奸细织田信二一案,以便给日本国政府一个交代!”皇太后开门见山,道出了今日养心殿为何议事。

    各位朝廷大员随即开始悄声议论,但不见有人站出回禀。尤其是外务部衙门的杨大人,更是小心谨慎,在心里不禁感慨道。

    “安大总管的提醒不无道理,真是上意难测呐!本官虽然是外务部衙门的主官,理当第一个站出来谏言一番,但皇太后风向未定。本官还真不能当这个出头鸟!”想到这些,杨大人打定了看热闹的主意。

    还真有不怕事多的大员,陆军部衙门张大人的一句话,让整个养心殿重新恢复了安静。

    “启禀太后,张如厉法办日本奸细一案,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百姓对于列强刺探我朝军情,极为厌恶,民怨极大。朝廷若对列强的不法举动,再放之任之。微臣担心那些用心险恶的革命党,会抓住这个机会,煽动百姓犯上作乱……”陆军部张大人的一番痛陈未完,军机处的荣大人就当即打断,愤愤地驳斥道。

    “张大人的意思是,那些列强为非作歹,全是朝廷及皇太后之过?下官请问张大人,难道是我们这些人对诸国列强的不法举动放之任之了?”

    “荣大人,您曲解下官的本意了!”张大人急忙解释。

    “曲解?大家都看到张大人刚才咄咄逼人的气势了吧?张大人哪里是在向皇太后陈情,倒象是在质问!”荣大人不依不饶地说道。

    那些守旧派的官员见荣大人占了上风,赶紧跟着嚷嚷,连连点头。

    “荣大人此言差矣!张大人不是在质问,而是在担心,他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恳请皇太后,给那些列强以颜色,让他们不敢再肆无忌惮!”度支部的袁大人站了出来,力挺张大人,开明派的众位大员,亦不甘示弱。但正殿上的皇太后,却是一脸愁容……

    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

    (本章完)

第743章 各述各自道 突下懿旨(。com) 
皇太后心里明白,朝中的各位大员,刚才那般只是做做样子给自己看。常言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如今大清国的官员,区区小事还要计较个长短,就更别提此类敏感事件了。安英也看出了皇太后脸上的担忧与不悦,便凑到皇太后的耳边轻声嘀咕了几句,皇太后连连点头。

    “各位大人,太后娘娘今请诸位来,是想听听诸位的高见的,可不是来听各位吵架的!刚才太后娘娘吩咐,既然各位大人一说就吵,那就一个个地禀明自己的意思。”安英不紧不慢地对殿下的各位大员说道。

    “谨遵太后懿旨!”各位大员齐声回道。

    “那就请陆军部的张大人先讲一讲。”安兴按站列的次序,示意张大人先讲。

    张大人想到刚才自己的言辞过于激烈,便变了法子,开始讲起法办日本奸细一案的当事人张如厉。

    “启禀太后,海城大都督张如厉,微臣和他熟识,甚为了解他的官品和人品。履职京城之时,他多次临危受命,斩破多起大案要案,一时名声大噪。朝廷出于爱才之心,擢张大人为海城都督,主管海城一地的军政等大权。自当张如厉上任海城以来,诸事顺宜,百姓安居乐业。之所谓,观滴水可知沧海,窥一斑而知全豹,治下识能臣,张如厉都督没有辜负朝廷和太后的嘱托。至于法办日本奸细织田信二一事,微臣以为,张如厉都督定是忍无可忍,才如此行事。太后明鉴,近些年,那些列强沿海滋事不断,张如厉都督施用重典,正是为了警告那些不法的洋人。对于此事,可向日本国政府发函说明即可!切不能自毁长城!”

    听了陆军部衙门张大人的一番话,皇太后突然发话了。

    “张爱卿,认识一个人,不能仅凭你们私下的关系。张如厉这个人用得如何?现在议论,亦是徒劳!你口口声声给日本国政府发函,你可知道那些倭人,会乖乖地接受你这套说辞?如果那样,当年在黄海,那帮穷凶极恶的倭人,也会听听我们大清国的运兵船的呼喊,就不至于不宣而战了!那些倭人没有那么好打发!”说完,皇太后长叹一声,连连摇头。

    “太后娘娘,这……”安英悄声禀道。

    皇太后没有开口,示意下一位官员详述。

    “那就请军机处的荣大人讲讲!”安英说道。

    荣大人心里暗暗窃喜。

    “张大人啊张大人,你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如此甚好,本官正好就你的坡,下我的驴。”

    “启禀太后,微臣以为,张如厉如今这般,皆是自以为是,目无朝廷朝廷所致!这张如厉仅仅因为斩破了几起极受关注的案件,就自作聪明。被朝廷擢升海城大都督之后,便开始妄自尊大。没过几年,便利用朝廷准许各地便宜行使度支之权之际,私自筹措银两,还购买了几艘铁甲舰,训练新式水军,在海城耀武扬威。等到发现日本奸细织田信二,不为朝廷大局考虑,自视甚高,便草草结了织田信二一案,于是惹下如此麻烦。试问,张如厉励精图治的新式水军,可否与日本国的东洋舰队匹敌?大家切不可忘了武城之乱,当日的陈雷霆,那亦是朝臣倚重之臣,可是后来呢?竟然拥兵自重,犯上作乱。以微臣之见,当严惩张如厉此等妄自尊大之徒!借此亦可以和日本国政府修好!”荣大人阴阳怪气地禀道。

    开明派的官员,听了荣大人的一番话,个个气愤不已,要不是皇太后开口,他们一定要和荣大人一伙争论一番。

    “荣大人,本宫听你的意思,张如厉就是一个奸诈之徒。难道朝廷选人,都是选了一群酒囊饭袋之徒?”皇太后开口反问道。

    “启禀太后,微臣没有这个意思!”荣大人一时满头大汗,急忙解释。

    “同为朝廷重臣,你们政见不同,那亦是正常,但不可互相倾轧。大清国的官员互泼脏水,那让满朝的老百姓怎么看。恐怕到时候,别人就只能看你们的笑话了。对于刚才荣大人对张如厉的几点表奏,本宫让你看几件东西!”皇太后挥挥手,安英立即心领神会,从养心殿东侧的暖阁里,抱出一大堆奏折。

    “荣大人,这些都是张如厉报到养心殿的折子,您自己看看吧!”安英从一大堆奏折里选了几封,拿给荣大人过目。

    看了一篇,荣大人额头上的汗珠,不知从什么地方又冒了出来。因为就在这封奏折里,张如厉事无巨细地将海城新式水军的装备,还有人数禀了个清清楚楚,甚至还有陆续花费的够船款项。

    “皇太后明鉴,张如厉居功自傲,这都是他的障眼法,不足为信呐!”荣大人跪地辩解,仍不忘继续反咬张如厉一口。

    “荣爱卿,本宫知道你的心思,可这桩桩件件,都写得清楚。对于保疆守土的封疆大吏,本宫总不能感情用事吧?你说呢?”皇太后并没有责怪荣大人,而是长叹一声道。

    “太后……”荣大人仍想继续禀述,却被皇太后示意退回原位。

    看到灰溜溜的荣大人,开明派的一众官员,总算解了气。剩下的守旧派官员,都拿出了继续再战的勇气。一时间,整个养心大殿里,充斥着剑拔弩张的气氛,让人感到窒息。外务部衙门的杨大人站在角落里,静静地观察着左右的动向,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皇太后示意安英让众位大人停下。

    “众位爱卿,你们闻到这养心殿里的火药味了吗?本宫听了半天,总算听明白了,都是一些敷衍了事的谏言。偌大一个大清朝,本宫真成了孤家寡人了!”皇太后失望地说道。

    “太后赎罪!”各位大员这时倒是齐整,几乎同时跪地请罪。

    “此事交于外务部处置,之后报请本宫,各位大人跪安吧!”皇太后突然吩咐道。

    外务部的杨大人在心里感慨道,真是躲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无奈地跟着离去的其他大员,只能连连摇头,唉声叹气……

    周末短暂,好想继续休息!

    (本章完)

第744章 苏杨酒楼聚 出谋划策(。com) 
且说吏部衙门的苏大人也参加了养心殿的议事,一离开养心殿,他也没有闲着,主动追上了外务部的杨大人。见来人是苏大人,杨大人客气地打招呼。

    “苏大人,莫非有什么事情?”

    “杨大人,上次午门外的提醒,下官还没有当面致谢呢!”苏大人感激地回道。

    杨大人一脸苦笑,客气地说道。

    “苏大人客气了!举手之劳而已!”

    “那下官这心里可记着呢!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下官做东,请杨大人吃酒!”苏大人诚挚邀请。

    “唉呀!我说苏大人,下官这心里还乱着呐!刚才养心殿里的事,您又不是不知道!”杨大人连连叫苦道。

    “水酒自古解忧愁,下官给杨大人解解愁,请杨大人务必赏光!”苏大人笑着恳求。

    “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那下官就不推辞了!”杨大人见盛情难却,索性不再推辞。

    “这就对了!”苏大人笑着示意杨大人各自上轿。当即吩咐自己的轿夫,在前方带路,朝城中望江楼而去……

    这望江楼是京城闻名的酒楼,尤其是久居京城的岭南人士,经常来这里品尝家乡的美味。苏大人选在此处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